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于孔子學習的名言及翻譯
一、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子罕》
【翻譯】孔子杜絕了四種毛病,做到:不憑空臆測,不絕對肯定,不拘泥固執,不自以為是。
二、子曰:“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述而》
【翻譯】孔子說:“如能讓我多活幾年,到五十歲去學習《周易》,便可以不再有大的過錯了。”
三、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后君子。”--《雍也》
【翻譯】孔子說:“一個人的質樸要是超過他的文采,就未免有些粗野;文采要是超過他的質樸,又未免有些浮華。只有文采和質樸結合的勻稱均衡,那才稱得上大雅君子。”
四、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為政》
【翻譯】 孔子說:“君子團結人而不搞勾結拉攏,小人只搞勾結拉攏而不團結人。”
五、子曰:“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將入門,策其馬,曰:‘非敢后也,馬不進也。’”--《雍也》
【翻譯】孔子說:“孟之反這個人不夸耀自己,他在隊伍敗退時留在最后作掩護,將要退進城門時,他鞭打著馬匹說:‘不是我敢于斷后,是馬不肯走哇。”
六、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季氏》
【翻譯】孔子說:“生來就知道的人,是上等;通過學習才知道的人,次一等;遇到困難才去學習的人,又次一等;遇到困難也不學習,這種人是最下等的了。”
七、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雍也》
【翻譯】孔子說:“人能夠問心無愧地活在世上,是因為他正值;不正值的人也能活在世上,那是因為他僥幸地避免了禍害。”
八、子曰:“士而懷居,不足以為士矣。”--《憲問》
【翻譯】孔子說:“讀書人如果留戀安逸的生活,就不配做讀書人了。”
九、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翻譯】孔子說:“有幾個人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值得我看作老師的人。我選擇他們的優點供自己學習,看到他們的缺點就檢查自己,加以改正。”
十、子曰:“志于道,據于徳,依于仁,游于藝。”--《述而》
【翻譯】孔子曰:“志向在道上,根據在徳上,依靠在仁上,而在禮儀、音樂、射箭、駕車、文字、算術這六藝之中研習游樂來陶冶身心。”
十一、 子曰:“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雍也》
【翻譯】孔子說:“聰明的人喜歡水,有仁德的人喜歡山。聰明的人活躍,有仁德的人沉靜。聰明的人生活快樂,有仁德的人容易長壽。”
十二、 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里仁》
【翻譯】孔子說:“見到賢人,就想向他看齊;見到不賢的人,就應該在內心自我反省有沒有他那樣的毛病。”
十三、 子曰:“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里仁》
【翻譯】孔子說:“君子懂得的是義,小人懂得的是利。”
十四、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雍也》
【翻譯】孔子曰:“對于學問和事業,懂得它的人不如喜愛它的人,而喜愛它的人又不如從中深感快樂的人。”
十五、 子曰:“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憲問》
【翻譯】孔子說:“古時的人學習是為了提高自己,現在的人學習是為了裝飾自己給別人看。”
【孔子學習的名言及翻譯】相關文章:
關于孔子的名言及翻譯10-04
孔子的名言及解釋06-16
孔子的教育名言及解釋12-27
孔子的名言及背后故事12-27
關于讀書的英語名言及翻譯11-17
關于讀書的英語名言及中文翻譯10-28
關于孔子的名言名語06-30
孔子名言精選帶翻譯10-26
中國古代關于誠信的名言及翻譯12-28
孔子的貢獻和名言名語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