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從成長模式中探尋冰山下的自我
是什么讓我們不快樂?———內心莫名的恐懼?難以駕馭的壞脾氣?因為人際關系緊張而影響了工作?缺少價值感,覺得做什么都沒有意思……
有沒有想過,這些都只是冰山的一角,而暗涌在水面之下的更大冰體,才是被長久壓抑并且忽略的“內在”?
這就是著名的冰山比喻。提出者是美國第一代家庭治療師,家庭治療的先驅弗吉尼亞·薩提亞。如今,以這位女士的名字命名的成長模式———薩提亞模式正在被更多的人所認知、所體驗。
3月13日~15日,來自心理、法律、文化傳播等領域的20多位學員參加了北京薩提亞中心、北京齊家成長中心主辦的“薩提亞個性擴展工作坊”。導師為香港著名薩提亞治療專家、英國心理學榮譽學士、中國國際薩提亞學院創辦者蔡敏莉女士。
原生家庭
它在塑造我們的個性
薩提亞認為,一個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而這種聯系有可能影響他的一生。個人和經歷也有著難以割斷的聯結,一個人的不快樂可能是因為兒時未被滿足的期待。
在蔡敏莉的介紹下,學員們開始漸漸了解薩提亞!懊總人與生俱來就對父母和世界有強烈的渴望———渴望被愛、渴望溝通。但是,這些渴望卻并非都能一一滿足,便被我們壓抑起來。日積月累,連我們自己都已忽略的渴望,卻成為我們不快樂的根源。”
“薩提亞提出,很多成年以后出現的問題都不是成年所生存的環境造成的,而要追溯童年時期在家庭中所受的影響!
蔡敏莉邀請現場一位男士表演他的家庭模式。為了配合演出,男士指定現場一位女士扮演他的妻子。
在這個家庭中,夫妻經常吵架,丈夫總是處于強勢,吵得兇了妻子就回到自己的房間躲起來。咨詢師讓丈夫站在凳子上,用手指著妻子,而妻子則跪在丈夫面前。咨詢師強調,這不是真的跪下,而是代表妻子在情緒上遷就丈夫。
接著,咨詢師詢問丈夫L小時候的成長背景。L回憶從小父母就天天吵架,經常是為一些瑣碎的事情。當時L同情媽媽,總是站在媽媽這邊,可長大后還是習得了父親的壞脾氣。
“每個人最初學習溝通的老師,都不是學校里的老師,而是自己的爸爸媽媽。在L的家庭中,他學到的就是指責。等他上學了就會罵同學,工作了就會罵同事。大家都很怕他,他卻不知道別人怕他,因為這就是他習慣的溝通模式。”咨詢師評價。
自我價值
自尊的內在宣言
關于薩提亞的資料中有一篇《我對自尊的宣言》:“我是我自己。在這世界上,沒有一個人完全像我。我擁有我的幻想、夢想、希望和害怕!
“我擁有全部的我,因此我更能和自己熟悉、親密。我知道某些困惑我的部分和一些我不了解的部分。但是只要我友善地愛我自己,我就能夠有勇氣、有希望尋求途徑,來解決這些困惑,并發現更多的自己。”
薩提亞希望每個人看到生命中的期待和感受,看到真正的自我:“當我們滿足于自己的行為負責,滿足于成為好公民,甚至成功者的外在形象時,我們是否對自己的內在有所覺察,并對自己的感受負責?我們有能力接觸內心深層的渴望嗎?”
M不能接納自己,也不相信別人能夠接納她。在一個游戲環節中,所有學員閉上雙眼在全場走動,尋找令自己感覺舒適的另一雙手。學員從自己內心真正的需要出發,可以拒絕別人,而不用考慮那人是否受傷。
M不喜歡這個游戲,因為她認為自己的手很粗糙,不會被人接納。黑暗中,每個人都在體察自己的內心感受,一雙雙地嘗試和放棄。終于,大家都找到了合適的,然后閉著眼睛坐下來,不能說話,也不能看對方是誰,只能用手和所選擇的手交談,表達感謝、開心、暫時離開、不要難過。
此時M已經泣不成聲。咨詢師請她站起來分享:“我不敢相信還有人選擇我的手,我一直比較自卑……”在咨詢師的提示下,她抽泣地跟著念:“我很感謝你能接納我。因為你的接納,我更能接納我自己……我不會再自卑,我要從內心深處和自己相處。”
大家一一上前,給她擁抱和支持。
蔡敏莉這樣解讀“自我接納”的重要性,“自信是人格的核心,而自尊是自信的基礎。擁有健全人格的人必然對自己有清楚的認識。不愛自己的人很難去愛別人,不觀照自己的人也無法真正去體察別人”。
溝通模式
指責、討好還是表里一致
溝通是與人交往的橋梁,溝通模式也代表每個人的生存姿態。一個人與生俱來就有溝通的需要和愿望,其人際關系和生命質量也常常因溝通受到影響。
根據薩提亞的模式,人有多種溝通姿態:討好型、指責型、超理智型、打岔型、表里一致型等。
表里一致型是薩提亞所倡導的目標。這種模式建立在高自我價值的基礎之上,達到自我、他人和情境三者的和諧互動。這種模式的人言語表現出一種內在的覺察,表情流露和言語一致,內心和諧平衡,自我價值感比較高。
討好型的人忽略自己,內在價值感比較低。言語中經常流露出“這都是我的錯”,“我想要讓你高興”之類的話。行為上則過度和善,習慣于道歉和乞憐。
指責型的人則常常忽略他人,習慣于攻擊和批判,將責任推給別人!岸际悄愕腻e”,“你到底怎么搞的”是他們的口頭語。究其內在經歷,指責型的人通常孤單失敗,但他們寧愿與別人隔絕保持權威。
蔡敏莉說,這是最常見的兩種姿態。有趣的是,指責型的人通常會找一個討好型的人做伴侶,相反,討好型的人也傾向于選擇指責型的。
超理智型的人極端客觀,只關心事情合不合規定,是否正確,總是逃避與個人或情緒相關的話題。他們告誡自己:“人一定要有理智”,“不論代價,一定保持冷靜、沉著,決不慌亂!边@類人表面上很優越,舉動合理化。而實際上,他們內心很敏感,有一種空虛和疏離感。
打岔型的人則永遠抓不著重點,習慣于插嘴和干擾,不直接回答問題或根本文不對題。他們內心焦慮、哀傷,精神狀態混亂,沒有歸屬感,不被人關照,還常被人誤解。
對于學員提出的疑問“我為什么有時討好有時指責”,蔡敏莉解釋說,這些都不是絕對的,有人會根據對象的不同而彈性調節:對這些人討好,對那些人指責,一些時候討好,另一些時候指責。判斷一個人屬于哪一類型,主要是依據他在親密關系中什么樣的姿態占了優勢。
情緒釋放
改變痛苦對我們的影響
“家庭結構圖”使人能夠從家庭結構中尋找自我的動力源。對于初次畫家庭圖的學員來說,這是一個十分浩大的工程。要素包括家庭成員的名字、出生年月、職業、溝通模式,并用3個以上的形容詞來描述他們的性格。另外標出任何兩人之間的關系疏密度,雙實線代表十分好,單實線代表一般好,虛線代表不好,曲線代表十分不好。
畫自己的原生家庭還不難,畫到父母的原生家庭就難了。很多人不了解爺爺、奶奶、姑姑、舅舅的信息,只得打電話回家問。于是,整個大房間里,每個人蜷曲在一塊空地上,一手握手機,一手畫草圖。
W的家庭結構極其復雜。在她的原生家庭里,共有五個孩子。她是中間的一個,這是一個注定不被重視的位置。她很小就被送到鄉下撫養,換過很多人家,直到10歲才回到父母身邊。回來后,無論父母還是她,都無法建立天然的親子關系。
咨詢師讓她在現場挑一個學員扮演母親,她則扮演自己。
寄居生活讓W變得極其討好,這是一個孩子自然選擇的生存策略。咨詢師卻讓她指責母親,把一直以來的不滿宣泄出來。她很艱難地舉起代表“指責”的手指,聲音很微弱:“媽媽,你愛我嗎?”“為什么要把我送出去?”“這些年來我很孤單,我真的不喜歡在別人家的感覺!薄
情緒失控的W哽咽著,幾乎說不下去。等她平靜之后,咨詢師讓她扮演母親,從母親的角度回復一個孩子的質疑。W溫柔地為母親辯解:“當時是沒有能力撫養你才不得已送出去的!薄拔覀兒軔勰悖慊貋砗笪覀兿胙a償,但又不知道如何表達!薄
最后,角色恢復原位。扮演媽媽的學員在咨詢師的引導下說:“孩子,到媽媽這兒來。媽媽愛你!”W猶豫著撲了過去,全場哭成一片。
“我們不能改變痛苦本身,但可以回到當時,改變痛苦對我們的影響!焙芏鄷r候,蔡敏莉都在用這種方式幫助案主處理情緒!捌鋵,不是咨詢師幫助了案主,而是在咨詢師的引導下,案主自己看清了當時的情境,改變了看法,從而幫助了自己。”蔡敏莉說。
薩提亞成長語錄
◆問題不是問題,如何應對才是問題。
◆欣賞并接受“過去”,它是我們管理“現在”的能力。
◆改變是成長的起點,“希望”是“改變”最重要的成分。
◆我們不能改變已經發生的事件,只能改變這些事件對我們的影響。
◆每個人都有能力找到內心的寶藏,她讓我們有能力獲得成功,并且成長。
【從成長模式中探尋冰山下的自我】相關文章:
探尋考研抉擇背后就業困局07-30
職業生涯規劃中五立模式介紹08-03
求職案例:在拒絕中成長08-04
IT培訓的模式07-26
如何在職場中成長07-27
面試中的自我推銷07-31
IT培訓的新模式08-06
選擇職業中的自我分析07-31
職場人士的自我成長10-12
求職案例:在被拒中漸漸成長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