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端午節的日記【經典2篇】
忙碌而又充實的一天又過去了,一定有不少感想,因此我們要寫好日記了。日記寫什么內容才新穎、豐富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 關于端午節的日記 ,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于端午節的日記 1
端午節,春光明媚,在別人高高興興慶祝端午;在別人懷著悲傷的心情紀念屈原的時候,我們用一種特殊的方式去慶祝,去紀念。全中國都為這一節日踏上了各自的路途,而我們也不會例外。
我們懷著喜悅的心情來到了小河九龍的黃山。在九龍廟里,有種很陰森的感覺,里面空蕩蕩的,只有幾位住在寺里的人,他們護著廟,守護著這個傳說。在房屋的周圍總會看到那些有愛心的人的名字,他們捐的錢或多或少,只要他們獻出自己的愛心就行。貴在付出,不求數量。在屋里,我們看到的只有佛祖們,他們個個神采飛揚,見到他們,心里就會有種欲望,那就是買只香拜拜。其實每進一間屋子,自己就會有各種各樣的欲望,有時我會控制自己,保持這廟的寧靜。我們在這拍了照留做紀念。
唉!說來慚愧,身為小河人,竟不知有這么美麗的景觀,要不是這次活動,我恐怕一輩子也看不到這么壯觀的風景。我們繞著黃山轉起來了,原來黃山這么大,突然,我們的視線集中到了一起,哇,好美的風景線啊!在這個角度看山腳下,真是一覽眾山小。不轉不知道,一轉嚇一跳,那山腳下的房屋整整齊齊排列著,莊稼也別具一格,還有那河水,碧清碧清,有幾位大小孩在河里嬉戲,想象的出他們應該玩的不亦樂乎。這樣一個別有風味的景色當然不能錯過,留下作紀念這個是必須的。
每年清明,九龍是人山人海,有的拜佛,有的爬黃山,把整個九龍圍得水泄不通,就像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也不會少一個,因為人們永遠也不會忘記一個古老的傳說:曾經唐太宗在此數龍,可他數來數去永遠只數到九條龍,他偏偏把自己是條龍給忘了,因此這里被稱為“九龍”
要說歷史悠久,那還是青城那邊的銀杏樹,聽說那里本有兩棵銀杏樹,有一棵非常大,需要五個大人手拉手才能圍一圈,可惜在不久前被雷劈成兩半了。另外一棵現在已有八十幾年了,長的那么高大,它的存在伴隨著洪福寺的存在,洪福寺在明朝就有了,現在的是重新改造了。雖然未能進去,但我能感受得到它里面的風氣。
這次活動給我們帶來了快樂,他讓我們在緊張的`學習氣氛中得到放松,讓自己變成一只小鳥,自由的飛翔。
感謝學校,感謝老師組織這次活動,在放松的過程中,我們學到了在學校學不到的東西,了解了世界的美好,萬物得由每個人去珍惜,去愛護。篇九:
飾香包、包粽子、插艾草………6月6日這一天,端午節到了。
在我們家,最熱鬧的要數包粽子了,大家一起圍坐在一起,拿著綠油油的棕葉,包著各種各樣的粽子。邊包粽子,我問起爺爺今天為什么叫“端午節”。爺爺解釋說:“端午節由來已久,它還有許多別稱,比如夏節、浴蘭節、女兒節,天中節、地臘、詩人節。粽子又叫“角黍”、“筒粽”。 現在,我們過端午節免不了要吃幾只粽子。以前,它不是用來吃的,而是用來祭祀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弟弟是個急性子,爺爺還沒說完他就插了嘴:“屈原是誰呀?為什么要祭祀他?”。爺爺說:“別急,你聽我給你慢慢解釋。傳說,在秦國統一天下的時候,屈原居住的楚國也很強大。秦王就收買楚王身邊的人來去勸他投降。屈原看不下去,就去勸說楚王,經過許多次的勸說都沒有說服楚王。他自己只能眼睜睜的看著自己的家園滅亡。于是,他帶著的無比悲痛在五月初五那天投江自盡,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之歌。傳說屈原死后,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涌到汨羅江邊去憑吊屈原。漁夫們劃起船只,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團、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里,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后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壇雄黃酒倒進江里,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后來為怕飯團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后來發展成為今天的粽子。往后每到這天,人們就會往河里投放粽子,讓魚兒不要去吃屈原的尸體。在端午節這天,有的地方還要舉行龍舟比賽。據,說當人們得知是屈原大夫投江后,馬上劃船撈救。一直找到洞庭湖,終不見屈原的尸體。人們把船只停泊在湖邊的亭子周圍避雨,待魚停后,再次爭相劃進茫茫的洞庭湖尋找屈原大夫。此后,逐漸發展成為龍舟競賽。在五月,外界氣候正是高溫高濕,此時病媒細菌大量孳生,各種傳染病此時正式流行的季節。人們就在端午節這一天,將新鮮艾葉掛在門楣以驅除毒氣。用紅布制成紅雞心的袋子,內裝茶葉、米、雄黃粉,掛在小孩的胸前驅邪。還采摘艾草沐浴,稱為“百草湯澡”,去除穢氣。逐漸形成了今天的飾香包、包粽子、插艾草、賽龍舟的風俗。
聽完爺爺的解說,我的眼前仿佛看到屈原大夫帶著無比的悲痛縱身投入江中,他這種愛國,為國家著想的精神隨著端午節的傳統將源遠流長。
關于端午節的日記 2
節日生活按理說是豐富多彩的,就拿端午來說吧,按照民間習俗,這一天有很多的節日活動:
一、包粽子。
每逢五月初五,很多人家都要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其花色品種極為繁多。北方多以小棗為餡,南方則以豆沙、鮮肉、火腿、蛋黃等為餡,其中以浙江嘉興粽子為代表。吃粽子的風俗,千百年來,在中國盛行不衰,而且流傳到朝鮮、日本及東南亞等國。
二、賽龍舟。
端午這天,很多地方都要舉行龍舟賽,這種龍舟賽是有講究的,而且很有儀式感。龍舟賽分為請龍、祭龍神、游龍和收龍等幾個環節。比賽前,先要請龍、祭神。祭過神后,安上龍頭、龍尾,再準備競渡。有的地方龍舟上還要放一對紙制小公雞,認為可保佑船平安。比賽時氣氛熱烈,比賽后都要進行評比頒獎。
三、掛艾草與菖蒲。
端午節這天,人們會把艾草或菖蒲掛在門的兩側,或放在堂屋中。人們認為這樣可以驅邪祛病。
四、栓五色絲線。
五色絲線,又俗稱五色絲、五彩絲。中國古代崇拜五色,以五色為吉祥色。因而,端午節清晨,大人起床后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腳腕、脖子上拴五色線。據說,戴五色線的兒童可以避開蛇蝎類毒蟲的傷害。
五、端午節佩香囊。
小孩佩香囊,傳說有避邪驅瘟之意,實際是用于襟頭點綴裝飾。香囊內有朱砂、雄黃、香藥,外以絲布包裹,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可愛。
六、端午節飲雄黃酒。
端午飲雄黃酒的習俗,從前在長江流域地區極為盛行。雄黃是一種中藥材,中藥書籍稱雄黃能治百蟲毒,故民間有飲了雄黃酒,百病都遠走;五月五日飲雄黃菖蒲酒,可除百疾而禁百蟲;帶雄黃進山不怕蛇等俗言。
……
如果在節日期間,正好遇到家里或社區在包粽子,自己可以親自參與,或者恰好趕上一場龍舟競技,還有可能你的爸爸就是選手中的一員……如果真的'有了這些新鮮的素材,寫端午作文你肯定就會下筆如有神了。
但對于現代人來說,由于生活節奏的加快,加上孩子們作業負擔還是比較繁重,大多數孩子能親自體驗這些活動的機會并不多,小學生們對于端午節的認知,更多的還是可以放幾天假、可以吃粽子、好像與屈原有關等方面。
盡管節日活動形形色色,豐富多彩,對于無法體驗的孩子,怎么寫好諸如端午節這類節日作文呢?
其一,側重寫與節日相關的文化。
我們在寫節日作文前,首先從網上或書上查找到關于節日相關的文化資料。比如端午節,它是由紀念偉大愛國主義詩人屈原而衍生的節日。從資料中我們可以了解到:
在春秋戰國時期,楚國是非常強大的國家,位居“春秋五霸”之首:在雄兵百萬,戰國千乘,戰馬無數。做為楚國大臣的屈原給楚王提過許多建議,請求楚王聯合齊國抗衡秦國,昏庸的楚王沒有采納,有些大臣趁機對楚王說:“如果您聽了屈原的話,楚國將毀在他手里,連您也活不成了。”
楚王聽信讒言,把屈原貶為平民,逐出京城,流放到一個邊遠的小村莊。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屈原老了,當他聽到楚國被泰國滅亡的消息時,傷心至極,來到汨羅江邊,長嘆一聲“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然后抱起一塊大石頭投進了滾滾的江水中。
人們聽說屈原投江,便紛紛趕了過來,劃起小船在江中打撈,有的人則用箬葉包住糯米扔到江中喂魚,乞求魚兒不要去吃屈原的尸體。因為屈原投江那天是農歷五月初五,后來人們都在這里包粽子、劃龍舟來紀念屈原,慢慢地,這一天便演變成“端午節”了。
了解了這些,自然知道了端午節吃粽子、劃龍舟是紀念屈原的,那么為什么要紀念他呢?因為人們想把屈原熱愛國家、堅持真理的精神一代一代地傳承下去。
對于沒有體驗包粽子、劃龍舟的孩子,我們可以把這個節日文化穿插在“吃粽子”的過程中,比如先寫端午節這天媽媽準備了許多好吃的粽子,有肉餡的,有棗餡的,還有豆沙餡的……當我拿起一個要吃時,被爸爸阻止住了。接著寫爸爸問我可知道端午節的由來,于是我滔滔不絕,把上面那些由來說了一遍。再寫媽媽插話:“屈原身上有什么值得我們學習與紀念的呢?”后面自然要寫回答了,為了突出節日氣氛,也可以寫兩個人的回答,比如我說“因為屈原堅持真理!”爸爸補充說:“還有,屈原的愛國精神特別值得我們學習!”最后自然寫到大家拿起粽子吃了起來,點明主題:端午節吃粽子,不僅在于一家人熱熱鬧鬧,更重要的是要把屈原的精神一代一代傳承下去。
你看,這樣寫端午節是不是也挺有意義?是不是我們每一個孩子都可以寫?
除了端午節之外,其它節日作文也可以這樣寫,比如中秋節,把中秋節的文化穿插在吃月餅或賞月的過程中;清明節,把先烈的故事穿插在苦思冥想的寫作過程中;重陽節,把登高等傳統文化穿插在吃糍粑的過程中……這樣來寫,再沒有節日體驗也能寫出好的節日作文。
其二,在視頻上體驗節日活動。
有的孩子覺得節日作文還是要寫節日活動好,那么你也可以在網上先看一些節日的視頻,注意一定要把自己融入其中,想象成自己就是其中的某一個人,看一看周圍人的表情、動作,聽一聽他們的語言,想象一下“自己”的心理活動。
比如端午節,你可以找一些包粽子的視頻,可以是學包粽子,也可以是包粽子比賽;還可以找一些賽龍舟的視頻,把自己置身其中,去體會龍舟賽的緊張、激烈。然后以第一人稱的手法寫出來。
【 端午節的日記】相關文章:
端午節日記【經典】03-13
端午節日記10-22
[精選]端午節日記07-08
端午節日記(精選)07-09
端午節日記【精選】07-09
(精選)端午節日記07-08
端午節的日記12-28
端午節日記(精選)03-29
(經典)端午節日記03-20
端午節日記[精選]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