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惜時讀書的故事
名人惜時讀書的故事1
張溥字天如,號西銘,太倉人,生于明朝末年,是明代著名的文學家。
張溥自幼刻苦自勵,勤奮好學,每次讀書,定要先親手抄一遍,抄完后朗讀一遍,然后焚化燒掉。接著再抄、再讀、再焚,一篇經典文章非得如此六、七次后,才肯罷休。因為每一篇文章張溥都要抄七遍,他右手握筆的地方,指頭手掌都結成厚繭了。冬天氣候寒冷干燥時,手指皮受凍干燥而裂開,他就用溫水暖一下手再抄,一天總要用溫水暖好幾次。
后來他就把自己的書齋命名為“七錄齋”,一生的著作也稱為《七錄齋集》。
名人惜時讀書的故事2
1/名人珍惜時間刻苦讀書的故事之宋濂冒雪訪師
明朝著名散文家、學者宋濂自幼好學,不僅學識淵博,而且寫得一手好文章,被明太祖朱元璋贊譽為“開國文臣之首”。宋濂很愛讀書,遇到不明白的地方總要刨根問底。這次,宋濂為了搞清楚一個問題,冒雪行走數十里,去請教已經不收學生的夢吉老師,但老師并不在家。宋濂并不氣餒,而是在幾天后再次拜訪老師,但老師并沒有接見他。因為天冷,宋濂和同伴都被凍得夠嗆,宋濂的腳趾都被凍傷了。當宋濂第三次獨自拜訪的時候,掉入了雪坑中,幸被人救起。當宋濂幾乎暈倒在老師家門口的時候,老師被他的誠心所感動,耐心解答了宋濂的問題。后來,宋濂為了求得更多的學問,不畏艱辛困苦,拜訪了很多老師,最終成為了聞名遐邇的散文家!
2/名人珍惜時間刻苦讀書的故事之蘇洵發憤
蘇洵是宋朝著名的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小時候很貪玩,直到二十七歲才認識到讀書很重要,從此開始發憤讀書,抓緊一切時間學習。有一年端午節,蘇洵從早晨起來就扎在書房里讀書。他的妻子端了一盤粽子和一碟白糖送進了書房。將近中午時,夫人收拾盤碟時,發現粽子已經吃完了,碟里的白糖卻原封未動,而旁邊硯臺上竟有不少糯米粒。原來,蘇洵只顧專心讀書,誤把硯臺當成了糖碟。正是憑著這種認真刻苦的精神,蘇洵成為了文學大家。
故事點評:從古至今,年老發奮學習的事例也比比皆是,青少年年老就不能學習了嗎?當今知識爆炸的年代,現代科學文化迅猛發展,使知識的更新期大大縮短,活到老學到老是時代的要求,它要求人從幼年到垂暮都要不間斷地學習,不用說人到中年,就是老年仍然需要堅持學習,否則趕不上時代的步伐。
3/名人珍惜時間刻苦讀書的故事之高爾基救書
世界文豪高爾基對書感情獨深,愛書如命。有一次,他的房間失火了,他首先抱起的是書籍,其它的任何東西他都不考慮。為了搶救書籍,他險些被燒死。他說:“書籍一面啟示著我的智慧和心靈,一面幫助我在一片爛泥塘里站起來,如果不是書籍的話,我就沉沒在這片泥塘里,我就要被愚蠢和下流淹死。”
4/名人珍惜時間刻苦讀書的故事之八十二歲的狀元
梁灝是五代時期的人,卻是宋太宗時期的狀元郎。他從五代后晉天福三年(938年)起就不斷地進京應試,歷經后漢和后周兩個短命朝代。雖然屢試不中,但他毫不在意,總是自我解嘲地說:“考一次,我就離狀元近了一步!敝钡剿翁谟何醵(985年),他才考中進士,被欽點為狀元。他一共考了四十七年,參加會試四十場,中狀元時已經是滿頭白發的老翁了。在大殿上,太宗問他的年歲,他自稱:“皓首窮經,少伏生八歲;青云得路,多太公二年!毖悦髯约菏前耸䴕q了。短短兩句話,包含了多少考場上的艱苦和辛酸!
故事點評:梁灝八十二歲中狀元是那個時代的悲哀,因為他生逢五代亂世,人生坎坷在所難免。但他的那種堅忍不拔的精神卻是極為可貴的。在求學路上,如果人人都像梁灝那樣孜孜不倦,為達到目標不惜追求到須發皆白,那么,即便最后不能功成名就,至少可以滿腹經綸垂名后世。這種堅毅的求學精神值得每個人稱頌和學習。大器晚成的故事告訴青少年:學習不在于年齡,人的一生是一個不斷學習、不斷完善的.過程,只要正確對待,持之以恒,就能達到你的目標,實現自己的理想。
名人惜時讀書的故事3
李白(701-762)是我國歷史上偉大的詩人之一。他之所以能"開口成文,揮翰霞散",寫出數以千計為人民傳誦的詩篇,主要是他長期刻苦學習勤奮鉆研的結果。當然,與家教也是不無關系的。
李白的父親是個很有文學修養的人。李白剛剛懂事的時候,有一次聽到父親在書房里朗讀《子虛賦》,那優美動聽的文詞,使李白人迷人神。開始,父親以為他聽不懂,后來父親發現每當他朗讀詩文的時候,李白便到父親跟前,眼睛盯著父親,認真聆聽。有時竟隨著父親感情的起落表示悲歡。于是,父親便留他在書房里一塊學習,一塊朗誦。幼時的李白幾乎每天都是在書房里度過的。
在父親的教育下,李白"五歲誦六甲"(指推算生辰年月的六十甲子),"十歲觀百家"(指諸子百家的各類書籍),十五歲開始學寫文章和詩歌。他最早寫的《惜余春賦》、《明堂賦》、《大獵賦》都曾受到文豪的重視。
李白的進取精神特別強,他甚至有超過司馬相如的抱負。為了使自己成為一個有學問的人,他下了很大決心,同一位好朋友住到成都附近的青城山里去,專心攻讀,博覽群書,鉆研詩文書法。他在青城山,一連苦讀了好幾個年頭,都不曾進城去閑逛一次。
但是,少年時的李白,在學業上也不是沒有發生過動搖的。他在四川眉州象耳山讀書的時候,一度對學習的艱苦和緊張適應不了,曾想中途放棄學業,做一個自由自在、隨意飄游的浪子。一天,他離開象耳山,正走到山下小河邊時,遇見一位頭發花白姓武的老大娘蹲在河邊磨鐵杵。李白好生奇怪,走上前去問大娘干什么。武大娘指著鐵柞說:"我要把它磨成針。"李白以為老大娘在拿他開心,不相信老大娘的話,問道;"這么粗的一根鐵杵,能把它磨成針嗎?"老大娘意味深長地對李白說:"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李白聽了心里不覺一怔,頓時感慨萬分,獨自一人在河邊沉思了很久,從中得到極大的啟發。于是,他又堅定地往山里走去,決心繼續歸山終業。
從此,"鐵杵磨成針"成了李白的座右銘。他始終以這種精神來要求自己"讀破萬卷書"。正因為如此,所以他后來做的詩,都能達到有如信手拈來、妙語天成的程度。
名人惜時讀書的故事4
賈島之所以成名,卻并非由于他的英雄氣概,而是由于他的苦吟。人們最熟悉的“推敲”的典故,便是出于此公身上。毫無疑問,寫“僧敲月下門”當然比“僧推月下門”的句子要好得多。這幾乎已經成了講究煉字的一個最尋常的例證。可是,懂得這樣一些起碼的文字“推敲”的技巧,難道就可以稱得起是一位苦吟的詩人了嗎?問題當然不是這么簡單。否則,成為一個大詩人也太容易了。
賈島的苦吟,實際上是在煉意、煉句、煉字等方面都用了一番苦工夫。而這些又都是與作品的思想內容和時代性分不開的。首先我們看到賈島非常用力于煉意,因而他的作品具有引人入勝的意境。如果寫一首詩而意境不佳,味同嚼蠟,叫人讀了興趣索然,那就不如無詩。有了好的意境,然后還必須保證這種意境能夠在字句上充分表達出來。
賈島的每句詩和每個字都經過反復的錘煉,用心推敲修改。但是到了他寫成之后,卻又使讀者一點也看不出修改的痕跡,就好像完全出于自然,一氣呵成的樣子。由此可見,所謂苦吟只能是從作者用功的方面說的,至于從讀者欣賞的方面說,卻不應該看出作者的苦來。
賈島有許多作品都可以證明這一點。例如《渡桑干河》的詩寫道:“客舍并州已十霜,歸心日夜憶咸陽。無端更渡桑于水,卻望并州是故鄉!边@首詩的意思很曲折,而字句卻很平易。這樣就顯得詩意含蓄,使讀者可以反復地咀嚼它的意味。如果多用一兩倍的字句,把它的意思全都寫盡,讀起來就反而沒有意思了。在賈島的作品中,象這樣的例子太多了。
【名人惜時讀書的故事】相關文章:
2.寫讀書的名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