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薦]名人讀書故事3篇
名人讀書故事1
王充是我國東漢初年具有唯物主義思想和批判精神的杰出的思想家。
王充少年時代,父親就去世了。王充竭盡全力奉養母親,后來到了京城,進太學學習,拜當時著名的學者班彪做老師。他喜歡廣泛地閱讀,善于抓關鍵問題,因而進步很快。
王充讀書非常專心,理解能力和記憶能力又很強,所以只要讀上一遍,就能記住書的主要內容,甚至能夠背誦某些精彩的章節。但是,家庭窮困,買不起很多書,為了滿足如饑似渴的求知欲,王充想出了一個好辦法。當時的洛陽街上有不少書鋪,王充便決定把書鋪當做他的“圖書館”,每天吃過早飯后,他就帶上干糧,到書鋪里去閱讀出售的書籍。不分春夏秋冬,不論晴天雨天,他讀了一冊又一冊書,跑了一家又一家書家書鋪。就這樣,他終于讀遍了諸子百家的重要著作,掌握了書中的基本精神。
王充由于出身貧苦,因而對自然現象和社會現象的認識,基本上是從勞苦人民實際生活的情況出發的。他在讀遍了諸子百家的主要著作之后,對于某些為統治階級服務的唯心主義的說教深感不滿,下決心給予嚴厲的`批判。于是便集中精力獨立思考,著手寫書。為了不耽誤時間、不打斷思路,他在住宅的門上、窗上、爐子上、柱子上甚至廁所里,都安放了筆、紙,想一點,寫一點,走到哪里,寫到哪里。經過長時期的努力,他終于寫成了充滿著批判精神、閃耀著唯物主義光輝的《論衡》。
心得·啟迪
王充讀書立志的故事,激勵了一代又一代人,他有遠大的志向,他那不屈服于貧窮的精神和非凡的的毅力更讓人佩服。我們現在的生活條件好了,是不是更應該好好學習,練好本領,將來報效祖國呢?
名人讀書故事2
邴源是三國時期的魏國人。很小的時候,他的父親就去世了,這使本來就貧困的家庭更加艱難。邴源是個求知欲很強的孩子,可是家里連溫飽問題都難以解決,更不用說拿錢供他讀書了!
邴家附近有一所私塾,每天他都能夠聽到從里面傳來的讀書聲。一天,他從私塾門口路過,想起讀書的事情,鼻子一酸,不禁大哭起來。私塾先生聽到他的哭聲,走過來問他怎么了,邴源抽噎著說:“我真羨慕那些能夠讀書的孩子,我的家里很窮,沒有能力供我讀書,因此我的心里很難過,就哭了起來。”私塾先生聽后,覺得象邴源這樣渴望讀書的孩子很難得,就對他說:“孩子,你要是真想讀書,就到我這里來吧,我不收你學費!壁匆宦,激動得不知道說什么才好,連連向老先生表示感謝。
邴源天資聰穎,再加上讀書很用功,只用了半年時間,就學會了其他孩子幾年才能夠學會的東西。他非常珍惜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來汲取知識。長大后的邴源依然很愛讀書,經常到各地去拜師求學,后來他的學問日益增多,向他求學的人也多了起來。
【感悟】生活在貧困家庭的邴源,從小就對讀書有關濃厚的興趣,他對知識的渴求感動了善良的私塾先生。最終憑著自己的刻苦努力,在學習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對于青少年來說,大家一定要珍惜當前良好的學習環境,更加勤奮、更加努力地學習,爭取以優異的成績來回報親人。
名人讀書故事3
在一個小村莊里住著一個名叫張婧的中學生,她從小就對神秘的東西充滿了興趣。對于筆仙這種傳聞已久的存在,她一直抱有一種好奇心,卻又有些畏懼。
一天,張婧與幾個好友聚在一起。閑聊中,她們談起最近幾起離奇的事件,據說都與人們玩筆仙有關。朋友們對此頗感興趣,紛紛建議大家一起嘗試一下。
張婧卻顯得猶豫不決。她心里明白,要玩筆仙并不容易,需要遵守各種規則,否則后果不堪設想。但她也明白同齡人之間的好奇心難以抵擋,最終在朋友的勸說下,她邁出了第一步。
他們約定在一個鬧鬼的舊屋前進行筆仙游戲。夜晚,月光灑在衰敗的墻壁上,樹影搖曳欲墜。大家手牽著手,閉上眼睛,開始祈禱。突然,筆尖動了起來,字母緩緩出現在白紙上。張婧的心跳加速,但卻感到了一股奇特的力量的支配。
漸漸地,幾個朋友漸漸失去了意識,而張婧能感覺到自己與幽靈世界建立了奇妙的聯系。她被帶入一個神秘的時間和空間,目睹了歷史上眾多著名作家讀書的場景。他們在安靜的圖書館里,或是陽光下的草地上,或是獨自坐在窗邊,專注細讀每一個句子。在這樣神奇的.經歷中,張婧對文學的熱愛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回到現實中,張婧決定將這段旅程分享給世人。她利用所學知識,以電影形式記錄了這段奇遇,并向全世界播放。電影名為《筆仙的奇幻故事》,通過表演和特效的相結合,將觀眾帶入了數百年來眾多作家所經歷的文學之旅。影片上映后,轟動一時,成為當年最受歡迎的電影之一。
張婧因此走上了導演的道路,她堅信通過影視作品傳遞文化和思想是自己的使命。她繼續深入鉆研電影藝術,希望用影片讓更多的人感受到文學的魅力,激發他們對知識和閱讀的渴望。
【名人讀書故事】相關文章:
名人讀書的故事10-31
名人的讀書故事02-24
讀書的名人故事12-02
讀書的名人故事01-23
名人讀書故事11-28
名人讀書的故事07-28
名人讀書故事07-20
愛讀書的名人故事07-17
名人讀書的故事[必備]07-04
名人愛讀書的故事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