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心理學家名人故事
心理學家名人故事1
亞伯拉罕.哈羅德.馬斯洛(Abraham.Harold.Maslow1908-1970)美國社會心理學家、人格理論家和比較心理學家,人本主義心理學的主要發起者和理論家,心理學第三勢力的領導人。
1908年出生于紐約市布魯克林區一個猶太家庭。父母是從前蘇聯移民到美國的猶太人,他是家中七個孩子的老大,父親酗酒,對孩子們的要求十分苛刻,母親極度迷信,而且性格冷漠殘酷暴躁,馬斯洛小時曾帶兩只小貓回家,被母親當面活活打死。馬斯洛童年生活痛苦,從未得到過母親的關愛。母親去世時,他拒絕參加葬禮,可見其母子關系之惡劣。他童年時體驗了許多的孤獨和痛苦。不僅如此,作為猶太人,他們住在一個非猶太人的街區,上學后又是學校少有的幾個猶太人之一,這一切使使馬斯洛成為一個害羞、敏感并且神經質的孩子,為了尋求安慰,他把書籍當成避難所。后來當他回憶童年時,他說道:“我十分孤獨不幸。我是在圖書館的書籍中長大的,幾乎沒有任何朋友。”
上學后的馬斯洛由于天賦極高,他的學習成績十分優秀,其狀況后來才有所改變。馬斯洛從五歲起就是一個讀書迷,他經常到街區圖書館瀏覽書籍,當他在低年級學習美國歷史時,托馬斯·杰斐遜和亞伯拉罕·林肯就成了他心中的英雄。幾十年以后,當他開始發展自我實現理論時,這些人則成了他所研究的自我實現者的基本范例。青少年時期他曾因體弱貌丑(鼻子太大)而極度自卑,藉鍛煉身體冀求得到補償。進人大學后讀到阿德勒著作中自卑與超越的概念,得到啟示,從此改變了他的一生。馬斯洛的早年經歷不僅影響了兒時的馬斯洛,而且使成年甚至成名后的馬斯洛仍然害怕當眾發言。以至于每一次演說之前他都會經歷極為強烈的焦慮。
馬斯洛于1926年入康乃爾大學,三年后轉至威斯康辛大學攻讀心理學,1930年獲學士學位,次年獲得心理學碩士學位,1934年獲心理學哲學博士學位。之后留校任教。
在威斯康星大學,他選修了美國靈長目動物研究的主導研究者,在知名的心理學家哈洛的指導下,1934年獲得博士學位。期間另一位著名格式塔心理學家魏特海默也曾任馬斯洛的老師。至此,他漸漸對猿猴產生了興趣,并自信找到了自己的研究領域。在對猿猴的支配權和性行為的研究中,馬斯洛闖入了一個幾乎完全未知的領域。1932年2月至1933年5月,馬斯洛每天花數小時,在不驚擾動物的情況下,對不同種類的35個靈長目動物悄悄進行觀察,并做詳細的筆記。并完成了題為《支配驅力在類人猿靈長目動物社會行為中的決定作用》的博士論文,用來證明不僅在猿猴,而且在其他哺乳動物及鳥類的社會行為和組織中,支配驅力都是一個關鍵的決定因素。
他注意到支配似乎源自一種“內在的自信心”或“優越感”,而不是通過肉體攻擊取得的。在某種意義上,他正在構思一個建立在支配驅力之上的初步理論,用來解釋高級動物中的許多社會行為。由于他的'論文非常出色,他給行為主義心理學家桑代克留下了深刻印象,桑代克在哥倫比亞大學給馬斯洛提供了一份博士后獎學金,并邀請馬斯洛在其所在的教育研究學院協助自己進行新的課題研究。1935年,馬斯洛在哥倫比亞大學任桑代克學習心理研究工作的助理。由此可見馬斯洛雖反對行為主義,但受的卻是行為主義教育。直到1937年到紐約市布魯克林學院擔任心理學副教授時,他在思想上才放棄行為主義,改而走向人本主義。
1951年馬斯洛應馬薩諸塞州新成立的布蘭代斯大學之聘擔任心理學系主任和心理學教授,開始對健康人格或自我實現者的心理特征進行研究。1954年他首次提出人本主義心理學的概念,惟以當時行為主義思想正盛,而未受重視,連他的文章都無法在心理學刊物上發表。直到1961年結合志同道合者創辦《人本主義心理學期刊》,第二年正式成立美國人本主義心理學會,后成為美國心理學會第32分會。至此人本主義心理學思想才獲得一席之地,也因此使他在1967年當選為美國心理學會主席,并任《人本主義心理學》和《超個人心理學》兩個雜志的首任編輯。
1969年退休后赴加州,成為加利福尼亞勞格林慈善基金會第一任常駐評議員。1970年8月國際人本主義心理學會成立,并在荷蘭首都阿姆斯特丹舉行首屆國際人本主義心理學會議。1971年美國心理學會通過設置人本主義心理學專業委員會,這兩件事標志了人本主義心理學思想獲得美國及國際心理學界的正式承認。遺憾的是,馬斯洛本人未能親眼看到他多年為此事盡瘁所獲致的成果。
著名哲學家尼采有一句警世格言——成為你自己!馬斯洛在自己漫長的生命歷程中,不僅將畢生精力致力于此,更以獨特的人格魅力證明了這一思想,成功地樹立了一個具有開創性的形象!都~約時報》評論說:"馬斯洛心理學是人類了解自己過程中的一塊里程碑"。還有人這樣評價他:"正是由于馬斯洛的存在,做人才被看成是一件有希望的好事情。在這個紛亂動蕩的世界里,他看到了光明與前途,他把這一切與我們一起分享。"的確,弗洛伊德為我們提供了心理學病態的一半,而馬斯洛則將健康的那一半補充完整。
心理學家名人故事2
獨木橋的走法
一天,幾個學生向著名心理學家弗洛姆請教:心態對一個人會產生什么樣的影響?
他微微一笑,什么也不說,就把他們帶到一間黑暗的房子里。在他的引導下,學生們很快就穿過了這間伸手不見五指的神秘房間。接著,弗洛姆打開房間里的一盞燈,在這昏黃如燭的燈光下,學生們才看清楚房間的布置,不禁嚇出了一身冷汗。原來,這間房子的地面就是一個很深很大的水池,池子里蠕動著各種毒蛇,包括一條大蟒蛇和三條眼鏡蛇,有好幾只毒蛇正高高地昂著頭,朝他們“滋滋”地吐著信子。就在這蛇池的上方,搭著一座很窄的木橋,他們剛才就是從這座木橋上走過來的。
弗洛姆看著他們,問:“現在,你們還愿意再次走過這座橋嗎?”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作聲。
過了片刻,終于有3個學生猶猶豫豫地站了出來。其中一個學生一上去,就異常小心地挪動著雙腳,速度比第一次慢了好多倍;另一個學生戰戰兢兢地踩在小木橋上,身子不由自主地顫抖著,才走到一半,就挺不住了;第三個學生干脆彎下身來,慢慢地趴在小橋上爬了過去。
“啪”,弗洛姆又打開了房內另外幾盞燈,強烈的燈光一下子把整個房間照耀得如同白晝。學生們揉揉眼睛再仔細看,才發現在小木橋的下方裝著一道安全網,只是因為網線的`顏色極暗淡,他們剛才都沒有看出來。弗洛姆大聲地問:“你們當中還有誰愿意現在就通過這座小橋?”
學生們沒有作聲,“你們為什么不愿意呢?”弗洛姆問道!斑@張安全網的質量可靠嗎?”學生心有余悸地反問。
弗洛姆笑了:“我可以解答你們的疑問了,這座橋本來不難走,可是橋下的毒蛇對你們造成了心理威懾,于是,你們就失去了平靜的心態,亂了方寸,慌了手腳,表現出各種程度的膽怯——心態對行為當然是有影響的啊!
其實,人生又何嘗不是如此呢?在面對各種挑戰時,也許失敗的原因不是因為勢單力薄、不是因為智能低下、也不是沒有把整個局勢分析透徹,反而是把困難看得太清楚、分析得太透徹、考慮得太詳盡,才會被困難嚇倒,舉步維艱。倒是那些沒把困難完全看清楚的人,更能夠勇往直前。如果我們在通過人生的獨木橋時,能夠忘記背景,忽略險惡,專心走好自己腳下的路,我們也許能更快地到達目的地,不是嗎?
【心理學家名人故事】相關文章:
經典名人哲理故事-名人故事素材04-12
名人資料名人故事02-16
名人故事07-28
名人的故事07-06
名人故事12-13
經典名人故事11-14
名人的故事06-08
瓦特的故事名人故事02-10
心態小故事 【名人故事】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