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

      1. 個人扶貧民情日記

        時間:2022-04-26 18:04:06 著名日記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個人扶貧民情日記(精選28篇)

          忙碌而充實的一天結束了,我們一定有不少所感觸的事情吧,此時此刻我們需要寫一篇日記了。相信許多人會覺得日記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個人扶貧民情日記,歡迎大家分享。

        個人扶貧民情日記(精選28篇)

          個人扶貧民情日記 篇1

          我與我校劉瓊、陳榮明再次深入馬安鎮石塔河村11組――王坡洼開展精準扶貧走訪工作。王坡洼這片即熟悉又陌生的土地,這里十有八九的人我都差不多已經認識了,可是這里交通不便、吃水困難等種種困難都擋在人們脫貧致富的路上。

          經貧困戶祝貴濤、陳洪林、祝貴兵反應王坡洼當前急需解決的就是飲水問題,家家戶戶都安了自來水,但一個個都是擺設。即使有水也無法安裝牽自來水,因為人們都住在半山坡上。這里的農戶十有八九也都精準扶貧戶,都住著土木結構的危房。特別是貧困戶陳洪林、祝貴兵常年在外務工,家中的房屋已破敗不堪。前者的土房無法居住,就連過年也是在親戚家“借住”的,都過著居無定所的日子。

          在走訪的過程中,祝貴濤告訴我因自己身體不適,自己在家務農,媳婦在外務工,上有老下有小,一家的重擔全落在媳婦的身上,自己則過著望著老天看收成的日子,實在是脫貧無方,發展養殖又缺勞力,發展種植又沒有土地,種種原因都橫在脫貧的路上,陳洪林,祝貴兵均不在家,通過電話聯系,了解目前在外拼搏比在家務農的生活條件要好一些,前者在十堰務工,后者在福建龍巖務工。這兩年家庭的條件比以前稍好一些。祝貴兵說家里目前還有一個女兒在龍巖小學讀書,兒子去年畢業沒讀書了和父母在打工,家庭的'日子過得依然拮據,聽到精準扶貧的相關政策均表示感恩,陳洪林聽到精準扶貧的政策時也很高興,要是能把家里的房屋再建起來那該有多好啊,他們均表示要積極配合,努力工作,爭取早日脫貧。

          精準扶貧到了關鍵的時候了,他們都希望我每次走訪時,給他們帶來“實質”性的幫助,作為一名教師我只能盡自己最大的努力,給他們脫貧的路上獻言獻策,希望他們都能早日脫貧,進入小康社會的行列。

          個人扶貧民情日記 篇2

          自今年3月份起,我到烏日根塔拉鎮薩如拉塔拉嘎查擔任“第一書記”,這是組織上對我的高度信任和期望,我感到無比的榮幸,同時也感受到了責任重大,任務艱巨。我決心把薩如拉塔拉嘎查當成自己的家,充分發揮“第一書記”的職能,竭盡全力幫助困難牧戶早日脫貧。于是聯系了駐嘎查幫扶工作隊,深入到每個貧困戶,充分了解他們的生活、生產及收支情況,認真填寫明白卡、“三本臺帳”和扶貧手冊,針對他們的實際困難,因地制宜地制定幫扶措施。

          烏力吉巴圖是薩如拉塔拉嘎查30多年的老主任,今年63歲,20xx年在旗人民醫院住院治療,診斷為腦出血、原發性高血壓3級、冠心病。出院后,老兩口為治病在賽漢塔拉鎮出租了間小房。但因烏力吉巴圖有心臟病、身體殘疾、醫療費用高,加上牧區長期干旱、羊價格低、草料價格高等各種原因導致他們收入不斷降低、生活水平不斷下降,這也是他們貧困的主要原因。有一天,嘎查書記斯日古楞打電話通知我,烏力吉巴圖在家里摔倒后導致骨折,得知消息后我立即聯系幫扶責任人及鎮領導,一起討論關于幫助烏力吉巴圖解決在旗醫院住院及做手術的問題。但當醫生解釋完半身不遂病人打麻醉后可能導致的'不良后果時家屬便放棄了住院做手術,選擇在家治療。入戶走訪時我發現他已經長時間沒進行體檢且骨折后不能動,呈癱瘓狀態。

          4月xx日早晨7點30我同中心主任和副主任帶面、米、食用油、牛奶等生活必需品慰問烏力吉巴圖,并組織中心醫生及相關輔助科室工作人員給烏力吉巴圖測血壓、做心電圖、做化驗等全面體檢。與此同時,宣傳了醫療幫扶政策,并聯系旗蒙醫院進行免費住院治療,給他們解決了實際存在的問題。烏力吉巴圖的夫人心情十分激動,表示極大的感謝。

          帶領薩如拉塔拉嘎查貧困戶脫貧是我義不容辭的責任,在今后的扶貧工作中,不辜負黨和國家對我的領導和期望,要更加深入地了解貧困戶的需求,關心貧困戶的疾苦,根據致貧原因和脫貧需求制定脫貧計劃,努力確保扶貧工作取得更高效和有效的實施。

          個人扶貧民情日記 篇3

          今天,我以雙臺鄉黨委書記的身份參加了全縣推進精準扶貧動員會,這是我任黨委書記后,第一次參加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動員會,深感責任重大。

          雙臺鄉地處竹山北大門,貧困面大貧困程度深,“討米不到北星河”是雙臺鄉貧困面貌的真實寫照,全鄉14個村,總人口1.8萬余人,僅貧困人口就有8000人,貧困發生率為39%,是竹山縣脫貧攻堅主戰場。脫貧攻堅已經到了啃硬骨頭,攻堅拔寨的沖刺階段,必須以更大的`決心,更明確的思路,更精準的措施,超常規的力度,以絕不落下一個貧困村一個貧困戶為我鄉的奮斗目標。成立精準扶貧攻堅指揮部,分為14個戰區,明確各戰區指揮長,簽訂責任狀,雙臺鄉精準扶貧攻堅戰正式打響了。

          個人扶貧民情日記 篇4

          8月中旬,雖早已立秋,天氣依然酷熱難當。我們工作兩名成員在大湖口鎮黨委副書記唐純國和原巖橋村劉書記的陪同下,驅車在安鄉縣大街上來回穿梭,只為能銜接好縣政府各部門,盡快落實年初制定的駐村幫扶各項脫貧措施。中午,我們結束在縣城的部門銜接工作計劃回到潭子口村,準備下午繼續整理扶貧檔案資料。

          但意外不期而至,在進入第四、五、六村民小組地方,先有一個上坡,然后一個急下坡,由于還是泥巴路,路窄而且雜草較多,視野不太清晰,車子稍微打滑,左前輪似乎踏空。下車察看,只左前輪懸空,車子已無法動彈。這時,陸陸續續有村民圍了上來,村民對工作隊的同志已經很熟悉了,看到是扶貧工作組的車,沒有號召,紛紛開始出主意,大家自發出手相助,有的拿出自家的粗木樹、鐵棍、木板,一邊想辦法從坡下為左前輪找一個支撐防止傾覆,一邊察看車況。最后,大家想辦法采取木板支撐,人力抬的方式,把車抬出來,忙得汗流浹背。他們把對扶貧工作隊工作的肯定和期盼,體現在熱情的出手相助中。

          初到巖橋村時,工作隊召集村民代表商討扶貧工作開展計劃,村民代表們向扶貧工作組提出的第一條要求就是要給巖橋修上水泥路,沒有水泥路,“運貨的車都不愿意進我們村”,“我們的棉花都要比別的村便宜兩毛錢一斤”。全村只在去年硬化了一條由焦圻鎮進村的2公里水泥路,解決了1、2組村民出行難問題,但還有一縱三橫8.41公里的通組公路都是泥巴路,且路況非常差,部分路段泥坑十多厘米深,一般車輛難以通過,后來工作隊與后盾單位車輛入村基本都要規劃好行車路線,采用通過能力較好的'車輛,以保證活動正常開展。

          工作隊進村后,經常召集村民代表開會商討全村的扶貧工作計劃,讓村民自己為村級制定脫貧措施,工作隊從中給予引導,充分發揮村民的主觀能動性,并逐戶走訪xx個貧困戶,了解每戶的家庭情況、致貧原因,引導他們形成自己的脫貧思路,工作隊與村民逐漸互相熟悉起來,在與村民交流溝通的過程中,我們發現村民對自己的貧困狀況只有淺層的認識,除了道路交通狀況以外,溝渠不通,常年有旱澇水漬災害,導致農業效益不高也是他們眼中致貧的重要原因。

          但仔細分析發現,村民收入不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目前這個村是安鄉縣最重要的棉花產區之一,但是從全國的宏觀農業布局來說,國家的棉花生產重心向北方和新疆傾斜,而南方的棉花種植面積和棉花產量正在減少,而且棉花需要投入的勞動時間較多,據常德市有關專家測算,棉花作物的效益已經遠低于水稻等其它農作物的效益。另外,青壯年勞動力大多都外出務工了,而從事農業勞動的村民平均年齡在60歲以上,他們從事農業勞動只是為了維持基本生活水平,而無心從事更為精細的產業化高效農業。

          為盡快幫助村里脫貧,市聯點領導王孝山主任、李娥皇校長多次召集相關部門和后盾單位負責人到村里開現場辦公會議,組長單位科技局領導也多次到村里走訪調研,指導工作隊制定扶貧幫扶措施,積極推動有關項目落到實處。為提高農民的農業效益,一方面,工作隊主動回應村民的訴求,將基礎設施建設,如公路硬化、溝渠疏通、機埠的維修加固并新建一座排積機埠等項目作為優先推進的重要工作之一。今年上半年,完成了全村7條溝渠近12公里的疏通工程,今年雨季漬渾澇災情大為緩解。另一方面,邀請科技特派員下鄉,指導村民的種養殖技術,并向村民推廣高效益的農業產業。

          如今年在科技特派員彭友林教授的推薦下,由長安蔬菜公司提供“包供種、包供肥、包技術管理培訓、包收購、包加工、報銷售”一條龍產業化服務,巖橋村大戶劉連生和李平安共種植了黃秋葵23畝,預計每畝產值可以達到5000元以上,摘花摘果期間,每天都需要請5個以上勞動力,預計需要投入勞動力3.6萬元以上,據李平安介紹,預計有14戶貧困戶參與勞動,預計每戶收入都在3000元以上。另外還有馬永春教授的食用菌種植項目和由市扶貧辦推薦的光伏發電項目也正在全力推進之中。

          在逐戶走訪過程中,我們還發現貧困戶的房屋破舊,有的墻體已經開裂,屋頂漏雨、門窗破損,危房的情況較多,經過仔細清查,全村有56戶貧困戶的住房需要改造。聯點市領導非常關心貧困戶的危房改造情況,多次作出指示要求工作隊督促鄉、村兩級政府盡快落實貧困戶危房改造的申請審批程序,已經有5戶貧困戶按照住建部門危房改造項目的要求開始動工。近日,工作隊到安鄉縣住建局了解今年下半年住建局針對貧困村的危房改造計劃,在向相關負責人介紹了潭子口村貧困戶的危房情況以后,安鄉住建局負責人表示將在下半年的計劃中盡可能的實現想改造的都可以得到危房改造的補貼。日前,下半年潭子口村的貧困戶改造危房的申請工作已經有序展開。

          為盡快幫助貧困戶脫貧,各后盾單位都在上半年擇日開展了結對幫扶活動,結對幫扶的干部均到訪了各自的貧困戶家庭,了解他們的家庭狀況和致貧原因,知悉他們的脫貧意愿,為他們制定幫扶措施等等。聯點市領導王孝山主任和李娥皇校長還多次到他們的結對幫扶貧困戶高永元、趙宏英家中看望慰問,作為組長單位的科技局領導也多次到扶貧村及其結對幫扶的貧困戶,督促工作組和鎮、村兩級干部落實針對貧困戶的幫扶措施,盡快實現貧困戶脫貧的目標?萍季竹R慧局長先后五次到結對貧困戶嚴文發家,看望其臥病在床的老伴,與工作隊員、鄉村負責人及嚴文發家庭成員一起商討扶貧措施,目前該戶危房改造已經設計,支持擴建了10畝龍蝦養池。

          回顧駐村以來的日子,工作隊在聯點市領導、組長單位領導及扶貧辦的領導和指導下,工作緊湊而忙碌,也取得了一定的實效,贏得了村民的信任。但脫貧的任務依舊繁重。大部分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將在下半年或明年動工開建,要進一步做好與各相關部門的銜接工作,做好項目實施的質量監督,把有限的項目資金為改變村里面貌發揮最大作用。下一步,還有引導貧困戶成立農業合作社,集體開展高效益的農業產業項目,并利用支持貧困戶的小額信用貸款,實行由農民合作社分貸統還的模式開展農業產業項目,減小貧困戶的貸款風險,增強農業產業發展的活力,爭取貧困村早日脫貧。

          個人扶貧民情日記 篇5

          精準扶貧、不落一人。要堅持以人為本、實事求是,進一步摸清貧困底數,把貧困原因搞清楚、分析透,要因人因地施策,因貧困原因施策,因貧困類型施策,區別不同情況,做到對癥下藥、精準滴灌,不搞大水漫灌、大而化之。

          我所屬單位住房公積金鶴峰辦事處今年幫扶鐵爐鄉泉峪村,既然是扶貧就要了解他們的情況,為什么貧困?拿什么來脫貧?怎么幫扶?不進村入戶了解那都只是紙上談兵。為了更好的了解情況,制定有效可行的幫扶計劃,8月27日我與單位主任科員殷遠鳳乘班車來到幫扶村鐵爐鄉泉峪村,決定去最偏遠的貧困戶曾召愛家。我沒有什么下鄉經驗,站在山腳下昂頭朝著叢山峻嶺--我們的目的地望去,心里滿懷忐忑,崎嶇的機耕路只能靠小麻木車進入,(麻木是鶴峰有名的代步交通工具,只能坐下兩三人,農民家庭條件好的基本家里都會有一輛,進城購物、運送生產資料等)。坐上麻木車,司機特意裝了兩袋沙土,她說山路不好走,前面有一段路面有太深的坑過不了,拉點沙填一下,在那蜿蜒崎嶇的小路上顛簸著慢慢的向目的地駛去,看著公路兩邊陡峭山崖和深不見底的溝壑,心里咚咚直跳。因為用力抓著麻木擋板以防自己簸下來,下車時緊張的心里一松懈,頓時感覺自己渾身都癱軟了。面對此情此景不由得感嘆生活在這上面的農戶是多么的不容易!

          來到貧困戶曾召愛家,映入眼簾的是陳舊破爛的木房。屋前的空地上曬著剛采回的黃豆,堂屋里沒有像其它人家那樣倒了水泥地板,就是一個黃泥巴屋。屋里雜物很多,原始的火坑,老式的黑白電視,沒有一樣像樣的家具。曾召愛全家三口人,老伴五十多歲,兒子快三十多歲了還沒有成家立業。我們詳細的詢問了他們的'經濟收入,農作物的生長,什么原因致貧等一系列情況。曾召愛說,以前這里人戶多,到現在低山發展的快,加上高山交通不便,好多都已搬遷,有的舉家出去打工了。我們不想搬遷,我在這里有500多畝的山林,5畝多耕地,兩畝多茶園,怎么舍得扔下。我明年還準備發展幾畝茶葉的,這上面主要的就是交通不便,種的農作物要變成錢就要上坡下嶺往集鎮背,來回三四個小時。其實我們這里生產資料豐富,我們多想政府能幫我們把公路修好!那樣出去打工的農民也會樂意回家創業,帶動村里的經濟發展。經過了解溝通,結合泉峪村情和他家的條件,我們和曾召愛夫妻兩人商量著制定了幫扶計劃,初步確定了三條措施:一是按照他家山林面積地理優勢發展養殖業、種植,在現有的8只山羊基礎上再增加30只種羊,同時今冬明春再發展密植茶5畝;二是結合鄉里危房改造項目,幫助其翻修房屋3間;三是扶貧搬遷,通過政府、村委爭取幫扶資金,改善其居住環境。殷主任鼓勵他說:從今以后,咱們就是親戚,要常聯系,有困難就打電話,我們盡最大努力幫助你們。要有信心,要鼓足勇氣,相信經過幾年努力,你們定會過上好日子的。發展養殖、種植,技術上需要幫助的我們盡最大的努力幫你們爭取幫扶,也會向上級部門反應情況爭取把公路擴寬。

          從曾召愛家往下走來到三組黃文松家,簡陋的兩層平頂房,家里只有他老婆和80歲的老父親在家。他們家屬于低保戶,兩口子都是殘疾,住在兒子家,聽說兒子很勤快,出去打工十幾年回來修了這棟房子,一年回來不到一兩次,現在三十好幾了還沒有成家。黃文松老婆又聾又啞根本無法交流,老父親看見我們到家里來非常的熱情,估計是怕自己家里凌亂,步履蹣跚的把我們帶到隔壁的叔叔家給我們一人倒了一杯水。他坐下說現在的政策好啊,我兒兩口子都是殘疾,田里的活做不了,吃飯都快不能自理了,你們看我那兒媳一天除了幫忙看家什么都不會做,能解決溫飽已經很不錯了,談不上什么生活質量,今年多虧政府給我們幫扶了3000多塊?粗矍暗睦蠣敔斠咽菨M臉皺紋,白發蒼蒼 ,心里涌現出一股心酸:本應頤養天年享享清福了這般年紀卻還要為子女操心。離開時,我們對老人表示一定會想辦法幫扶他。

          后面陸續走訪了幾戶貧困戶,從山上回到住處已是下午六點,和殷主任一人炒了份雞蛋飯,也許是太餓了吃了個精光,到住處洗了個澡,躺在床上想著白天走訪的貧困戶,心中泛起無限的感慨:山里人貧困,那種貧困的狀況絕非你坐在辦公室里能夠想象,不親臨現場你怎能感覺到山里人那種淳樸、厚道,那種淳樸會讓在商場、職場激烈競爭中的越來越世故的城里人汗顏。

          個人扶貧民情日記 篇6

          今天是難得的一個好晴天,一大早,我們駐大地坡村扶貧工作隊又開始忙碌了起來。全村建檔立卡貧困戶有xx3戶451人,按照鎮上的工作安排,要在8月10日前完成<<東川區湯丹鎮脫貧摘帽建檔立卡《貧困戶“一戶一策”脫貧計劃表》及《貧困戶幫扶卡》的填寫工作,我們加上鎮村組領導共計8人按照分工,各自負責完成20戶。領到任務,大家對照前期的貧困戶信息,認真填寫貧困戶家庭信息,為進村入戶做好準備。

          下午,湯丹鎮黨委書記周自開拿著自己所幫扶的貧困戶建檔立卡“一戶一策”脫貧計劃表,到所掛鉤的大地坡村民小組貧困戶袁開友、童安軍家中進行調查。在訪談中:袁開友,男,50多歲,低保貧困戶,獨身一人,常年患病,只靠在村里打點零工維持生計,生活靠民政救濟,家中一貧如洗,房屋簡陋,養了5只雞在家中,與人同住,生活貧困。周自開書記與他聊聊家常,認真算好一年的經濟帳,祝愿他早日脫貧,過上好日子,并語重心長地再三叮囑:“家禽不能與人在同一屋居住,不衛生,這樣會影響人的身體健康”。

          童安軍,男,50多歲,家中只有夫妻二人,還帶著一個五歲的'小外孫女,老倆口常年患病,無勞動能力,低保貧困戶,生活艱辛,兒子長期在外打工,未盡贍養老人義務。

          由于白天村民大多數在外做農活,所以很難找到人。晚上6點,吃過晚飯后,湯丹鎮紀委書記劉發俊帶著扶貧工作隊員又到大地坡村民小組農戶家中填寫建檔立卡貧困戶“一戶一策”脫貧計劃表,對在家中的童安發、楊馬平、袁開群進行訪談。訪談中了解了貧困戶的基本情況、致貧原因、脫貧愿望……回到村上已經10:30分了,還要繼續不辭辛苦地完善表內信息。

          一天的工作結束了,已經到了晚上的12點多了,隊員們感覺到很疲倦,但為了貧困群眾能早日脫貧,心中都覺得:值得!

          個人扶貧民情日記 篇7

          9月24日,從早8時開始進村入戶,到晚18時45分,我們一行6人終于完成了每人12戶扶貧對象的調查摸底和訪問任務,平安返回縣城。

          一大早,雨下個不停,仿佛為我們洗塵。心里惦記著住在山一家、水一家的鄉親們,我們繼續冒雨進入雙河村營頭、團山自然村,走進貧困農戶家中完成昨天未走訪完的任務。走在滑溜溜、坑坑洼洼的泥巴路上,堅定的腳印淺一腳深兩腳的通向遠方的家。走進村民家中,老鄉們把我們視親人般遞水讓座。我們同鄉親們拉著家常、講解扶貧政策,用筆記錄生產、生活困難情況,用相機見證一瓦一房一家人的境況。秋雨也不一直下了,汗水也不一股腦流了,大家心里都暖暖的。那天大的困難也一下子讓微笑著的精氣神趕跑了。

          中午,我們走訪到雙河村監督委員趙德芳老人家。75高齡的趙老也是團山自然村老社長,一位在當地德高望重的老人,一位老百姓心中的貼心人。

          精神矍鑠的趙老告訴我們,他當了32年的社長,為村民們發展生產、生活做了一些力所能盡的事,獲得了一些榮譽。看著墻上的榮譽牌,趙老喜滋滋告訴我們,這是20xx年12月天星鎮黨委、政府首屆“十佳道德模范”評選給他的“敬業奉獻模范”先進個人獎牌。同行的蔣貴強村支書介紹說:老社長沒讀過兩天書,也不是共產黨員,但他思想先進、熱愛集體、愛學習,處事公道、為人正派,敢說敢想敢做,鄉親們都佩服他、敬重他。村里大小事都聽他的`意見和安排。前年,團山公路有一段路被山洪沖毀,急需要恢復,村委會幫助解決了5噸水泥,老社長硬是發動了100余名村民,花了兩天時間,自力更生把近100米的損毀路面打成了水泥路,這段路至今都保持了順暢通車。蔣支書還給我們介紹說:今年,老社長動員發展了村里有志青年羅國文成為團山社的第一個養殖大戶。我們隨后走訪進入羅國文家,參觀了他今年新修的養豬場。羅國文介紹說:他年初投入了50余萬元資金,喂養了100余頭豬,長勢良好,豬價也看好。在談到今后打算時,他期盼幫扶資金支持,通過聯戶經營、群眾入股、訂單收購等方式帶動周圍鄉里鄉親發展生豬養殖,逐步壯大養殖規模,為大家脫貧致富盡一份力。 下午,我們來到在9月xx日被近300方危石阻斷村組公路的排危作業現場(該路斷位于雙河村委會老街安置點去榨房自然村20余米入口處),因下雨路滑推車濺了一身泥的蔣支書指著工人正在破碎的石頭對我們說:9月14日,我們接到村民險情報告,當天就組織人員安全轉移了涉及危險威脅的5戶18人。同時還在在公路兩頭加設了防護欄和安全警示牌。這幾天,雖然天天都是秋雨,險斷邊坡還不時有石頭、泥土滾落,但是我們采取了有效措施、險情處置及時,險情預警預報有力,當地群眾生命安全和過往車輛行人的安全得到了保障。

          山路在延伸,腳步在丈量,夢想在心中,希望在前方。我們堅信,有各級黨委、政府的堅強領導,舉全社會之力打贏扶貧攻堅戰,大關貧困群眾必將與全國人民一道齊步康莊大道。

          個人扶貧民情日記 篇8

          5月10日上午9時,冒著炎炎烈日,我與大關縣供電公司駐青林村工作隊員王明偉、悅樂鎮掛鉤青林村干部石修春一行三人乘車從青林村委會出發,前往青林村冒水孔村民小組開展村民委員會換屆選舉工作。

          冒水孔距離村委會13公里,距鎮政府所在地26公里,有61戶355人,其中選民261人。該小組屬青林村的高山,氣候溫涼,平常多雨多霧,難得今天太陽高掛。中午11點,選舉正式開始?吹揭粋個的選民到來,我們清點選票,發放選票,收回選票,密封選票,嚴格按照選舉程序進行。選民們表現出了空前的熱情。對于這樣一個貧困、落后的高山村民小組,來之前我心里很有些擔憂,怕不能選出群眾滿意的主任、副主任和委員,但通過今天的所見所聞、親身體會,改變了我的認識,也增強了對下步幫扶的信心,感覺收獲很大,也有一定體會。

          一是選好村“兩委”班子是關鍵。在農村,沒有一個堅強有力的黨組織和一支戰斗力強的黨員干部隊伍,談脫貧是空話,談產業發展更是無從談起。

          二是好的思路是否脫貧的關鍵。我們工作隊要幫助村干部理清思路,因地制宜謀發展、轉思想、上項目、興產業,制定切合實際的產業發展規劃,努力將扶貧由“輸血”向“造血”轉變。

          三是要及時舉辦技能培訓。農民思想解放程度和觀念更新程度,很大程度上影響著農村產業的'發展。但是群眾思想觀念和技術都很落后,也還沒有真正的能夠帶領群眾脫貧致富的帶頭人。

          四是扶貧工作說一千道一萬就是要讓群眾得到實惠。讓群眾親身感受到看得見摸得著的好處,這是我們全面建設成小康社會,與全國一道同步奔赴小康要做的具體事情,也是駐村干部的任務與使命。

          個人扶貧民情日記 篇9

          春寒料峭,陰雨霏霏。但想著去聯系村開始新一年的“精準扶貧”工作,心頭不禁涌起一陣暖意。

          與駐村隊友一行驅車由城區出發,行駛在曲折的鄉村公路上。20xx年來來回回走了五十多次,對這條路早已熟記于心。可每次走的心情卻總不一樣,第一次拿到包保任務時,忐忑不安;第一次送溫暖進村時,熱情澎湃;第一次進村查看洪災時,心急如焚;第一次得知包保戶脫貧時,歡欣鼓舞……約四十分鐘后,車子到達了村部,一路上竟絲毫感覺不到顛簸,而我的心情也像這條路一樣平實而富有力量。

          紅山鎮石橋村共有82戶貧困戶,20xx年脫貧了13戶,20xx年脫貧了xx戶,政府兜底負責22戶,20xx年尚有30戶。公安駐村工作隊負責的有xx戶。這xx戶都是人均年收入未達到3420元的,這便意味著如果沒有政府、沒有村集體的幫助,他們連日常生活都得不到充足的保障。

          到達村部時,村支書陳敬云同志已經等在那里了,我們一起座談,回顧總結了去年的“精準扶貧”工作情況,并就今年如何開展推進做好規劃,形成了共識。隨后,我們分頭去包保對象家里走訪慰問。

          我們來到一組陳守義的家中,這是個因病返貧戶,七十歲的老人,自身罹患癌癥,手術后一直在化療,老伴因患嚴重的類風濕,手關節已經抽搐變形喪失了勞動力。四十多歲的兒子為多年前妻子難產、大人小孩都未保住,因傷心過度,也一直未成家。如今一家生活來源僅靠兒子長年在外打工的微薄工資。

          20xx年,我們多次前往老陳家走訪慰問,也曾或多或少的給予經濟扶助,并于年底與紅山鎮政府、民政局多方聯系,幫其解決了3000元的醫療救助款。如今,老陳家雖然已經順利脫貧,但是夫妻二人的醫療費依然壓力很大。20xx年,對于二人的醫療救助,我想我還是應該盡最大努力去幫助他們解決。我們的扶貧工作,不應該僅僅只停留在“脫貧”的階段,更多地是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

          接下來去看望五十多歲的幫扶對象馮幫恒,老馮和妻子都由于身體原因無法外出務工,日常生活僅靠農業生產自給,25歲的兒子在外務工,還未成家,其工資是全家開支唯一的來源。他家的`土磚房子已被列入危房,特別是20xx年洪災期間,由于大雨沖洗,家里的后溝被堵塞,險些將房子擠垮,我們駐隊十幾個人齊心協力幫助其清理。為了緩解其日常經濟困難,我們還和村里為其量身打造了脫貧項目——養殖山羊。老馮春節前賣掉了十幾頭山羊,除去春節的各項開支,還有節余。經過一年的共同努力,老馮家雖然還未脫貧,但目前養殖的山羊還有存欄,短期的生活費用應該不成問題。只是當前的住房岌岌可危,急待解決。年前,我們把老馮家新房改造確定為扶貧的重點項目上報,今天商討著等到開春天氣晴好,便著手動工新建。我與老馮聊著,安慰鼓勵他把羊養好,把自己的身體養好,不久就能住上新房子了。老馮從一年前初見我們時的愁眉苦臉,到如今看到我們已是滿臉笑容。

          在村里走了幾個小組,看到路邊的綠化,看到農戶門前干凈整潔,村支書說,這些都要感謝公安局的支持,為村里送來垃圾清理車,現在村容村貌好了,我們看到了美麗鄉村建設的大好前景。這一切,不能不說,“精準扶貧”是扶到了實處,解決了實際問題。

          個人扶貧民情日記 篇10

          李建國今年41歲,是富縣審計局的高級審計師。翻看他的工作日志,每天的工作點滴都記錄得很詳細,除了工作內容,本上還有他自己寫的小詩、手繪的社區精準扶貧戶分布圖、社區移民新村的引水工程草圖以及一些工作想法。

          密密麻麻的.字跡間,飽含熱情。而這樣的日記,李建國已寫了3大本。

          “這家的情況現在怎么樣了,您了解嗎?”記者在他手繪的精準扶貧分布圖上隨手指了一戶貧困戶問道。“張亞琴家啊,去年我走訪的時候了解到,她家經歷了一場大火和一次交通事故,家里很困難。去年縣上出臺了產業扶貧政策,優先從貧困戶子女中擇優招聘,到能化公司上班,我第一個推薦了她兒子報考,不知道現在情況怎么樣了!崩罱▏ㄗh我們和他一起到張亞琴家中回訪一次。

          5月9日下午,我們和李建國來到了張亞琴家中,剛進門,連口水都顧不上喝,他就打開了日志本,和張亞琴攀談起來。

          “你娃現在工作怎么樣了?”“娃現在正在西安培訓學習,估計月底就能回來分配上崗了!薄鞍氖果園今年掛果如何,前幾天爭取到的肥料夠用嗎?”“夠用了,還剩了幾袋沒用完,送給其他貧困戶了。”李建國邊詢問邊在本上認真地記錄著。

          張亞琴告訴我們:“李書記特別有熱情,對村民的事從不怠慢。精準扶貧開始后,他常說‘只有精準了,才沒有怨言,只有公正了,才會有公平’,他做事向來公正,村民們都信他服他,遇事總會請他處理,主持公道。村里現在人心凝聚,對未來發展也很有信心。”

          結束對張亞琴家的走訪已是下午5點多,李建國卻并沒有下班的意思,“社區小泉坡村移民新村的水源剛選好,還得去和村干部商量下引水的事!闭f完,他又趕往小泉坡村……

          個人扶貧民情日記 篇11

          3月30日至31日,蒙蒙細雨中,古丈縣住建系統一行38人在彭輝局長的帶領下,再次深入斷龍山鎮坐苦壩村和猛虎洲村開展精準扶貧工作。

          作為局里的新人,一路上悉心聽著前輩討論著前幾次進村入戶開展精準扶貧工作的情況。從他們的交流中了解到,我局自駐村以來,因地制宜,科學謀劃,強化責任,形成合力,上下聯動扎實推進精準扶貧工作。

          此次我們住建系統一行分為7個小組,分別對坐苦壩村309戶(其中精準扶貧戶155戶)和猛虎洲村254戶(其中精準扶貧戶153戶)上門入戶進行精準再識別,核定脫貧人員,及時納入返貧人員,確保貧困人口不掉隊。

          小組分好后,各自小組長迅速帶領自己的組員,入戶調查農戶現狀。我們小組分配到的任務是完成坐苦壩村干條組xx戶和猛虎洲村桐一、二組18戶人員家庭現狀的調查。從我們調查情況來看,扶貧成效顯著,例如兩村基礎設施不斷完善、生產發展能力大幅度提高,尤其是坐苦壩村的油茶產業發展迅速,油茶加工廠即將投入生產;猛虎洲村的茶葉產業已經產生直接的經濟效益,我們調查過程中,大部分村民早已深入茶葉地去采茶。其中一位茶農笑著對我們說:“現在這個時間采茶好,可以賣好價錢,大部分村民在采茶,一般每人每天采茶收入大約200元,有的甚至更多……”看著茶葉地里忙碌的茶農,臉上洋溢著幸福的微笑,我們心里也舒坦。不過從走訪中也發現了一些問題所在,由于一些年輕人,沒有技能和資金,難以在村里發展產業,無奈選擇外出務工,家里只留下喪失勞動力的老人;另外,由于猛虎洲村沒有茶葉加工廠和懂茶葉加工技術的能人,使得該村只能便宜出售生茶,達不到茶葉種植的最佳效果。

          為了切實幫助村民脫貧致富,確保全面打贏精準扶貧“攻堅戰”,彭輝局長邊走邊強調,一要強化責任,加大宣傳,一把手牽頭抓總、全局干部職工協助、扶貧工作隊具體落實,確保扶貧政策“落地生根”;二要精準脫貧到戶到人,“一戶一檔”、“ 一戶一策”,精準幫扶脫貧;三要加大幫扶力度,通過帶動產業發展、探索生態脫貧新路子等方式促進村民增收。

          走訪了35戶扶貧戶,聽了彭輝局長的講話,作為同樣出生在農村的我感觸頗深。作為農民的兒子,和農民打交道我倍感親切,作為扶貧隊伍中的一員,我也急切的想讓每一位貧困戶早日脫貧致富!氨娙耸安窕鹧娓摺,精準扶貧靠一個人的力量是不夠的,想要真正改變貧困現狀,需要我們大家的共同參與,即:

          借助社會幫扶。扶貧開發離不開政府,同時,也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參與。為了適應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要求,加強政府對扶貧開發工作的領導,幫助村里積極招商引資,借助社會的.力量,來緩解村里資金和技術缺乏所帶來的壓力。

          參與式扶貧。政府、村支兩委加大宣傳力度,讓老百姓明白,貧困地區脫貧致富,需要國家的扶持和社會各界的幫助,更需要自身的不懈努力。鼓勵干部群眾解放思想、轉變觀念、改革創新、真抓實干、艱苦奮斗,在現階段扶持下依靠自身力量改變貧窮落后面貌。讓村民參與到扶貧建設隊伍中來,切身體驗建設發展所帶來的收益。

          扶貧以人為本。以人為本,就是以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為目標,在扶貧建設過程中“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做到一切為了群眾,為了群眾一切,從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出發來謀發展、促發展,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讓發展的成果惠及全體百姓。

          強化基層建設。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把扶貧開發工作與基層組織建設有機結合起來。選舉有能力、有資歷的村民擔任村支兩委成員,做到一心一意搞建設,全心全意謀發展。

          個人扶貧民情日記 篇12

          今天,冒著遼東山區鋪天蓋地的雪,和同事去社科院的扶貧點新賓縣響水河子鄉扶貧。今天主要是走訪貧困戶,并和鄉領導座談。

          說實在話,幾年來,每年都會有幾次到省內的一些城市和農村社區走訪貧困戶,這其中既有單位的扶貧聯系點,也有個人的聯系點。每次到那些貧困戶家里走訪,都會受到一番心靈洗禮。今天,又受到了一次心靈洗禮。

          我們到的是該鄉政府所在地響水河子漢族村,這個村是由原來的四個村合并而成的大村,有2000多口人。今天由村里安排的十戶村民家,都是在村里很典型的貧困戶。家庭狀況各不一樣,但都是一個特色,就是貧困。

          在調查走訪中,我們了解到,農村貧困戶之所以貧困,有的是因病致貧,這一會兒再說;有的是因老致貧,農民因年歲數大了,勞動能力下降,又缺少青壯年勞動力,導致收入下降,生活境況窘迫;有的是因學致貧,農村孩子升學是農民最大的開銷之一,孩子考上大學是件喜事,但高昂的學費和生活費,對農民家庭是天文數字,靠泥土里刨食,根本無法承受巨大的經濟壓力;也有的是因愚致貧,個別農民由于智力障礙或者沒有文化知識而導致貧困,他們思想保守,不外出打工,也不懂得積累,甚至因為賭博,造成家里一貧如洗。

          在導致農民貧困的各項因素中,最主要的無疑是因病致貧。今天村里安排的十戶貧困戶,基本都是有病患的家庭。徐某某,男,本人患有哮喘、心臟病;柳某某,女,三個女兒先后患病去世,一個人生活;周某某,男,年老體弱,患有心臟病、腦血栓,前列腺肥大,獨自一個人生活;楊某某,男,本人患有腦血栓;艾某某,患有腦血栓;梁某某,夫妻二人都是智障;周某某,男,本人患有尿毒癥,每周透析兩次;趙某某,男,年老體弱,多年患有心臟病,一人生活;吳某,母親患有腦血栓,臥病在床;張某某,一人生活,是肢體殘疾人。疾病是農民的大敵。一個農民家庭,如果其主要勞動力因病喪失勞動能力,如果有一人得了大病,對這個家庭來說,生活將被徹底打亂,那就是致命的打擊、無法承受的天大的災難。承包地沒人種了,不能出外打工了,更何況,為了治病,為了救命,可能把很緊巴攢下的一點錢全花出去,還可能拉下幾年也還不完的饑荒。這樣的家庭生活隨即就會陷入困頓,陷入無奈,陷入絕望。

          在我國經濟突飛猛進,世界第一經濟體唾手可及的'情況下,卻還有大量的人群生活在全社會平均生活水準之下。特別是在廣大的農村地區,那里的弱勢群體實在太多,他們的孩子為了追求現代生活,走出大山去城里打工,在農村的許多地區已經很少看到年輕的面孔。留下來的都是老人、中老年婦女和孩子,所謂的“386199部隊”。這些留守的人群,很多是老弱病殘,他們為了生計每天在苦苦掙扎,他們病痛中孤寂中苦苦煎熬、苦苦忍受。現代化和他們離得很遠,文明對他們說來說是一個很奢侈的名詞,每天被疾病折磨無錢醫治只能一把一把吃止痛片的人們,何談幸福指數、小康生活?!在我們很多專家在測量中國離現代化還有多遠、何時全面進小康的時候,我不能不說,這里是被社會主流意識形態快要忘記的角落。

          在走訪中,遇到了一些讓人心酸流淚的故事。我和同事到一個60多歲的大叔家,這位老人患有較重腦血栓、心臟病。當我們離開他家,腿腳不便的老人非要出來送,老人說了一句讓人心酸的話:“送一送,有病啊,不知道你們下次再來還能不能見到我!甭犃诉@話,我們一行人心情都非常沉重。已經走出很遠了,那老人還在那里擺手……

          讓我們感動的是這些深山里農民的覺悟。當他們接過慰問品時,都一個勁兒地表示感謝,有的說黨沒有忘了他們,主席沒有忘了他們。有的老人接過慰問金,流下了眼淚,這讓我們內心里很不好受。有一個老黨員,多年義務看護烈士陵園,每下一場雪,都第一個去村外把陵園打掃干干凈凈。今天又下了很大的雪,老人說雪大干不動了,于是打發兒子去清掃。他說,要讓埋在地下的烈士有一個好的環境。還有的老黨員對黨刊特別地親,一期不拉都要看,《共產黨員》雜志一期不能少。他說,黨刊就是我的命根子。

          心酸的故事還有很多很多,感人的故事也還有很多很多。我深深地被他們的質樸而感動,被他們的善良而感染,被他們的真情而感化。我想我會在自己的工作中帶上一襟他們的質樸情懷,情為他們系,心為他們牽。

          山里人貧困,那種貧困的狀況絕非你坐在辦公室里能夠想象;山里人淳樸,那種淳樸會讓在商場、職場激烈競技中的越來越世故的城里人汗顏;山里人有覺悟,那種覺悟深深地植根在黑土上,會讓成天為如何弘揚核心價值觀大傷腦筋的理論家們有所啟迪。

          個人扶貧民情日記 篇13

          昨天市局確定了作風建設活動聯村點,主管領導系統工會王瑞良同志決定今天到村里去調研貧困戶情況。上午10點,我和王主任一起乘車前往村里,經過1個多小時路程的顛簸到達了漣源石馬山鎮排掌村,老遠就看見村支書梁建社站在家門口等著,我們會同村委其他主要成員村主任和秘書等一班人就聯戶幫扶工作溝通了情況。全村有11個村民小組,常住農戶312戶,人口1194人,勞動力484人,外出打工260人。參加農村合作醫療297戶,參保率95.1%。2011年全村共有貧困戶159戶,享受低保73人。貧困戶中有16人殘疾,8位孤寡老人,無房(危房)戶39戶,貧困戶人均年收入僅480元。

          在村支書的引領下,我隨王主任走訪了10多戶村民,這些村民的房屋大多坐落在山坡上的.位置,結構簡陋,家里的壯勞力基本都到南部城市打工去了,一般只有老人帶著孫輩們留守。他們的生活過得很節儉,家居卻收拾的很整潔,老人們說要給孫輩們提夠盡可能好的生活環境,讓他們能好好讀書,讓在外打工的兒女能安心做事。

          我想,老人說的幾句樸實的話,就是我們祖輩們傳承下來的樸實的優良傳統啊,不管他們自己生活的多么艱難,卻一心想著不能苦了兒孫。一路走下來,看了這許多情景,我的心底已是為之一振,止不住一種辛酸的滋味涌上心頭。

          個人扶貧民情日記 篇14

          上午,建扶工作組一行四人在市局副局長魯毅同志帶領下來到排掌村,帶著100余位機關干部捐助的1.45萬元助學捐款,同時也帶著機關干部對聯系戶的愛心和牽掛,走訪慰問10個困難戶。這些家庭大多有2到3名在校讀書的小孩,他們的父母都在外地打工,家里全靠著老人的照顧。來到村民梁高明家里的時候,只有他母親在家正在炒菜,當魯局長把1500元助學金送到老人家的手里,老人家還沒有來得及放下菜勺的手緊緊握住了魯局長的手,久久不肯松開,直說一定要我們嘗一口她做的菜。魯局長說請老人家保重好身體,現在你們的生活條件慢慢好起來了,房屋也翻新了,您幫著兒子把幾個孫子帶好,等他們考上大學了,有出息了,那就是您最大的幸福,也是我們高興的事情。這動容的情境,讓我們隨行的每個人感動了。

          回到村委,梁支書向魯局長介紹了排掌村扶貧2年來發生的變化。一是村支兩委順利完成了換屆改選工作。村里安全工作、計生工作扎實,在地市兩級檢查中,得到了上級好評。二是改建了160平方米二層樓的村級活動辦公樓,維修改善了370平方米的村辦小學教學樓,硬化了400平方米的學校操場。三是村水利建設得到大的改善。維修水渠840米,河壩一座,硬化山塘一口,修建了一條200米田間灌溉斗渠,解決了以前村民因水田放水灌溉相爭斗的矛盾。四是村容村貌得到改觀。硬化了龍嶺、加樹、中心園、太安四個小組的通組公路;建設好了村飲水工程,在石欄、龍嶺、虎形彎、朝陽井修建4個高位水池,解決了村民的飲水需求;完成了村路燈亮化建設,現在村里公路的晚間照明時間能維持到晚上12點。五是發展了農業產業,形成了養豬、山羊多種養殖產業,以村民合作的形式開展,增加了村民的收入。

          梁支書特別感謝地稅局兩年來給予排掌村的.大力扶持,工作組也對村委建設給予了指導和幫助。魯局長希望排掌村在村委的領導下,大力發展多種經濟作物,盡快形成支柱產業。同時要積極爭取上級部門的支持,從根本上解決村民的實際問題,帶領群眾早日致富奔小康。我們地稅局也會一直關注排掌村的建設,工作組更應該珍惜在建扶工作期間與村委和廣大群眾建立的這份情誼,就算以后這里不再是我們的扶貧點了,我們一樣可以加強聯系,出謀劃策,為排掌村的建設盡一份心,出一份力。

          坐在回程的車上,透過高速行駛的車窗,我似乎看到排掌村未來美麗風景的畫面,希望排掌村能象這高速公路一樣,快速步入發展致富之路。

          個人扶貧民情日記 篇15

          上午,我陪同系統工會王主任和機關工會主席陳衛國來到村委,排掌村今年考上了5名大學生,其中有3名大學生的家境困難,局黨組特別安排了6000元助學金讓我們帶來。在梁支書的陪同下,王主任把2000元一個的助學金分別送到3個大學生家庭,同時勉勵3名學生在大學要更加勤奮讀書,畢業后一定要記得為自己的家鄉做貢獻。

          梁支書還給王主任介紹了這兩年排掌村學生高考的情況:去年村里考取了7名大學生,今年又考取了5名,這是村里多少年來從未有過而最值得喜慶的`一件事情。

          他高興地說:是因為你們來搞扶貧工作給排掌村帶來了福音,地稅局先后送來了1萬元大學生助學金,我和村委一定會關注這些大學生家庭,我們也一定不會辜負地稅局領導和你們干部的關愛之情。

          個人扶貧民情日記 篇16

          7月,縣文聯首次被安排了扶貧點。

          扶貧點在角奎鎮位卓村,說近也近。

          文聯無車,好在文聯主席陳衍強平時交際還廣,朋友還多,聽說要用車,一朋友爽快答應出車出人。

          汽車在半邊山蜿蜒的山路上行駛,由于是第一次去扶貧點,為了表示文聯扶貧的誠心、信心和決心,全單位的2人全部前往。

          位卓村有農戶600多戶,主要農作物為玉米,無水田,主要的經濟林果為核桃,村社公路是土路且有部分社未通公路,貧困面大。

          之前,陳主席就和村支書李國剛通過電話,仔細詢問了解全村村情,了解誰家最困難,好確定幫扶對象,解決實際問題。調查摸底是我們此行的目的。

          蔡萬元就是這次位卓認識的,是文聯幫扶的農戶之一。

          汽車在山路上顛簸1個多小時后,到達了位卓村,聽說要去蔡萬元家,路邊一村民調侃地說,你們趕緊看看去,他家的豬前些天都上吊自殺了,過年豬都吃不成了哦。我們納悶,聽說過人上吊,豬上吊還聞說未聞。細一追問才知,蔡萬元家太窮,蓋不起豬圈,家里養了一頭豬,白天放養,夜晚蔡家怕豬走失,就用一根繩子套住豬頭,繩子的另一端拴在房子旁邊的樹樁上,這些年頭都這樣過來了,沒想到這次,豬半夜亂跑跌入坑內,吊死了。

          蔡萬元屬特困戶,困難是肯定的,但貧窮的程度遠遠超出了我的想象。

          蔡萬元,雙目失明,屬殘疾人,家里4口人,有一兒一女,女兒已出嫁,兒子在縣城城關中學讀書。聽到有人來,蔡萬元的媳婦出了門,蔡萬元則摸索著站在門口。

          到過很多農戶的家,農村幾乎每家每戶都有堂屋,堂屋設有神龕,用來祭祀,平時大都收拾得干凈,不堆放雜物。蔡家堂屋里堆滿了10多袋用蛇皮口袋裝著的沙子和柴禾,沒設神龕,唯一空隙的地方就是堂屋到二間的過道。二間里有兩張床,一張床上亂七八糟的堆滿衣服,看樣子是很久沒人睡過了,另一張床上鋪有一床棉絮,雖然舊,還是能看出是前些年時興的大紅花鋪蓋。靠窗子的地方有一個火爐,火爐邊放著三截木樁,是用來坐人的',沒有凳子,屋里唯一可以稱作凳子的是一張稍微高點的木凳,和學校里學生坐的凳子差不多,只是凳子的凳面略寬一些,這是蔡家用來擺放飯菜的飯桌。文聯的2人坐下后,蔡萬元的媳婦陪著在火爐邊坐下來,在沒有可坐的木樁了,蔡萬元只好站著,低著頭,雙手不停的來回使勁地搓。

          聊天的過程中,我們了解到,蔡家貧困最主要的原因是缺少勞動力。蔡萬元雙目失明,無法下地干農活,家里里里外外全靠媳婦一人,一年的收成入不敷出,全家靠低保勉強維持生活,對于這樣的家庭來講,外出打工是不可能的了,看來要擺脫困境,只有從發展種養殖業入手。

          提高科技含量,增加農民收入,是幫助農民擺脫貧困的方法之一。怎樣讓蔡家包谷增收,豬長膘、核桃增產呢,閑聊的時間在拉長,我已越來越坐不住了。

          我坐不住不是因為蔡家狹窄陰暗的房間,不是因為低矮的坐凳,而是我的愧疚感,此時此刻這種感覺已經讓我無地自容。

          我是一個連最基本的農業知識都不懂的人,什么時候栽洋芋什么時候種包谷,哪個時節種瓜哪個時節種豆我都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該怎樣幫助這家人?

          踏進蔡家的那一刻起,就真心希望自己能為這家人做點什么,就竭力的想為這家人做點實事,然而,現在卻什么都做不了,做不成。在蔡家人的面前,在貧困的面前,從未感到自己是如此的弱小和無能。我低下頭,心頭是一陣陣揪心的難受。

          內心的不平靜使得我再也無法和蔡萬元聊下去,我趕緊走出蔡家的門。蔡家住在一個山洼的地方,門前有一片空地,由于地勢高低不平,便將屋右方的空地平整成兩小塊,一塊高,一塊低,緊挨著高一塊地旁邊有幾棵樹,想必,蔡家的豬是拴在這兒后掉進低洼的。我又去看了看蔡家的廁所,廁所容得下一人蹲下,但如果用成牲圏,關一頭豬是不成問題。蔡萬元啊蔡萬元,把廁所改成豬圈是多現實的問題,溫飽都解決不了,豬肉也吃不上,還要臉干嘛呀,人的拉撒問題,挖個坑就行。想到這,我急忙找蔡家人去了。

          從蔡家出來,陳主席憂心忡忡的說,單位人太少,一人拿500元都才1000元,解決不了蔡家的實際困難,要是大單位就好了,六七十人的大單位,一人出資100元都有六七千,夠蓋豬圈了,回去再厚著臉皮找找相關單位要資金要項目吧。

          想到臨來之前,主席就跑了相關部門,想要點物資要點資金要點項目,最后都空手而回,想到蔡萬元接過我們遞過的錢時嘴角的笑容,我也高興不起來。

          蔡萬元啊蔡萬元,你要是“名副其實”該多好,你的貧困成了我們的難題,怎樣幫你擺脫困境,怎樣讓你解決溫飽,我想啊想。

          個人扶貧民情日記 篇17

          想起在富有盛名的梨花和浪漫無比的櫻花叢中翩翩起舞的日子,我不禁閉上眼睛陷入精彩的回憶……那些花兒,你們在等我嗎?對不起,我不來了,今春我去明勝村了!

          民勝村,四面環山,是云南省昭通市永善縣青勝鄉的一個貧困村,從昭通出發到永善縣城,拐一個彎經過檜溪大橋,順著金沙江一直往下行走,轉進一條坑凹不平鑿在山崖半腰的公路,顛簸著就到了民勝村。民勝村有5個自然村25個村民小組,村委會就坐落在民勝一組最靠山腳的地方,干凈且清幽。推開二樓我住的房間窗戶,視線跨過瓦房,撲面而來的,是漫山遍野的桐子花!經了解,那是多年前政府主導發展的產業。

          民勝村海拔落差并不很大,山間雜木叢生,桐子樹由于面積寬、數量多,又爭其斗艷地開著花,因此,在這個季節里桐子樹特別耀眼。桐子樹喜生于較低的山坡、山麓和溝旁;ò茁詭Ъt色,有橙色的斑點與條紋。氣微香,味澀,味苦,微辛、寒。其功效:清熱解毒,生肌。又主治于,新生兒濕疹、禿瘡、熱毒瘡、天溝瘡、燒燙傷。這便是陪同我下隊的老羅說過幾遍:“有一年,主席(青勝鄉人大主席)讓我幫他撿了好多桐子花,用來治療燒傷”的原由吧!看上去因為太多而略顯平凡卻怎么也不失美麗的'桐子花,除了掛上桐子果實,居然還能有中藥的功效,發自內心更喜歡桐子花了。

          桐子,作為一種產業推廣的時候,它被人需要過,人們需要的是桐子油,一種說不定哪一天會重新高調復出登上歷史舞臺的工業用油的果子,如今卻是留在荒山無人問及。而它的花,是我遇見的最美麗的桐子花,默默地爬上枝頭,又悄悄地滑落為泥。它們漫山遍野,長在山腰、巖腳、溝邊、路旁;它們獨善其身,忠誠堅守,不卑不亢、不喜不怒、不爭不搶。它們低調地存在,高雅地綻放,除了我這樣,同樣是這個歷史時期需要而被安排到民勝駐村的匆匆過客,是如此疼惜、憐愛,偶有人記得它可以療傷之外,還有誰為這些漂亮、純潔的花兒駐足心疼?無論有沒有人關心,無論社會是否關注,它們依然故我地綻放、凋零、等待、再綻放、再凋零。年復一年,那么坦然、安靜、絕然。這難道不是一種大氣、個性的境界嗎?

          是我需要的境界。來之前,聽說要長期駐在離家比昭通遠幾百公里的民勝村,想到一直以來“5+2”“白+黑”為家庭團聚而拼命工作的各種心酸,想到家中不到四歲的女兒天天哭著喊著要媽媽的情景,想到從始至終再苦再累從未改變的職業尊嚴,想到無論工作環境如何惡劣從不打折扣的工作作風,想到我自己已有五年的基層工作經歷,想到單位里沒有基層工作經歷的人比比皆是……我強烈地感到社會的不公平,我嚎啕大哭了三天!雖然來到了民勝,一開始是很有怨氣的,加之對新工作的管理,懷著各種傷感的心情,我不得不在村兩委的大力支持下開始熟悉環境,開展精準扶貧入戶調查工作,一個村民小組接著一個村民小組地走訪,挨家挨戶開展民情調查,最終我獲得了民勝村自然資源、民情風俗、貧困程度和范圍以及產業發展狀況大量的資料。我找到了工作的切入點,我需要農村帶頭致富的人才,我要培養帶頭致富的人才,我要為民勝村建立產業發展最強大的團隊!我無需表現自己,無需做給誰看,無需得到誰的夸贊或是認可,只要民勝人民群眾需要……夢想的開始,究竟有多大的魅力,能喚醒多少人?帶動多少人?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今年3月,我開始尋找年輕有夢想的民勝人。通過一次報名實地考察的機會,一個名叫肖玖萬的年青人進入了我的視線。我找到他,說到家鄉的發展需要有夢想、有能力、有見識、有干勁的青年來帶頭時,他激動地說:“我們都是在外打工多年,雖然找到一些錢,但越來越沒有勇氣,因為打工一輩子,找到再多的錢,回到家鄉一切還是要從零開始。書記,我們想做養殖業,我們養雞、還要養豬、養!保议_始有點擔心他跟大多數老百姓一樣,一開口就問我要錢,我急忙解釋說:“我先聲明哈,我沒有錢,但我可以幫助你們找資金,一是貸款,二是找老板來投資……”“書記,你不要想太多了,我們不問你要錢,你一定要幫我們找思路,想辦法,為我們訂目標,為我們搭建平臺,為我們尋找政策,我們不是一心想靠在政府的身上,我們是想認認真真做點事情,當然等我們做好了,有扶持政策的話我們該享受什么都是理所當然的……”聽到這一席話,我內心很喜悅,一是找對了人,二是非常理解我的苦衷,三是有干勁、有信心,四是有決心。達到了我框好的這些條件,可以開啟民勝村產業發展披荊斬棘的模式了。3月11日,我在民勝村中廠二社肖玖萬家召開了群眾大會,也是這次會議我才知道他的愛人羅英是中廠二社的社長,在羅英的大力配合下,22戶社員全部到場,會議取得明顯效果。最終肖玖萬、羅貴書等五人決定養雞。3月22日,養雞場開工。4月6日,1600只烏骨雞進場,實現民勝村一直以來規范化養殖產業發展零的突破,也正式開啟了民勝村產業發展之路。目前,開展民勝村果樹提質增效、廚師培訓等培育新型農民150人次,金江課題暨法制宣傳60人。

          個人扶貧民情日記 篇18

          為深入開展“萬名干部下基層、扎扎實實幫群眾”活動,切實為廣大人民群眾排憂解難,特別是為人民群眾做實事、辦好三、解難事,把黨和政府的關懷送到。十一月十六日,在市保密局劉光奇局長的帶領下,我們一行來到了蒼龍街道辦事處,對辦事處所轄的蒼頭壩社區和下壩村進行了解。在蒼龍街道代主任的介紹下,我們對所轄的兩個區域做了一個初步的'了解,為了更深入的了解兩個區域。我們便直奔蒼龍社區和下壩村。

          進入蒼龍社區和下壩村,接待我們的是村支部書記和村委主任,由于此項活動工作開展的緊迫性、重要性,劉光奇局長便及時組織召開了村委工作會議。

          會議上,劉光奇局長認真傳達了“萬名干部下基層、扎扎實實幫群眾”活動的重要性,并號召村委要高度重視此項活動,要積極行動起來,在蒼龍社區和下壩村開展好牽手活動。劉光奇局長還指出“萬名干部下基層、扎扎實實幫群眾”是我們每一個工作人員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應提高認識,協調一致,為此做出積極努力,把黨的關懷落實到人民群眾身上。

          11月20日,今天我們的任務是發放聯系卡和宣講黨的政策。在機要局穆昌亮局長的帶領下,我們一同來到了下壩村,進入下壩村,我們沒有和村委聯系,而是沿公路走訪。旨在聽到更多群眾的聲音。我們來到老百姓陳仁美家,詢問了他的生活、身體狀況,老人更多的是對村領導的不滿。最后他導出,“你們來了就好,你們多走幾家。

          個人扶貧民情日記 篇19

          按照縣里的部署,我院決定對長潭河鄉中間河村經篩選出來的40余戶貧困戶進行扶貧幫困,按照每名干警聯系一戶的原則進行定期脫貧幫扶。

          早上,我帶領所分管的部門十余名干警前往中間河村認窮親,結對子。由于修路,車子在宣恩到萬寨的公路上顛簸前行,同事們久坐機關,看一路的茶園風光、聞撲鼻的稻花香氣,遠近處都是忙忙碌碌的勞作的人們,都很激動和興奮,加之平常辦案總感到枯燥,又因此次扶貧任務是縣里安排的重要任務,所以都有一種使命光榮責任重大之感。一路上嘰嘰喳喳的議論怎么幫困的問題,有的講是不是要干警自己掏錢接濟?有的說我們是不是還要幫助他們進行農業生產?還有的講現在農村日子應該好過,政府的各種惠農政策多,有的講洞坪水庫大得很,打魚賣都可以過得很好。我悠悠的說了一句:到了你們就清楚了,至于怎么幫扶,你們入戶調查了就會知道怎么做了。車過張家埡,一片高峽平湖的風光呈現在同事們的眼中,一陣驚嘆和拍照后,車在湖兩岸的壁掛公路上蜿蜒前行,在提心吊膽中我們來到了中間河小鎮。

          中間河小鎮是個移民村,二三十戶人家圍繞著盤山公路而建,由于移民大多外遷和在外打工,小鎮上顯得冷清而又蕭條,早已聞訊的工作隊書記和村干部在小鎮上等待著我們一行,我們將貧困戶名單拿出來后,工作隊覃書記和村干部很熟悉的就將各戶人家的位置告訴了我們,并對各戶的貧困情況給我們作了簡單的介紹,周圍的村民也很是熱心的介紹,在人們七嘴八舌中,我按照各戶駐地分派了對象。刑庭艷姐和我就分派到湖對岸山坡上較遠的兩戶人家。工作隊覃書記用一輛破面包車將我們送到湖邊后,又坐了十幾分鐘渡船后,覃書記給我們指著半山腰隱約露出屋角的人家說,那就是李自明(我的幫扶對象)的屋,上面一點就是符永家(艷姐幫扶對象)的屋。在渡口上等了十來分鐘,從山間的沙石小路上下來一位背著背簍的中年婦女,自我介紹是李自明的妻子叫王延開。并面帶羞澀的說,不好意思,我們家的情況驚動了縣里來的領導(把我們當成縣里的領導),給政府添了麻煩。當看到我們帶的一些米面油后,更是連說不好意思。

          沿著陡峭的砂石小路一路往上爬,我一邊介紹我們來的'目的,也一邊聽王延開介紹家里致貧的原因。王延開介紹,他家四口人,由于修建水庫水淹,家中只有0.5畝責任地,男人李自明只好常年在外打工,由于文化程度不高,只有在海南等地做苦力,一年也找不到大錢;兒子成年了,但沒安家也在外打工,但打工的錢,還夠不到他自己花銷;女兒去年才從衛校畢業,現在在宣恩城里給別人賣衣服,一個月一千來塊錢,不夠她自己用;王延開本人患有腰椎間盤突出癥,去年就住了幾次院,常年需要藥保養,光醫療費就用去了5000塊,農活多了做不了。按她自己的話講,看上去好好的,吃得玩得就是做不得。一路上她對貧困二字始終糾結,認為原來家里條件并不差,近幾年主要是自己有病,加之女兒讀書花費不少,所以總是入不敷出。她沒有抱怨其他,反反復復就是講自己身體不爭氣,拖累了家庭,也給政府添了麻煩。

          在氣喘吁吁間我們來到了她家,一棟三間土木結構的房屋呈現在眼前,房前屋后收拾的干干凈凈,進入堂屋里面擺放的東西雖然雜亂但是很干凈。女主人用帕子將椅子擦了又擦,生怕臟了我們的衣褲,搞得我和艷姐很是不好意思。按照此行目的我們對她家進行了詳細調查。王延開一家居住在1994年建成一棟土木結構(180平米)中,耕種有五分責任地,由于村民大多搬遷,荒地較多,所以王延開就利用荒地養了4頭牛,13頭生豬。我問道,你身體又不能勞累,養了這么多牲口,吃得消嗎?她無奈的說:么子法喲!還不是要下蠻,要吃飯,兒子還要安家,女兒要打發,給他們能創造一點是一點,盡我們老家伙的力,免得到時遭埋怨。交談間,我們還了解到,王延開家,20xx年打工收入3萬元,她養生豬賣了2200元,但女兒學費、他的醫療費和人情開支等共計支出33560元,家庭赤字1360元。

          談到今年,王延開表示只要自己身體稍微好一點,應該比去年要好好多,女兒不要學費了,家里應該會好起來的,同時她也表示自己給政府添麻煩了,但有信心今明兩年打個翻身仗,不會久背貧困帽子。在我們的鼓勵下,王延開對未來的生活充滿了信心。談到有么子問題需要我們幫助解決的,王延開帶著農村人特有的樸實向我們提出,看能不能給他們家修一條公路,因為水淹之前,他們這里有一條通往中間河集鎮的公路,現在水淹了,公路也沒有了,進出只有靠渡船,且渡船一天只定時跑6趟,而他們幾家進入只有從水路和外界相通,十分不便;另外由于庫區蓄水,滑坡時有發生,她家修的院壩因為滑坡已整修了幾次仍然沒能修好。最后她又像是對我們說又像是自言自語,要是能整體搬遷就好了。說實話,對她講的修路也好,整體搬遷也罷,我的內心真的沒底。但走的時候,我還是誠心的對她說:你反映的問題,我會向相關部門提出,我們共同努力,爭取把問題解決!

          告別兩戶幫扶對象,我們搭上了最后一趟渡船,在波光粼粼的湖

          面上,我在想早上自己給同事提出的一個問題:我該怎么幫扶他們?

          個人扶貧民情日記 篇20

          一年之計在于春,眼下正值春耕備種之際,連日來,我們“三送”工作組深入各掛點村組開展“促春耕、保春種、看民需”活動。針對留守家庭、五保家庭、孤寡老人等困難家庭缺技術、缺勞力的實際,積極組織鄉、村成立春耕助農隊,開展結對幫扶活動,確保他們耕種不務農時。

          謝件娣,大富村廟腳下村小組村民,今年75歲在她在她嫁到夫家三年時丈夫就生病去逝,族里為不想讓她再嫁,為她從本鄉高嶺村招了一個叫劉厚修的“老單只”做上門郎,相濡以沫的二老人一生未生育過兒女,早年修養過的二個女兒也早已出嫁,她自己全身多種疾病纏身,農事及日常家庭事務就全落在了也已經快上70歲的丈夫劉厚修肩上,生活過的很是艱難和辛苦。這樣的家庭怎能不讓你即刻想去幫幫他?

          說好了今天的我去幫老人整地鋤草的,可等我到老人家里的承包地里時,劉厚修老人早自己干開了,謝件娣老人在一旁幫助拾搗著。老人告訴我,要在這塊地上種些花生和芋頭,說是要把草先鋤去放在一旁堆漚用著種芋頭的基肥,等草除完后再翻地。照老人家的指點,我拿起鋤頭將一行行“地股”的草鏟除,謝件娣老人也不閑著,跟在我旁邊收拾鏟除的草堆在一起,下午4點來鐘,這塊有4、5分面積的田地顯現出它原有的肥沃與清爽。擦著滿面的.汗水我對二位老人說,等到翻地那天翻地時我再來幫他們。

          二老人一個勁的說著感謝的話語,并要請我到她們家去吃晚飯。婉言謝過二老人的邀請,帶著一身的疲憊和滿心的歡喜回到駐地。心想一對多么樸實、勤勞和善良的老人,幫助他們并不覺得付出了什么,反而自己收獲了很多、很多……

          個人扶貧民情日記 篇21

          5月2日一大早,我和縣婦幼保健院賀院長帶領醫院15名“二對一”扶貧干部前往花門鎮仁山、明星村扶貧。一路上風景優美,滿眼新綠,車內也是熱鬧非凡。大家拿著扶貧花名冊,在想象著自己的扶貧對象境況如何,該怎么樣去幫助。有的說可以幫助他們銷農產品,有的說可以資助他們的小孩讀書,還有的則說可以利用我們的工作優勢幫他們治病、提供藥物等等。

          在李喜樂家詳細了解其家庭情況和小喜樂的病情。

          花門鎮及仁山村、明星村的干部早早就在花門樓等我們了。我們兵分兩路,到各自的扶貧對象家去。在仁山村婦女主任陳主任的帶領下,我們一行三人來到了三角組的李喜樂家。三弄土磚屋,家里沒有任何像樣的家具,李喜樂躺在門前的竹椅上,黑黑瘦瘦的,臉上不時出現怪異的表情,手腳還經常不由自主的“手舞足蹈”,奶奶和爸爸坐在她的兩旁看護?吹轿覀儊恚棠腾s忙起身泡茶。我親熱的問起小喜樂:“今年多大了?”“十六歲了”。小喜樂雖然口齒不清,但心里卻很清楚。奶奶跟我們訴說著家里的境況:兒子是個苦命人,04年騎摩托車摔傷了腿,花了六七萬塊錢,至今也干不了重活。07年孫女兒又得了這個病,輾轉雙峰、邵陽、長沙治了四五年,就在今年元月份還在湘雅醫院住了半個月院。全家的經濟來源全靠媳婦在外打工的1000多元錢工資。奶奶不識字,也說不出孫女兒到底得了什么病,我們看了湘雅醫院的病歷,是肝豆狀核病變,腦萎縮,這是一種遺傳性銅代謝障礙所致的肝硬化和以基底節為主的腦部變性疾病,小喜樂的病已經處于比較嚴重的階段了。看著她天真爛漫的笑容,我們既心酸又心疼,我包了個1000元的紅包給她,奶奶連聲說:政府政策好,關心群眾,謝謝你們。杯水車薪啊,但我們能做的只有這么多,以后一定要想辦法給她更多的.關懷和幫助。

          從小喜樂家出來,我們冒著雨步行2公里來到了孤寡老人李曉峰家里,同樣的土磚屋,同樣的家里沒有一件像樣的家具,老人家的老伴十多年前去世了,兒子、媳婦都在外做木工,孫子得了癲癇,幾乎每個月都會發病,去年還治了一萬多塊錢,9歲了還在讀幼兒園。老人家自己身體也不好,一直有慢性支氣管炎,也沒有錢去治療。我叮囑她記下朱護士長的電話,小孩、老人身體有不適都可以向她咨詢。如果去縣城看病的話也可以找我們幫助安排好,畢竟是醫務人員,在這方面可以給予更專業、更實在的幫助。

          另外一個幫扶對象有事出去了,村干部也沒聯系上,我們打算下次再來。一天的時間轉瞬即逝,留給我們心靈的震撼卻是長久的。希望我們微不足道的幫助能夠帶給他們一盞明亮的心燈,也希望社會各界有更多的人參與到扶貧的活動中來,給他們貧窮的家庭一絲希望,疲憊的心靈一絲慰藉。

          個人扶貧民情日記 篇22

          都是新搬遷戶,一統計,僅去年就搬遷了18戶。原來三組的村民主要分布在山上和山下,大約各占一半,山上的自然條件惡劣,交通不便,村民們強烈要求搬遷。經村委會協調,在山下整理了一些屋基,條件好的都遷下來住進了新房,目前山上大約還有七、八戶,我決定先上山走一趟。

          沿著山路往上爬,大約二十多分鐘才到第一家,叫徐光朝,家里三口人,低矮的三間土坯房,家里很亂,滿院都是剛孵出的小雞。徐光朝的兒子徐斌對我們說,他們家三口本來都在外打工,因為他母親生了病,得了肝硬化,在醫院住了幾個月,醫生說沒有了救治希望,不得已才回來。他母親現在病情雖然沒有惡化,但隨時都有生命危險,他父親身體也不好,患有腰椎間盤突出和甲亢病,他只有放棄打工回家照顧父母。為了掙點錢,他到省農科院學習了蜈蚣養殖技術,在家里養蜈蚣,但才起步,還沒有見收;同時又買回了一批雞苗,準備搞規模養殖。徐斌是我入戶走訪來在農戶家里遇到的第一個年輕人,今年25歲,也是全村唯一一個搞特色養殖的,我很有感觸,年輕人就是不一樣,有文化,有思路,建設新農村就需要年輕人。我對他說,養蜈蚣風險很大,關鍵是技術,所以你一定要多小心,有什么問題一定要及時請人解決,千萬不能讓蜈蚣生病。

          再往上走,來到程梅家,她正在林子里放牛,我說我們是“三萬”活動工作組的,想到她家里坐坐,她便把牛拴好,把我們帶到她家。家里條件還不錯,雖然住在山上,但是樓房,而且也收拾得很干凈,她說房子建了好幾年了。程梅今年39歲,是我入戶調查遇到的第二個40歲以下的年輕人,接連遇到兩個年輕人,我便有些興奮,現在年輕人都出門打工,留下來的實在太少了。

          程梅家里三口人,丈夫朱朝明開農用車在周邊村從事農產品收購、販賣,每年可以掙一些錢。她在家種莊稼,不僅種了10畝土地,還養了10頭豬、3頭牛、1只羊,我粗略地算一下,她在家種地搞養殖每年的毛收入也有近2萬元。她還有一個女兒,9歲,在洪門鋪讀小學。她家是我在洪門鋪村入戶走訪以來遇到的條件算比較好的一戶了。我問她現在主要有些什么困難,她說主要是她女兒上學比較困難,才9歲,每天要走幾里路到山下讀書,又沒有同伴,中間要穿過好幾個樹林子,現在野豬比較多,很有危險,上學的`時候她可以送一下,放學要是太忙就來不及接,希望能夠解決一下。再就是希望村里幫忙在山下協調一個屋基,還是想搬到山下去住。

          三組山上的資源其實還是很豐富,森林保護得比較好,山場面積也很大,如果年輕人不出門打工,像程梅一樣,在家發展養殖,也還是可以掙到錢。政府應該在這方面做一些工作,力所能及地把年輕人吸引回來,只有年輕人回來了,村子里才有發展的生機和活力,才可能形成一種良性循環,更好地推動經濟發展和新農村建設。

          接著我又到吳玉海、程家錢、吳兆旭、涂原進等幾家,情況大體差不多,都屬于比較勤奮、生活過得去、但生存條件又比較差的一類。他們都反映山上條件太差了,而且野牲畜多,破壞性大,莊稼都種不成,要求村里能夠幫他們遷到山下居住。

          從山上往回走,我想村里搞遷移扶貧是正確的,應該把村民從山上遷下來,人雖然住在山下,但山上的地還是可以種,而且還可以利用山場資源發展特色產業,老百姓也有增收的路子。

          社會發展的趨勢是城市化,那么農村發展的趨勢應該是集鎮化和村莊化,如何探討一種土地流轉機制和搬遷幫扶機制,把那些生存條件惡劣的村民集中遷移到公路沿線、集鎮周圍,讓他們遷得下、住得穩、能發展,應該是政府認真研究并切實解決的問題。

          個人扶貧民情日記 篇23

          炎炎夏日,驕陽似火。

          今天,我跟隨駐井塘鄉魯草坪村四深入工作隊,一同前往村里去調研。途中,瞧見不少村民在道路旁搭建一個簡易廠棚,向過往的人群銷售自家栽種的西瓜、葡萄等農產品,構成了一幅獨特的鄉間美麗畫卷。

          經過一個多小時的車程,約上午10時左右順利到達了村里,F在村道修好了,可省時不少,以前我們僅從鄉政府到村里都得需個把小時,現在從縣城到村里也只有一個小時多點點。隨行的井塘鄉人大主席唐江永深有感觸。

          是了,進村的道路修好了,村里家家戶戶都購買了摩托車,村民出行方便快捷多了;村民建房的成本也降了,僅紅磚運輸費一個就便宜了2分錢,著實讓村民節約不少。村支書盤向榮談及這條新修的水泥路,一臉幸福的笑容。

          早些年,路沒有修好,村里若有老人患上疾病,得需用擔架抬著去看病;如今路修好了,只要一個電話,縣、鄉衛生院的救護車可直接開到村里,省了不少事一旁勞作的村民魏榮光也主動迎了上來。

          魯草坪村地處偏僻,交通落后,到達村里需要走長約4公里的崎嶇山路。因山路崎嶇,魯草坪村村民外運木材和農產品依賴的仍然是肩挑馬馱等原始交通方法,一天下來只夠來回兩、三趟,嚴重制約著村里的.經濟發展。要想富,先修路。去年2月份,縣里的四深入工作隊進村后,通過搞調研、摸實情,決定把修建進村的4公里水泥路作為扶貧工作的第一位工作來抓,通過修通村道,來拓寬村民致富門路。經過向上爭、部門扶等方式,多方籌集資金120余萬元,開工建設100天后順利完工、并投入使用。這條希望之路、發展之路建成通車后,讓很多村民都流下欣喜的眼淚,當地瑤族同胞更是親切地稱它為連心橋。

          在村頭,我們還遇到了正準備上山進行杉樹撫育的四組村民曾凡達。他領著我們來到了村里新建的杉樹基地。

          來到杉樹基地,整齊劃一地排列著快齊膝高的杉樹苗,微風輕輕一吹,小樹苗迎風招展,惹人歡喜。魯草坪村盡管山林較多,但許多山地都在海拔600米以上,氣候、土壤對林木的種植具有一定的選擇性?h里的四深入干部到村里后,通過實地走訪調研,并邀請縣林業、農業部門的技術人員多次實地調查論證,認為村里的氣候、土壤都很適宜厚樸和杉樹的生長。于是,四深入干部想方設法籌資培育了足夠種植近1000畝面積的厚樸、杉樹苗,免費贈送給村民種植。為了保證村民今春種植苗木的需求,還特地從外地調購了部分杉樹苗。據村支書記盤尚榮介紹,全村今春共培育和調配杉樹苗18萬多株,種植杉樹1300多畝。

          在工作隊的幫助下,我今年種植了杉樹80余畝,目前長勢良好,照此生長速度,過不了十年,我家光杉樹收入一項就可達數十萬元,明年我還要擴種100畝。曾凡達一邊鋤草一邊打著自己的家業小算盤。

          魯草坪村5組距離村部還有數十里,居住人口50多人,由于路途較遠、村民居住分散,高壓電架設成本較高,村民又沒有足夠的資金,因此該組一直沒有接通高壓電。因為沒有電,村民們仍然過著靠點松枝、煤油燈、蠟燭照明的黑暗日子,一斤煤油漲到了7塊多錢,要賣10斤玉米才能買到一斤煤油。為了節約油錢,村民們常常趕在天黑前就吃晚飯,忙完農活天黑后,只好摸著黑吃飯。針對這一難題,工作隊多次到縣電力局匯報、爭取,終于在去年12月底,為組里爭取到8臺光伏發電機,并及時安裝調試好,供村民使用。

          自從有了光伏發電機,我們告別了用煤油燈照明的窮苦日子,跟村里其他組的村民一樣用電燈照明、看上了電視,我要感謝黨的扶貧好政策,讓我們瑤族同胞看到了光明。談及此事,村民田平激動不已。

          在村小學,碰巧縣教育局的領導也在這里,專程為該小學配送農村遠程教育設備。據負責安裝的技術員覃某介紹,安裝調試后,山區的孩子可以跟城里的教師進行遠程互動教學,可享受城里孩子一樣的師資。

          夏日的陽光是最燦爛的,夏季的風景是最美麗的。我們堅信,在四深入結對幫扶單位的全力扶助和魯草坪村村民的共同努力下,過不了幾年,魯草坪村瑤族同胞們最美麗、最美好的夏日夢將會如期而至。

          個人扶貧民情日記 篇24

          10月13日,我們村掛包單位保山市水務局一行5人到村里進行“掛包幫”“轉走訪”走訪、回訪工作,分三組對所掛鉤的貧困戶進行走訪。大家對扁里村的變化給予了肯定,近來加大了水利、人畜飲水安全、水泥路、路燈、文化廣場等基礎設施的建成,最直觀的感受是村里人家日子越來越好,很多人家都在建新房和實施危房改造,戶戶通水通電,農忙之余有了文化廣場活動場所,大學生讀書也有了長期的幫扶,路燈照亮了扁里,大家對脫貧致富的信心更足了。

          我們首先到了張光明家走訪回訪,他家正在請人建蓋新房,面積120平米,兩層基礎先蓋一層,第一層基本建成,詢問了他家的家庭情況、收入來源和眼前的困難,家庭主要來源與外出昆明務工的大女兒,外出6年了,每年節省1萬元給家里補用,茶葉收入0.5萬元,核桃收入0.3萬元,買黃牛一頭0.5萬元,但由于建蓋新房也還差點欠賬,貧困戶對目前自己的生活狀況很有信心,時間過得最快,一聊一個小時過去了。

          接下來,我們去了楊光福家,門沒有上鎖,主人不在家,經過幾番周折打電話,電話聯系上了主人在縣城打工,他父親在家采茶去了,請隔壁鄰居去找貧困戶的`年邁80歲的老父親,等了20多分鐘,迎面走來了位瘦高的老人,看上去很精神,身后背著一籮筐新鮮茶葉,他說附近有塊近一畝的茶地,他去采茶彌補家用,我們與他說明了來意,并與老人聊聊天,問問家庭生活和貧困情況。他說他家的貧困情況主要是2個孫女在上學,一個在普洱讀大學明年畢業,每年費用也要1.5萬元;一個在昌寧縣讀高一,學習很優秀。老人說很高興與我們在一起聊聊天,由于困難,楊光福也只有外出縣里打工,主要是做改木板和房屋漏水的技術活,有活做每天收入也有80-120元。老人自己讀過小學,由于當時家庭原因沒有繼續上學,十分遺憾,現在2個孫女讀書很好,他很欣慰,滿足了老人家的心愿。老人說:“孫女讀書就像是幫我讀書一樣,家里住房條件差一些,不與別人攀比,暫時沒有能力蓋新房,再苦再累一家人也要幫助孩子完成學業”。我們了解了他家的困難,心里很感動,我暗自敬佩起這位80歲的老人,明道理重教育懂得感恩。我們鼓勵老人,明年大孫女畢業工作了,負擔就減輕了,您也可以享福了。我們告訴老人:“如果小孫女在讀書上有啥困難告訴我們,我們會盡力幫扶,孩子考上大學一定與我們聯系,我們可以長期對孩子繼續教育幫扶,今年市水務局已經教育幫扶了村里11個大學生讀書長期幫扶,有困難一定打電話告訴我們”。老人激動的說:“你們是我見過的人品,素質的干部”,說著說著幾次落淚,我也忍不住落淚……最后我們陪老人去附近茶葉收購站賣了6公斤鮮茶葉,每公斤2.5元,老人說:“今天的茶葉收購價已經很好了,他采摘的是一牙兩葉的,很標準!笨吹嚼先酥愕男θ菸覀円矠樗吲d,也深知掙錢不容易。

          回憶白天與老人的見面,難以入眠,干脆坐起來寫這篇日記,我心里十分敬重這位年邁的老人,向他學習一種精神,一種家窮志不窮,在困難面前永不服輸的精神,這種精神一直在我激勵我前行,我會找時間多陪陪這位老人,多關注這個孩子的讀書狀況,盡心盡力幫扶。我一定會在扶貧的工作中越做越好,務實努力。

          個人扶貧民情日記 篇25

          今早我去參加全縣創先爭優表彰大會了,老公在家里就忙著幫我聯系電工,我們約好了下午要去幫王安秀家修電路的。

          當我把自己的想法告訴楊局長后,他也很支持,還派了單位的公車專程送我們去復興。下午3點左右,我們就驅車來到了復興。踏著一級級石頭砌成的臺階,在復興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吳永的陪同下,我們向15組王安秀的家進發。

          雨后的山林,青翠欲滴,生機勃勃,我們左右欣賞著一路的美景,盡情享受著清新的空氣。路上還驚喜的發現了一只正在核桃樹上辛勤搬送核桃的小松鼠,還是一次兩顆呢。來到王安秀的家,已是20分鐘以后了。大家汗流浹背,顧不上喝一口水,就擺開電工設備,忙碌了起來……

          前一次走訪慰問王安秀的時候,我就了解到王安秀家快60歲了,家有一女已外嫁,有一兒常年在外打零工,收入微薄。她本人體弱多病,曾患過精神病,自理能力有限,家里生活比較困難,平時只能靠低保來維持生活。因為火災原因,王安秀家里的用電線路嚴重損壞,不能照明,夜里只能用手電筒照明,勉強摸索著生活。

          回到家,我就與當電工的丈夫協商了一下,在他的組織動員下,他和兩名電工師傅,積極行動,提著電工設備,帶著電線、插座、開關、節能燈等材料,來到復興村15組王安秀的家,專程為老人家的受損線路進行改造,一邊還向她講解安全用電和節能知識。

          王安秀家的木梯都被火燒沒了,這個歪叉的木梯還是去隔壁老鄉家借的呢。因為木梯長短不一、地面高低不平,為了安全起見,還需要人幫忙扶著……

          作為非專業人士,我就只能在旁邊偶爾幫忙遞一下扳手、扶一下木梯、拿一下鉗子,順便照照相……

          我和同行的吳書記、譚義豐,不時向王安秀了解她的受災詳情、廚房維修的`打算、資金籌措情況等,希望在各級黨委、政府的支持和幫助下,盡快改造好住房、廚房和豬圈等,恢復正常生產生活。

          雨后的夏日,依然悶熱難耐,沒多久,大家還沒干透的衣服就又被汗水浸濕了。

          終于第一盞燈亮了,大家看了下時間,從動手開工修電也不到一個小時,耗時不是很多哦,接下來會更容易呢,大家不禁信心百倍——

          經過大家兩個多小時的辛苦工作,王安秀家的燈終于又恢復了光明了。當看到自己家里原先凌亂的線路,已經由嶄新的導線整整齊齊的排列;明亮的節能燈泡取代了原先昏黃的白熾燈時,王安秀的臉上露出了開心的笑容,連連感謝:“你們真是太好了,專門來幫我修電,今天晚上我家里就亮堂了,真的很感謝你們啊!

          因為有位電工要趕回去上夜班,我們顧不上喝口水,就急忙又往回趕。一路上,大家既對能幫忙修電頗有些成就感,也對王安秀家的困境很是憂心忡忡……

          個人扶貧民情日記 篇26

          9月8日,我和隊員陳進在安鄉縣開過扶貧會后,又驅車前往我所駐點幫扶的貧困村――安鄉縣大湖口鎮巖橋村。

          早上,家人的提醒,我才知道,這一天是我的農歷生日。家里原本是想準備給我做一頓“大餐”,以示慶賀的。但最近扶貧的工作讓人應接不暇,除了省、市扶貧辦有新的任務布置,村里正在進行的扶貧項目,也必須著手處理。

          我本不喜歡熱鬧,大部分生日都是安安靜靜過的,第一次在扶貧村度過的生日,不僅安靜,而且賦予了不同的意義。

          從縣城到所在鎮的道路正在擴建改造。我們只得繞道走小路,到村里已經很晚了。村里很安靜,沒有月亮,依稀可見幾顆寥落的星星。少數農戶家里隱約可見到一點燈光,大部分屋舍都隱在黑色的天幕里。道旁,有樹影在風里搖曳,颯颯作響。這是今年三月科技局干部職工結對扶貧時種下的紅葉石楠。幾個月過去,長高了不少,為村莊增添了不少生氣。

          到了駐地,我和工作隊員陳進一起商討落實最近扶貧工作新要求以及“掛圖作戰”的事情。陳進是社會學研究生,市委黨校的講師,他的專業知識和工作認真的態度,讓我們的扶貧工作得以更加順利地開展。

          雖然十五年以前,我也曾在鄉鎮工作,對農村工作并不陌生。但是,自去年領命進村擔任市委駐村扶貧工作隊長以來,面對村里的現狀和即將開展的扶貧工作,仍然覺得千頭萬緒,一籌莫展,F在的農村工作,對比十五年前,發生了很大變化,現在的農民的`訴求和愿望,與十五年前,也不能同日而語了?砍岳媳究隙ㄊ遣恍械,必須靜下心來,沉下身來,學習新的政策要求,掌握新的工作方法。

          9月9日上午,我和陳進、巖橋村支書劉學文碰了一下頭,對產業扶貧推進過程中出現的一些問題,進行了商議。扶貧工作,最重要是的實現“造血”,“造血”的良方是發展扶貧產業。我們已經在村里建立了20多畝黃秋葵科技扶貧示范基地,最近成立了“興創農作物種植專業合作社”,準備作為向上報告,將其列為重點扶持的扶貧合作社,吸納符合條件的貧困戶作為社員,充分利用好小額信貸金融扶貧政策,讓扶貧戶用貸款入股,實行分貸統還,讓貧困戶通過股金分紅,獲得收益。光伏發電扶貧產業也正在正行手續報批中。這項工作開始了兩個多月了,光選址就幾易其址,但是手續一直沒有辦下來,扶貧項目遲遲不能落地發揮效益,讓人不禁有些焦急。

          之后,我們到村部整理了扶貧檔案,聯系了扶貧政策解讀和漫畫宣傳掛圖制作、張貼事宜。處理完以上瑣事,便到了第八村民小組賓遠福、李祖斌等危房改造戶家中實地察看,一色的紅瓦灰墻,房屋整修一新,看得出來,均是按照住建部門要求進行的改造。我們再到五組,金可貴家的房屋修建正在熱火朝天地進行。村里今年已動工改造的危房戶有8戶,有3戶已經通過了驗收,第二批將有30戶以上進行危房改造。一路上,不時有村民看到我們,圍攏過來,問詢危房改造的政策。我想,“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在當下,會慢慢成為現實的。

          9月10日,是周六。扶貧后盾單位湖南金天鈦業有限公司到村里進行結對扶貧。這個公司是一家高新技術企業,生產航天航空鈦材,今年正值新產品試生產的關鍵時期,平常公司都在加班加點,結對扶貧只能利用周末的時間。另一個后盾單位常德市二中,也是如此。作為扶貧工作隊長,我非常感謝他們的付出,正是他們對扶貧工作給予的積極幫助和支持,才讓村里的扶貧工作不斷有了新的起色。

          扶貧工作的三天,不過是所有扶貧人日常工作的一個縮影。我們扶貧人,想通過自己日積月累的付出,一步一個腳印,讓貧困村的面貌有所改變。

          個人扶貧民情日記 篇27

          6月5日,市教育局副主任督學鐘吉紅給工作隊幫扶賬戶打來8000元錢,用以幫扶向緒柏修建羊圈、儲草池及購買鍘草刀。這些基本條件的改善,為該貧困戶擴大養殖規模,真正走出貧困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6月14日,市扶貧辦組織市委駐石門16支幫扶工作隊在維新鎮召開現場交流會。市扶貧辦黨組書記、主任徐術福一行,帶領16支幫扶工作隊來到崔家井村,參觀了該村幫扶工作隊駐地,對工作隊上半年的工作進行了檢查,電話隨訪抽查了20xx年脫貧村民以及20xx年結對幫扶責任干部,并對抽查的村民走訪調查。檢查過后,他對崔家井村的駐村幫扶工作給予了高度肯定。

          隨后,徐主任一行來到維新鎮政府召開交流會。會上,徐主任在聽取了16個幫扶工作隊的匯報之后,對各扶貧單位提出了三點要求:

          一是扶貧工作要明確目標,一年脫貧,兩年摘帽,三年鞏固;

          二是扶貧工作要突出重點,把精準扶貧放在第一位,基礎設施建設盡力而為,量力而行;

          三是扶貧工作要落到實處,不僅要有措施,最重要的是把措施真正落實,不打“空頭支票”。

          6月20日,工作隊來到龔玉朋家,轉達了熊國建書記的問候,并鼓勵其子龔振軍安心在市水表廠工作。

          個人扶貧民情日記 篇28

          6月23日,人行常德中心支行王曉軍、孫水清知悉結對戶丁裕、齊永國之子劉鎮誠想學習B2駕照后,表態給予資金扶持,全力幫助其實現技能培訓,拓寬就業渠道。

          6月27日,市教科院黃利華一行9人,冒著滂沱大雨,來到崔家井村,進行第二輪入戶幫扶。該院幫扶的8戶貧困戶,正積極落實第一輪議定的`幫扶規劃,黃利華一行深感欣慰,并留下幫扶資金12000元,委托工作隊繼續落實脫貧工作

          6月29日,市教育局社管辦主任聶景文一行抽空來到崔家井村,探望了結對戶伍千勇。對于該戶正積極進行油茶林改造,聶景文甚是高興,并留下3000元幫扶資金,支持其實現油茶增產增收。石門縣教育局副局長趙夏泉也前往看望工作隊員。

          6月30日,上海上緯精細化工有限公司陳美玲女士攜員工來到崔家井村教學點,現場捐贈了籃球架、乒乓球桌、書包等體育器材和學習用品。這是該公司回饋社會、關愛貧困山區留守兒童、助力精準脫貧的又一次善舉。

        【個人扶貧民情日記】相關文章:

        社區民情日記02-06

        個人扶貧日記大全05-24

        雙聯民情日記10-25

        網格員的民情日記03-08

        民情日記(通用19篇)02-11

        社區民情日記(精選11篇)02-26

        網格員入戶民情日記03-03

        干部民情日記20篇04-21

        社區民情日記(精選10篇)02-10

        国产高潮无套免费视频_久久九九兔免费精品6_99精品热6080YY久久_国产91久久久久久无码

        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