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別人的名人故事大全
引導語:尊重別人的名人故事有哪些?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關于尊重別人的名人故事大全,歡迎閱讀!
尊重別人的名人故事 篇1
在美國,一個頗有名望的富同在路邊散步時,遇到一個衣衫襤褸、形同瘦骨的擺地攤賣舊書的年輕人在寒風中啃著發霉的面包。有著同樣苦難經歷的富商頓生一股憐憫之情,便不假思索地將8美元塞到年輕人的手中,然后頭也不回地走開了。沒走多遠,富商忽然覺得這樣做不妥,于是連忙返回來,從地攤上撿了兩本舊書,并抱歉地解釋說自己忘了取書,希望年輕人要介意。最后,富商鄭重其事地告訴年輕人說:“其實,您和我一樣也是商人。”
兩年之后,富商應邀參加一個商賈云集的慈善募捐會議時,一位西裝革履的年輕書商迎了上來,緊握著他的手不無感激地說:“先生,您可能早忘記我了,但我永遠也不會忘記你。我一直認為我這一生只有擺攤乞討的命運,直到你親口對我說,我和你一樣都是商人,這才使我樹立了自尊和自信,從而創造了今天的業績……”
富商萬萬也沒有想到,兩年前一句普通的話竟能使一個自卑的人樹立了自尊心,一個窮困潦倒的人找回了自信心,一個自以為一無是處的人看到了自己的優勢和價值,終于通過自強不息的努力獲得了成功。
不難想象,這位富商當初即使給年輕人很多錢,沒有那一句尊重鼓勵的話,年輕人也斷不會出現人生的劇變。這就是尊重的力量啊。
尊重別人的名人故事 篇2
一個靜謐的深夜,窗外有雨在詮釋著淅淅瀝瀝的詩意。這時,我忽然想起曾經聽說過這么一個故事:
是在一個極其普通的家庭。冬春換季的時候,母親把放了整整一個冬天的該用得著的生活用品拿了出來,進行整理、歸類。母親意外地發現,女兒去年秋天才買的一雙鞋子已經穿著不合腳了,但是又沒有合適的人可送,怎么辦呢?雖然這雙鞋子還比較新,也很漂亮,最后也只好決定丟掉。女兒于是自告奮勇地要把鞋子丟進垃圾箱里去。但是母親卻阻止說:“別忙!币贿呎f著一邊接過這雙鞋子,拿出鞋油和鞋刷,細細地擦拭、上油。女兒不解地問:“不是要丟掉嗎?”
“是的,”母親頭也不抬地回答,“但這是一雙還能穿的鞋子,撿垃圾的人或者別的人也許會穿的。我們要把鞋子擦得干干凈凈的,這樣做是對受施者的尊重。”
鞋子擦好了,亮得幾乎讓人舍不得丟掉。 母親把鞋子遞給女兒:“去,現在你可以把鞋放在垃圾桶旁邊了。”
“你直接把鞋子送給那個撿垃圾的人不是更好嗎?”女兒又問。
“ 不,”母親搖搖頭,“撿垃圾的人自食其力,他們并不是乞食者。當面給他們東西,會使他們覺得難堪的。放在那里讓他們高高興興地撿走,才是真正的善行——不讓他們有被施舍的感覺!庇谑桥畠赫兆隽恕
后來,母女二人在陽臺上,隔著透明的玻璃窗,看到那個撿垃圾的人快樂地、小心翼翼地收起那雙鞋子,邁著比以前輕快得多的步子踏上歸路。也許,他是等不及要把這雙又新又漂亮的禮物送給自己疼愛的女兒?他會不會把拿鞋子的手放在背后讓女兒猜自己給她帶回了什么好東西,然后繪聲繪色地給她講述自己意外得到這件寶貝的經過?母女二人你一言我一語地討論著,心中充滿了歡樂。
丟掉一雙已經不能穿的鞋子是一件太細小也太尋常的生活瑣事,然而,故事中的母親卻把它演繹成了一個如許溫馨的故事。而這種轉變的產生,只是源于母親擁有一顆對他人的尊重之心。是的,尊重可以創造奇跡,盡管也許它只不過是一個淺淺的微笑,一聲輕輕的問候。但是對你我來說,這已經足夠了,因為它意味著生活的美好,以及社會的和諧。這樣的氛圍,才是我們孜孜不倦地追求的目標。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边@是儒家的推崇,我們可以看到,在這里,它所強調的,是典型的以己推人,但是,它同時又是營造和諧社會的不二法門。就好像詞里所說的,“換我心,為你心,始知相憶深!钡拇_,只有真正地做到以己度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方能真正意識到應該重視每一個個體的存在,方能真正地尊重別人,一如愛護自己。所謂“惺惺相惜”,我想,是可以從這個層面來理解的吧。
尊重別人的名人故事 篇3
一次,葉淑穗和朋友一起拜訪周作人。他們走到后院最后一排房子的第一間,輕輕地敲了幾下門,門開了。開門的是一位戴著眼鏡、中等身材、長圓臉、留著一字胡、身穿背心的老人。他們推斷這位老人可能就是周作人,便說明了來意。
可那位老人一聽要找周作人,就趕緊說“周作人住在后面”。于是,葉淑穗和友人就往后面走,再敲門,出來的人回答說周作人就住在前面這排房子的第一間。他們只得轉回身再敲那個門,來開門的還是剛才那位老人,說他自己就是周作人,不同的.是,他穿上了整齊的上衣。
尊重別人的名人故事 篇4
顧頡剛(注:中國現代著名歷史學家)有口吃,再加上濃重的蘇州口音,說話時很多人都不易聽懂。一年,顧頡剛因病從北大休學回家,同寢室的室友不遠千里坐火車送他回蘇州。室友們憂心顧頡剛的病,因而情緒并不高。在車廂里,大家顯得十分沉悶,都端坐在那兒閉目養神。顧頡剛為了打破沉悶,率先找人說話。
顧頡剛把目光投向了鄰座一個和自己年齡相仿的年輕人身上,主動和對方打招呼:“你好,是去蘇州的嗎?”年輕人轉過臉看著顧頡剛,卻沒有說話,只是微笑著點點頭。
“出去……求學的?”顧頡剛繼續找話。年輕人仍是微笑著點點頭。一時間,兩個人的談話因為一個人的不配合而陷入了僵局。“你什么……時候……到終點站呢?”顧頡剛不甘心受此冷遇,繼續追問著。年輕人依舊沉默不語。
而這時,坐在顧頡剛不遠處的一位室友看不過去了,生氣地責問道:“你這個人怎么回事?沒聽見他正和你說話嗎?”年輕人沒有理他,只是一個勁兒地微笑著,顧頡剛伸手示意室友不要為難對方。室友見狀,便不再理這個只會點頭微笑的木疙瘩,而是轉過身和顧頡剛聊起來。
當他們快到上海站準備下車的時候,顧頡剛突然發現那個年輕人不知什么時候已經走了,只留下果盤下壓著的一張字條,那是年輕人走時留下的:“兄弟,我叫馮友蘭。很抱歉我剛才的所作所為。我也是一個口吃病患者,而且是越急越說不出話來。我之所以沒有和你搭話,是因為我不想讓你誤解,以為我在嘲笑你!
馮友蘭的尊重就在于“不說話”,而路易十六的王后上絞刑架的時候,不經意間踩到了劊子手的腳,她下意識地說了一聲“對不起”,這是一種極其高貴的尊重,讓每個人都肅然起敬。
尊重別人的名人故事 篇5
海倫畢業后,便在華盛頓報社打雜。雖然是打雜,但愛好新聞事業的海倫很珍惜這次機會。
有一次,報社的一名記者按工作計劃去采訪一位畫家,可他的搭檔被臨時派去采訪一個突發事件。就在他著急之時,海倫自告奮勇,表示愿意與他同往。
進入畫家的住所,他們不由得皺起了眉頭,屋子里簡直就像一個垃圾場,各種畫作扔了一地,顏料畫筆,以及臟衣服到處都是。海倫小心翼翼地把地上的畫作以及亂扔的衣物略作整理,這才順利地走到畫家前面。
同行的記者開門見山地說道:“您好,我們是華盛頓報社的記者,現在可以開始采訪了嗎?”沒想到脾氣古怪的畫家只是聳了聳肩膀,并未答言。對于記者的各種提問,畫家回答得也極不配合。記者無奈,只好打算下次再來采訪。
起身說了告辭后,走在后面的海倫輕聲說了句“等一下”,然后她彎下腰,把之前自己整理的畫作以及衣物恢復成原樣,這才向畫家點點頭準備離去。
畫家突然開口:“你是我見過的最懂得尊重別人的人,我接受你們的采訪!焙惻d奮地笑了。憑借這次成功的采訪,海倫順利成為了華盛頓報社的記者,之后又通過一系列的努力,最終成為記者團資格最老的成員。
尊重別人的名人故事 篇6
舒爾茨和約瑟夫是美國紐約的兩個生意人,他們平時經營著自己的小公司,有空的時候也會拿出一些積蓄,做小規模的投資。
2013年5月的一天,他們在報紙上看到了一則非常不起眼的廣告——郊區有一幢非常古老的別墅以30萬美元的價格出售。舒爾茨和約瑟夫商量,覺得買下來修繕一下再轉手賣出去,至少可以賺到20萬美元。于是,他們各自拿出一半的錢,共同買下了那幢別墅。
在收拾打掃的時候,舒爾茨和約瑟夫發現這幢別墅幾乎可以算得上是一個“藝術倉庫”,里面到處是繪畫作品。有些胡亂地丟棄在地上,有些則成捆地塞在大紙箱子里,整理好了,一數,居然多達7萬幅。
舒爾茨和約瑟夫都驚呆了,這么多畫,怎么處理好?自己購買的只是房子,并不包括這些畫,他們決定物歸原主,就租了一輛小貨車,把這些畫送到了原房主那里。沒想到原房主連連擺手說:“我不要,我不要,這些簡直是垃圾,隨你們怎么處理吧!”
原房主是從一個名叫亞瑟·皮那讓的親戚那里繼承到這幢別墅的。皮那讓是一個毫無名氣的畫家,出生于1914年,為了繪畫,他付出了畢生的精力,一輩子沒有成家。不過,皮那讓的作品卻從未得到過別人的認可,以至于他終生都沒有賣出過自己的任何一幅作品。1999年,85歲的皮那讓帶著遺憾郁郁而終。原房主從皮那讓那里繼承過來后,這幢別墅就一直空著,現在因為急著用錢便決定出售,對于里面的畫,他也權當是一些沒人要的垃圾。
雖然得到了這樣的回復,但舒爾茨和約瑟夫還是覺得這些畫是一個人一輩子的心血,不應該隨隨便便地扔掉。盡管皮那讓是一個并不出名的畫家,他的畫也不受人歡迎,但是出于尊重,他們還是主動地另外拿出2500美元,買下了這些畫,原房主為這筆意外之財開心不已,表示隨他們怎么處置,自己都不會過問。
既然已經花了2500美元,總不能說扔就扔,舒爾茨和約瑟夫把這些畫送到了紐約的一個藝術品拍賣行,他們抱著碰碰運氣的想法,打算能賣多少算多少。一開始,拍賣行的人聽到皮那讓這個名字毫無興趣,后來,當舒爾茨拿出幾幅畫給他們看了以后,拍賣行的人都驚呆了。這些畫的藝術成就高得驚人,畫評師一致認為,這是眼下這個時代里最好的抽象派作品,他們甚至認為皮那讓突破性地開創了許多新畫藝。
此后的一個月里,拍賣行把這些畫賣出了一半,舒爾茨和約瑟夫收到了3000萬美元的回報。至于另一半作品,拍賣行和舒爾茨、約瑟夫商量,等過幾年皮那讓的名氣更高一些后再拿出來拍賣,相信能拍出更高的價格。
舒爾茨和約瑟夫花了30萬美元投資房子,卻意外地收獲了一筆將會遠遠超過3000萬美元的回報。對于他們的奇遇,拍賣行的人作出了這樣的評價:“這與他們的投資眼光無關,所有的一切只是因為他們懂得尊重別人,懂得尊重別人的心血和勞動,如果不是這樣,他們也會把這些藝術珍品當成垃圾扔掉。”
特別值得一說的是,隨著畫作的公開,皮那讓的聲譽果然日漸提高,許多畫評師和收藏家都認為他是一位被長期低估與冷落的優秀畫家。對于死去的皮那讓來說,或許這才是真正值得欣慰的事情吧!
兩個名不見經傳的投資人,出于“這些畫是一個人一輩子的心血”的心生惻隱,讓世人發現一位天才畫家皮那讓的同時,自己也賺取了一大筆金錢。這是件令人振奮的事。很多人艷羨的同時,或許會產生和拍賣行同樣的想法——“這與他們的投資眼光、運氣無關”,所有的一切只是因為他們懂得尊重別人的心血和勞動。
尊重別人的名人故事 篇7
67歲的瑪格麗塔 · 溫貝里是瑞典一名退休的臨床醫學家,住在首都斯德哥爾摩附近的松德比貝里。一天早上,溫貝里收到郵局送來的一張請柬,邀請她參加政府舉辦的一場以環境為主題的晚宴。
溫貝里有些疑惑,自己只是一名醫務工作者,跟環境保護幾乎沒有什么關聯,為什么會被邀請呢?溫貝里將請柬仔仔細細看了好幾遍,確認上面寫的就是自己的名字后,放下心來:“看上去沒什么不對的,我想我應該去!庇谑,溫貝里滿心歡喜地挑選了一套只有出席重大活動時才穿的套裝,高高興興地赴宴去了。
趕到現場,溫貝里不由得吃了一驚:參加晚宴的竟然都是政府高級官員。其中就有環境大臣萊娜 · ?,他們曾經在其他活動中見過面?吹綔刎惱锖,?讼仁且汇,然后馬上向她報以最真摯的笑容:“歡迎你,溫貝里太太!苯又鵁崆榈貙刎惱飵У较鄳淖簧稀刎惱锖驼獑T們一起進餐,并聆聽了他們對環境問題的看法和建議。
宴會結束后,按慣例要拍照留念,?搜垳刎惱镒诘谝慌。就這樣,溫貝里度過了一個愉快的晚上。
幾天后,溫貝里瀏覽報紙時,看到了自己參加晚宴的合影和一則新聞報道:“政府宴請送錯請柬,平民赴約受到款待!
原來,環境大臣埃克本來邀請的是前任農業大臣瑪格麗塔 · 溫貝里,由于工作人員的失誤,把請柬錯送到和農業大臣同名同姓的平民溫貝里手中。對此,埃克表示:“不管她是誰,只要來參加宴會,就應該受到尊重和禮遇!
看到這里,溫貝里不由得心頭一熱,敬重之情油然而生:?嗣髦且粋“冒牌貨”,非但沒有當場揭穿,反而給予了她大臣一樣規格的禮遇,這樣不動聲色的尊重足以令她欣慰一生。
尊重的最高境界不是體現在轟轟烈烈的大事之中。有時候,越是微不足道的生活細節,越是不經意的自然流露,越發見得尊重的可貴。
尊重別人的名人故事 篇8
2004年雅典奧運會最后一塊金牌,將在男子馬拉松比賽中產生。巴西選手德利馬已經35歲,這是他最后一次登上奧運舞臺,他為此做了充分準備。離終點只剩下最后6公里,他步伐穩健,呼吸勻稱,只要再堅持20分鐘,他的夢想就能實現。
然而一個愛爾蘭人突然闖入賽道,將德利馬強行拉到路邊人群。這次意外,徹底打亂了德利馬的比賽節奏。最終,他被追趕者超越,只收獲一枚銅牌。令人詫異的是,他在進入體育場時已經調整心態,一路微笑沖過終點。在頒獎儀式上,他極有風度,絲毫看不出剛剛經歷過一場意外。他接受媒體采訪時說:“我的目標是贏得奧運會獎牌。感謝上帝,我實現了這個目標。贏得銅牌的快樂,勝過一切可能有的怨恨之情。”那個愛爾蘭人,最終被判處12個月緩刑和3000歐元的罰金,并終身不得進入體育賽場。然而德利馬痛失金牌的結果,卻不會因為這次裁決而改變。
國際奧委會高度贊賞德利馬的體育精神,向他頒發了一枚以現代奧林匹克之父顧拜旦命名的獎牌,表彰他“公平競爭和發揚奧林匹克精神的出色表現”。他回巴西后,受到了英雄般的歡迎。后來,德利馬接受了愛爾蘭政府的道歉,并應邀在當年10月訪問了愛爾蘭首都都柏林。他說:“我知道愛爾蘭人民對襲擊事件感到痛心,但我不會記恨襲擊我的人,更不會記恨愛爾蘭人民!
12年后的今天,奧運會第一次來到了巴西。就在家鄉父老面前,在馬拉卡納體育場內,47歲的德利馬站在了主火炬旁,點燃了熊熊燃燒的圣火。這是體育賦予他的最高榮譽。
尊重別人的名人故事 篇9
馬克·吐溫是19世紀美國著名的現實主義作家。他寫了許多小說和評論批判當時的富豪權貴,這些著作廣為流傳。
其中的小說《哈德森》,更是對緬因州的丑惡權貴哈德森進行了徹底的諷刺和批判,在美國引起轟動。因此,哈德森對馬克·吐溫痛恨萬分,想著要找機會好好整治他一番。
馬克·吐溫除了熱愛寫作,還非常喜歡打獵和捕魚。有一年,他去了緬因州一個樹林里度假,那兒有一個很大的湖。于是,他買來漁網,捕了許多魚。馬克·吐溫結束這次度假的時候,把一大包魚帶到了車站。
哈德森不知從哪兒聽說了馬克·吐溫來到這里的消息,還得知馬克·吐溫準備帶走一些魚。他想,這真是天賜良機,一定要好好整治馬克·吐溫一番。
于是,他特意跑到車站,裝扮成一名普通旅客,和馬克·吐溫聊了起來。
他們先是聊著天氣,接著再聊緬因州。哈德森說:“緬因州的樹林里有個湖,你如果沒有去過就太可惜了,因為那里有許多魚!
“是的,我去過。”馬克·吐溫回答,“我剛剛在那里度過了一個愉快的假期,而且還捕了許多魚,正放在行李中準備帶回家!
“可是你知道嗎?那個湖其實是我的!惫律@時露出了真面目,“現在我要讓你嘗嘗寫文章批判我的后果!
哈德森謊稱那個湖是他的,并把馬克·吐溫帶到了法庭。他對法官說:“法官閣下,我是哈德森,剛才他親口承認從我的湖里捕走了許多魚,我提議法官將他收入監牢!
馬克·吐溫這才意識到,這個人就是曾經被自己用來寫成小說的丑惡權貴哈德森。他深思了片刻,計上心來。
他故作驚訝地笑著說:“你就是哈德森?就是我小說中的人物?誰都知道那是一個大壞蛋!”
一提到小說,哈德森更是氣不打一處來,他忙向大家辯解說:“馬克-吐溫是美國最大的謊言家,他的話沒有一句是可信的!
馬克·吐溫聽了這話,不但沒有生氣,反而哈哈一笑,說:“既然你說我是美國最大的謊言家,我的話沒有一句可信,那么,你還能用我說過的話來告我嗎?”
接著,馬克·吐溫又意有所指地對大家說:“為人處世,只要你坐得端,行得正,別人根本不會來諷刺或批判你。同樣的,如果一個人為人不善,心術不正,那么,哪怕你想誣陷和坑害別人,也注定會以失敗告終!
聽到這一番話,在一邊旁聽的人都紛紛鼓起了掌,法官也點起了頭。其實大家都明白,這是哈德森想坑害馬克·吐溫。
哈德森被氣得臉一陣紅一陣白,他終于明白過來,自己在不知不覺中已經掉入了馬克·吐溫設的陷阱里。他如果改口說馬克·吐溫的話是可信的,不僅是自己打自己巴掌,而且承認了自己就是他小說里那個可惡的主人公;他如果說馬克·吐溫的話都是不可信的,那就意味著馬克·吐溫說的在湖里捕魚的話不可信,那又如何告他呢?哈德森一陣權衡后,只能無奈地撤回了訴訟。
馬克·吐溫憑他的智慧和口才,不僅使自己免受處罰,還維護了自己的尊嚴,伸張了正義,也獲得了更多人的尊重。
尊重別人的名人故事 篇10
愛迪生曾經說過:“我崇尚一切德高望重的名人,但我從不敗倒在他們的腳下,我渴望用科學來否定他們的謬誤!
既然是名人,就一定在某方面有突出的能力,在蕓蕓眾生之間,鶴立雞群。它們是圣潔的偶像、是人們心中的“圣人”,它們的每一句話、每一個言談舉止,都被人們看在眼里,并分析出其中那“無人知曉的涵義”,以致于連那位名人都驚訝了。
曾聽說過這樣一個故事:一位作家洋洋灑灑地完成了一篇著作,可他并不知道,在這篇著作之中,有一個難以發現的錯別字。這個錯別字似乎很得意,因為只有它才“與眾不同”,竟飄飄然地炫耀起來了,旁邊的字不服氣了,大聲質問他:“你是一個千人嫌、萬人惡的錯別字,你憑什么炫耀,你有什么資格在這里大呼小叫!”而那個錯別字卻不著急,“不急,以后就知道了!”
數年后,這個作家的文章已經名聲遠揚了,人們開始瘋狂地了解他的資料,并從每個細節、每個動作甚至每個字都分析出了他當時的用意以及所體現的精神,當某個崇拜者閱讀這篇文章時,發現了這個錯別字,大驚:“作者用了通假字!”
看了這個小故事,相信大家不禁有些感觸吧!我們的教科書何嘗不是如此呢?譬如《木蘭詩》中,老師讓我們記住花木蘭的精神中那條“不慕高官厚祿”那句話,我們當時信了、也背了。后聽一位作家說,其實木蘭當時不當尚書郎,很可能是因為他怕女兒身份暴露被殺才推辭的,而不完全是“不慕高官厚祿”。
在現代社會中,許多名人的支持者都會挖空心思去找他們的一個個優點,哪怕是沾點邊,也要大肆宣傳,可名人再厲害,歸根結底,他還是人,不可能像支持者所說的那樣“十全十美”,他們也會犯錯、也會失誤,而這些崇拜者們的言論,不過是自欺欺人罷了,它們像一臺笨重的機器,迷信地倒在了名人的腳下,他們也許會因此而一帆風順,而更多的,則是頭破血流。
早在建國初期,一些人對某些名人迷信地五體投地,終日“老大哥”長、“老大哥”短的,結果弄得無所適從,甚至四處碰壁,不是這樣嗎?盲目迷信給我們留下的只有苦澀的回憶,只有自我解嘲的苦笑。
不要迷信名人——我們是清醒的凡人。
我們在仔細閱讀某些定論時,是否有證明過它的行為呢?伽利略不也在比薩斜塔上證明了亞里士多德的那個“物體的下墜速度與重量”的觀點是錯誤的嗎?而在此之前,所有的人都在嘲笑他,其實,他們是在笑自己。
百川歸海,殊途同歸。我們尊重一切名人,但我們有信心,我們絕不迷信。我們有否定的膽識,因為我們有“獨立思考”這個強大的武器。我們尊重名人,但絕不迷信他們。
尊重別人的名人故事 篇11
科學家愛迪生曾經說過:“我崇尚一些得高望重的人,但我不拜倒在他們的腳下,我渴望用科學來否定他們的某些謬誤。”一句話:尊重名人而不迷信名人。
之所以我們喜歡名人,把他(她)們當作偶像看待,是因為他們做出了一番偉大的事業。哥倫布發現了美洲新大陸而震驚世界,他就是偉人;萊克兄弟發明了飛機,為飛機史上打了良好的基礎,他們兩個是偉人;因為一個蘋果牛頓發現了地心引力,他也是偉人;我們的祖先——燧,鉆木取火,讓這個世界有了溫暖。如果沒有他,那么現在的人們也只能到火神阿波羅面前去討火種啦!
尊重名人吧,他們會給我們一切!
當然,我想你一定聽到過:“盲目地相信別人,盲目地相信一切他一定是一個蠢貨!泵耸歉呱袀ゴ蟮,但他們也是從人民中崛起的,他們無非是找到了一些前進的“鑰匙”。他們不是神,同樣也是人。我們只需要對他們尊重、敬仰,但無需迷信。
在四年級的時候,我們學過一篇課文——《兩個鐵球同時著地》,課文講了加利略對亞里士多德的話大膽的提出了質疑。接著,他反復驗證自己的話是對的,(這是私底下的)那時的人們都很信奉亞里士多德,人們都在說他在異想天開,試驗結果證明,大哲學家亞里士多德的話是錯的。
我喜歡故事中的加利略,因為他敢于質疑,對亞里士多德這樣的大哲學家不盲從。
最后,還是那句話,我們尊重名人而不迷信名人。
【尊重別人的名人故事大全】相關文章:
關于名人的故事大全07-27
關于自信的名人故事大全12-15
愛讀書的名人故事大全12-14
成語中的名人故事大全01-06
名人故事大全15篇12-27
名人勵志故事大全201608-17
名人成語故事大全03-05
職場英語:職場得到別人的尊重的秘籍10-31
名人勵志故事大全(8篇)12-14
古代名人勵志故事大全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