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勵志日志精選
那雙溫暖的手
走進宿舍,打開燈的瞬間,女孩的背影已消失,只留下一顆失落的心,感受著女孩那雙溫暖的手,帶給我融融的暖意。
那年寒冬,并沒有刺骨的風,卻冷得人渾身瑟縮。
這一年,我上高三,幸運之神在最關鍵的大考前沒有光顧我,病魔之星卻不小心走進我的生活。多災多難的我,又一次在多事之秋遭遇痛苦。我患上了嚴重的夜盲癥。
那天,活該我霉運連連。“屋漏偏逢連陰雨,船破又遇頂頭風”,天近黃昏,我卻急需上街辦事。惶惶中走上漆黑的小巷,一不小心,先是感覺自己突然被人推進一個淺坑,既而又撞向一輛停靠在路邊的大車;逇獾奈疫沒來得及反應過來,猛感覺一腳踢飛了什么東西。
我聽到了一聲驚呼!一位老人的聲音。瞬間,我明白了。我踢飛了老人的拐杖。“你怎么不看路,怎么走路,丟魂了,冒失鬼!”一個女孩的聲音緊接著傳來。
我趕忙道歉:“對不起,我有夜盲癥,看不清路”.老人和女孩沒再抱怨,靜靜地走了。
我暗自懊悔,今天幸好遇上了女孩,若遇到男青年,我指不定會被揍扁,甚至遭訛詐。因為這樣的事,現實生活中不知報道過多少次了,何況這是自己親自撞到槍口上的,怨誰呢。
沒走多遠,我聽到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剛才女孩的聲音再次想起。“等等!等一下”.我徹底絕望了,一定是他們反悔了!我想跑,可我無法跑,眼睛已不能讓我逃脫。
空氣在那一瞬間幾近凝滯,我清晰的聽得到我急促地呼吸。
“你到哪兒?我送你去!”她甜甜的問。
我吱唔道:“不用…不用了!你這是……”.
“不用客氣,爺爺我已送回家,我知道夜盲癥的麻煩。”她拉起我的胳膊,邊走邊說。
夜盲癥,讓我自卑的夜盲癥。
“你不必緊張,你一定想知道我為什么幫你吧!”她不管我是否愿意,她仍然一股腦兒的講話,“我的哥哥上大學,高三時也有過夜盲癥,那時候,我總是在黃昏的時候,牽著他的手送他上下學。”
“可你,一個女孩子,在這么黑的晚上……”我還是不同意。
“天是黑的,可心是明的;你的眼是夜盲,看不清路,可心是亮堂的,看得清人。我說的對吧!其實,我住得離學校很近,經常見你從我家門前經……”她的話讓我震驚的不知所措,心里涌起一股熱流,我無法拒絕一個純潔的心靈給予的陌生的幫助。
雖然說那條路我并不陌生,可這是哪家的女孩,我真的不可能知道。
“走吧,你眼睛看不見路,萬一摔倒或撞上什么物體,怎么辦?況且我們應該順路,就當你送我回家吧!”她拽拽我的胳膊,示意我。
面前依舊一片灰暗,我看不清她的臉,猜不到她的年齡,但我能感受到她的真誠。
有了女孩的這雙手相攙左右,我的行路少了踉踉蹌蹌,少了磕磕絆絆,少了坑坑洼洼。漆黑的夜不再漆黑,灰暗的路不再灰暗,沮喪的心不再沮喪。
那夜,在寒冷中,有一雙溫暖的手,牽我走過一段短暫而又漫長的路,讓我少了一份自卑,多了一份感動。一個不知名姓女孩對我的熱心引路,成了我那夜的有形拐杖。
多少年過去了,我也不再夜盲,可我總在幻想:倘若那一天我真的眼盲了,一定會有一個女孩愿意用溫暖的雙手牽我走過黑暗。
有一天,女兒牽著我的手經過這條路的時候,我把這個故事告訴她。女兒緊緊地攥著我的手,一如當初那個女孩。我知道女兒懂得了良苦用心。
那雙溫暖的手,改變兩個人的世界。
大學,逐夢之旅
每年九月,帶著對未來美好憧憬的大一新生,都會跨入夢想中的象牙塔;蛟S,你們第一次離開父母,第一次獨立生活,第一次支配自由……不過,也不要忘記:這四年,可能是你們踏上工作崗位前可以“肆意揮霍”的最后四年。因此,如何充分享受這四年,精彩規劃這四年,是擺在你們面前的一道問答題。我給它的答案就是“我的四年我作主!”
學習:不僅僅是那兩個星期
也許,你會認為大學里的老師平日只會照本宣科,作為學生也都疲于應付,因而平日聽課與否都無大礙,只要考試及格即可。有同學竟總結出應付門道:一個學期滿打滿算四個月,真正留給考試的就集中在最后的兩個星期。所以,做兩個星期的“拼命三郎”,劃劃重點,背背筆記,攢攢論文也就大功告成了。其他三個多月的時間,都是學習之外的“歡樂假期”。其實,這是個巨大的誤區。
大學四年,畢竟是接受正規系統教育的四年(等你踏上工作崗位就很難再有這樣寶貴的機會了),所以還是要以學習為主。有同學可能抱怨:“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大學的專業并不是自己的最愛,沒有興趣哪來投入?而我要說,我們在“選我所愛”的同時,也要學會“愛我所選”。能按照興趣選擇專業是幸運的,但并不代表對所學專業不感興趣就憤懣懈怠,以致于肆意揮霍大學光陰。要知道,興趣是可以逐漸培養起來的。
至于如何學習,很多同學都走入一個消極的誤區:他們疲于應付老師,學得被動、教條、無奈。實際上,學習是自己的事,我們應該變被動為主動,學得積極、靈活、放松。其實,《禮記。中庸》已經給了我們答案:“博學之,審問之,慎問之,明辨之,篤行之。”也就是要廣博地學習,詳細地詢問,謹慎地思考,清晰地分辨,切實地履行。當然,除此之外,多數大學生還忽略了學習的一個重要環節--預習。
在大學里,每堂課的信息量都是超大的,涵蓋課本上十幾頁甚至幾十頁的內容。如果在課前做好預習,就可以更好地消化吸收課堂的精髓。這樣不僅可以培養對所學專業的興趣,還能提出具體的問題跟老師請教。要知道,大學里的老師愿意聆聽,愿意給大家啟發,與你們探討。能把學生教到不斷提出新問題才是老師最大的成功和欣慰。
英語:任何專業的必修課
無論你大學讀的是什么專業,無論畢業后你選擇就業還是出國留學,英語作為交流的工具都是一門必不可少的技能。對于廣大中國學生而言,聽、說能力普遍弱于讀、寫能力。要克服這個問題,我建議將input和output結合起來,也就是把“輸入”和“輸出”相結合。
“輸入”指平日注意積累語言素材,多看原版電影,多聽英文廣播,有意識地給自己營造出一種國外的語言環境,強迫自己用耳朵接受英語。這樣就能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培養語感,糾正發音,以至厚積薄發。“輸出”是指大膽開口講英文,養成勤做presentation的習慣,達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
還需要注意的是,在“輸入”的時候要有身臨其境的融入感。比如,在學習這些視頻時,要時刻把握在“看”中“聽”,在“聽”中“說”,在“說”中“學”的原則。因為只有如此,聽說能力才可以相輔相成,全面升級。
親情、友情和愛情都不能少
跨入大學,很多同學都不得不離開自己的父母和兒時的玩伴,此刻也更能體會到親情的可貴。建議大家常跟父母打個電話,報個平安,匯報下自己的學習和生活,分享下校園里的趣事和見聞,親情在此時會變得更濃、更醇。
同時,大學意味著集體生活的開始,而集體意味著我們可以獲得更多的友情。愛迪生說過:“友誼能增進快樂,減輕痛苦,因為它能倍增我們的喜悅,分擔我們的煩憂。”大學生活若是沒了友情,就好似缺乏了人生路的傾聽者,勢必會變得孤獨而乏味。試想,從大一的青澀和懵懂到大四的成熟和穩重是個怎樣的蛻變過程,你身邊的同學無疑是你成長的見證者和相隨者?梢哉f在大學結下的同學情誼彌足珍貴,甚至可以貫穿人的一生。
當然,要獲得真正的友情也并不容易,你要學會隨和、謙虛和包容。古人說得好:“人道惡盈而好謙。”朋友相處,一定要態度謙和?s小自己的同時,努力發現和欣賞他人的優點,才會讓你更具魅力和吸引力。
至于愛情,人們總說那是校園里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甚至還有人篤信沒有戀愛過的大學不算完整的大學。對于大學生而言,戀愛并不算“必修課”,而是“選修課”,因此愛情要隨緣。
其實,戀愛是一門高深的學問。足夠的自我認知是戀愛的前提。只有了解自己是誰,自己想要什么,你才知道想要找什么樣的人,才能懂得去追求真正屬于自己的幸福。在戀愛中,我們收獲的不僅僅是戀愛本身所帶來的幸福和愉悅,更重要的是能在戀愛中學到怎樣與人和諧相處,如何珍惜彼此的感情,學會體恤和關心對方,而不再是以自我為中心。一段戀愛無論好與壞,都能使一個人逐漸成熟。
親情、友情和愛情都是一種責任,每個人在大學的四年里都應該用心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只有用心負責才能修得正果,而用心負責的態度更應該成為每一個人的人生準則。
自我教育:大學四年的真正目的
愛因斯坦曾經對教育下過這樣的定義:教育就是當一個人把在學校所學全部忘光之后剩下的東西。在大學“放羊式”的四年時光里,除了學好專業課,我們還應該把多數時間投入到各種興趣愛好中去,從而實現對自我全方位的再教育,而這種再教育也許是大學四年教育的真正目的。
自我教育可以是知識累加,可以是情操陶冶,也可以是人格完善。為了達到這些目的,我們可以泡在圖書館博覽群書,可以參與社團將興趣升華至技能,可以積極做慈善,學會給予、收獲恬靜;或者到各種公司機構打工實習,提高與人溝通的交際能力;又或者參加各種比賽,練就自己的膽識。當然,也不要忘記天天鍛煉以強健自己的體魄,畢竟健康才是真正屬于自己的本錢?傊,我們在大學四年的目的就是發掘出自己的潛力和閃光點。正如哈佛大學Tal Ben-Shahar教授所說:你的潛力埋藏在你的心靈深處,當你找到它時,它將光芒萬丈。
還有值得一提的是:自我教育的方式之一--網絡,其作為一種快捷靈活的知識獲取手段已經潛移默化地融入到我們生活的多個層面。我們可以在網絡上查閱資料,通曉天下;也可以建立自己的社交網絡,比如微博、人人網、開心網,認識更多的朋友?傊,網絡讓我們的世界變小了,也更親近了。惟一要警惕的是:凡事皆有兩面性,網絡也是把“雙刃劍”。大學生活給了我們很多可以自由支配的時間,這時需要學會的是如何管理時間,而非虛度光陰。千萬不要過度沉溺網絡,尤其是網游。有句話算是老生常談:玩物喪志!
所謂夢想,不是你睡覺時想到了什么,而是想到什么令你激動得無法入眠。大學四年就是個追夢的過程,確定了目標,便風雨兼程吧。
每年九月,帶著對未來美好憧憬的大一新生,都會跨入夢想中的象牙塔;蛟S,你們第一次離開父母,第一次獨立生活,第一次支配自由……不過,也不要忘記:這四年,可能是你們踏上工作崗位前可以“肆意揮霍”的最后四年。因此,如何充分享受這四年,精彩規劃這四年,是擺在你們面前的一道問答題。我給它的答案就是“我的四年我作主!”
在這畢業季,怎樣才能不迷茫?
一年一度的畢業季又到了,老有人問我怎么辦?今天把這些問題想了想。
一、心態問題
總有人向我抱怨,就要畢業了,感覺找工作好難啊!這明顯說錯了,他不是感覺找工作難,而是感覺找一份非常好的工作難。外面兩三千塊錢的工作到處都是,哪里不能應聘成功?關鍵是你想干這種工作嗎?念了幾年大學,多多少少有點天之驕子的心態,這就導致了在找工作上面表現出了既自豪又自卑的兩級分裂心態,一方面認為自己念了四年大學應該找一個配得上自己的工作,另一方面又深知自己的能力不怎么樣不敢過高奢求,這種矛盾復雜的心態才是導致迷茫無助的禍根。
實際上你對社會要求越高,失望越快。二十多歲,你迷茫又著急,你希望有房,有車,希望出去旅游,希望盡快享受優裕的物質生活。而實際上每個人都應該反問一下自己你對社會做了多大的貢獻,憑什么就讓你有房有車?加藤嘉一曾經說過:“在日本,年輕人沒房沒車很正常,你擁有的物質生活和工資是根據你對社會的貢獻而匹配的!”我很不喜歡玄幻小說,但《斗破蒼穹》除外,因為里面有這樣一句話深深打動了我——莫欺少年窮。你這么年輕,你怕什么,跌倒了爬起來,再繼續奮斗唄!李宗盛有句歌詞說得好:“你何曾看見這個世界為了你而改變?”別把自己放到太高的位置,也許你在別人眼里什么都不是,讓那些可惡的虛榮都去死吧,好好奮斗,我們這么年輕,有無限的可能,有什么我們得不到的?溫家寶總理說:“仰望星空,腳踏實地!”千萬不要成了前者做不到,后者不屑做,那時候我們可能就到了“白了少年頭,空悲切!”的境地。
二、理想與夢想
在大學里和其他學校的人聊天,總有人發出這樣的感慨:“念了這么一個學校,頂個毛用?”這時候肯定會有另一人補上一句:“你至少還拿了個本科文憑!”實際上他們沒有分清理想和夢想的區別,理想這種東西是可能實現也可能不實現的,實現理想需要天時地利人和。而夢想這種東西很難有成功的,因為我看到的夢想大多和享受生活和出名獲利有關,而怎樣才能掙得名聲,通過何種努力才能得利都不在他們的夢想之列,所以這種夢想幾乎等于空想,大半是不成的,用《紅樓夢》的說法就是在意淫。
想要實現理想不是說努力就可以的,有理想的人很多,但你看見幾個人真正成功了呢?大部分人都歸于平庸,能實現理想站在金字塔塔尖永遠只有那么幾個少數人。我們從小被洗腦,認為只要努力就能成功,事實上世界上沒有如此簡單的等式,理想的實現除了機遇之外最重要的就是智慧。不是那種小聰明,而是一份大智慧,如果你沒有,你在這條路上走得再遠也會發現走的只是彎路,沒有選路的智慧,你的固執與努力等于愚蠢。
那么問題就來了,我沒有大智慧,那么努力去成功是否就沒有意義?請你仔細看看那些中年老年人的成功付出的是怎樣的血淚代價?有人失去了健康,整天被病痛折磨著,有人失去了家庭,有人失去了愛情。姚明曾說過這樣一句話:“世上的東西要換換該多好,你羨慕我的有錢,我羨慕你的有閑(空閑)。”你羨慕別人功成名就,別人也在羨慕你的平平淡淡,柴米油鹽,雞毛蒜皮,所以努力做自己就好。前一段時間那么多人之所以那樣抨擊《中國合伙人》就是因為它輸出的價值觀是有錢就等于一切,有錢似乎就能將自己當年的盜竊變成得合理,典型的意淫與強盜理論。不要怪那些影評人罵中國電影不行,因為它在理念上就輸了,看看國外同類型的影片《社交網絡》,講的是facebook創始人扎克伯格創業的故事,影片的結尾我到現在還不能忘懷。扎克伯格終于功成名就但他在創業的過程中也失去了愛情,友情,最后他在昏暗的電腦屏幕前一遍又一遍加自己的初戀女友為好友,可是沒有任何回應。他的那份落寞與孤獨令人酸楚難言,我想這種片子才是真正發人深省的。所以,做好自己比什么都重要。
三、所謂懷才不遇
老有人跟我哀嘆什么社會不公,自己懷才不遇。社會不公?請問哪朝哪代沒有陰暗面呢?一遇到陰暗,便龜縮不前,那么你的抱負多是空談。即使遇到不公,也不要哀嘆,因為這一次對你不公,那么下一次呢,下下次呢?如果你真敢說每一次都對你不公的話,那么黑暗至此,這個國家早就滅亡了。你如果是太陽,即使烏云蔽日,也總有你散發光華的那一天。明代著名首輔張居正當年去參加科舉考試,主考官和他聊天之后極為贊賞他,認為他有宰相之才。結果張居正一走,主考官就對他人說千萬不能錄取他。直到多年之后,張居正才明白主考官對他的一片苦心,這是對他的歷練,主考官看過太多恃才傲物,結果一遇挫折便消沉不前,最后庸庸碌碌之輩。之所以不錄取他,是對他的歷練。你如果真是胸有大志,才華橫溢之輩請不要哀嘆,因為聰明人總會將苦難變成財富。
可是,我們總會將自己的一兩分才華看得過重,事實上你沒有持續的七八分的努力,有才華也是無用。我們眼光太淺,心態浮躁,看別人的缺點一堆一堆的,批評起別人來一套一套的,對自己卻鮮有要求,嚴于律人,寬于律己,行為和思想永遠在脫節,你想成功看來是不太可能。話再說回來,我們大部分人所說的成功說白了不就是——有錢,關鍵是它是一朝一夕能達到的嗎?
四、社會競爭
社會本身就是個斗獸場,適者生存,這在哪里都一樣,在自然界也是強者稱霸,弱者被吃。魯迅所批判的人吃人其實在哪個時代都是這樣,很多我們這樣的年輕人不甘于被吃,想站到食物鏈的最頂端,于是就有了這樣一個問題——怎樣才能成為強者?
答案是不知道,我要是知道,我早就站到食物鏈的頂端去了,還能把這種秘密告訴你?其實,每個人變強的途徑都是不一樣的,沒有統一的模式。那些教人發財的書,你看寫那些書的作者有幾個是發了財的?琳瑯滿目的成功學培養出了幾個成功人士?我們不是唐駿,我每回看見唐駿說:“我的成功可以復制!”我就感覺毛骨悚然,渾身雞皮疙瘩都起來了。要是真能這樣,我們的成功就像工廠流水線上的工序一樣照著做,每個人都能成功!關鍵是這可能嗎?假設我們都能復制別人變強的途徑而成功,問題就來了?我們吃誰呢?沒有弱者就沒有強者,我們都是強者,那誰是弱者?自然界如果都是獅子老虎,是不是也挺可怕?
進了社會,仰人鼻息,學會忍耐是必修課,社會也許是另一所大學,只是這一次無法逃課了!不要把社會上的一切看得過于黑暗,要知道黑暗是因為在光明的襯托之下,如果一切都是黑暗,你干脆閉上眼睛得了,因為我們沒什么存在的必要。
也許歲月會教會我們每個人成長,每個人在生命中都走的不安穩和艱辛。少年人有少年人的煩惱,中年人有中年人的苦痛,老年人有老年人的恐懼。你想一點付出都沒有,就想過好安穩現世歲月,這如同白日夢。想起以前看《男人幫》里的一句臺詞:我看到你過得不好,我就安心了,F在想想覺得真有道理。
【大學生勵志日志】相關文章:
勵志的日志02-28
傷感的勵志日志09-23
工作勵志日志06-17
大學生實習日志12-05
[大學生實習日志]12-29
大學生日志03-25
大學生實踐日志03-25
讓自己蛻變升華的勵志日志10-12
人生勵志日志(精選37篇)09-18
高考勵志日志:高考記憶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