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ub id="h4knl"><ol id="h4knl"></ol></sub>
    <sup id="h4knl"></sup>
      <sub id="h4knl"></sub>

      <sub id="h4knl"><ol id="h4knl"><em id="h4knl"></em></ol></sub><s id="h4knl"></s>
      1. <strong id="h4knl"></strong>

      2. 歷史名人故事:諸葛亮教子

        時間:2020-10-24 08:02:04 名人故事 我要投稿

        歷史名人故事:諸葛亮教子

          諸葛亮(181234)是西蜀的丞相,他以神機妙算而聞名。他為子孫的打算,也是算計得比較久遠的。他在給哥哥諸葛瑾的信中曾特意說到他的兒子諸葛瞻:瞻今已八歲,聰慧可愛,嫌其早成,恐不為正器耳。

        歷史名人故事:諸葛亮教子

          諸葛亮擔心的是:聰明過早外露,容易自滿自足,反而成不了大器。所以他給諸葛瞻起的名字叫做思遠。他給外甥的信也說:志當存高遠。這都表明他希望后代有遠大的理想和志向。

          怎樣才能有遠大的志向呢?諸葛亮在給兒子的信中指出了兩個條件:一個叫靜,一個叫儉。他說: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

          他認為人要有才,就要刻苦學習,要學習就要有志氣。還要心靜,心不靜就不能專心治學。生活太舒適了,也容易分散精力,立不了大志。生活儉樸才是涵養道德的主要條件。

          他在給外甥的`信中進一步指出:要堅持自己的遠大志向,忍屈伸,去細碎,廣咨問,除嫌吝。這就是說,要不考慮一時的得失,不貪圖生活上的享受,廣交師友,不計較個人的恩怨,這樣做了,雖有淹留也許一時不成功,何損于美趣,何患于不濟。學習之中有樂趣,也一定會有用的。怕的是志不強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滯于俗,默默束于情。受追求世俗的物質生活和情欲的影響,失去堅強的信心那就會永竄伏于凡庸,不免于下流矣!

          可見,諸葛亮讓子孫生活儉樸,是為了使他們更有出息,其眼光不能不說超俗遠大!

        【歷史名人故事:諸葛亮教子】相關文章:

        歷史名人故事(15篇)12-06

        歷史名人勵志小故事09-17

        歷史名人故事15篇08-18

        歷史名人故事:包拯分銅錢12-11

        歷史名人故事集合15篇12-06

        歷史名人朱元璋治嘴巴的故事12-11

        歷史名人李白婚戀碰壁的故事12-11

        歷史名人蘇軾勵志后人的故事12-11

        歷史名人勵志小故事7篇09-17

        中國歷史名人故事(15篇)02-16

        在线咨询
        国产高潮无套免费视频_久久九九兔免费精品6_99精品热6080YY久久_国产91久久久久久无码
      3. <sub id="h4knl"><ol id="h4knl"></ol></sub>
        <sup id="h4knl"></sup>
          <sub id="h4knl"></sub>

          <sub id="h4knl"><ol id="h4knl"><em id="h4knl"></em></ol></sub><s id="h4knl"></s>
          1. <strong id="h4knl"></strong>

          2. 亚洲诱惑人的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美女福利视频 |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天堂麻豆 | 久久免费国产視频 | 中文字幕色婷婷在线精品中 | 亚洲成AV人片乱码色午夜男男 |

            歷史名人故事:諸葛亮教子

              諸葛亮(181234)是西蜀的丞相,他以神機妙算而聞名。他為子孫的打算,也是算計得比較久遠的。他在給哥哥諸葛瑾的信中曾特意說到他的兒子諸葛瞻:瞻今已八歲,聰慧可愛,嫌其早成,恐不為正器耳。

            歷史名人故事:諸葛亮教子

              諸葛亮擔心的是:聰明過早外露,容易自滿自足,反而成不了大器。所以他給諸葛瞻起的名字叫做思遠。他給外甥的信也說:志當存高遠。這都表明他希望后代有遠大的理想和志向。

              怎樣才能有遠大的志向呢?諸葛亮在給兒子的信中指出了兩個條件:一個叫靜,一個叫儉。他說: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

              他認為人要有才,就要刻苦學習,要學習就要有志氣。還要心靜,心不靜就不能專心治學。生活太舒適了,也容易分散精力,立不了大志。生活儉樸才是涵養道德的主要條件。

              他在給外甥的`信中進一步指出:要堅持自己的遠大志向,忍屈伸,去細碎,廣咨問,除嫌吝。這就是說,要不考慮一時的得失,不貪圖生活上的享受,廣交師友,不計較個人的恩怨,這樣做了,雖有淹留也許一時不成功,何損于美趣,何患于不濟。學習之中有樂趣,也一定會有用的。怕的是志不強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滯于俗,默默束于情。受追求世俗的物質生活和情欲的影響,失去堅強的信心那就會永竄伏于凡庸,不免于下流矣!

              可見,諸葛亮讓子孫生活儉樸,是為了使他們更有出息,其眼光不能不說超俗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