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河風光景點介紹
渭河中游河谷若干地名與方言淵源考證
渭河,作為中國最老的河流之一,孕育了中國最為古老的民族文化,而渭河流域,特別是渭河中上游地區的河谷地帶是中華民族的重要發祥地之一,在這里發現了震驚中外的距今八千年左右的大地灣文化遺址,這里還是古老的伏羲、女媧、軒轅文化的誕生地,更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封建專制的大一統王朝——秦王朝的發源、崛起之地。
渭河河谷地區,從甘肅省渭源縣開始,過天水,到陜西寶雞西境,一直是群山峻嶺,溝壑連綿的地形,特別是渭河中上游地區的天水一帶,既是秦嶺西麓的小隴山林區,又是黃土高原向南延伸的邊緣區域,尤其在天水城區方圓地帶,在這里形成了一道靚麗而又奇特的自然景觀:渭河北岸,黃土高坡上零星點綴著一些草木,渭河南岸,向南行進,一片蔥綠,漫山遍野林木聳立,悠然南山景象。
特殊的地理環境和人文環境,使得渭河谷地天水段的一些地名充滿了神奇的元素,在天水市麥積區的東片,也就是元龍鎮和三岔鄉一帶,至今有著一些先秦時期的民風習俗及語言特征。作為土生土長的天水人,特別是天水東片區的農村子弟,我對這片土地的熱愛之情使得我對這里一切都充滿感情。
一、有關地名的考證
(一)黃龍
在天水市麥積區三岔鄉有個名叫黃龍的村子,黃龍村位于渭河北岸,依山而成的一個村落,村子南邊是渭河,背靠著長滿綠柏的大山,這里依山傍水,環境優美,從風水角度來說是一個風水極好的地方。那這個村子為何叫黃龍呢?
《史記·孝文本紀》云:十五年,黃龍見成紀。天子乃復召魯公孫臣,以為博士,申明土德事。
《史記·張丞相列傳》云:其后黃龍見成紀,于是文帝召公孫臣以為博士,草土德之歷,制度,更元年。
綜合史料分析,古成紀范圍當屬今天水為中心的一帶,在古代行政地域區劃不是很明確的時代,而今的黃龍村很可能也是古成紀的范圍,且黃龍村附近的一景點還有補天石等與伏羲、女媧有關的文化遺跡。
有關黃龍地名之名的來源,除了筆者從史料中得到的解釋外,由于各方面原因暫未收集到有關考古成果和民間傳說的印證,自難以成說。
(二)伯陽
伯陽鎮位于麥積區東部,以盛產桃子而聞名遠近。關于伯陽之名的來源,天水本地學者多有研究,這和國學先祖老子有關。
史載:老子(約公元前571年—公元前471年),字伯陽,謚號聃,又稱李耳(古時“老”和“李”同音;“聃”和“耳”同義),楚國苦縣歷鄉曲仁里(今河南省鹿邑縣太清宮鎮)[人。傳說,當年函谷關總兵尹喜見到紫氣東來,老子騎青牛而至,便拜老子為師,后尹喜受老子感化,辭官隨老子西行到了家鄉天水。在西行的路上,老子曾路過伯陽鎮,并在此設臺講學,開化民智,遂有伯陽之名為此地之地名。
據后世考證,函谷關總兵尹喜為先秦時邽縣人,具體考證結果為今天水市麥積區伯陽鎮人,如今的伯陽鎮被稱為“尹喜故里”;時至今日,伯陽還有早在元代就建有老子、尹喜的道觀。奉祀老子的道觀稱柏林觀,又有講經臺。山后十余里有尹道寺,稱“尹喜故里”。其殿前有楹聯一付,曰“華章九篇入百子,經文五千誦道德”。
(三)水關
水關村位于麥積區三岔鄉,村落全址在渭河南岸的沖積平灘之上,此處的渭河兩岸均是大山,北岸為黃土高坡,南岸是綠茵成片,近些年由于花椒的效益俱增,漫山遍野都是花椒園,環境有很大改善。
水關村的地形相對來說比較開闊,東西都是河谷,南北雖夾兩山,但對于整個個村子來說南北的緩沖區域還是相對夠用的。那這個地方為何叫做水關呢?
漢語中,關指古代在險要地方或國界設立的守衛處所,如函谷關、雁門關等。仔細觀察水關村的地形和地理位置,不難發現這里確實是設關的理想地帶。在古代,從秦州向東行進,或者從長安向西行進,沿著渭河的小道走,無疑是最近的選擇。交通部《公路交通偏史研究》1984年5期說:從關中到天水落石出最古老的道路是“經廢丘(今陜西興平)、虢縣(今寶雞縣)至陳侖(寶雞市東),復循渭水河谷,沿(后來)南北朝時的南由縣至安夷關道,西行至天水和隴西郡。那從長安到秦州,水關是必經之路了;蛟S不是官方設的關卡,也可能是山大王設的關卡,因為沒有相關歷史證據,就不得而知了。
此外,古時的渭河水不像今天的那么小,想必一定是洶濤駭浪的大河,水關地理位置是長安、秦州東西交流的必經之路,也是中原與西域交往的前沿,在此設關,有著軍事、交通和經濟上的意義。
(四)太碌
太碌村位于麥積區三岔鄉,地處渭河南岸,是陜西、甘肅兩省在渭河流域(狹義)最西南的交界處,渭河北岸是寶雞市陳倉區所屬的建河村。關于太碌的村名來源,目前雖無相關正式的考證,但根據一些民間說法和當地遺跡來看,這里有著很久的歷史。
1978年,太碌村對面的建河村民在火車站北的坡地上耕地時發現了青銅器,其中有蒜頭壺、二十六年戈等。二十六年戈上有銘文“廿六年,□□守□造,西工室閹,工□。武庫。”從此戈形制看,當作于秦昭王二十六年,“守”前二字當為“隴棲”,“西工室”當是秦都西犬丘的工官所造,隸屬中央。后經寶雞市博物館實地調查,判明是一座戰國秦墓,墓葬形制和葬式已經無法辯別。
2002年,陜西省考古研究所在建河火車站以南的緩坡地上,發現了一處規模較大的秦墓地,共發掘秦墓60多座,這批秦墓大多為豎穴土壙洞室或偏洞室墓,呈東西向,少數為南北向,墓壁規整,土坑深、大,填土經夯打。隨葬品多為罐、盆、釜等陶器,置放在洞室一側或兩側。這說明建河村及附近區域,包括太碌在內都是具有悠久歷史的。
此外,太碌村還有一座佛道兩用的廟宇--柏林觀,即供奉著道教人物,也供著像玄奘這樣的佛家大師。太碌柏林觀的歷史現已無法考證,但值得肯定的是,這里一直是方圓幾十里香火最為旺盛的道觀廟宇之一。
二、有關渭河谷地部分村落方言的特點
渭河谷地是指寶雞向西溯渭河至天水的這段山區險道,全長約140多公里,是關中通往西北的`重要通道。這一區域是華夏文明重要的發祥地之一,也是古往今來,民族融合、文化交流的重要區域,但就這方圓幾十里的方言來講,就有很大的不一樣。
(一)方言種類。
這一區域,以天水市麥積區三岔鄉和元龍鎮來講,不同的村子就有著或多或少的區別。如,元龍人,乃至三岔鄉西部的一些村落,將“你”讀作“niu”(三聲),將“我”讀作“ao(三聲)”,大多數三岔人則將“你”讀作“ni(三聲)”,將“我”讀作“wodi”,而有些人又將“我”讀作“cai”。三岔鄉太碌村人將“你的”讀作“nidi”,而對面的北峪村人則讀作“niudai”。像這樣的特點,至少有四五種,而這僅僅是兩個相鄰的鄉鎮。
(二)發音聲調。
在麥積區三岔鄉,由于臨近陜西,這里的人們說話有些陜西調,但認真仔細區別一下,還是略有不同的。三岔鄉前進村語言發音多有四聲,也就是去聲,如:你吃了嗎?在三岔鄉,一般人都將“吃”讀作一聲,這里的人則讀作四聲;前進人將做“啥”去讀作做“sha(四聲)”,而北峪村人讀作做“sha(一聲)”。
這片方圓面積不算太大的地方,為何有著眾多不太明顯,卻又很容易區分開來的口音呢?除了前文所述的歷史原因外,近代以來的人口大遷徙,如三線建設、隴海鐵路的修建、商貿的往來,以及六七十年代的大饑荒等,致使人口大規模的流動,在這里形成了以陜西、甘肅、四川、河南等地的方言融合形成的新方言---渭河谷地方言。很明顯的就是天水市的方言,城里人和鄉下人的說話習慣、語音語調等風格迥然,而天水市和臨近的幾個縣城有著不一樣。
(三)歷史遺留的叫法
此外,這里還有一個重要的語言特征,即將村子的“村”字多轉換成“里”字,如三岔鄉的人幾乎都將自己所在的村子叫做xx里,太碌里、北峪里、水關里、大溝里、小溝里、毛窩里等等。“里”在這里不僅是語言上的轉換,我想更是一種歷史制度的遺留。在先秦乃至漢代,就有里正制度,有里長、鄉長、亭長等稱謂。史載:古代五家為鄰,五鄰為里。作為先秦故地的渭河河谷一帶,對這樣一種歷史制度或許有著更多的承載。
天星山苗疆險峰
網絡配圖
千里苗疆,重崗復嶺,跬步皆山。湘西武山之麓的天星山以其險絕神奇而獨樹一幟,冠蓋群峰;又因其昔日苗民攢踞此險在康乾盛世與清軍激戰對決數次而愈加顯得不同凡響,撼動古今。
攀援天星山,無疑對尋幽探險者和溯源考究者極具魅惑。
盛夏時節,烈日杲杲,萬山疊翠,在沒有攜帶任何裝備的情形下,我與同事好友老戴幾乎是提著心懸著膽,顫顫巍巍地爬上了天星山,既驚險又驚奇,既疲乏又愉悅。
天星山,顧名思義就是山高險峻,足可觸摸天上的星辰。遍游南楚的清代詩人彭開勛有詩云:“險絕天星寨,捫星直上天。”這應該就是對天星山其名的最佳注解。
天星山東離乾州新城45公里,南距鳳凰古城55公里,地處僻險,堪稱苗疆之最!段逑U圖志》載:“寨最高險,生苗巢穴也!鼻宄街葜畡械摹镀矫缬洝芬卜Q天星山為最險。經過一番涉險親歷,我總算識得其中幾分奧妙。
天星山奇險,首在高險,孤峰獨聳,高出云表。《鳳凰廳志》謂“高約四十丈,周圍千余步”。天星山海拔并不高,不過758米,然從谷底垂直高度竟高達300余米,居東瞻望,嵚崟崢嶸,崔巍嵯峨;二在形險,光緒《湖南通志》稱其“周圍如削,石壁千尋,上廣下斂,形如張蓋”,行在山道,下臨斷崖,危石壓頂,欹斜欲墜,悲凹崄兮;三在勢險,天星山地處兩條深澗之交,幽澗旁起,左為官母溪,右為魚井溪,兩澗呈人字形發散,逶迤十余里,偏北又有小天星山相連,雙峰并聳,絕險相等。天星山周遭巖崖插澗,峭壁嶄削,越發映襯出古錯嶙峋,逼仄幽翳;四在路險,自古天星山上一條道,《辰州府志》說“惟近北處稍有層級可以梯登”,這條嶠道越過小天星山,沿著官母溪南側山脊徑直可通早齊苗寨。嶠道盤紆險束,寬不過40公分,幾乎是五步一曲十步一折,絕大多數路段不是鏨鑿出來,而是就山體凹凸層層壘石而成,結構松散,稍有不慎,就會順著滑石墜入崖谷。而今這條嶠道早已荒蕪多年,沿途藤蘿糾繞,野草蓁蓁,幽篁密生,灌莽叢集。若不是熱心的村支書在前尋路排障,若不是彼此間時不時的悉心提醒打氣,若不是手足并用攀藤附葛如蟻緣壁般的蠕行,無論如何我們都不會那么安然地抵達峰巘。
天星山的峭險,對我們而言至多只是一種感官的體驗和意志的磨煉?蓪τ谙嫖髅缃f苗民來說,天星山的險境不僅僅是“好入山壑,不樂平曠”苗民體能的折射,更是一道苗民捍衛權益尋求自保的自然和心理的最后屏障。
自東漢伏波將軍馬援開拓五溪以來,究竟有多少次封建王朝征伐兵臨苗疆,應該難計其數;究竟有多少次戰火蔓及天星山寨,也不得而知。但康乾王朝三次對天星山費盡機關大舉用兵,史載卻是難得的清晰了然。
康熙二十四年、康熙四十二年、乾隆六十年,起義的苗民都與官兵在天星山鏖戰。
這彈丸之地在明清兩朝一直兵連禍結烽火不息,連連撞擊著千里之外的紫禁城神經,霆震廟堂,驚怒龍顏,不知猝發多少“八百里加急”,黃塵滾滾,古道凝云。
天星山只不過是苗疆群山一峰,而發生此地的戰爭可謂不少,戰爭的規?芍^不小,動用的軍力可謂龐大,委派的將帥可謂震驚,戰爭的損失可謂慘烈,這究竟緣于何故?這一切究竟怎樣評說?今日來思,恐怕更多應從如何對待苗民問題上尋求答案。如果封建王朝對苗民不濫用武力,真誠拋開歧視和成見,公正平等對待苗民,那么諸多戰端是可以避免的,正如沈從文所言:“‘統治者’不以‘征服者’自居,不以‘被征服者’對待苗民,一切情形便大不相同了!
下山途中,我曾獨擇一處危崖,凝望著蜿蜒幽冥的官母溪深澗,思緒良久,估摸著天星山種種距離,地理的、心理的、歷史的,幽思中徐徐若有所悟。大小天星山峰端直線之距只有200米間隔,自早齊苗寨至天星山峰頂不過5里之遙,而我們從早齊苗寨起步,攀爬一個來回竟耗費3個小時,這是我們用心走出的距離;清廷把天星山歸于版籍歷時了一個多世紀,這是統治者武力拓疆的距離,仿佛就是統治者的無知、自負、草率自掘的時光坑道,卻又被他們極其殘忍地用無數苗民的鮮血和苦淚進行了充填。
天星山下石上土,山頂平坦,古樹參天,綠竹掩映,花草茵茵,城墻竦修,古剎靜立,一眼泉水汩汩不絕,一片仙境縹緲迷離:這恐怕永遠只是一個令人流連繁花似錦似的傳說印象罷了。如今大多景象漸漸模糊,代之古樹綠竹的是灌莽叢生,荊棘密布,藤蔓交結;悠悠古剎只殘留幾道遺址痕跡,依稀可辨;汩汩流泉早已枯竭,六邊形的泉臺垮塌成一堆塊石;或許能告知某些天星山淵源的碣碑碎落一地,難再復全。所幸的是山頂保留下了兩道幾百年前長約200米的古城墻,盤山遺留一條500余米的古棧道。還有在離天星山5里之外的早齊苗寨,較好地保存了吳八月統領義軍的指揮所。指揮所為方形,占地至少在2000平方米以上。一棟長20米寬8米的磚木瓦房基本完好,一座高約15米的四層護院碉樓依然挺立在院落的東北角,盡管樓頂已經掀開,但使人依舊可以感受到當年的雄壯和威武。
戰火固然極具毀滅性,既能把一個個烏托邦式的美好愿望撕為齏粉,又能把一個個質樸淳良的世居家園踐踏成一堆廢墟,至少歷史的煙云和眼前的景象可以令人感受彌深。
天星山絕妙的險境、絕配的景致與苗族文化和湘西歷史是如此絕佳的融合,在湘西崇山峻嶺中實屬稀奇。這不單單是一次自然與歷史的偶遇,更像是苗家祖輩們輾轉遷徙凝結而成的苗族古歌中的一段千古絕唱。我們沒有理由不仰止,沒有理由不珍惜。
天星山已經被列為國家地質公園,似乎有了一個不錯的開端。這也許值得期許,但更應該觸發一些諦思——關于天星山的過去和未來。
哈巴河白樺林 北國的佳人
不論走多遠,分別多么久,心靈再支離破碎,總有一件秘密武器消解我的困頓,我的渴望,我的滄!秃涌h齊巴爾鄉白樺林。
只要見到她,或者閉上眼睛浮現出她的意象,我波濤洶涌的一切,隨即就復歸平靜。我滾滾紅塵中所有的紛亂,就會像夜空里的雪,于靜寂中消融于大地。
如何形容哈巴河縣這片逶迤不絕的白樺林呢?你看她,長達28公里,寬約1.5公里,面積上萬畝,綿綿延延,靜靜佇立。從遼遠處遙望,你會發現她那般含蓄,那般幽深,那般承載你無法企及的絕世而獨立。
你看她,春如爛漫的孩童般生機盎然,夏如處子般靜謐純情。待到深秋,她驚艷得令人不能相望,到了冬天,她則如一幅水墨畫般,充滿了令人無法言喻的意境美。
新疆地域遼闊,風景名勝數不勝數。于我來說,熱鬧只能增添看景者的疲倦,獨有在我國西北最大的天然生長的白樺林帶——哈巴河縣白樺林,能讓人思考,能使人熱望,能令人暢想。
我曾在不同的季節造訪過哈巴河縣白樺林。林中的哈薩克族老人用深深淺淺的皺紋告訴我,這片白樺林抗寒,有堅忍的品質,樹的壽命一般為150至250年,甚至達300年以上。
春天,萬物勃發,白樺林萌發新綠,那種朝氣蓬勃,似能讓朽木生花。
夏季,走近白樺林,仿佛面對一排排西域神秘女子,清俊挺拔,款款情深。
深秋,白樺最嫵媚,微風輕輕吹,金色的葉子嘩嘩作響,樹干更加潔白,光彩照人,玉樹臨風。
寒冬,白樺靜靜佇立冰天雪地中,通體潔白,默默無語,傲視霜雪,從容平靜,還有什么樹木能像白樺這樣與冰雪融為一體,又不失去自己的本色?
哈巴河白樺林并不是空洞的純美。樹干筆直,被雪白樹皮包裹著的白樺樹,清新奪目的天然外表下,包含著無限豐富的內里。
白樺林里,哈巴河水曲曲折折,傳唱著祖先的祝福,保佑漂泊的孩子,找到回家的路。風起時,樺樹的種子飄落水中,隨機隨緣隨欲而生。天長日久,游人走進渾然天成的白樺林,分不清哪里是河流,哪里是樺林,不知道是河流在樺樹林中穿梭,還是樺樹林在河流中生長。
今年5月,我再次風塵仆仆來到白樺林,我想再次品味這片原生態樹林獨特的浪漫主義情懷,以及由她滋生的無限遐想。
我看到清風吹過茂密的白樺林,白樺林竊竊低語。不知怎的,遙望著她們,我的眼底不由得浸滿了淚水。忽然就想起了臺灣女詩人席慕蓉的詩歌《父親的草原母親的河》:如今終于見到這遼闊大地,站在芬芳的草原上我淚落如雨……
我還想起了樸樹,以及他的那首歌《白樺林》:心上人你不要為我擔心,等著我回來在那片白樺林……
請原諒我的敏感與多情。我要告訴你的是,哈巴河縣白樺林有一種力量,更有一種詩意。那一株株亭亭玉立的樺樹,透露著忠貞不渝,詮釋著堅韌的愛戀。
哈巴河縣委宣傳部干部劉是何曾告訴我,白樺林里到處都有愛情的印記。那一株株白樺樹身,總有一只只黑色的“眼睛”在閃動。每一只“眼睛”都像是脈脈含情的戀人的眼睛,在深情地凝望和等待情人的到來。
風又起來了,白樺林搖曳著,幻化著。我想,男歡女愛一定是白樺林不可或缺的內容,可是誰又能否認,這色澤清新明麗、溫暖優雅的白樺林,不綻放著質樸的情懷和濃烈的熱愛呢?
哈巴河縣白樺林不像蒼松那樣喜歡炫耀,也不像垂柳那樣喜好依偎湖畔弄情。她們總是身著素裝,靜靜地站在那里,不言不語。就在那種無言的意境中,她堅強、優美、自信、驕傲。她的一切不由自主會讓你想起那句古詩: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
哈巴河縣白樺林。
“天水”之名來源小考究
甘肅的天水湖夜景
說起天水個名字,人們就會想起隴上江南、羲皇故里、東方雕塑館等美譽,這些美譽不僅是對天水自然山川美好的描述,更是對天水這片熱土的歷史文化和輝煌文明的深深肯定之辭。那天水這個地方到底有多神奇呢?其實,但從天水這個名字說起,就會有說不清道不明的神奇情結。那天水這個名字又是如何得來的呢?
關于天水地名的來源,《水經注》是這樣說的:邽(今天水)北城中有湖水,有白龍出是湖,風雨隨之,故漢武帝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改為天水郡!端涀ⅰ返慕忉尨笠馐钦f邽的北城中有一個湖,有一天有條白龍從這個湖里面飛了出來,還伴隨著風和雨,因此在漢武帝元鼎三年的時候將邽改為天水郡。在這里要說明一點,所謂的邽,就是指《史記·秦本紀》中記載的邽縣,原文是:“秦武公十年(公元前688年),伐邽、冀戎,初縣之!标P于邽縣具體位于哪里,學界一直有爭議,有認為在今天水是清水縣的,也有人為在今天水市麥積區的,但不管爭議在哪里,邽縣就在今天水境。
此外,《秦州志》記載:郡前有湖,冬夏無增減,故有天水之名。也說天水之名來源于湖,而此湖就在天水境。
很明顯,《水經注》對天水之名的來源解釋,帶有很強的神話色彩,不足以當作考究地名來源的現實依據。但此說作為一個傳說卻是今天被天水甚至國人盡知的“天河注水”的原始情景。
然而,漢武帝年間設立天水郡確實是存在的事實,那當年漢武帝設立的天水郡在哪呢?
漢書地理志第八下記載:天水郡,武帝元鼎三年置。莽曰填戎。明帝改曰漢陽。戶六萬三百七十,口二十六萬一千三百四十八。縣十六:平襄,莽曰平相。街泉,戎邑道,莽曰填戎亭。望垣,莽曰望亭。罕開,綿諸道,阿陽,略陽道,冀,《禹貢》硃圄山在縣南梧中聚。莽曰冀治。勇士,屬國都尉治滿福。莽曰紀德。成紀,清水,莽曰識睦。奉捷,隴,豲道,騎都尉治密艾亭。蘭干。莽曰蘭盾。
經歷史學者們考究認定“西漢元鼎三年(前114年),析隴西郡地置天水郡,治平襄縣(今通渭縣平襄鎮),領平襄、冀縣(今甘谷縣東)、成紀(今秦安縣北)、獂道(今隴西縣東南)、望垣(今天水市西)、罕開(今天水市北道區南)、綿諸(今清水縣西南)、隴縣(今張家川縣)、街泉(今莊浪縣東南)、戎邑道(今清水縣北)、略陽道(今秦安縣東北)、清水、阿陽(今靜寧縣西南)、勇士(今榆中縣東北)、蘭干(今隴西縣東北)、奉捷16縣。
由歷史資料記載可以得知這樣一個基本的信息順序:漢武帝元鼎三年,天水郡由隴西郡分析而置,有平襄、街泉等十六縣。而且天水郡最早的治所在平襄縣,也就是說“市中心”在平襄縣,也就是今天的定西市通渭縣地。那為何漢武帝要在平襄縣,也就是現在的通渭縣設立天水郡的治所呢?通過翻閱資料筆者發現,漢武帝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漢朝占領襄戎國后在此地設立了平襄縣,因城南七里郭家岔有湖水叫做“甜水湖”而設立天水郡。
學者郭漢彪先生是這樣說的:“天水地名因碧玉關城南七里(現郭家岔)有甜水湖而得名……此湖水由泉眼供水,與雨水一樣很甜……所以過去的人都稱它為甜水湖,也稱天水湖!碧鹋c天同音。西北水多含堿性,對含堿小的水稱甜水;又因出于傳統文化中上天賜福觀念影響及漢語漢字同音相諧之理稱為天水,當不為怪。所以元鼎三年,一經武帝御定從隴西郡中析出新郡,急迫之下,當地官員從文首所言命名的因素出發,在碧玉建置平襄縣,命“天水”二字為新設之郡名,當合乎情理。
此外,光緒十九年(1894年)知縣高蔚霞修茍廷誠纂《甘肅省通渭縣新志》一書記載說:平襄縣治在碧玉關,原西羌襄戎國領地。據后世考證,周朝時代(公元前700年),西羌(西戎)民族在此地建立了襄戎國(故襄戎邑),在碧玉李家坪新石器時代遺址和上、下店子、背瓦山、野彎、原咀山依自然險要地勢修建了萬畝城池,城池的前后左右有四條河流緊緊將城池圍在中間,南以牛谷河為界,西以牛洛河為界,東以雷岔河為界,北以王岔河為界。河水把城池周圍的山體沖刷成如刀劈式的百米懸崖,城墻就建在懸崖之上。
由此可得知,天水郡之天水的得名來源于平襄碧玉關甜水湖聽起來更為符合實際情況。然而,問題并不是這么簡單。天水郡設立在漢代,甜水湖引為天水湖再引為天水之郡名僅僅是漢代的事情,在近幾十年的考古工作,今天的隴南市禮縣發現了一件先秦器物:天水家馬鼎。且不說這件秦代器物有何貴重之處,就單說“天水家馬鼎”之“天水”二字,這足以又讓人產生質疑:漢武帝元鼎三年設立天水郡之前的近千年間,已經有天水之名了,那就說明所謂平襄縣碧玉關之甜水湖就不是天水之名的來源了。
著名史學家趙逵夫教授在其《漢水、天漢、天水--論織女傳說的形成》一文中,對天水之名來源做了詳實而又生動的研究和說明,趙教授認為:“天水”是漢代以前漢水(今之西漢水、東漢水的合流)的發源地。“天水”之得名,同其地在漢水上游有關。關于趙逵夫教授在其《漢水、天漢、天水--論織女傳說的形成》中關于天水之名的來源在此不做累述。
總之,天水之名的來源肯定與現實事物所引申的一些美好傳說有著密切的關系,諸如天河注水之類的傳說,但這些美好傳說的存在條件是真真實實存在的現實事物,諸如湖水、或者地震引發的洪水等等,也許古人對自然現象的認知有限,不能做過多全面科學的解釋,或出于對自然界的崇拜和敬畏,才有了一些有關天水之名來源的傳說。正如天水當地人所說的伏羲女媧神話傳說,它不僅是神話傳說,更是當時某一階段,人類對現實社會的認知水平的反應和模糊記憶。
值得一起的是,今天的天水市民將市區的藉河風情線形象的叫做“天水湖”,這也許是天水人民對自己城市名字來源的一種思考吧。
。ㄖ饕獏⒖假Y料有:《水經注》、《秦州志》、《漢書地理志》、周振鶴《縣制起源三階段說》、《甘肅省通渭縣新志》、趙逵夫《漢水、天漢、天水--論織女傳說的形成》等。)
萬峰環抱納灰村
納灰村1(張霆 攝)
納灰村2(翔子)
就在這萬峰環抱當中,靜靜橫臥著納灰小村。納灰村位于貴州省興義市下五屯街道,村民以布依族為主。布依族又被稱作“水稻民族”,“納”在布依語里即是“水田”的意思。納灰村的田壩,以八卦田最為奇特。八卦田為寬而淺的碟狀漏斗,是地下河水對可溶性石灰巖溶蝕后形成的地形特征,村民們以中間的洞口同心圓耕種,根據地勢起伏壘起田埂,一道道彎曲的田埂就變成了富有韻律的線條,形同道家的八卦。萬峰林位于滇黔桂交界處,是典型的錐狀喀斯特地質景觀,兩萬多座山峰摩肩接踵,蔚然成林。360多年前,徐霞客游歷至此,贊其“磅礴數千里,為西南形勝”。
村民們把這些漏斗當做上天的恩賜,雨水過剩的季節,它可以排放多余的雨水,干旱的時候,人們又可以從漏斗中間的空心石柱抽水上來澆灌田地。
布依人喜水,納灰河自峰林的西北端蜿蜒而出,鉆過幾座石橋,串起幾個寨子,岸邊垂柳嬌媚,古榕倦懶,河水淙淙,逐著田壩上幾個孩子嬉鬧的腳步去而不返。
順著蜿蜒的納灰河向南步入納灰村,傳統的布依民居除檀條椽子是木料外,其余全用石料,石塊砌墻,高可至五六米;石板蓋頂,鋪成齊整的菱形或隨用料舒展成鱗紋。石頭房屋不僅不透風雨,而且古樸美觀,屋頂舉重若輕,安居而不壓抑。甚至家庭日常用的桌、凳、灶、碓、磨、缸……都是石頭鑿成,正如布依族人的性格樸實淳厚。
徜徉寨中,最常碰見的是一株株參天的古樹,問樹下閑坐的老人樹是什么時候栽下的,老人搖搖頭,怕最少有幾百年了。古樹和村寨誰更年長,誰也說不清。同行的一位朋友插話說,布依族崇尚大自然,長過幾十年的樹都不會去砍伐。老人帶我們去看白石橋畔一株樹齡超過900年的黃葛,黃葛樹根下又長出一株棠梨合二為一,根與根相連,枝與枝相擁,老人說這是夫妻樹,是神靈告誡村民要家庭和睦,夫妻相敬相愛。
在村中的廣場正趕上布依人家舉辦婚禮,據說布依族有一種叫“不落夫家”的習俗,新娘要在婚后第二天被送回娘家,只能在重大節日或者農忙時被接回夫家小住,幾日后又要被送回。如果新娘懷孕了,一個家庭才算正式成立,否則婚姻關系自動解除。
如今,納灰的布依人家不再因循這樣的習俗,但是八音坐唱這樣的傳統儀式卻不可免。身著藍、白色布衣的8位布依族村民,通過演奏手中的牛骨胡、牛角胡、葫蘆琴、竹笛、月琴、勒尤、刺鼓、小釵等布依族樂器,用約人、上路、攔路、喝竹筒酒、哭嫁、發親等12調,敘述布依族婚俗的12個環節,曲調古樸流暢、宛若天籟。
夜宿寨中布依人家,主人熱情好客,幾碗米酒下肚已是醉意朦朧,窗外蟲鳴、流水聲混合在一起,消散在萬峰林溫柔的月色里。
高椅古村 明清古民居
高椅古村,位于湖南省會同縣城東北48公里處巫水西岸的臺地上。是湖南省迄今發現的一處規模較大、保存較完整的明清時期古民居建筑村落,被專家譽為“民俗博物館”。
高椅村三面環山,一面環水,村莊猶如坐落在高椅之中,因此得名。古村現保存有明清幾百年間建筑的古民居104棟。古村現有住戶約600戶,其中85%的村民楊姓,侗族,系南宋誥封“威遠侯”楊再思的后裔。
高椅古民居建筑的自然選位,符合建筑整體布局按梅花狀排列,巷道與封閉式庭院呈“八卦陣式”,古村分成了五個自然村莊。道路縱橫交錯,宛如網狀,進入村中,如入迷官,叫人找不著出路。由于地形復雜,幾百年來,這個村子從未受過土匪、強盜的騷擾。
民居建筑的形式,均為四面封火磚墻構成庭院,院內為木質穿斗式結構的兩層樓房,四周封有高高的馬頭墻,構成相對封閉的庭院,當地稱為窨(yin)子屋。這種建筑因為是高墻封閉,僅開小窗,有防風、防火、防盜的特殊功能。近百年來,高椅村尚沒有一家失火殃及四鄰的先例。另外,這種建筑格式,用較深的排水溝,在房屋密集區,還設有下水道和水塘。所以在保干燥、防潮濕性能上亦有獨到之處,使建筑歷經600多年不腐朽。庭院內的木構樓房,門窗多有糈美雕飾,不少庭院、堂屋前懸掛匾額,照壁多繪壁畫,屋內明清家具隨時可見。張
村內公共建筑有祠堂、學館、涼亭、土地廟、池塘和水井。學館“清白堂”、“醉月樓”曾是文人學士聚會及娛樂的場所,建筑保留至今。這里自古以來沒有商店鋪號,沒有商業氣息,但有著濃郁的耕田讀書的“讀耕文化”的氛圍。據統計,明清時期,高椅村共出了有功名的文武人才293人,民國時期,會同縣只有大學生10人,高椅村就占了4人。改革開放以來,這個偏僻山村有各類大、中專畢業生180余人?梢娺@里文化傳統之深厚。
據傳聞,三國時諸葛亮征“五溪蠻”,足跡遍布沅水中上游。高椅村中有古井名諸葛井,至今井水甘冽,據說是諸葛亮行軍中指揮士兵鑿出的,井口石頭上尚留刀鑿印痕。隔河相望的孟營山,就是孟獲扎營之地。諸葛亮七擒七縱孟獲,在這巫水之濱留下了不少遺址和故事。
高椅古村最吸引人的莫過于“高椅”這個名字,直到看到它的全貌才真正明白它的來源。原來古村三面環山,一面依水,遠遠看去就像一把穩如泰山的太師椅,故名“高椅”。
到高椅,一定要請個“民間導游”,因為高椅的景點全都散布在每一家每一戶里,到高椅旅游就像是在走親戚一樣,從這家的廳堂到那家的院落,高椅的每棟屋子都是一本無言的書,隨便翻動都能抖落出一段歷史塵封的故事。從整體的布局來看,高椅古村的建筑是按梅花狀排列,巷道與封閉式庭院呈“八卦陣式”,村與村的道路縱橫交錯,宛如網狀,形式迷宮。所以在古村里行走,常常會有搞不清楚路伸向何方的感覺。
高椅的景觀都在房屋建筑中體現。比如“入木三分”,在財主四老爺的那棟木屋的窗戶上有幅對聯“堂前珠履三千客,房內金釵十二行”,當時這幅對聯是寫在紙上然后才貼到窗戶上的,但是經過了百余年的風蝕之后,紙已經自然脫落,墨汁卻滲透到木頭里面去了,字跡依然清晰可見,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入木三分”。再有就是紅黑魚塘,左邊的魚塘養的是觀賞魚,所以叫紅魚塘,右邊的魚塘養的是食用魚,所以叫黑魚塘。這兩個魚塘不光只是養魚用,它們還與村內的排水系統相通,是村落排水系統的一個蓄水池。還有防盜監聽缸也算是高椅特有的,在明朝早期的時候,當地的一個首富之一,為了防盜竊,在其廚房里埋了一口缸,缸口與地面持平,平時蓋上木板,上面有一碗柜遮掩,不易被人發現,用的時候取掉木板,把耳朵貼近缸口,就可以監聽到100米以內的腳步聲了。據說,這個缸也是我國目前發現最早的監聽裝置哦。高椅的特色在建筑中處處可以體現,比如還有步步高升樓梯,這個樓梯大致看并看不出它有什么特別之處,仔細一瞧,原來這個樓梯并不是統一的寬度,而是從下往上越來越寬,直至大門,其寓意便是“步步高升”了。
走在高椅,還發現村里有很多的牌匾高掛門楣之上,像是“關西門弟”、“清白家聲”、“清白堂”、“耕讀傳家”等等,這些牌匾都是為了激勵后人,以此做為庭訓,要“清清白白做人,清清白白為官”。
細細品味高椅還能發現很多景觀,隨便走進一家屋子里的一對雕花椅子就有六百多年歷史,還有那做工精細,雕刻精美的窗和門上形象的動植物造型更是寓意深刻,透露出高椅人深厚的文化內涵。
走出高椅村外,一條清澈的河流繞村而行,幾只鴨子在河里悠閑的戲水,一只大白鵝昂首挺胸的在岸邊踱步,高椅人的生活真有點恍若隔世的感覺了,平靜、悠然……
【渭河風光景點介紹】相關文章:
慈溪景點介紹11-19
和田景點介紹10-27
游玩澳門景點介紹01-10
游玩湖南景點介紹01-10
韶關丹霞景點介紹12-28
泰山景點介紹03-17
麗江古城景點介紹03-17
云南大理景點介紹03-17
桂林的景點介紹12-20
風光攝影光線技巧介紹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