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可自恕,亦不可令人恕我。
——出自(清)李惺《西漚外集·藥言》。
意思是:人不應該自己原諒自己,也不應該叫別人原諒自己。
人不求備,檢身若不及。
——出自《尚書·伊訓》。
意思是:對別人不應求全責備,但卻要抓緊檢查自己的缺點。
人不自知其過者,不明也。
——出自《薛文清公讀書錄·警訓》。
意思是:一個人不能知道自己的錯誤,這是由于糊涂的緣故。
人不自重,斯召侮矣;不自強,斯召辱矣。
——出自《薛方山紀述·上篇》。
意思是:人不知自重自愛、自立自強,就會招來侮辱。
君子不鏡于水而鏡于人。鏡于水,見面之容;鏡于人則知吉兇。
——出自《墨子·非攻》。
意思是:君子不以水為鏡子,而以別人為鏡子對照檢查自己;以水為鏡能看到自己的面容,而以別人為鏡子,便會知道吉兇。
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
——出自《論語·衛靈公》。
意思是:高尚的人對自己嚴格要求,而卑鄙的人喜歡苛求別人。
君子以細行律身,不以細行取人。
——出自(清)魏源《默觚下·治篇》。
意思是:高尚的人在小事上時時嚴格要求自己,但不以小事來苛求別人。
君子之遇艱阻,必反求諸己,而益自修。
——出自《二程全書·伊川·易傳三》。
意思是:高尚的人遇到行不通的事,一定要反過來從自身找原因,從而加強自我修養。
律己宜帶秋風,處事宜帶春風。
——出自(清)張潮《幽夢影》。
意思是:要求自己要象秋風一樣嚴厲,對待別人如春天般的溫暖。
貌輕則招辱。
——出自(漢)揚雄《法言·修身》。
意思是:容儀舉止輕佻就會招來侮辱。
明是非者檢人,思憂患者檢身。
——出自(宋)林逋《省心錄》。
意思是:公開搬弄是非的人常常盯著別人,深思熟慮憂患的人能約束自身。
莫將閑話當閑話,往往事從閑話生。
——出自(清)金埴《不下帶編》卷六(引唐詩)。
意思是:不要把閑話當成無所謂的事,閑話里邊常常生出事端來。
木生蟲,還自食。人生事,還自賊。
——出自《文子·符言篇》。
意思是:樹林生了蟲子,必然蠶食了樹林的本身。人做錯了事情,必然自己害了自己。
乃知輕重不在彼,要知美惡猶吾身。
——出自《王文公文集·眾人》。
意思是:別人對自己如何評價是無關緊要的,最重要的是要看看自己有什么缺點。
內不自誣,外不誣人。
——出自《韓詩外傳》卷五。
意思是:對己不自欺,對外不欺騙別人。
寧人負我,無我負人,此待己之道也。
——出自(元)張養浩《牧民忠告》卷下。
意思是:寧可別人對不起自己,也不能使自己對不起別人,這是做人的方法。
平生五字律,頭白不貪名。
——出自《陳與義集·適遠》。
意思是:我的一生始終遵循著一個信條,那就是一輩子不求虛名。
其責人也詳,其待己也廉。詳,故人難于為善;廉,故自取也少。
——出自(唐)韓愈《原毀》。
意思是:要求別人詳盡嚴格,就會使人感到學好太難;對自己要求太少,就會阻礙進步。
青春豈不惜,行樂非所欲。
——出自(宋)文天祥《山中感興》。
意思是:我并非不愛惜青春,但追求行樂并不是我的想法。
去小智而大智明。
——出自《莊子·外物》。
意思是:去掉小聰明,就會有更多的聰明才智。
人病舍其田而蕓人之田,所求于人者重,而所以自任者輕。
——出自《孟子·盡心下》。
意思是:有些人的毛病就在于放棄自己的田地,卻要去替別人耕田,要求別人的很重,自己負擔的卻很輕。
人恒過,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
——出自《孟子·告子下》。
意思是:一個人常常檢查自己的錯誤,然后才能改正;自己覺得心意困惑、思慮阻塞,才能有所發奮創造。
人能反已,則四通八達皆坦途也。
——出自《呂涇黔語錄》。
意思是:人能多檢查自己的弱點、錯誤,無論走到哪里,都會立于不敗之地。
人心未易知,燈臺不自照。
——出自(元)康進之《梁山泊李達負荊雜劇》第三折。
意思是:自己的心不易了解,正象燈光只照別人不照燈臺自己那樣。比喻人往往對別人的缺點看得很清楚,但對自己的不足之處卻不易看出來。
人之生,不幸不聞過,大不幸無恥。
——出自《郭嵩燾日記》卷一。
意思是:人生的不幸,不知道檢討自己的過錯,而不知道羞恥的人是大不幸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