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德師風研修日志(精選6篇)
日志,是一個漢語詞匯,漢語拼音是rì zhì;咀至x是指工作日志。日志主要發表在網絡,詳細介紹一個過程和經歷的記錄。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師德師風研修日志,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師德師風研修日志 篇1
幼兒園新教師培訓主要從幼兒教師職業道德的方向、核心等各個方面進行了闡述,并相應地列舉了很多身邊的事例,真是有形有色。
經過一天的培訓,使我深深感到了人民群眾賦予我們的責任——我們是孩子人生旅途的啟蒙人。我們教育中的一點一滴將直接影響到一個孩子的未來,只有老師不斷反思,才能分析自己的教育言行,努力審視自己的教育行為,才有可能更新自己的教育觀念,確立新的目標,規劃新的發展,使每一個孩子的潛能得到充分的展示。
有人說:一個人經常有什么樣的行為,就會有什么樣的習慣,有什么樣的習慣,就有什么樣的態度,有什么樣的態度,就有什么樣的習慣,有什么樣的習慣,就有什么樣的性格,有什么樣的人生。從這個意義上說,老師對孩子的作用就象國王一樣偉大。
幼兒期是孩子品德形成的最佳時期.無論從任何意義上講,父母都必須承擔起幼兒德育工作。父母的素養、價值觀都會影響到幼兒。教師作為專職工作者,對幼兒德育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但在平時父母和教師都只注重幼兒道德認知的培養,而忽視了幼兒道德行為的培養。認知與行為就如理論與實踐是相輔相成的,不能有任何輕重之分。
二十一世紀要求青少年要有廣闊的胸懷,知天下事,有較高的道德標準。就幼兒園而言,德育教育已不再是單純地對幼兒進行愛祖國、愛家鄉、愛集體、愛科學、愛勞動,培養幼兒誠實、勇敢、不怕困難等良好品質,而應該進一步幫助孩子學會共處、學會同情、學會關心、學會競爭、學會分清是非、正確處理各種矛盾,形成互相協作、嚴守紀律,具有集體主義精神的良好行為品德,只有這樣,才能順應時代發展。
在幼兒園經常使用說服、榜樣、將故事和獎懲來對幼兒進行德育,他們往往是自上而下,由外到內地把一定的思想、認識或觀念賦予幼兒,而不是讓幼兒自由選擇,自己實踐而得到的正確觀念,更不是讓幼兒運用智慧和經驗與環境相互作用后產生的認識,用意動搖,不牢固。
本次培訓使我從新認識了幼兒,傳統的教育觀,把幼兒當作一個接納知識的“容器”,一個被動的接受者。隨著教育觀的不斷改變,幼兒j是一個自主的、又有能力的學習個體。
師德師風研修日志 篇2
教師職業道德是一個內涵很豐富的概念,不同的老師有不同的理解和認識。除了公認的愛崗敬業,教書育人,富有責任等素養外,教師知識的不斷更新,不斷自我提升也很重要。
在知識爆炸的社會,學生接受信息的能力很強,教師如不更新知識體系,充實知識結構,很難走近學生,以學生所能接受的方式將信息傳達給他們。中年教師面臨知識老化,職業倦怠,知識枯竭等問題,自我發展面臨瓶頸.....十年后還舉著十年前的案例,上到某個部分知道學生一定該如何反應,課堂教學毫無驚喜和成就感可言......
教師在強烈的需要社會認同的同時我們是否應該先進行自我修煉,不斷學習,苦練內功,做一名無愧于自己,無愧于學生的老師!
師德師風研修日志 篇3
在我心目中的'師德,其實核心是“以身作則”。
其一:教師必須以一定的標準來要求自己。而這些標準,有的來自于政策制度、有的來自于傳統、有的來自于文化和輿論,無論來源如何,最終需要內化為教師人格中的一些特質,才能保證這些標準在時間、空間各個不同緯度上的一致性。
其二:教師是學生直接的模仿對象。學生身上一定會有父母和教師的影子。我上課后立即擦干凈黑板這個習慣就是從我的老師身上潛移默化的遷移到的。試問高校教師在課堂上抽煙、吐痰、爆粗口、無節制發泄……會給學生帶來怎樣的印象,會給學生帶來如何的暗示。
其三:師德一定是做出來的,并且具備一致性。說出來的師德,空虛而飄渺,例如老師上課大談如何低碳如何環保,確未發現自己大白天上課燈還開著。另外一些教師習慣于做雞毛撣子、手電筒,只會對別人作要求,從未把自己也放到類似情境中。所以,作為教師,多做些實事,少扯寫空談。
師德師風研修日志 篇4
我深愛自己的學生,有著較高的“學生滿意率”,曾被學生授予“胖爸爸”的尊稱,“師德”的靈魂在于“師愛”。但是,在調動了單位之后,學生對我這個新老師有一種天然對陌生人的“不接納”。剛開始的時候,我難以適應,在對學生失去耐心的同時也少了一份愛心——師生感情淡化帶來了教學難度的增加,自己都覺得課講得越來越乏味了。后來,我及時調整心態,在學生還沒有“尊師”的時候先做到“愛生”,心里多了對學生的理解與寬容,于是有了“化險為夷”、“冰土解凍”的時刻。
愛的力量原來這么強大啊。這使我深信,一個教師,只要他對學生付出足夠的愛,學生一定會用心接納他,教育論文《“師德”的靈魂在于“師愛”》。
什么是教師對學生的愛?尊重、理解、關心、愛護是對學生的愛;潛心教學研究,追求教學高效率是對學生的愛;“嚴是愛,松是害”,高標準、嚴要求也是對學生的愛;有時候“視而不見”,故作不知也體現出對學生的愛……
教師不僅要有愛的情懷,而且要把握愛的藝術。教師愛生,必須結合學生的經歷、家庭環境、個性特點、學業成績以及當時的環境氛圍等諸多因素,實現“因材施教”。教師與學生的交流,也就是對學生示愛的過程,要經過分析思考,有心理準備;要選擇恰當的時機、方式和方法;要合情合理、實事求實。合適的時候,一句話、一個眼神、一種表情、一條批語,點點滴滴都是對學生的愛;不合時宜,不僅達不到效果,還可能產生負面影響。
與后進生交流,教師更要注意呵護其“心”,應該是“潺潺溪水”、“潤物無聲”;寬嚴適度,要求合適;在其閃光之處肯定和激勵,在心態平靜愉悅之時指出其不足。
“師德”的靈魂在于“師愛”
師德師風研修日志 篇5
師德古來有之,不同時代對師德有不同的要求。良好的師德成就一位平凡的教師,惡劣的師德毀掉一位成就非凡的教師。
1、首先要愛崗敬業
教師的職業有苦也有樂,平凡而偉大,只有愛崗敬業,教師才能積極面對自身的社會責任和社會義務,才能自覺、不斷地完善自我,才能在教育活動中有所收獲。獻身教育是一種精神境界,教師必須具有偉大的無私奉獻精神。教師不僅僅是在奉獻、在燃燒,而且同樣是在汲取,在更新,在升華。教師要付出艱辛的勞動,但是苦中有樂,樂在其中。教師最大的樂趣就是照亮了別人,充實了自己。正是這種成就感、幸福感,激勵著千千萬萬的教師不辭辛勞地為教育事業獻身。
2、其次要熱愛學生,樂于奉獻
熱愛學生,了解學生,誨人不倦,不歧視學生,建立民主平等、親密的師生關系,做學生的良師益友。教師對學生的愛,是師德的核心。教師對學生的愛,是一種只講付出不記回報、無私的、廣泛的且沒有血緣關系的愛。這種愛是神圣的,是教師教育學生的感情基礎。學生一旦體會到這種感情,就會“親其師”“信其道”,也正是在這個過程中,教育實現了其根本的功能。。
3、再次要善于創新
傳統意義的傳道、授業、解惑是對為師者業務職能的概括,今天教師的角色正在發生變化,從“傳道”者轉向學習知識的引路人,從“解惑”者轉向發現問題的啟發人,從“授業”者轉向解決問題的參與人。
總之,當今時代,人們只有具備了學習的能力,具備了可持續發展的能力,才能獲得生存的社會位置。教師要更具備這種能力,才能無私地傳授給自己的學生。
師德師風研修日志 篇6
談到教師,很多人會想起魯迅先生的那句“俯首甘為孺子!,這是對教師無私精神的贊美。不同于其他職業,教師被稱為天底下最崇高的職業。但是,近幾年出現的毆打教師,辱罵教師,將教師告上法庭的事件屢見不鮮。這似乎在提醒我們,這光輝的職業正被黑暗一點點吞噬。這也時刻體現我們,教師必須明白自身的權利和義務,也要懂得為人師表應該具備的職業道德,尤其是在人民教師這一崗位上,要去思考如何做好教書育人的工作。
經過本次的學習,我不僅更新了自己對教師崗位的認識,更是清楚的意識到自己教書育人的地位,也認識到了作為一名教育前線的教師應盡的責任,應履行的義務。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我該履行的義務和遵守的行為規范:在工作中,要嚴格規范自己的思想和行為,全心全意為學生服務,讓學生滿意,家長放心,社會認可,不體罰和變相體罰學生,不諷刺,挖苦,不威脅、責難家長;時刻以教師的道德行為規范來要求自己,不穿奇裝異服,處處“身正為范”;對于后進生,不拔苗助長,不諷刺挖苦,要耐心教育。尊重每一個學生的特點,因材施教。作為一名班主任,也要充分了解學生的成長歷程,以及學生的未來目標理想,這樣才能真正的幫助學生健康、快樂的成長。
有句話說的好:“一個教師,不在于他讀了多少書和教了多少年書,而在于他用心讀了多少書和教了多少書!泵鎸χR更新周期日益縮短的時代,新時期的教師應該具有創新精神。教育還應該出其不意的情況下開展,讓說教潤物細無聲,真正感化到學生的內心。
總之,以德立教,愛崗敬業,為人師表,不斷提高自己的職業道德素質,并緊緊圍繞新時期師德素質要求和師德行為規范,切實轉變工作作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做一名為人民服務的教師。
【師德師風研修日志(精選6篇)】相關文章:
師德師風培訓研修日志(精選6篇)12-25
師德研修日志(精選6篇)08-16
師德師風日志(通用6篇)09-02
研修師德培訓日志(通用7篇)11-24
師德培研修日志(通用5篇)10-19
教師師德研修日志(通用16篇)08-14
教師師德培訓研修日志(通用7篇)08-12
校本研修個人研修日志08-13
歷史研修日志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