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找工作時大學生要先畫張“路徑圖”
盡管一年一度的校園招聘會在11月下旬“上演”,但IBM、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用友等企業已經公布了校園招聘計劃,而作為“傳統節目”的就業講座已經在校園拉開序幕。從9月下旬起到10月末,前程無憂網、中青在線推出的“2005首都大學生就業與創業指導系列講座”活動,先后在中央民族大學、人民大學、清華大學、北師大、北航、北理工等首都12所高校舉辦,一些業界專家談了對大學生就業、創業的看法。
大學時代勤“折騰”
8月末發布的“2005年中國大學生最佳雇主調查報告”顯示,在我國高校中,70%的大學生沒有接受過職業規劃,而且大部分學生對職業規劃了解非常膚淺,真正能做出實際規劃的學生不到10%。
人力資源專家孫虹鋼認為,在大學時代,大學生應利用業余時間勤“折騰”,即想方設法多到企業實習,圍繞畢業后“自己做一個什么樣的職業人”來規劃學業,明確自己興趣點后,重點鉆研一兩門課程。人生目標確定后,還要勤“折騰”,即鍛煉自己為人處世的能力,找到認同自己、承認自己能力的人,這將對今后的就業有很大幫助。需要注意的是,大學生到企業實習時不能瞎“折騰”,選擇實習單位不能盲目,更不應打零工,而要選擇一個真正適合自己的單位,學到真本領,為今后順利就業開個好頭。
找工作多靠“人脈”
中國人力資源開發網曾經做過一項調查顯示,雖然很多人選擇現場招聘、報紙招聘和網絡招聘等多種形式找工作,但無論企業和求職者的認為利用人脈關系是最有效的找工作方式。
用友軟件人力資源部經理李宏飛認為,大學生在通過網絡現場招聘會找工作的同時,一定要依靠人脈關系找工作。要想有人脈,必須和師哥師姐以及自己認識的企業人士不斷地聯系。企業在招聘前一般進行內聘,如沒有合適人選才把招聘職位對外公布,如果自己在企業里有人脈關系,可把個人簡歷通過“線人”投遞上去,這樣往往會“近水樓臺先得月”。
北京金山軟件人力資源經理涂文開認為,一些企業之所以愿意采用熟人推薦的方式,是因為熟人推薦比現場招聘風險小,而且工作起來容易“上手”。因此,大學生只要能力不存在問題,利用好自己的人脈關系,找工作會事半功倍。企業都愿意重用態度好、能力強的人才,而作為找工作的重要一個環節就是面試,如何在面試中把自己的能力和良好的態度表現出來至關重要。可以說,第一印象在很大程度上決定面試結果,即心理學上所說的“首因效應”。因此,大學生在找工作時應注意以下幾點:第一,著裝得體,提前一段時間到面試現場,梳理一下心情;第二,登錄企業網站,了解應聘職位要求及企業文化,做到心中有數;第三,忌在沒有了解市場平均薪情情況下漫天要價。應該說,在面試過程中,一定要注重細節,保持一個良好的態度,這樣才會笑到最后。
創業要借錢“生錢”
隨著就業壓力增大,畢業生創業已成為就業的一種新形式。今年年初一項調查結果顯示,有25.3%的畢業生表示有創業意愿,但真正選擇創業的大學生僅為2.8%。愛爾蘭歐洲管理學院國際市場研究中心主任況杰告訴記者,阻礙大學畢業生創業的因素很多,盡管目前國家出臺了一系列鼓勵大學畢業生自主創業的政策,但大學生還需面臨自主創業風險太大、回報周期太長、可選擇行業太少、沒經驗等難題,所以大學生創業成功率低。
況杰認為,大學生創業應當予以鼓勵,但創業一定要利用自身優勢和現有資源找準創業點,借助別人的錢“生錢”,而不應該向父母伸手要。創業需要量力而行和不斷努力,最關鍵因素是堅持。開始創業時,自己意識比較朦朧,甚至自己都不知道做什么,這時候一定要堅持和摸索。也許一個人創業十年也沒賺到錢,第十一年一下子成了富翁,這時候千萬不要以為他是“暴發戶” ,而是前十年不斷積累的結果。
【找工作時大學生要先畫張“路徑圖”】相關文章:
找工作時,要懂得保護自己11-12
找工作:應該先選擇老板11-11
學生找工作要學會聊天11-10
快畢業了,先找工作還是先實習04-24
深圳找工作—張德芳獻禮11-11
要想找工作先做好自己的職業規劃11-21
求理想職業要先忍受寂寞11-11
找工作時 我該如何下手?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