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名人故事(通用15篇)
歷史名人故事1
《禮記?檀弓下》記載有這樣一個故事:春秋時,國鬧饑荒,糧食顆粒不收,許多百姓離鄉背井逃往他鄉。當時有個叫黔敖的富人在饑民來往密集的地方施舍食物。
一天,有一個饑民從旁走過,由于幾天沒吃東西,不由朝施舍食物的黔敖看了一眼。 黔敖說: "喂!過來,給你飯吃!"那饑民聽了,很是生氣,說:"我是人,不是動物。我正是因為不吃'嗟來'之食,才到這個地步。" 這個寧死不吃"嗟來之食"的故事流傳了千百年,可見人們是非常贊賞人窮志不短的。
歷史名人故事2
作為中國歷史上最有影響人物之一的曾國藩,小時候的天賦卻并不高。
有一天晚上,夜深人靜之時,少年曾國藩在家讀書,一篇文章重復朗讀多遍,還沒有背下來。他只好一直誦讀此文。
這時候,家里來了一個小偷,潛伏在屋檐下,希望等讀書人睡覺之后撈點好處?墒堑劝〉龋褪遣灰娫鴩ニX,還是翻來覆去地讀那篇文章。
小偷大怒,跳出來大聲說:“這種水平讀什么書?”那小偷將那文章很流暢地背誦了一遍,然后輕蔑地看了曾國藩一眼,揚長而去。
歷史名人故事3
明代,有一個窮秀才。一天,家徒四壁,饑腸轆轆的他正想做飯,當他揭開米缸時,只有數粒米躺在缸底。秀才只好小心翼翼地將那幾粒米放到瓦甌里煮。
當他捧起那清如西湖水的一甌粥想喝時,鼻子呼出的氣將瓦甌里漂浮著的幾粒米粥吹得上下翻騰,此時,秀才詩性大發,便順口吟了兩句:
數粒熬成粥一甌,鼻風吹起浪悠悠。
可是吟來吟去,怎么也接不下去了。正當他捧著那甌粥在破屋里踱來踱去想下句的時候,在他家已潛伏多時的小偷實在忍不住,于是脫口而出,給秀才續上了后兩句:
分明一派西湖景,只欠漁翁一釣鉤。
秀才一聽連說:“好句,好句!
歷史名人故事4
劉備占領了益州以后,東吳孫權派人向他討還荊州,劉備不同意。雙方為了荊州幾乎鬧翻。后來聽說曹操要進攻漢中,益州也受到威脅。
劉備和孫權雙方都感到曹操是他們強大的敵手,就講和了。把荊州分為兩部分,以湘水為界,湘水以西歸劉備,湘水以東歸東吳。
劉備安下了荊州那一頭,就專心對付曹操,請諸葛亮坐鎮成都,親自率領大軍向漢中進兵,叫法正當隨軍謀士。
曹操聽到劉備出兵,馬上組織兵力,和劉備對抗。曹操也親自到長安去指揮漢中戰事。雙方相持了一年。到了第二年,在陽平關一次戰役中,蜀軍大勝,魏軍的主將夏侯淵被殺。曹操不得不退出漢中,把魏軍撤退到長安。
這么一來,劉備在益州的地位更加鞏固了。公元219年,劉備在他手下一批文武官員擁戴下,自立為漢中王。
按照諸葛亮早已設計的戰略,是打算從兩路進攻曹操的。這一次西面的漢中打了勝仗,就得乘這個勢頭,再從東面的荊州直接攻打中原。
鎮守荊州的是大將關羽。
這一次,劉備命令關羽進攻,關羽派兩個部將留守江陵和公安。自己親自率領大軍進攻樊城。
樊城的魏軍守將曹仁趕快向曹操求救。曹操派了于禁、龐德兩員大將率領七支人馬前去增援。曹仁讓他們屯兵在樊城北面平地上,和城中互相呼應,使關羽沒法攻城。
正在雙方相持不下的時候,樊城一帶下了一場大雨。漢水猛漲,平地的水高出地面有一丈多。于禁的軍營扎在平地上,四面八方大水沖來,把七軍的軍營全淹沒了。于禁和他的將士不得不泅水找個高地避水。
關羽早就抓住于禁在平地上扎營這個弱點。他趁著大水,安排好一批大小船只,率領水軍向曹軍進攻。他們先把主將于禁圍住,叫他放下武器投降。于禁被圍在一個漢水中的小土堆上,逼得無路可退,就垂頭喪氣地投降了。
龐德帶了另一批兵士避水到一個河堤上。關羽的水軍向他們圍攻,船上的弓箭手一起向堤上射箭。
龐德手下有個部將害怕了,對龐德說:“我們還是投降了吧!”
龐德罵那部將沒志氣,拔劍把他砍死在堤上。兵士們看到龐德這樣堅決,也都跟著他抵抗。龐德不慌不忙拿起弓箭回射,他的箭法很好,蜀軍被射死不少。
雙方從早打到中午,從中午打到午后。龐德的箭使完了,就叫兵士們一起拔出短刀來搏斗。
他跟身邊的將士說:“我聽說良將不會為了怕死而逃命,烈士不會為了活命而失節。今天就是我死的日子了!
,大水越漲越高,堤上露出的地面越來越小。關羽水軍的大船進攻更加猛烈,曹軍的兵士紛紛投降。
龐德趁著這亂哄哄的時候,帶了三個將士,從蜀軍兵士中搶了一只小船,想逃到樊城去。不料一個浪頭襲來,把小船掀翻了。龐德掉在水里,關羽水軍趕上去,把他活捉了。
將士們把龐德帶回關羽大營。關羽好言好語勸他投降。龐德罵著說:“魏王手里有人馬一百萬,威震天下;你們的主人劉備,不過是個庸碌的人,怎能和魏王相敵。我寧可做國家的鬼,也不愿做你們的將軍!”
關羽大怒,一揮手,命令武士把龐德殺了。
關羽消滅了于禁、龐德的七軍,乘勝進攻樊城。樊城里里外外都是水,城墻也被洪水沖壞了好幾處。曹仁手下的將士都害怕了。
有人對曹仁說:“現在這個局面,我們也沒法守了,趁現在關羽的水軍還沒合圍,趕快乘小船逃吧!”
曹仁也覺得守下去沒希望,就跟一起守城的滿寵商量。滿寵說:“山洪暴發,不會很久,過幾天水就會退下去。聽說關羽已經派人在另一條道上向北進攻。他自己沒有敢進兵,是因為怕咱們截他的后路。要是我們一逃,那么黃河以南,恐怕就不是我們的了。請將軍再堅持一下吧!
曹仁覺得滿寵說得有理,就鼓勵將士堅守下去。這時候,陸渾(今河南嵩縣東北)百姓孫狼發動起義,殺了縣里的官員,響應關羽。許都以南,其他響應的人也不少。關羽的威名震動了整個中原。
魏王曹操到了洛陽,得到各方面的警報,有點著慌。他跟百官商議,準備暫時放棄許都,避避關羽的勢頭。
謀士司馬懿說:“大王不必擔心。我看劉備和孫權兩家,表面很親熱,實際上互相猜忌得厲害。這次關羽得意了,孫權一定不樂意。我們何不派人去游說孫權,答應把江東封給他,約他夾攻關羽,這樣,樊城之圍自然會解除了。”
曹操聽了司馬懿的意見,真的打發使者到孫權那里去。
大意失荊州
即關羽失去荊州三郡(南郡、武陵、零陵)的典故。
赤壁之戰后,荊州七個郡被劉備、曹操、孫權三家瓜分,劉備入蜀(四川),留關羽鎮守占據的荊州五郡(南郡、長沙、零陵、桂陽、武陵),其中南郡是劉備向東吳借的。劉備得到蜀川后,將長沙、桂陽兩郡還給了孫權(相當于還了南郡)。
曹操 派使者到孫權那里后,勸說孫權乘現在荊州后防空虛,攻取被劉備奪去的荊州。這樣,當關羽聽說荊州被奪,定會撤軍回救,樊城之圍自然就會解除。
孫權采納了曹操的建議,派大將呂蒙攻取荊州。呂蒙從密探口中得知,沿江到處都是烽火臺,防備也不見有松懈的跡象。他和孫權商量,對外假稱生病回去休養了,以此來麻痹關羽。孫權另派年輕的陸遜接替呂蒙。
陸遜故意派人送信給關羽,對他水淹于禁七軍大大稱贊了一番,表達了自己對他的萬分仰慕之情。
關羽看信后,認為陸遜初出茅廬,比呂蒙好對付多了,就放松了警惕,陸續把防守荊州的人馬調撥到樊城。
孫權得知荊州防務空虛,便拜呂蒙為大都督起兵攻荊州。呂蒙將戰船偽裝成商船,精兵扮成商人,騙過烽火臺的守兵。當夜二更船內精兵殺上岸來,占了烽火臺,拿下了荊州。
公安守將傅士仁見荊州已失,又對失火之事對關羽懷恨在心,便到荊州投降了。孫權要他去南郡勸說糜芳,最后糜芳也投降了。
屯兵于陽陵坡的曹將徐晃得知東吳攻下了荊州,也出奇兵攻下了偃城、四冢。關平兵敗,逃回大寨告訴關羽,荊州已失,關羽卻不相信。
徐晃兵到關羽寨前,關羽箭傷未好,仍親自出陣與徐晃大戰八十余回合。曹仁也因曹操領兵前來相助,便殺出樊城,徐、曹兩下夾擊,關羽不敵敗走。 關羽引兵渡過襄江,探馬報說荊州失陷,又說公安、南郡守將投敵。關羽大怒;杞^于地。
待關羽醒來,便依趙累之見,一面派人往成都求救,一面去奪回荊州,以為安身之地。
曹操見樊城已無危險,便不再追擊,反而觀看東吳與關羽交戰。此時,徐晃領兵來見,曹操因他殺得關羽棄寨而逃,親自出寨迎接,并封他為南平將軍,駐守襄陽。
關羽行至荊州,正在進退無路時,得知呂蒙用計來瓦解他的軍心,許多將士半路而逃。便憤恨地說∶“我生不能殺呂蒙,死了也要殺了他!”
關羽率軍繼續向荊州前進,一路與吳軍不斷戰斗。走到一個山谷,被吳軍四面包圍。關平見軍心已亂,勸關羽到麥城駐扎,讓廖化到上庸向劉封、孟達處求援。
劉封聽了廖化哭訴后,想前去解救關羽,但孟達卻盡說關羽的是非,使劉封一改初衷,不愿出兵援救。廖化見哭訴無用,便往成都去了。
關羽身臨絕境,東吳便差諸葛瑾前來勸降,但關羽卻不為所動,說∶“若城破,最多一死而已。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毀其節。我身雖死,卻可名垂丹青。先生不必多說,我要與孫權決一死戰!”諸葛瑾再三勸誘,最后仍然無功而還。
諸葛瑾回報孫權,呂蒙說他已有計策擒拿關羽,便讓朱然埋伏在麥城以北,潘璋引兵埋伏在臨沮。又令將士三面攻打麥城,只空北門。
關羽不愿困死麥城,欲從小路突圍前往西川。王甫勸他走大路,關羽說就是有埋伏,他也不怕。王甫見他不聽,便與關羽哭別。
關羽率關平等二百余騎,從麥城北門沖出。走沒多遠,遇朱然伏兵四面殺來,關羽逃往臨沮。行到決石地方,潘璋引伏兵截路,將關羽等人用絆馬索絆倒,關羽被馬忠捉了。
孫權愛關羽才德,勸他投降,關羽兩眼圓睜,厲聲大罵。孫權考慮良久之后,才叫人將關羽父子推出斬首。
歷史名人故事5
房玄齡,字喬,出生于公元579年,齊州臨淄(今淄博市)人,唐初一代名相。
房玄齡出生于世宦之家,他的父親房彥謙,通涉五經,善辭辯,他一生為官清廉善良,所得俸祿常周濟親友。他曾對房玄齡說:“人皆以官富,我獨因官貧,所遺子孫在于清白耳!边@樣的一個家庭,對房玄齡的成長,有著重要的教育作用。他小的時候,聰敏好學。五歲那年,父親教他讀《詩經》,他卻要讀史書。房彥謙問他為何要讀史書,他說,史書都是講的歷朝興衰大事,可以洞察時局,運籌帷幄,像蕭何、陳平那樣干一番大事業。房彥謙聽了很吃驚,沒想到兒子這般年齡就有這等大志,心中十分高興,便答應了他的要求,給他找來了《左氏春秋》、《史記》、《漢書》等經典著作。
開始,房玄齡讀史書難度大,許多字不認識,有些句子也讀不懂。他并不去問父親,因為父親曾經說過,他年齡太小,那么深的書,怕他讀不懂,等年齡大點再學。如今字不認識,句子不懂,去問父親,豈不讓父親抓住理了?他雖然不去問父親,但也沒有放棄這些難點,而是把這些難點都記下來,不厭其煩地反復閱讀,就這樣,不懂的句子懂了,不認識的字也就順過來了。
有一次,父親檢查他的學習情況,提出了幾個問題要他回答,他拿過筆和紙來,揮筆疾書,不到半個時辰,就全部答完了。父親感到驚奇,于是問道:“我提出的問題,是讓你口答,你為什么要用文字來回答呢?”
小玄齡見問,便把自己的學習辦法如實地說了出來:“有些字和句子,雖然我明白了它們的意思,但在回答引用時卻念不出,故只好用筆來回答。”
父親聽后,又看了看兒子用文字回答的問題,用詞用字不僅完全正確,而且還有自己的看法和體會,不禁被兒子的刻苦學習精神所感動,便把他記下的難句難字,給他一一進行了詳細的講解。
就這樣。房玄齡用了五年的時間,讀完了家中所有的藏書,文章寫得也很出色,被當地人稱贊為“童子博士”。
公元593年,房玄齡隨父親房彥謙到京師拜訪朋友。在這過程中,房玄齡接觸了不少達官貴人。他們多數認為當時天下太平,國勢昌盛。有一天,房彥謙去拜見好友高基素。此人時為吏部侍郎,精通史書,學識淵博。他見房玄齡生得氣宇軒昂,言談不凡,心中很是愛惜。
席間,高基素對房玄齡問道:“聽說賢侄飽讀史書,被人稱為‘童子博士’,不知對當前時局如何看法?”
房玄齡道:“時下人皆言天下太平,國勢昌盛,但小侄卻不敢茍同!
房彥謙一聽苗頭不對,急對玄齡大聲訓斥道:“住口,不許再胡言亂語!”
高基素微微笑道:“彥謙兄何必相阻?難道是信不過我嗎?”然后對房玄齡道:“賢侄不要怕,一切由老夫做主,但說無妨!”
房玄齡這才又道:“以小侄看來,現在皇帝沒有積下什么功德,又不思長治久安,只會追逐聲色,欺壓百姓,最后必然要自相殘殺,不能保全國家。現在表面上看來一片平靜,其實亡國之日已經不遠了!
公元597年,房玄齡考中進士,官授羽騎尉。此時,隋文帝聽信讒言,正準備廢楊勇為庶人,立楊廣為太子。朝野上下無不議論紛紛。吏部尚書高基素記起當初房玄齡說過的話,便對好友裴矩私下稱贊說:“有才華的人我見過不少,但都不及房玄齡這個年輕人。他小小年紀,就具有如此遠見卓識,日后必然會成就一番非凡的事業,遺憾的是我已年老體衰,看不到他實現凌云志的日子了!”
不久,隋文帝被害,楊廣即位,天下大亂。
李淵起兵反隋,李世民率軍進入關中,房玄齡到渭北軍中投靠,受到賞識。此后,房玄齡隨李世民征戰,參與軍機。李世民即位后,房玄齡官至宰相。他定法令,重人才,為官勤勉,對安定天下有重大貢獻,享有良相美譽。
公元648年,房玄齡病死,時年七十歲。唐太宗不勝悲痛,并為其廢朝三日,以示哀悼。
歷史名人故事6
元忠執火入墓耀門楣
北齊時期,有一個叫李元忠的人。當是他還是一介白衣,一天晚上,他突然做了一怪夢。夢見他執火炬進入了父親的墓穴。醒來之后,他感到不吉利,于是,就找到恩師,求他解夢。老師聞聽之后,言道:“此乃是大吉之兆,你執火炬進入你父親的墓穴,此景此情不正是說‘光照先人’嘛?”果然,事后李元忠在仕途之路上,平步青云,官運亨通。
歷史名人故事7
蔣琬夢血淋牛頭
火燒赤壁之后,蔣琬以州書佐的身份隨劉備入蜀,初為廣都(縣)長,而常感不展其志。一日,他夢見門外有只鮮血淋淋的牛頭,驚醒之后心中十分惶恐。后來,他聽說趙直解夢之術高超便立刻將他接到家中,讓其為自己解夢。
趙直聽后看了看蔣琬,見其表情煩憂,隨即笑著說:“不必過慮,此為大喜之兆啊,你要當高官了,將至三公之位!”蔣琬疑惑,便問何以見得,趙直解釋說:“夫見血者,事之分明也。事之分明者,立可見也。牛頭鼻頭者,皆公字之象也。東家必當至公。”蔣琬聽后終得以心安。事后,蔣琬果真被任為什邡令,后又升為大司馬,位居三公之列。
歷史名人故事8
夏桀時,建造的酒池中可以運船;堆起的酒糟足有十里長,池中之酒可供牛飲者三千人。關龍逢向夏桀進諫說:古代的君王,講究仁義,愛民節財,因此國家久安長治。如今國王您如此揮霍財物,殺人無度,您若不改變,上天會降下災禍,那時定會有不測的結果。他懇請國王改變這種情況。說畢,立于朝廷不肯離去。夏桀大怒,命人把他囚而殺之。關龍逢因忠諫被殺,在夏王朝內外引起很大不滿,很多人都不敢直言進諫,只想遠遠離去。
歷史名人故事9
黃帝占夢得名臣
漢魏時代的皇甫謐在《帝王世紀》中記載:黃帝軒轅曾做一夢,夢見“大風吹天下之塵垢皆去,又夢人執千鈞之弩驅羊萬群”。夢醒后,黃帝對自己的夢境進行了分析,他認為“風為號令,執政者也;垢去土,后在也。天下豈有姓風名后者哉?夫鈞弩,異力者也;驅羊萬群,能牧民為善者也。天下豈有姓力名牧者哉?”依自己所解,皇帝便開始尋求夢中所述人才,最終得到風后、力牧兩位名臣。
歷史名人故事10
愛因斯坦小時候,是被所有人公認的一個小笨蛋,笨到同學們見到他就議論紛紛,笨到老師也覺得他無可救藥了。可是呢,愛因斯坦去具有了常人所沒有的意志力,那,就是“勤奮”!
在手工課上,別的小朋友都交了一個個精美的手工作品,可他卻交了一個工藝粗糙的的小木凳子,大家都笑話他。老師也諷刺他:“我看沒有比這個更糟糕的東西了!”可是愛因斯坦卻拿出了兩個比這個更加糟糕的小凳子,這時,老師和同學們驚呆了,也由此改變了對他的看法。
這是愛因斯坦的成長過程中一次小小的勤奮,他的收獲是得到了同學和老師對他新的看法;長大了以后,愛因斯坦更加勤奮了,他的成就也就更大了——他得到了諾貝爾獎、以及許多數都數不清的獎項。
歷史名人故事11
岳飛夢二狗爭言陷囹圄
岳飛,字鵬舉,相州湯陽(今屬河南)人。他出身佃農,自幼喜讀兵書,練就一身好武藝。北宋末年,北方的金國屢次南侵。岳飛以“敢戰士”應募入伍。其母姚氏為了鼓勵兒子英勇殺敵,報效國家,親手在他的背上刺“精忠報國”四個大字。岳飛不辱母命,窮其一生的精力,報效祖國,捍衛疆土上。但是,事不隨人愿。正當岳飛和金兵打的不可開交時,突然接到了
返回京城受命的詔書。在北上的途中,岳飛做了一夢,夢中只見兩條狗爭相交談。于是,岳飛便請來占夢師圓夢。
占夢師聽后便說此夢乃兇兆,并說岳飛此行北去可能會有牢獄之災。岳飛問其原因,占夢師說:“二狗爭言,不正好應了‘獄’字的字形嗎?”
后來岳飛真的受到了牢獄之災,而且被以莫須有的罪名給殺害了,一代忠良含恨而終。
歷史名人故事12
其母姜原,原為帝嚳元妃。姜原出野,見巨人足跡,踏之,踐之而動如孕。生一子,以為不祥,棄之隘巷,馬牛從他旁邊過都不踩它;徙置之林中,適會山林多人,遷之;而棄渠中冰上,飛鳥以其翼覆薦之。姜原以為神,遂收養長之。初欲棄之,因名曰棄。棄為兒童時,好種樹麻﹑菽,麻﹑菽。成人后,好耕農,相地之宜,善種谷物稼穡,民皆效法。堯聽說,舉為農師,天下得其利,有功。舜曰:“棄,黎民始饑,爾后稷播時百谷!狈鈼売谯,號曰后稷,別姓姬氏。后稷是個大農業家。
歷史名人故事200字:泰伯
相傳,泰伯、仲雍二人是親兄弟,生父即周朝太王古公父。本來,泰伯兄弟在古公父去世后應該依次繼承王位。但是他們看到父親特別喜歡第三子季歷的兒子姬昌(即后來的周文王),況且姬昌的確有超人的才能,因此決定主動把繼承權讓給季歷。然后由季歷傳給姬昌。后來,古公父等人接二連三地要他們繼承王位,他們都堅辭不受。為了斷絕別人擁立他們的念頭,泰伯、仲雍便出逃至遠荒之裔的東吳荊蠻地區,斷發紋身,遵行當地落后民族的習慣。周部族的人們見他倆意志堅決,就只好擁立季歷和姬昌。這便是歷史上著名的"泰伯讓王"的故事,泰伯到了荊蠻后,荊蠻人為他把家業傳給幼弟的義舉而感動,紛紛前來投靠、跟隨。在他和仲雍的帶動下,由開始的一千多家,逐漸發展壯大,進而建立了吳國,建都于吳(今江蘇蘇州)。
歷史名人故事13
1796年的一天,一個青年開始做導師留的數學題。
前兩道題完成順利。只剩第三道題:要求只用尺規,畫出一個正17邊形。
這位青年絞盡腦汁,但是毫無進展。困難激起了斗志。他終于完成了這道難題。
導師看到學生的作業驚呆了。他激動地說:“你知道嗎?你解開了遺留兩千多年的數學難題!”
原來,導師因為失誤,把這道題目的紙條交給學生。
每當回憶時,這位青年總是說:“如果有人告訴我,這是一道有兩千多年歷史的數學難題,我可能永遠也沒有信心將它解出來!
這位青年就是數學王子高斯。
歷史名人故事14
眾多的讀者受《三國演義》的影響,無不覺得華佗死得冤枉。神醫華佗懸壺濟世,不甘心被曹操一人所役使,他以妻子有恙為借口,離開曹操,曹操頭疾難忍之下,欲招華佗而回,可是華佗卻不肯再返許昌,曹操一怒,將華佗捉回殺之。
可是歷史上的`事實并非這回事,換句話來說,曹操和華佗這兩輛車碰到了一起,并非曹操全責,至少華佗也得負三分之一的責任。
根據《三國志·魏書·方技傳》中記載,華佗年少時,曾經在徐州一帶游學,是個“兼通數經”的讀書人,因為才氣大的緣故,故此,沛國相陳珪舉薦他為孝廉(相當于舉人),而太尉黃婉也征召他做小官,都被華佗一一拒絕了。
華佗當時走得是以醫養學之路,那種芝麻綠豆似的小官,滿足不了華佗的胃口。《三國志》的作者陳壽在《方技傳》中,曾經這樣寫華佗:然本作士人,以醫見業,意常自悔!
要知道在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漢代,醫生是賤業,華佗因為醫術高明,常被高官巨賈們召去治病,在謙卑的忍隱,萬分的謹慎中,華佗早已經厭煩了這種“使我不得開心顏”的生活,在《后漢書·方術列傳》中,這樣寫華佗的性格:為人性惡,難得意。
可以想見,華佗并非是一位謙和的名醫,他的脾氣也很乖張,時常處在求官不得,可又不得不干醫生的矛盾之中。
曹操因造建始殿,揮劍砍礙事的一棵梨樹,在傳說中得罪了梨樹神,故此得了頭風病,曹操召華佗來許昌后,華佗一針便止住了他的頭痛,這讓曹操心中歡喜,便封了華佗一個“專視”的官,換句話來說,華佗就做了曹操的保健醫生。
曹操作為一個“霸道總裁”,他得到了——當時天下最好的名醫華佗,可是華佗作為醫界的“精英白領”,他并沒有得到他需要的官職、金錢、名譽和地位,甚至他還失去了一個當野醫的自由。
華佗在曹操身邊當了一陣保健醫生,他覺得不快樂,也沒法快樂(干不好,會被殺頭,而且曹操也沒太拿華佗當回事,不舍得向對敬重關羽一樣對待他)華佗就以收到家書,想回家住幾天為由,向曹操告假。
曹操準了華佗的假后,華佗以妻子有病為由,一直拖延時間不回許昌。
曹操曾經對手下這樣說華佗:佗能愈此,小人養吾病,欲以自重。這句話的意思是,華佗能治好我的病,可是他不懷好意,故意拖延,目的是挾病自重。
(《三國演義》中,華佗有讓曹操服下麻沸散,然后用利斧劈開曹操的腦袋,取出曹操頭風的病根風涎一說,屬于小說家的言語,說法不太可信,故此在本文中,略去不提)。
頭風之疾,現代醫學稱之為慢性頭痛,或者叫偏頭痛,屬于疑難雜癥之一,很難治愈,治愈后也非常容易復發,華佗作為漢代中醫界的“精英白領”,我們應該相信他是當時唯一能治療此病的醫生,可是他以病相挾,卻沒有得到他朝思暮想的高官。
曹操作為魏國最高的“霸道總裁”,偏不想被華佗所要挾(關羽是誰,人家是可以幫自己打江山的武將,華佗是誰,野醫一名,曹操從心里就瞧不起自學成才的華佗,給他個保健醫生的職位,曹操認為這都是最大的恩典了)。曹操認為,去了穿紅的有掛綠的,沒有了華佗,自己的頭風病也一樣有醫生會替自己治愈,曹操不理荀彧替華佗求情,憑著心情,將囚于監獄的華佗,以欺騙罪和不從征召罪處死!
霸道總裁法則就是:我是螃蟹別惹我!我心里是怎么想的,就怎么做,跟著感覺走的滋味確實很嗨皮(興奮),而霸道總裁法則就是這樣霸道,同時,這個法則也不按道理出牌。曹操認為自己的命令華佗必須遵守,否則他一定沒命。可是華佗(老子是技術尖子,自學成才怎么了,我不給你治病,曹操你老小子也活不幾天)也是一樣的執拗,他認為,曹操要對自己下手,就沒有人給他治療頭風,故此,他不敢殺自己。
針尖對麥芒。最后,華佗的醫術,沒有敵過曹操的屠刀,華佗死了,曹操在不久之后也病亡了……
在這場血腥的游戲中,法律只是幌子,真正的兇手是——霸道總裁法則:我是螃蟹別惹我!殺人的挺痛快,但曹操殺了華佗,也等于斷了自己的性命。
華佗脾氣挺大,但再大的脾氣也無法阻擋曹操這只螃蟹的兇猛,華佗慘亡于權力的螯鉗之下。
如果將其引申一下,在現代的商企中,一些認為企業離開自己一定玩不轉的白領精英們,如果想以管理和技術要挾那些霸道總裁,一定要仔細看清,如果你的上司是一個曹操型的總裁,你要記住,你的要挾在他這里是絕對行不通的!
這位霸道總裁,他往往會選擇維護自己的權威,“手起刀落”干掉這些膽敢要挾自己的白領,痛快和感覺最重要,至于企業亡不亡那就以后再說了。
而如果你是曹操型的總裁,也一定要轉變一下“霸道”觀念,這世界上真有不可替代的白領,千萬不要認為,去了穿紅的有掛綠的,干掉這些經!稗王曜印钡陌最I很容易,但沒有了他們,企業也會很快倒閉!
故此,現在職場上混“霸道”不重要,彼此了解,彼此理解,彼此珍惜才真的很重要。
歷史名人故事15
慕容垂
慕容垂重小就勇冠三軍,深受父親慕容皝的喜愛。后來卻被太傅慕容評逼走,在在付堅麾下忍辱負重幾十載,直到須發皆白才重新收拾了燕家天下,也可以算是大器晚成。
慕容垂為前燕開國皇帝慕容皝第五子,慕容暐之叔。甚得慕容皝寵愛,后來得到慕容恪賞識,曾為前鋒都督,前燕吳王。369年晉將桓溫率軍攻前燕,在枋頭撤退,慕容垂以三萬騎追到襄邑(今河南睢縣),大敗晉軍。后被太傅慕容評逼走,攜妻子投降前秦。淝水之戰中進攻被委派進攻襄陽,暗中保存實力,在前秦敗后叛變,慕容垂糾合鮮卑、烏桓,建立后燕,率軍二十萬攻鄴,一年后奪據鄴城。
386(60歲)年稱帝,定都中山(河北定州市)。393(67歲)年消滅慕容泓的西燕政權。因扣留北魏王拓跋圭弟弟,與本是藩屬的北魏關系惡化。395(69歲)年太子慕容寶征北魏,于參合陂之役大敗,隔年慕容垂反擊,但病死于親征途中。
【歷史名人故事】相關文章:
歷史名人故事04-27
歷史名人故事精選12-14
歷史名人故事06-08
國外歷史名人故事10-21
歷史名人故事簡短04-23
學習歷史名人的故事04-23
古代歷史名人故事11-17
近代歷史名人故事11-17
歷史名人的春聯故事12-16
中華歷史名人故事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