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2017就業企業訪談暑期社會實踐報告
導語:現在,越來越多的學生選擇參與社會實踐活動來豐富自己的假期生活。下面小編整理了2017就業企業訪談暑期社會實踐報告,歡迎閱讀。
2017就業企業訪談暑期社會實踐報告一
一、 概述:
近年來,隨著改革開放和“科教興國”方略的實施,我國農村中小學所取得的成績是眾所周知,有目共睹的。特別是黨的十七大以后,我國農村教育事業駛入了又好又快科學發展的健康軌道。
目前,在我國農村普遍實施了根本意義上的九年義務教育免費機制,不僅鞏固和加強了農村義務教育“普九”成果,同時還促進了社會主義新農村與和諧社會的創建進程。
然而,由于受傳統教育的束縛和影響,長期以來,我國農村教育結構單一,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薄弱,應試教育積重難返,一些地方往往把升學率作為評價教育工作近乎唯一的目標,致使農村教育與當地生產和群眾生活脫節,忽略了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培養。長此以往,必將影響國民整體素質的提高。
農村中小學教育所存在的一系列問題逐步浮出水面,并且已經成為制約我國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巨大障礙。為此,筆者對所在的濱州市濱城區堡集鎮農村義務教育現狀進行了較為深入的調查。
二、調查方式
我們選擇了訪談和問卷相結合的調查方式。問卷式調查用于收集標準化的定量資料,訪談式調查用于收集非標準化的無結構的定性資料。
通過調查,得到豐富的、個性化的信息。然后經過歸納、分析、綜合、整理,得出帶有規律性的結論。本次調查我們重點采用訪談法,正是想通過這種面對面的交談的方式,探詢我鎮農村義務教育的現狀,共謀改進我鎮義務教育的大計。
在訪談人群選擇上,我們依據典型性、廣泛性原則,采取發散的方式,尋找可以影響到鄉村義務教育的各大主體,分別和一部分學生、教師、家長等進行了訪談。
三、農村中小學教育現狀及成因分析:
通過訪談和問卷調查,經過分析整理,我們概括出了我鎮義務教育的現狀如下:
現狀一:教育經費嚴重短缺
農村中小學教育教學資源的嚴重短缺首先體現在教育經費的嚴重不足。最近幾年,國家對教育的投入僅占gdp 2%的比例。就這2%而言,絕大部分都投入到了高等教育和城市中小學教育中,等到本來就十分有限的經費到了區、縣、鎮一級教育行政部門手中,他們中的一些好大喜功者卻充分利用這一經費,在城區大興“示范!薄ⅰ按翱谛!,不遺余力地標榜個人政績。
筆者在一篇教育調研報告中看到了一個僅有60萬人口的小縣,不顧百姓的反對,不惜斥資近億元將原本就修建得相當不錯的一所重點中學易地重建。這般層層卡扣,最后到達農村中小學尤其是義務教育學校的幾乎是微乎其微。
由于教育經費的嚴重短缺,加之某些教育官員的政績膨脹,農村中小學基礎教育教學設施缺乏、落后,造成正常的教學活動無法開展,音體美勞等不少課程都因教學設施的缺乏而無法保證教學任務的完成,所謂現代化的教育設施也是繡花枕頭,成了擺設。由于信息渠道不暢,能熟練或基本熟練使用電腦的不足半數,遠程教育資源的共享成為了夢想。
現狀二:師資力量薄弱
筆者所處的鄉鎮,六處完全小學中,除了中心小學師資力量相對較為雄厚一點外,其他小學,沒有幾個是個正規中等師范學校畢業的,幾乎是清一色的“民轉公”。
他們中只有極少數受過專業培訓,大部分是憑借自己日積月累的教學經驗開展工作的,相當一部分教師教法陳舊、觀念落后。
教師隊伍整體存在著年齡偏大、知識結構老化、知識面窄的問題。通過查閱所在鄉鎮的教師檔案資料,發現全鎮中小學教師平均年齡47歲,其中,50歲以上占51.8%。不僅年齡老化,而且學歷偏低,知識結構老化,教育觀念落后,教學方法陳舊。
六處小學中,市、區級學科帶頭人、教學能手幾乎為零;初中學校,稍有改觀。面對新形勢下的素質教育,面對改革后的義務教育新課程,他們往往顯得力不從心。試想,這樣一支隊伍擔負著我鎮中小學教育教學、人才培養和教育改革的繁重而艱巨的任務,談何容易?!
造成農村中小學師資力量薄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受經濟發展水平和事業人員編制的制約,難以注入“新鮮血液”,使得一些學校不得不臨時招聘代課教師,以解燃眉之急。
現狀三:應試色彩濃郁,師生不堪重負。
“考、考、考教師的法寶,分、分、分學生的命根”。數十年來,農村中小學教師一直無法走出這一應試教育的怪圈,究其原因是一些區、縣、鎮級教育行政管理部門在學年末,拿中考升學率、非畢業班優秀率、合格率,統一排位,排位的名次、學生成績的好壞,直接關系到老師的晉級加薪。
于是乎老師們也顧不了“千呼萬喚始出來的素質教育”,一味汗水加時間,有道是:“不管黑貓白貓,考得高分就是好貓”。筆者所在地是一處偏僻的農村小鎮,老師們早晨5:30天蒙蒙亮,就要早起跟班輔導,晚上初中部的老師還要輔導到9:30。一天下來,師生心力交瘁,苦不堪言。
現狀四:德育教育令人堪憂。
重智育輕德育是農村中小學教育教學中存在的普遍現象。在一些學校,有的老師可以公開容忍成績優秀的學生犯錯誤,少數學生家長在自己孩子與同齡孩子發生沖突時,竟然給予縱容和支持。不少學生心理欠缺甚至扭曲,打群架、偷財物、出入網吧、集結團伙、侮辱師生等現象絕無僅有。
記得不久前有報道稱:某地某校發生了震驚全國的中學生“滅門慘案”。由此可見,造成一些農村中小學生法制觀念淡薄,道德品質敗壞的主要原因是學校、家庭、社會都沒有對之引起足夠的重視。尤其是學校德育教育的嚴重缺失。
現狀五:升學無望,就業無路,致富無術。
農村學生“升學無望,就業無路,致富無術”是農村教育的主要癥結。據有關統計資料,全國大部分農村地區初高中畢業生中60%以上要回到農村,尤其是農業地區和中西部地區這一比例更高,達到80%以上。這些學生大多返鄉務農或外出打工。
但農村普通初中教育,尤其是課程設置、教材編寫與農業生產經營、城鄉經濟發展實際需要相脫節,學到的基礎文化課,就連勞動技能課也都解決不了很多農村產業技術與經營管理問題。畢業后的農村青年不能盡快融入到當地的經濟建設中,造成農村勞動力的巨大浪費和盲目流動。
一些初中畢業后不能升入重點高中的孩子,寧可融入了滾滾打工洪流,也不愿到職成教育學校學習深造。因而出現了“升學無望,就業無路,致富無術”的教育怪圈。
現狀六:“國有民辦”教育舉步維艱,學生家長選擇處于兩難
筆者所處的濱城區堡集鎮,受當地經濟發展水平的制約,幾年前,一所由多方籌措資金、集九年教育于一體的“國有民辦”實驗學校應運而生了。
這所學校,辦學經費和教師工資全部是“公辦”性質,并且整合了全鎮最優秀的師資資源,全部充實到了實驗學校。而收費標準則是“私立”性質的,導致原本并不富裕的當地農民家庭更加不堪重負,為了給予子女較好的受教育機會,而又別無選擇。
縱然,這所學校在一定時期受到了應有的關注,也取得了較為突出的辦學效益。然而,舉債千萬元辦學基礎上的高收費教育,一方面給義務教育學校和學生、家長造成了人為的不公平,加重了當地百姓的經濟負擔;另一方面也惡意爭奪了那些名副其實的民辦學校的教育資源,限制或者扼殺了真正意義上的民辦學校的'生存和發展。在國家強制施行義務教育的今天,暴露出了這類所謂民辦教育的種種問題。
農村家長往往為了讓孩子能夠得到高質量的教育,學更多的知識,走出農村,而將孩子們送入學費昂貴的私立學校學習,放棄收費較低甚至免費的公辦學校。
從而得知,國家支持農村的大量教育經費,并沒有從實際意義上給廣大農民減輕負擔,反而使他們中一部分家庭的實際負擔較往日大大加重了?峙拢@就是問題的癥結所在。
由于農村學校的公用經費撥付不夠及時到位,致使很多農村學校向學生家長等私人借款維持學校的正常運作。據調查,筆者所在的鄉鎮實驗學校,截至目前,尚有1600多萬元的不同債務?梢姡r村學校尤其是“國有民辦”學校的負債累累,將嚴重阻礙農村教育的又好又快科學發展。
面對兩種性質的學校,面對兩種相差懸殊的教育質量,面對掌上明珠的兒女和捉襟見肘的家庭境況,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家長們處于兩難境地。
那就是,如果讀免費的公辦學校,家長將無經濟負擔,但由于本鄉鎮最優質的師資被強行抽調到“國有民辦”實驗學校,因此孩子要付出自己的前程;如果讀“國有民辦”實驗學校,孩子得到較為優質的教育,但家長要卻付出具大的犧牲。
這種兩難境地,正是目前農村教育的困境。隨著義務教育保障機制的逐步完善,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推進,尤其是中考制度的改革,象筆者家鄉這樣的“民辦” 學校面臨的沖擊和生存的風險與日俱增。
現狀七:初中學生流失現象死灰復燃
除學生家庭經濟困難這一主要客觀原因外,還有教師敬業精神差、教學理念落后、教學方法陳舊、教學質量低下等,也是導致學生厭學進而流失的一些主要原因。
近年來各級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門為了引進和穩定人才普遍重視了提高教師待遇,卻往往放松了對教師的思想教育工作,教師為人師表、愛崗敬業、無私奉獻意識淡薄,追逐個人名利、動輒跳槽厭教的現象時有發生。
教師厭教的表現不僅不利于良好校風的建立,同時也是導致學生厭學之風的重要誘因之一。家長們認為孩子升學無望,紛紛通過各種關系把孩子轉到區直學校就讀,家庭條件較差的便索性讓孩子輟學。
四、改變農村教育現狀的策略
根據調查的情況,筆者建議,為改變農村教育現狀,應當采取以下策略:
對策一:加大農村教育資源的投入,最大限度地改變農村教育資源不足的狀況。首先要把教育經費的挪用作為重點抓,把有限的教育資源用到實處。迅速成立一個調查小組,查清農村中小學的負債狀況以及教師的工資待遇落實情況,對因負債建校舍的,要通過財政撥款支付,使學校能較好地運轉;其次完善對農村教育投資的監督機制,嚴防中間環節的克、挪、卡、要,確保專款專用,并且還要力保各校將有限的經費用在刀刃上,從而逐步完善以縣為主的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
對策二:全面提升農村中小學教師整體的綜合素質。加大師資培訓力度,促進教師專業成長。清退或分流不合格教師,招收有大專學歷的畢業生回鄉任教,同時對教師的福利等問題要根據實際給予改善。完善農村教育資源尤其師資資源配置,促進農村教育的公平正義。
對策三:徹底擺脫應試教育的桎梏,在為學生“減負”的同時也要為教師“減負”。在我國大部分農村中小學,由于受現代企業制度的影響,曾經風靡一時的推行所謂的“末位淘汰”機制,廣大農村教師因擔心自己本就來之不易的“鐵飯碗”砸在質量上、丟在“末位”上,不惜起早貪黑長時間同學生泡在一起,致使應試教育愈演愈烈,一些學生由此產生厭學、逃學的現象。
有的教師生怕下崗,便以透支身體健康為代價,長期自主加壓,延長工作時間,更有甚者造成了嚴重的心理障礙。據調查,在農村中小學教師中由于擔心教學質量而整日吃不好睡不香者大有人在,尤以45歲左右中年教師最為突出。
此外,在農村中小學教師隊伍中,有相當一部分是“半邊戶”(夫妻只有一人有固定工作)由于工作壓力大,家庭負擔重,個人收入有限,他們往往身心俱疲。我們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在農村中小學教師身上大力弘揚人文精神,落實人文關懷,不遺余力地為他們減輕工作壓力,消除心理障礙,為在廣大農村全面推行素質教育鋪平道路。
對策四:堅持德育為首的教育方針,促進學生健康個性和諧發展。加強和改進農村中小學學生德育工作,首先要把握好中小學教育階段青少年身心成長發育的特點,把握好不同學生個體的個性心理特征和思想、學業基礎,從而有的放矢的對他們進行道德情操、心理品質和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幫助他們樹立科學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確立健康向上的人生目標。
抓緊這時期的德育工作,將對他們一生的發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但當前社會生活發生著復雜而深刻的變化,傳統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倫理道德觀正受到商品經濟大潮的不斷沖擊,致使現階段農村中小學德育工作一時無所適從。
因此,我們的德育教育必須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并有機結合傳統美德,把握新時代特點,把德育工作擺在素質教育的首要位置,貫穿于教育教學的各個環節,要把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作為思想道德建設極為重要的任務,納入教育的全過程。
要把愛國主義教育、革命傳統教育、中華傳統美德教育和民主法制教育有機統一于教材之中,積極改進教育教學方法和形式,把傳授知識、訓練技能、培養創新精神和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結合起來。努力營造出寬松、和諧、愉悅的“三位一體”德育教育環境,為培育德、智、體、美、勞等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接班人奠定良好的基礎。
對策五:深化教育改革,徹底改變農村學生“升學無望,就業無路,致富無術”的局面。農村中小學教育要與農村實際相結合。國家要著力改革農村中小學課程,設置一些體現農村教育特點的實用性課程,使之在提高農村人口整體素質的同時還能更好地為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服務。
對策六:針對我鎮“國有民辦”實驗學校舉債辦學、舉步維艱,而且對義務教育公辦學校沖擊較大,造成教育資源配置不公的狀況,建議上級主管部門在充分征求廣大師生和學生家長意見的基礎上,依法進行收購,恢復公辦學校的名分,并且將優質的師資資源與另外幾所義務教育中小學進行平衡的基礎上重新整合,分期償還建校債務,全面落實農村義務教育免費機制,促進我鎮義務教育全面健康和諧發展,切實減輕農民負擔,促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創建進程。
對策七:針對初中學生輟學現象死灰復燃的現象,一方面要加大義務教育宣傳和實施力度,確保困難學生不會因貧失學;一方面要推進教育教學改革,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活躍課堂氣氛,促進學生樂學善學,確保學生不會因厭學而輟學。
同時,要完善學校辦學水平評估機制,切實把“減負控輟”工作納入教育督導評估序列并不斷提高評價指數。從而把“減負控輟”工作納入政府、學校、家庭、社會四位一體的一盤棋工程,最大限度的控制學生流失。
五、調查過程中的收獲與反思:
通過這次社會實踐活動,我不僅對家鄉農村中小學教育的現狀有了較為明晰的了解和分析,而且對改革發展家鄉農村義務教育提出了粗淺的意見和建議。
同時,還增強了對家鄉的熱愛和向往,增強了發奮學習、頑強拼搏的信心和毅力,為日后報效家鄉、報效祖國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礎。可以說,受益匪淺。在此,真誠感謝學院團委給予我這次難得的接受鍛煉教育的機會,真誠感謝家鄉父老給予的配合支持。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我將珍惜火熱的青春年華,珍惜書聲瑯瑯的大學時光,在學院黨委和團委的正確領導下,在恩師諄諄教誨和學友的相互勉勵下,發奮苦學,頑強拼搏,待學有所成,為創建和諧社會無私奉獻自己全部的光和熱!
2017就業企業訪談暑期社會實踐報告二
根據共青團中央和團省委的統一部署,為貫徹落實學校團委發布的相關文件精神,化學化工與環境學部高度重視此次暑期社會實踐工作,鼓勵廣大團員青年積極投身社會實踐,力圖在基層一線砥礪品質,提高青年學生的奉獻意識、實踐能力和社會競爭力。同時,以社會實踐活動紀念反法西斯抗戰勝利71周年,塑造發揚新時代大學生的精神風貌。
學部團委20xx年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在學校領導的高度重視下,在我校團委的積極組織下,在學部各級團組織的努力配合下,在廣大青年熱情響應下,結合化學化工與環境等專業特色,積極服務于基層建設及青年學生的健康成長,開展了規模大、層次多、范圍廣的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深入農村、深入社區、深入廠礦,開展感悟紅色歷程,把竭誠服務基礎建設作為實踐活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為群眾做好事、辦實事,受到了當地人民的廣泛好評和一致歡迎,產生了良好的社會反響,F將學部20xx年暑期社會實踐活動情況總結如下:
一、活動概況
20xx年學部團委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成效顯著,根據開學以來各團隊反饋的信息不完全統計,參與學部暑期社會實踐人數達千余人。按照點面結合、逐層鋪開的原則,采取集中研討與分散實踐相結合的方式,學部共組建了3支社會實踐團隊,分別為“綠色心愿-美麗中國實踐團”、““情系紅色,筑夢仲夏”紅色文化宣傳團”、“教育攜科學同行—“問學穿石”科技教育服務團”。其中,國家級團隊1支(“綠色心愿-美麗中國實踐團”)、校級團隊2支(““情系紅色,筑夢仲夏”紅色文化宣傳團”及“教育攜科學同行—“問學穿石”科技教育服務團”),參與人員共33人。學部暑期社會實踐團隊自7月10日至7月25日,開赴撫順周邊各地,結合專業特色與社會所需,聯合政府部門、廠礦單位、基層社區、革命景區等,開展了以社會調查、科技服務、文化服務、企業調研、廠礦實習、基層勞作等多種創新形式的實踐活動。
學部團委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內容豐富,總結起來主要分如下方面:
(一)踐行紅色足跡,宣揚革命精神—““情系紅色,筑夢仲夏”紅色文化宣傳團”
1、體驗紅色之旅。紀念是為了不忘,反思是為了清醒,奮然前行,才是銘記歷史的真諦。在志愿服務過程中,實踐團通過走進撫順露天煤礦、918歷史博物館、平頂山慘案紀念館及雷鋒紀念館等,探尋革命遺址,了解中國革命發展脈絡,引導實踐團成員“學黨史、知黨情、跟黨走”,進一步激發愛國熱情,肩負起民族發展復興的重擔,以此紀念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弘揚愛國主義精神。
2、深入紅色訪談。實踐團關懷老紅軍戰士,慰問研究撫順市紅色文化、革命歷史并成功舉辦“興撫順頌家鄉·王太學革命詩詞書畫展”的老前輩王太學老人,通過深入訪談前輩引領紅色傳承。實踐團成員與老人的訪談交流中了解了撫順革命的興衰歷史,老人題詩一首以勉勵隊員學習紅色文化,大力宣傳傳頌,團隊成員更把宣傳紅色文化、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當成使命,牢記在心。
3、開展紅色宣講。為唱響“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主旋律,實踐團成員們依次在撫順萬達廣場、臺安社區、鳳城社區開展以“勿忘國恥,愛我中華”主題的大型演講及紅劇演出,內容涉及撫順歷史、革命抗日、雷鋒精神等,并通過宣傳海報、發放調研問卷,喚起民眾關于紅色記憶,弘揚和傳頌紅色文化。
4、建立紅色媒體平臺。實踐團廣泛利用新媒體平臺作為宣揚紅色文化主陣地,建立“撫順紅色文化交流貼吧”及“印象撫順”、“今日撫順”、“撫順新視野”等微信公眾平臺,通過精心搜集、整理材料,上傳并分享大量紅色資料,普及撫順文化知識,并做到時時更新,取得了良好的宣傳效果,擴大了受眾范圍。
(二)關愛綠色未來,志愿倡導環!熬G色心愿-美麗中國實踐團”
1、豐富環保知識!熬G色心愿”實踐團結合所學專業,深入撫順市環境保護局、撫順市前甸污水處理廠、大伙房水庫及演武油庫,了解地表水、水庫以及降水等水資源的采集,交接,測量的過程,學習城市污水的多步處理方法及考量指標,認識石油工廠主要污染類別及防范措施,深刻意識到撫順市作為東北老工業基地,環境保護問題不容忽視,要努力踐行“保護碧水藍天,造福撫順人民”十二字精神。
2、開展綠色調研。為結合學科知識進行調查、調研,獲得第一手數據和資料,加強專業知識應用,該實踐團隊深入金石社區開展“身邊的環保問題調查問卷”,共發放有效問卷86份。通過與市民積極討論,形成調研成果,宣傳環保理念。
3、深入實地考察。為將所學環保知識較好結合實踐,實踐團成員深入沈撫交界處的生態保護區進行實地考察調研,將知識返璞歸真、回歸自然。尤其對生態保護區水塘進行詳細勘測,針對水質富營養化,鈣、鎂物質過多而出現的水化現象,提出四點治理方案,如采用加熱保持水溫,減少水化成都等。并提交給園區負責人員,較好地將所學知識為環保貢獻力量。
4、履行環保志愿。為增強志愿者實踐能力,提高農村環保意識,真正走入現代化農村,實踐團走訪撫順市田屯村開展了“義工大清掃,環保獻愛心”義務勞動環境保護系列志愿活動。從打掃田屯福源敬老院到下田體驗農民勞作,為農家除雜草、除去入侵作物,清理農村道口路邊垃圾,踐行綠色環保志愿。同時,在農村社區廣泛進行環保知識宣傳,如農村垃圾處理,水資源保護,廢物利用等,提高村民環保意識、安全意識和健康意識。
(三)開展學科調研,科技服務基層—“教育攜科學同行—“問學穿石”科技教育服務團”
1、開展學科調研!皢枌W穿石”實踐團深入廠礦基層及對口車間的企業實訓、參觀和調研,考察專業知識的實際應用程度,通過以上形式加強專業學習,深化理論學習,讓實踐團成員熟悉企業生產流程,了解化工產業發展動態,鼓勵大學生積極將所學知識應用于工作實踐。如走訪撫順石油化工研究所、撫順石化三廠等,著重學習石油加工過程中催化劑研制、應用等知識。
2、科技宣傳服務。實踐團重點利用化學化工與環境等專業能力,根據基層生產生活的實際需要,組織深入撫順市鐵嶺本溪社區、工農街道社區、煤研小區及月牙島風景區舉辦生活化學、趣味物理、環境保護培訓宣講等活動,著力解決基層群眾生產生活中實際難題。從長遠意義來看,這項技術知識普及的實踐活動對于提高大學生走向社會、參加勞動,直接為各項現代化建設事業服務等具有重要作用。
二、活動特點
(一)領導重視,思想統一,宣傳動員廣,組織力度大
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是引導大學生健康成長成才的重要舉措,是學生接觸社會、了解社會、服務社會,培養創新精神、協作精神、實踐能力和社會交往能力的重要途徑。我校領導高度重視,校團委以及學部領導的支持,使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得到了空前的'思想統一。學部團委多次召開團學會議,進行廣泛宣傳動員和周密的安排部署,從宣傳海報到微信平臺,全團齊心協力,在項目申報、人員選拔、團隊組建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準備充分,組織得力。在活動過程中,各團隊指導教師親自指導、帶隊,廣泛吸納黨員學生干部作為實踐團隊的骨干力量參與到活動中來。
(二)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學生收獲大,社會反響好
學部20xx年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組建3支團隊,內容涉及紅色文化、綠色環保、科技致農等,深入基層農村、廠礦、社區,走訪紅色景點,感悟紅色精神,落實爭先創優,展現黨員風采,服務新農村建設、現代農業、大學生科技服務、文化宣傳等多種形式和內容的社會實踐。通過發放宣傳單、問卷調查、座談訪問、義務服務輔導等多種形式進行實踐活動。
與此同時,實踐活動堅持創新服務相結合,與學部學科優勢相結合,與大學生就業相結合。要求所有團隊從基層需要出發、從自身發展出發,確保實踐活動落到實處,取得成效。在大力開展過程中受到社會以及各界媒體的廣泛關注。據統計,媒體報道共7次,社會反響好。活動使學部學生加深對黨的方針、路線、政策及國情、民情的理解,真實的看到社會所需及企業發展現狀,加深了大學生同當地人民群眾的感情,拉近了與社會距離,更讓大學生在社會實踐中開拓視野,增長才干,提高自身素質,進一步明確了青年學生的成才之路與肩負的歷史使命。
三、活動經驗
(一)吃苦耐勞是關鍵
在暑期社會實踐活動中,剛好處于天氣炎熱時期,高溫酷暑、蚊蟲叮咬、簡陋污濁的房屋、泥濘的道理、飲食粗糙不合口味等都讓大學生難以接受,然而學部的志愿者們堅持用積極心態面對每一天的工作和生活,時刻保持刻苦耐勞的精神狀態,熱情飽滿、積極投身于社會實踐。正因為如此,才使學部的社會實踐活動順利進行。
(二)團結協作是核心
良好的團隊及隊員團結合作的團隊精神是完成一項任務必不可少的前提條件。本次社會實踐活動中,學部各團隊積極將團隊精神作為活動開展的核心支柱。從前期準備,多次召開碰頭會,共同出謀劃策,合理分工,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在活動中,隊伍相互配合、共同學習、各盡所長、發現問題及時交流,團結地克服了許多困難。在有限的時間及天氣炎熱等不利情況下,學部圓滿完成任務,并達到事半功倍效果,充分發揮了團隊的作用。
(三)責任心是重點
實踐活動中,各團隊成員并沒有急著放假回家,時刻不忘社會賦予的責任,堅持暑期調研,并時刻把保持大學生的形象及學校的形象當成一種責任。無論是準備宣傳資料、編寫調查問卷、宣講活動、實地調研,還是寫調研報告、活動總結、報道新聞,成員都以認真態度對待,這使得實踐工作有條不紊進行并取得較好效果。
【就業企業訪談暑期社會實踐報告】相關文章:
大學生暑期企業社會實踐報告范文11-12
暑期的社會實踐報告范文03-29
暑期社會實踐報告01-21
暑期的社會實踐報告范文01-21
暑期的社會實踐報告范文03-29
暑期工社會實踐報告11-24
暑期促銷社會實踐報告11-09
法律暑期社會實踐報告11-30
個人暑期社會實踐報告11-21
暑期超市打工社會實踐報告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