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濱孫漂流記》中的名言
很多人都看過《魯濱孫漂流記》這一本勵志著作,其中有很多名言值得我們去閱讀去記住。下面小編就和大家分享《魯濱孫漂流記》中的名言,歡迎閱讀。更多資訊盡在名人名言欄目!
《魯濱孫漂流記》中的名言
*世間萬物,只是有用處,才是最可寶貴的。任何東西,積攢多了,就應送給別人;我們能夠享用的,至多不過是我們能夠使用的部分,多了也沒有用。
*一個人只是呆呆地坐著,空想著自己所得不到的東西,是沒有用的。
*我已學會多看看自己生活中的光明面,少看看生活中的黑暗面;多想想自己所得到的享受,少想想所缺乏的東西。這種態度使我內心感到由衷安慰。
*我們老是感到缺少什么東西而不滿足,是因為我們對已經得到的東西缺少感激之情。
*在不同的環境下,人的感情又怎樣變幻無常啊!我們今天所愛的,往往是我們明天所恨的;我們今天所追求的,往往是我們明天所逃避的;我們今天所希冀的,往往是我們明天所害怕的,甚至會嚇得膽戰心驚。
*人在恐懼中所作出的決定是多么荒唐可笑啊!凡是理智提供他們保護自己的種種辦法,一旦恐懼占了上風,他們就不知道如何使用這些辦法了!
*等待大難臨頭比遭難本身更令人痛苦,尤其是無法逃避這種災難而不得不坐等其降臨,更是無法擺脫這種擔驚受怕的恐懼。
摘錄《魯濱孫漂流記》中的名言
*我們老是感覺到缺少什么東西而不滿足,是因為我們對自己已經得到的東西缺少感激之情。
*一個人只是呆呆地坐著,空想著自己所得不到的東西,是沒有用的。
*世間萬物,只是有用處,才是最可寶貴的。任何東西,積攢多了,就應該送給別人;我們能夠享用的,至多不過是我們能夠使用的部分,多了也沒有用。
*在不同的環境下,人的感情又是怎樣的變幻無常啊!我們今天所愛的,往往是我們明天所恨的;我們今天所追求的,往往是我們明天所逃避的;我們今天所希翼的,往往是明天我們所害怕的,甚至會嚇得膽戰心驚。
*我希望世上的人都要從我最不幸的處境中取得一個經驗教訓,這個教訓就是:在最不幸的處境之中,我們也可以把好處壞處對照起來看,從而找到聊以安慰的事情。
*我已學會多看看自己生活中的光明面,少看看生活中的黑暗面;多想想自己所得到的享受,少想想所缺乏的東西。這種態度使我內心感到由衷安慰。
*人在恐懼中所作出的決定是多么荒唐可笑啊!凡是理智提供他們保護自己的種種辦法,一旦恐懼占了上風,他們就不知道如何使用這些辦法了!
*等待大難臨頭比遭難本身更難令人痛苦,尤其是無法逃避這種災難而不得不坐等其降臨,更是無法擺脫這種擔驚受怕的'恐懼。
魯濱遜漂流記中的名言警句
世間萬物,只是有用處,才是最可寶貴的。任何東西,積攢多了,就應送給別人;我們能夠享用的,至多不過是我們能夠使用的部分,多了也沒有用。
*一個人只是呆呆地坐著,空想著自己所得不到的東西,是沒有用的。
*我已學會多看看自己生活中的光明面,少看看生活中的黑暗面;多想想自己所得到的享受,少想想所缺乏的東西。這種態度使我內心感到由衷安慰。
*我們老是感到缺少什么東西而不滿足,是因為我們對已經得到的東西缺少感激之情。
*在不同的環境下,人的感情又怎樣變幻無常啊!我們今天所愛的,往往是我們明天所恨的;我們今天所追求的,往往是我們明天所逃避的;我們今天所希冀的,往往是我們明天所害怕的,甚至會嚇得膽戰心驚。
*人在恐懼中所作出的決定是多么荒唐可笑啊!凡是理智提供他們保護自己的種種辦法,一旦恐懼占了上風,他們就不知道如何使用這些辦法了!
*等待大難臨頭比遭難本身更令人痛苦,尤其是無法逃避這種災難而不得不坐等其降臨,更是無法擺脫這種擔驚受怕的恐懼。
延伸閱讀:
魯濱孫漂流記簡介
笛福是英國18世紀啟蒙文學的重要作家,他的代表作《魯濱孫漂流記》寫于1719年,是一部流傳很廣、影響很大的文學名著,一問世即風靡全球而又歷久不衰,在世界各地擁有一代又一代的讀者。小說從初版至今,已出了幾百版,幾乎譯成了世界上所有的各種文字。18實際杰出的思想家盧梭曾建議每個成長中的青少年,尤其是男孩子都應該讀讀它。
小說的主人公魯濱孫出身于一個商人之家,他父親常用知足常樂的思想教育他,但他決心舍棄安逸舒適的平庸生活,到海外的新世界去見識一番。后來,他瞞著父親出海,第一次就遇到大風浪,船只沉沒,他好不容易才撿回一條性命;第二次出海到非洲經商,賺了一筆錢;第三次出海,又被海盜擄去,逃出后來到巴西,在那里買了一個莊園,成了莊園主。但他仍不死心,再次出航,結果船只在中途遇到風暴而觸礁,船上所有人全部遇難,只有他一個人幸免,只身漂流到了一個荒無人煙的小島上。
這是一個既沒有名字,也沒有人居住的小島,島上到處都是亂石野草,但他很快就克服了悲觀絕望的情緒,全身心的投入到征服大自然的斗爭之中。他用沉船的桅桿做成木筏,將擱淺的破船上的食物、槍、衣服、工具等運到了島上,在小山邊搭起帳篷住了下來,并利用從船上取來的簡單工具制造了簡單的桌、椅等家具,獵取野外動物為食,喝溪里的水,從而度過了最初的難關。后來,他在島上種植谷物,加工面粉,烘烤面包,捕捉并馴養山羊,制作陶器,曬葡萄干等,從而使自己“生活過得很富裕”,不久,他就有了自己的種植園、牧場、兩處住所,許多家具,建立了一個包括狗、貓、羊、鸚鵡在內的熱鬧的大家庭。不過,他一直在尋找機會離開小島。他花了近半年的時間造了一只能坐24人的獨木舟,但由于船只太重,無法拖下海去,而要挖出河流把它放進海里又需要花12年的功夫,因此只好放棄這條船,又用了近一年的時間另造了一只小船。
魯濱孫在島上生活到第17年的時候,發現外島的野人曾在這里舉行過人肉宴,這使他吃驚不小,并不得不時時提高警惕。到了第24年的時候,他從野人中救出了一個俘虜,并為其取名“星期五”。在他的教育下,“星期五”成了他的忠實仆人。接著,他又和“星期五”解救出了“星期五”的父親和一個西班牙人。一天,有一只英國船只停在了島的附近,船長被他的水手扔到了島上,魯濱孫與“星期五”幫助船長制服了他的水手,奪得了船只,于是,魯濱孫、“星期五”和船長等三人終于離開了這個小島,回到了英國。
后來,魯濱孫在一次出海時又來到了這個小島,此時當年被他們制服的水手以及西班牙人已在這里繁衍生息。魯濱孫給他們留下很多的日用品,之后離開了小島。
小說中的魯濱孫敢于冒險,毅力驚人,他克服了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頑強的在荒無人煙的小島上生存了下來,顯示了一個十足的硬漢子的堅毅性格和英雄本色,體現了資產階級上升時期要求個性自由,發揮個人才智,勇于冒險的精神,F在,在西方,他已成了冒險家的代名詞和千千萬萬讀者心目中的英雄。不過,魯濱孫既是一個令人敬佩的英雄,又是一個殖民者,具有掠奪的本性。他幾次出海的目的是為了到非洲販賣奴隸,他用火槍和《圣經》征服土人,讓“星期五”心甘情愿的做他的奴仆,而火槍和《圣經》正是歐洲殖民者所使用的雙重武器。他身上的雙重性,體現了作者的時代與階級的局限性。
【《魯濱孫漂流記》中的名言】相關文章:
魯濱孫漂流記章節閱讀筆記07-29
魯濱孫漂流記觀后感01-22
魯濱孫漂流記的經典臺詞摘要10-15
名著魯濱孫漂流記讀后感11-07
小學教師讀《魯濱孫漂流記》有感11-18
《魯濱孫漂流記》讀后感100字11-08
魯濱孫漂流記課外書讀書筆記08-03
魯濱孫漂流記初中讀后感范文600字04-17
《魯濱孫漂流記》小學讀后感范文100字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