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1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老子》)
丹青不知老將至,富貴于我如浮云。(杜甫)但愿人長久,千里共蟬娟。(蘇軾)
當?a href='http://m.1-jiu.com/wenzhang/xihuan' title=進入有關'喜歡'的話題 target=_blank>喜歡?反受其亂。(漢書)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新唐書)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
登山則情滿于山,觀海則意溢于海。(劉勰)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劉禹錫)
讀書百遍,其義自現。(三國志)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
讀書之法,在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朱熹)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劉彝)
多行不義必自斃。(左傳)
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杜甫)
凡事豫(預)則立,不豫(預)則廢。(《禮記》)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國語)
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諸葛亮)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戰國策》)
富貴不能*,貧*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老當益壯,寧知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王勃)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曹操)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2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這個成語出自《國語·周語》。
據說,周厲王是西周的一個暴君,獨斷專橫,殘酷無道^人民反對他,輿論指責他,“上卿”召穆公也屢次勸諫他,可是他一概不理,并且還從衛國聘來了一個專會裝神弄鬼的巫師,替他用“神術”作偵察,只要發現有誰在背后批評他,就立刻處死。
周厲王采取了這樣壓制輿論的措施,果然沒有人敢說半句表示不滿的話了,周厲王很得意,對召穆公說:“你瞧,現在多太平,誰也不說我的.壞話了吧!”
召穆公說:“可惜,這不是真正的太平,‘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堵塞人民的嘴巴,比堵塞大河還要危險哩!大河是堵塞不住的,一堵塞,河水就要泛濫,造成水災,釀成大禍。所以治河必須用琉導的方法,使水流暢通。替人民辦事,也是如此。必須開放言論,讓他們自由發表意見。壓制是壓制不了的!
周厲王還是不聽。于是,不出三年,終于激起民變。這個暴君被轟下臺,趕出國都,流放到晉國的彘地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