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王石:60歲哈佛游學的那些日子
王石,男,1951年1月23日生于廣西柳州,原籍安徽金寨,蘭州交通大學(原蘭州鐵道學院)給排水專業畢業,萬科企業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王石:60歲哈佛游學的那些日子,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王石曾做過一場名為“人生的三座山峰”的演講。他指的“三座山峰”,第一座峰指創立萬科,第二座指兩次登珠峰,第三座指在哈佛的游學。領導企業,登山,又去游學,王石正在塑造一種全新的現代商業領袖形象。
對比三者哪個最難,王石說,“登珠峰當然難,但沒有我想象的難。哈佛游學也難,比我想象的還要難。但是最難的,是管理企業。”畢竟,登上珠峰他只用了五年,而創辦和管理萬科,從1983年至今已30年。
在近日舉辦的2013年亞布力中國企業家論壇第十三屆年會論壇上,如今62歲的王石回憶起當年52歲登珠峰,60歲游學哈佛的歲月,尤其講述了“去了之后比登珠峰難多了”的哈佛游學時遇到各種問題,如堂堂上市公司的老總信用卡未及時還款上了黑名單、在商學院聽課“老師在上面講課,我在下面冒汗”以及王石眼中的美國等等,中國企業家網現將精彩觀點摘入如下:
登珠峰不是想象的那么高不可攀
王石:我登山,兩次登珠峰,曾經準備第三次登珠峰,但是我知道已經有一位企業家就準備第三次登了,也就是說現在登珠峰的企業家可以有七位八位了,很多人來講,為什么呢?覺得作為企業家這么成功,你去登山,你為什么去登山,無非兩種情況,我記得當時我登山,當時登山第一座登的不是珠峰,他做企業做不下去了,一般來講說,做企業這么成功了,怎么可能再冒險去登山呢?這個邏輯是這樣一個邏輯,所以既然是這個邏輯,我做的是不符合邏輯,很多人推論說就是他做企業就做不下去了。這是第一個。第二,他想出風頭,想發瘋了,因為做企業成功的,比你王石成功的更多,那么他為什么登山呢?因為他要想著證明與眾不同,所以他就登山, 要不然就是做不下去了。
我們再看看登山的情況,在西方流行的登山當中作為企業家登山,更多是一個中產階級以上的運動,像醫生、會計師、律師、企業家,這是很正常的,反而在中國來講,本身登山運動是很小的動作,基本上大家是不登山的,企業家登山就覺得很正常了。
我那年說什么事兒呢?是52歲登珠峰,就說你是中國人年齡最大登珠峰的人,因為那是我登頂珠峰之前已經判斷說是你是最大年齡的人,那我告訴你們,2003年的時候,已經登頂珠峰年齡最大的年齡多大呢?是62歲,我52歲嘗試登頂珠峰,這算什么呢?能算新聞嗎?那時候登頂記錄是62歲,我那年登頂珠峰了,中國人年齡是最大的,同樣和我先后登頂珠峰,又上去了一個人,破了62歲的年齡,他是71歲,就是我52歲登頂珠峰的那一年,是年齡最大的登頂珠峰的是71歲,是日本人,但是到了08年奧運會,同樣是登頂珠峰的71歲的日本人,叫山普龍一郎,再次登珠峰,為了配合北京奧運會,我們中日政府關系這么緊張,民間還相當友好,就是配合中國奧運會08年再次登珠峰,我們來算一算,03年的時候71歲,過了五年,多大了,
我講這個故事想說明什么呢?就是登珠峰不是像你們想象的那么高不可攀,不是這樣的。尤其在我們參照系里面和誰比,我們如果和中國人比,可能是2003年那一 年,我算是中國人年齡最大的,但是你和國際上比,真的是你感覺到差距非常大,你沒有感覺到任何自豪的,我們現在企業家第三次登頂峰了,而且非常密集。
登珠峰不是像你們想象的那么高不可攀,不是這樣的。不是像你們想象的那么難,只要你想去做,認真準備,不是那么難的。當然登山是有危險的,我只是說從難不難的角度來講,但是很多人說危險,第二個問題就說,你不怕死嗎?我的回答是這樣的,我說我不登山就不死了嗎?實際上這是一個對生命的態度,就是你不登山,往往人生當中很多來講,你就是如何來克服這樣一個懼怕死亡的這樣一個過程。
留學哈佛的那些日子
王石:到哈佛,心理路程是這樣的,剛才講到我即可就答應了,但是也給了一個機會,就是你有這么一個機會,可長可短,三個月,六個月,一年,我說第一有興趣,第二,一年,但是真的要去的時候就開始找各種理由拖延,就是心理沒有數,因為我本身有點啞巴英語的底子,聽講完全不行,這時候到哈佛去真正的臨行前了,有點拖,一直拖到不能再拖了,就去了,當然這還是有為難情緒的,去了之后比登珠峰難多了。
一個堂堂上市公司的老總上了黑名單
最難的,語言是想到了,但是它那么難沒有想到,第二,還有很多沒有想到的障礙,比如說你60歲,我記得我是30年前40年前,我獨立自己來處理一切,打理我身邊事務的時候,當時是沒有信用卡的,是沒有司機的,也沒有秘書的,當你已經習慣出門把一切都用秘書給你打理,司機給你接送,一切都給你安排好,你到那兒刷卡的時候,真正讓你到了美國之后,你會發現,首先你要自己到銀行辦卡的時候,就是辦這個卡,首先你到銀行去,要和那個辦卡的工作人員告訴他我要辦卡。
。ㄞk卡)花了一個月,反正整到最后這個借貸卡用了,用了之后,兩個月之后告訴我你可以辦信用卡了。信用卡出問題就是用信用卡用了兩個月,我突然發現這個信用卡就不能用了,差不多過了半年,有一次我到銀行辦其他的手續,我順便問一問,信用卡怎么回事兒,信用卡為什么不能用呢?他說你刷了兩千美金的卡,沒有還,你已經是黑戶了,你已經不能用了,我就愣了,我說我那里有錢,怎么我會欠他的錢呢?因為你沒有通知還這個錢,我說你銀行不是替我負責這個十二碼?他說我們可以替你負責這個事兒,但是你也要辦委托我們辦這個事兒的手續,他也很難受,我也很難受,我這么一個堂堂上市公司的老總,這么講信用的,我怎么可能明明就有兩萬塊錢在那兒,我欠著兩千美金,欠款利息,不是多少的問題,再上了黑名單,因為是兩個系統,信用卡公司,就上了黑名單了,說你已經欠了多少多少錢了,就是你已經進入它的黑名單了。我說我的記錄我也用了十幾年的信用卡,我的信用也非常非常好,折騰來折騰去,反正最后的結果,就是說反正這個卡再用就是不可能了。
我在那兒已經是一個公司卡的不良良民,當然知道之后,第一時間把這個錢還了,因為他們的商業運轉速度非常快,把我那個壞賬作為可能按20%回收的錢賣給另外一個公司了,這個公司可占便宜了,實際上它不是一個真正的壞帳戶。
我講這個故事說明什么呢?就是在那兒你遇到的障礙,語言問題,不僅僅是你學習的一方面,因為你把你自己就像一個外星人一樣,在你的社會當中,你完全一切的獨立生活,你突然發現你是一個殘廢人,我只是舉這樣一個例子,你生活當中一切當中你就是等于一個殘廢人。比如說在日本到東京去,有一個叫山手線,是一個封閉的,你坐錯了不要緊,還可以回來,就是諸有此類的到那兒,那是頭大了。搭地鐵去超市買東西,買東西再回來,搭地鐵搭不回來了,就是諸有此類的,這個挑戰突然你發現,這樣的一個經歷,但是你過來了,所以第一學期過去之后,因為我作為董事長的身份,很多萬科有這種考察小組,東部最遠就到紐約了,因為我的原因到那兒拐一下,去看看我,說董事長我們到波士頓了,說什么什么我們去看你,我說你們在哪兒,我搭地鐵去看你們,我就很隨意的一句話,萬科的這個管理團隊就非常意外,他說怎么董事長搭地鐵來看我們,搭出租車拐來拐去的還耽誤時間,搭地鐵兩站,走幾分鐘就到你們那兒了,一下子我就從這樣一個殘廢的,不僅僅是一個語言的問題,生活環境,比如說在那里,光搭地鐵還不行。
考駕駛照讓我知道了什么是文明人
在美國來講,如果你沒有駕駛證卡,你非常不方便,我又比較喜歡郊外的這種安閑,去登山,去滑雪,你如果不能駕車去,什么都搞不定,所以就到那兒 考試,我基本上我也就30年不開車了,我當兵當的是汽車兵,我開了五年車,我17歲就開車,開到22歲,我復員的時候我的駕駛公里是18萬公里,我開車是非常棒的,但是創業之后,基本上有三年不開車了,但是這會兒你要考駕駛照。(在美國)考駕駛照不難,但是考駕駛照讓我知道了什么是文明人,什么是野蠻人。
我們知道在中國開車來講,有各種的很復雜的刁難你,拿到駕駛執照兩次三次四次考試通不過,各方面的,但是很少教育你怎么尊重行人,更多來講就是考你怎么倒穿,就是考你上路怎么坡道起步,反正總是刁難你。
你到美國開車,首先 考駕駛執照,首先是筆試,筆試你可以選擇英文,也可以選擇中文,也可以選擇西班牙文,當然我選擇的是中文,我本身準備筆試過程當中就是一個練英文的過程, 因為我是在哈佛,我們知道哈佛是聰明腦袋瓜聚集的地方,哈佛咱們中國的一個本科生就告訴我了,說你考這個駕駛執照有兩種考試方法,一種叫聰明的方法,一種叫笨方法,我說什么叫聰明的方法,什么叫笨方法呢?他說笨的方法,你要把他那個規則全背下來,當然這叫笨的方法,再一個是聰明的方法,他說他那兒就是 ABC選,你就ABC什么都不選,一定三分之一概率上是對的,說你想那么多干嘛。
這是第一,第二,他就告訴你這里有概率,基本上他給你出題出什么題呢?基 本出題就是什么,比如說醉酒開車之后怎么罰你,更多考的你是違規的時候我怎么懲罰你,標志是什么標志,就是你這兩點把握住了,這里面屬于交通規則當中,最多十分之一,說這十分之一你都把它記住就行了,其他根本不用考慮。只要不是這個考題,你就亂勾,比如說十道題,你打對7道,你就過了,你只要不屬于那個 的,你就亂點,因為你也不知道,他說第二,你看選題的答案,比如說你醉酒駕車了,是罰你一天、三天、一個月,你就按照那個重罰去選,說你如果記不清的話, 哪個罰的重你就按照那個選,這是聰明的方法。你問筆試難不難,不難,就是美國人的方法,按照東方人的頭腦應付美國人的考試是非常容易的,但是這并不等于說 那就變成文明人了,不是,還有路考,路考最難的是在小區里面,一個路考就有一個紅色的標志,左看右看,他就考你這個,就是這樣前后15分鐘不到的時間,就 是開車一段路進這個小區了,我才意識到在美國駕車更多的提醒你的就是你如何尊重交通規則,不但交通規則你要遵守,即使路人在違反交通規則的時候你也要讓步。
這是我在美國拿到駕駛執照的我的感觸,就是這樣一個短暫的過程當中,我體會到在一個現代文明的城市,在一個交通工具個人開車的過程當中,在那里你考的 駕照是教你如何要變成文明人,如何對不駕車的行人的一種尊重。對生命的一個珍惜。就是這么一個簡單的考試,從駕車的角度來講,從一個野蠻人到一個文明人。
“老師在上面講課,我在下面冒汗”
留學的課程來講,有這么一個過程,首先選擇課程,大方向來講,我是選擇三個方向,一個是人家說我不務正業,選了一些城市規劃課程,比如說 城市發展規劃,當然我到現在還是受益匪淺,比如說對城市的重新認識,對城市的定義,我們按照傳統的教學方法,城市一套定義方法,但是現在哈佛學習的城市定義來講,是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講,參考美國70年代這個城市可持續發展當中,其中只有三個城市是持續70年沒有衰退,一個是東部兩個城市,西部一個城市,東部的就是紐約波士頓,西部的就是舊金山,很重要的有兩條,一條就是聰明腦袋瓜的聚集,會形成一種新的生產力,當然本身不愿意聚集,這種生產力就形不成了。
第二,就是創業家精神,這個創業家不僅僅是企業家,娛樂方面的創業家,企業家精神,你們知道我是來自于深圳,深圳最早,很快深圳會被上海取代了,深圳會不會衰退呢?很多人都很疑惑,我一學課程說深圳不會衰退,真正的民營的著名品牌的企業深圳聚集的最多,聰明腦袋瓜聚集,深圳還是很有希望的,就是因為這個邏輯,我認為深圳還很有希望。
深圳一直是特區建設,這種創業家精神,不僅僅體現在企業,也體現在政府的效率,政府的辦事風格。其中一個邏輯,就是城市的聚集使為什么這么多的農村人往城市去聚集,如果是貧民窟,有一個教授的理論很有意思,因為我們現在是把貧民窟的現象,但是這個教授的觀點是相反的,他說貧民窟是由于大城市的生物鏈造成的,給更多希望進入城市的農村的這樣的村民一種更多的選擇。不是和城市的中產階級比較,而是和原來生活現狀的比較,盡管他們生活在貧民窟,但是他們的生活狀態要比原來更好,為什么?
當然了,慢慢集中到最后,還是美國的資本主義思想史,宗教思想如何影響資本主義思維方式,從亞當斯密的情操倫理。三年前到大學當老師,是09年受聘于香港科技大商學院,第二年出聘北大的光華管理學院,也是給我非常好的觀摩,當然也受益匪淺,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在商學院聽了兩次課之后,老師在上面講課,我在下面冒汗,商學院,我們知道案例教課,哈佛商學院開發出來的,這個哈佛商學院一種典型的教課方法來講,老師是基本整個他講的一個課程下來,一定讓你全部的同學,從開始聽到結束的時候是全神貫注,一定調動起來你,一直跟著老師的思路,就是讓你神經繃著緊緊的,所以你會感覺到老師是三頭六臂,像八爪魚一樣的,他在寫板圖的時候就在問,你就感覺到老師后面還有兩只眼睛,他就提問題,一寫完,兩步已經到了教室的后面,你還覺得整個鋒芒在背,他兩步又到前面去了,一堂課下來老師要上衛生間,要換襯衫,他的襯衫都濕透了,我心想,在哈佛當老師首先這是體力活,我們哪有這種精力呀,首先你得身體好,你得精力充沛,在我的印象當中只有營銷直銷的方法,完全的給你灌輸,后來我也領教了一堂課,是咱們中國老師上的,叫金立,是復旦的,在大學教師,教中國的房地產。我也聽過他一堂課,金立個兒很小,我剛才說的那個老師是1.85的個兒,這個老師的個兒小,整個的現狀也是一樣的,我作為一個學生都受不了,我到了這個年齡心勁受不了。
盡管我的語言將將巴巴,但是我最欣賞的前經濟學院院長弗里德曼他的課,這個老教授也70多歲了,就講如何宗教思想如何影響資本主義思維方式,講下來是沒有任何問題,
我很想聽聽在哈佛里老師,專家他們對這方面怎么看的,我臨時選擇了一個阿拉伯現代化的困境,比如說他聽課學生太多了,不好安排教室,給那些本科講課的一些老師,其他的課程不接受,除非你申請,我去了一開門,一進去,我正好那天是晚到了,是這樣的,在哈佛選課程基本上是10點鐘,基本上是10點10分,或者是10點08分,基本上之前同學陸陸續續都到了,一般同學再好的課程到最后快結束5分鐘的時候,同學開始站起來走了,這在中國是不可能發生 的,在哈佛是無所謂的,因為你要趕另外一個課程,你必須提前走,在那里老師也不在乎,學生也不在乎,我那天是晚到,我一進去,我趕快又把門關上了,因為里 面一對一,一個老師一個同學,他倆正在談呢,時間沒錯,地點沒錯,過了兩天,我又去了,里面沒有人,我往里面一坐,我說這個是不是就是那個課程,說是啊, 我就很疑惑,怎么這堂課一個人也開,后來我一了解才發現,哈佛每年有一個試聽,任何課堂都開,但是根據試聽來選,要是5個學生選,只要超過5個人你就得開,
實際上我在那兒原來是一年,在注冊第二年的時候,萬科和MIT的研究院合作了四年,他們非常希望第二年轉到MIT去,沒有必要,因為轉注冊一下,兩面都不認可你了,除此之外,你兩邊不著邊之外,你沒有任何的好處。
王石眼中的美國
我總的體會,第一,我覺得美國的民族肯定是世界民族的一個大熔爐,美國作為一個熔爐來講,美國人把世界融入到一塊,非常非常優秀,他們可以把很多的可能不是原創的東西變成一種非常優秀的商業模式,所以為什么說資本主義在美國發揚光大,這個我是體會太深刻了,舉個非常簡單的例子,中國人喜歡喝茶,改革開放之后喜歡喝咖啡,我覺得美國人最難喝的咖啡,就是喝咖啡,蘇打水,爆米花,你知道咖啡要多難喝有多難喝,但是就這樣喝咖啡沒有品位的這樣一個人民,通過星巴克宣傳他們進入,推銷到全世界,似乎成為一個在麥當勞之后的一種的快餐的飲食的,又和互聯網時代的這樣的結合起來的連鎖快餐的推廣,我想這就是比美國人牛逼的地方,美國人和中國人有什么區別,把有品位的東西變成商業的模式全世界的推廣,最好的例子就是這個星巴克。
第二,去了之后我非常喜歡到一個超級市場去買東西,全食品,一個城市有幾個,離我住的地方必須搭地鐵去,我回來的時候走錯了相反的方向。全食品,我們知道全食品推廣是什么呢?就是有機,就是沒有化學的,當然更沒有所謂的轉基因,就是告訴你這是最生態的。美國經濟危機08年之后,包括沃爾馬也受到了很大的打擊,但是就是這個全食品公司,這個公司的業務沒有受到影響,業務還往上上,搞轉基因最厲害的國家是哪個國家,美國,你們知道有一個公司叫做蒙三多,我們現在基本上中國的大豆農業被打垮了,就是因為我們進口轉基因大豆,出油率就比不轉基因的高,它的蛋白質的含量就比你這個高,我就是有機的,宣傳這樣一個食品,做得最成功,如何讓它商業化,無論什么概念,商業化,我覺得美國人太牛了,太厲害了,中國可能制造速度快,我們中國速度美國人他是不跟你玩速度的,他跟你玩速度你根本玩不過他,但是他為什么不玩呢?因為他會為速度付出代價的,我可領教過美國人的速度,工業化的速度要快起來,我們真不是對手,所以感覺到差距,你真正到美國了,你才感覺到有差距。
我們是搞房地產的,一般我們知道,我們中國不大懂房地產的,到了美國,到了紐約,到了華盛頓一看,樓不如我們高,不如我們光鮮,高速公路,高速鐵路,美國那個鐵路最快還沒有超過100公里呢,波士頓到紐約3個半小時,我們現在已經是天津到北京一根煙的工夫29分鐘,你在紐約,你在波士頓,你住的樓可能是80年,或者是100年,上的樓梯已經吱吱嘎嘎的了,但是水龍頭打開你是可以喝的,再大的雨,雨過了不積水,你看北京,下場大雨是可以淹死人的, 我們那個水你敢喝嗎?
你真正到美國生活了,你就體會到了,你才會發現,真正的美國,正因為他是各種民族的融合,有亞洲人,也有拉丁人,有白人、黃人,也有黑人,有智商數非常非常高的,也有一般智商數不是很高的,但是美國人的牛,美國的邊檢,我覺得有點對我歧視,后來你會發現他對美國老太太也是一樣的,第二個方法是挺笨的,第三,效率基本上是非常高的,第三,他用的人,不是精明利落,像北京過的邊檢,都是俊難美女,他那個不是,方法論上,不會出差錯的。這是美國人的 牛。整個方法論上,這方面組織上,系統上,這方面,登月,第一個要把探測器送到火星上,還要如何把不同的智商數,不同的能力,他能有機的組合在一塊,從某 種角度上來講,我認為美國是一個經營治理的國家,但是牛就牛在你感覺到每個人都可以做決定,這是比較牛的,比較來講,你到美國,你才有這種體會。
所以美國人你不要動員起來,你要動員起來了,這個容量非常非常之大。所以我們對美國不是一個挑戰,是如何去學習,如何更深入的進一步學習,你才 知道差距在哪兒,才知道中國改革開放之后,我們的差距在哪兒,我們學習什么東西。哪些是可以學習的,哪些是無法學習的,可借鑒的,就是很多方法,美國的東西中國的文化沒法學的,但是作為東方,遠東文明,東亞文明,我準備兩年半的游學,準備出一本書的,這本書是談日本的,因為什么呢?本身我對日本就一直感興 趣,第二,在哈佛研究日本的學者,就是在這里很容易得到他們的幫助,得到他們的啟發。
比如說中國有沒有研究日本的專家呢?當然有,社科院專門有日本所,但是你和現在中國的這些專家談日本的問題,你一見面,首先就說我是愛國的,你想想,中國現代這樣的一種氛圍,日本的專家都不敢正常跟你談日本問題,你說你怎么來講我們普通民眾,我們社會主流的媒體,來如何對日本有一個認識呢?
去年第一個受歡迎的還是經濟學家曼昆,還是曼昆的經濟學家課,盡管是9.11的時候,一幫同學,70多個同學罷課,退出了了百分之十幾名,一般的大學生課很少超過200人,一般退出70多名這是大事件了,聽曼昆的同學課坐的是600多人,即使退出70多人,上課照樣進行,感覺不到有什么影響,曼 昆的課還是很受歡迎,第二門課,尤其是成為公開課之后,現在還是在國際上最受歡迎的,就是講這個正義,講正義這門課,我不記得上學期是講的中國傳統的哲學 思想,最早流行的是1000多位同學注冊他的課,基本上中國的傳統哲學思想,現在已經是非常受歡迎的一門課程,像哈佛這樣的學府已經在沿襲,如果說在美國,還是在很多帶有一種不了解的猜想,甚至帶有一種貶義的方法,我覺得在學術上,在這方面對中國的傳統文化是非常非常正視的,不僅僅像哈佛,有東亞研究中 心,研究所,其他很多學校都有專門研究華夏文明,比如說斯坦福的研究中心等等,很多是對亞洲文明都是很重要的一種肯定。
說到中國留學生在哈佛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我之前是幾次到哈佛的,但是都忽略了一座紀念碑,漢白玉的紀念碑,但是之后很快就發現了,實漢白玉紀念碑整個是英國風格的紅磚墻的建筑,這里也有一些現代的雕塑作品,基本上和西方的文明跟現在來講是非常一致的,突然那兒有一個漢白玉的,有一個貔貅,像個烏龜,那個雕塑顯得特別特別的突兀,哈佛成立300年的時候,上個世紀,就是中國留學生送的,從那個漢白玉上可以辨認那是漢字,當時你可以看到在三百 周年的時候,哈佛的留學生加起來已經接近千人,但是你平均算下來一年差不多不到30個,二十七八個吧,這樣積累的。但是你知道這批學生在中國基本都是棟梁之材了,但是很可惜你從這個來看中國在海外的留學,這種留學實際上是到了1949年中斷了,當然香港、臺灣,把華人的留學還延續,但是作為主要的文化在大陸這方面,一直到80年代才開始,但是我們看到很有意思,80年代開始的基本上是以觀察為主,這批人,我去的時候已經是2011年了,80年代的來講,雖 然不是第一批回來的位置那么重要,但是基本上現在是商學院院長,大學校長,也是現代的一些學科的頂級人物。但是我去的時候,已經是30年過去了,你會發現更多的年輕人,已經是上百萬人在海外留學了,在那里就遇到了一個留學生,在萬科做過,現在在那兒讀博士,我就發現拿他和第二代留學生和第一代留學生比,你 會發現很明顯的幾個變化,一個變化,就是從平臺上走下來,我們知道一談到中國的留學生,談到第一代留學生,第二代留學生,都是學科奠基人,國家的棟梁,不 可或缺,學院院長,商學院院長,但是到現在來講,他們開始考慮了,我畢業完了干什么,如果過去是潺潺流水,現在已經成為一種非常大的一種現象。
第二,這個學生有一天找我說王總,我想上《非誠勿擾》,我知道《非誠勿擾》是找對象的一個節目,你想一個哈佛的博士生要上非誠勿擾,我說你想干 什么,他說我博士快畢業了,我要找對象了,我說那哪是找對象的呀,那是一個娛樂節目,我說你到那兒能找到對象嗎?我第一個是驚訝,哈佛博士生要上《非誠勿 擾》找對象,第二,結果他跟我講了理由,他說第一畢業之后我準備回國創業,我說你回國創業和上《非誠勿擾》什么關系呀,他說我計算了一下,在上《非誠勿 擾》一個節目是20分鐘,他說我算了一下,他的收視率和他的廣告費用,20分鐘算了一下,那個費用是兩百萬,也就是說我如果能上這個節目我個人的廣告費用 是兩百萬的廣告費用,一說我認識你,你是《非誠勿擾》的那個誰誰誰吧,一下子什么都不用介紹了,在那兒介紹的清清楚楚的了,工作在哪兒,20分鐘已經把你 宣傳夠了,我一聽這個,我說這個哈佛的學生是考慮問題不一樣,他考慮首先來講免費做廣告宣傳了,他說這對我回國創業少了很多的交易成本,少了很多時間成 本,這一句話就把我說服了,我說好,第二,他說,我確實想談戀愛了,他說至于20分鐘能不能找到對象不重要,我通過《非誠勿擾》我向全世界告訴我想談戀 愛,不排除我就在哈佛期間中國的女學生,我們之間彼此感覺很好,互表鐘情,只要我一宣傳出去,他就明白了,他現在想談戀愛了,更不要說我沒見過,我不認識 的,很優秀的女學生,這就是哈佛學生的思維方式,當然了,他找我來說,他向我透過這個想法,說我想你當我的親友團,我說好吧,我當你的親友團,但是當了親 友團,孟非調侃他說,這是我們做《非誠勿擾》以來是檔次最高的一個親友團,城市規劃發展,投資發展的一位教授,那是在哈佛非常資深的一位教授,再一個請了 萬科的董事長,這個故事就很戲劇性了,他真的找到了一個對象,真的是他在一個月內,收到了1400封電子郵件,就是表示希望建立聯系的信息,不是情書,有 沒有情書,當然有,但是60%是女孩子父母來的電子郵件,你不能說這個是情書吧,就是告訴他我有一個女兒很優秀,很適合你,你是不是給她寫封信。很快也找到對象了,找到對象以后,畢業典禮之后,去年畢業典禮5月份之后結婚,就是在哈佛的大教堂舉行了婚禮。之后是在香港的理工大學,城市理工大學找了工作,一 個禮拜前剛得到消息,生了雙胞胎,兩個女兒,這就是哈佛人的速度。你不要和美國人比速度!斗钦\勿擾》的節目是去年11月份,也就是一年剛過去,從開始做 節目到談戀愛,到結婚,到找工作,到生小孩兒,一氣呵成的。
當然來講,我只是舉這樣一個學生,一個禮拜前我在斯坦福商學院,我就感覺到東岸和西岸中國留學生,在哈佛MIT,感覺到中國的留學生更多的是一種理性的,匆匆的在讀書的話,到了斯坦福的商學院,即可就感覺到了中國同學的這種受西部陽光的這種影響,熱情洋溢,善于表達自己,推銷自己,完全是另外一 種狀態。陽光燦爛,同樣就是一個中國女孩子,我相信在中國的時候靦腆,不善于表達自己,但是就是到了斯坦福的商學院受訓一年之后陽光燦爛,這是東部和西部 的差別,你感覺到在硅谷的那樣的一個氛圍當中,那個陽光燦爛的情況下,他們如何來最短的時間把自己推銷給你,如何來進行推銷。這個讓我感覺到東部和西部的差異。所以我就感覺到,我說中國人一點都不保守,中國人的頭腦是不保守的,中國人是聰明的。但是中國人頑固的是他的胃。
為什么呢?中國們的胃是暖胃,是食草動物,不大適合吃奶酪,不大適合吃冷的東西。但是飲食文化可是文明文化當中很重要的一環,我們的飲食文化,我們知道為什么去年,前年,中央電視臺的一個 叫舌尖上的中國,那么受歡迎,我們在飲食上太講究了,我們在飲食上太耽誤時間,我們的飲食上太浪費了,我們十八大之后,真正新的領導,真正不動聲色的,第 一個改革是什么呢?不要再大吃大喝了,但是我對這個效果表示懷疑,我印象中當時的吳恩新政府的時候,最新的新政,當時也是三菜一湯,但結果怎么樣呢?我們 現在又提倡了,所以我覺得中國真正的,我們要提高效率,我們要提高速度,從吃上真的是要反思一下,比如說我們在亞布力,實際上我們會發現,我們的會議安排的非常合理,但是我們在吃上是浪費的,我們可以回憶一下,我們昨天晚上在飯桌上,我們回憶一下,為什么中國的地溝油屢禁不止,拿地溝油練來當食品,我們來探討為什么有這么多的地溝油,本身就是大量的浪費。這個你在美國是看不到的。
萬科老總王石創業故事
現在為大家分享萬科老總王石的創業故事,王石到深圳的時候已經37歲。他在深圳找到的第一份在一個貿易公司,他工作以后非常積極,非常用心。有一次去蛇口,他發現蛇口碼頭堆著很多大鐵罐子,他就問別人這些是做什么的。這些人就說是放玉米的,他說現在人很少吃玉米了,玉米用來做什么的?那些人就告訴他是飼料,這些是做飼料用的。他說玉米從哪里來的?這些人就說是進口的,可能是從澳大利亞進口,也可能是從美國進口。深圳本身是不養雞的,但是一個很大的中轉站,因為內地有很多養雞場需要這個。
王石就覺得其中定有商機。我們都知道他賺到的第一筆錢就是倒騰玉米飼料賺到的32萬。他當時取這個錢的時候就去了三次。當時把玉米賣給了后來的上市公司康達爾,第一次去拿錢的時候,帶了一個蛇皮袋,騎了一輛自行車。他認為32萬應該是拿蛇皮袋去把它們裝回來。去了以后人家告訴他,你要先開發票來才能拿這個錢,他又騎上自行車回到公司,找到辦公室,說開個證明開個票。辦公室說,開什么票呢?他就說你寫:他們收到飼料多少噸,應付多少錢,特此證明。他拿著這張“票”騎上自行車又到了康達爾公司,進去以后就說這是我的票,你給我錢吧?颠_爾辦公室的人就笑了,就領他去財務室,指給他看財務人員拿出的發票,說你回去要找你們財務部,讓財務部開出這樣一個發票來,我們才能給你錢。等把發票開好送去,對方沒有給他一蛇皮袋錢,而是給了他一張支票,他才第一次知道什么是發票,什么是支票。為什么要重述這個故事呢,就是要我們知道,所有人開始創業的時候都不是天生就會的,天生就熟練的,是天才。每個人都要有這個過程,包括現在最牛的企業家。
后來,公司說你還有做生意的本領,那么你就組建一個飼料組吧,王石就任組長了。任組長后自己去找員工。當時深圳80年代也是草莽創業的年代,晚上回到宿舍的時候,工人都還沒有下班,王石就下了樓,找到一個小老板說你這里有沒有員工,能多出來給我一個。老板就把他領到小車間里。實際上就是一排排的桌子。那些小伙子、姑娘們還在裝配線上干活,安裝一些收音機、半導體的東西。那個小老板就說你隨便選。王石看了看,走到就近的一個小伙子面前說你跟我來吧,你愿不愿意跟我做生意去,不要在這裝配線上啦,小伙子說愿意。不過,這個小伙子在公司工作了二十多年以后退休,退休的時候仍然是一個普通員工。后來萬科不做貿易了,他就打雜,什么都做過,但是一直是非;鶎拥膯T工。
大家都知道,萬科現在的總經理叫郁亮,郁亮在萬科創辦十年后才到萬科。他當時聽說萬科準備做零售業,他去的時候,帶著寫好的萬科商業發展方向報告,寫得非常詳細和具體,既有可操作性也有前瞻性。王石當時也正在整合萬科籌備介入零售業,于是就把這個小伙子用了起來。郁亮后來創辦了萬佳百貨,后來就升得非?欤俸髞砭桶讶f科整個接了下來,F在的萬科基本上都是郁亮在主管,現在的萬科也是全國最大的房地產公司。這里邊我們就可以發現一個問題,為什么那個王石用得特別早的小伙子,他是公司的元老,一個完全有可能成為王石繼承者的人,到最后仍然是一個最基層的員工,而比他晚來十幾年的郁亮卻成為公司的最高層?這里邊除了能力之外,可能還有另外的東西,核心的東西,就是型的員工和勞動型員工的根本區別。
人們都愛說,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那么我也要說一句,世界上沒有白下的工夫。今天的,今天看不到,明天就一定能看到。你只要下了工夫,只要了努力,只要付出了你真正的、發自的努力之后,你一定會有的,不用來世,現在就有回報。
【王石:60歲哈佛游學的那些日子】相關文章:
行業揭密:校園招聘那些事11-18
處理職場人際關系要注意那些09-23
大學畢業生王波自主創業的故事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