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元旦的手抄報素材
元旦指公元紀年的歲首第一天。自西歷傳入我國以后,元旦一詞便專用于新年,傳統的舊歷年則稱春節。以下是有關元旦的手抄報素材,希望大家喜歡。
元旦的傳說
大約在公元5萬年前,古埃及人的生活方式已由游牧變成農耕,定居在尼羅河的兩岸,他們的農業能否收成與尼羅河發洪水有很大關系。古埃及人在長期的觀察中發現,尼羅河的泛濫時間是有規律的,他們就每次都把這個時間記錄在竹竿上,從中得知兩次泛濫時間大約相隔365天;同時還發現,當尼羅河初漲的潮頭來到今天開羅城附近的時候,也正好是天狼星與太陽同時從地平線上升起的時候。于是,古埃及人便把一年的開始定為這一天。這便是元旦最早的由來。
元旦在我國漢語中是一個合成詞,元是開始或第一的意思。旦是一個象形字,表示太陽從地平線上升起。我國殷商時代的青銅器上有旦的象形字了。
每年公歷的1月1日,人們稱它為“元旦”,這是為什么呢?
原來在漢語里,“元”是開始,也就是第一;“旦”是一天或早晨的意思,兩字合稱就是指新年的第一天了。但這從一開始就并不是固定的。
有個傳說,是在4000多年前遠古的堯舜盛世之時,堯天子在位時勤政于民為百姓辦了很多好事,很受廣大百姓愛戴,但因其子無才不太成器,他沒把“天子”的皇位傳給自己的兒子,而是傳給了品德才能兼備的舜。堯對舜說:“你今后一定要把帝位傳交好,待我死后也可安心瞑目了。”后來舜把帝位傳給了治洪水有功的禹,禹亦像舜那樣親民愛民為百姓做了很多好事,都十分受人愛戴。后來人們把堯死后,舜帝祭祀天地和先帝堯的那一天,當作一年的開始之日,把正月初一稱為“元旦”,或“元正”,這就是古代的元旦。歷代皇朝都在元旦舉行慶賀典儀祈祀等活動,如祭諸神祭先祖,寫門對掛春聯,書寫福字、舞龍燈,民間也逐漸形成祭神佛、祭祖先、貼春聯、放鞭炮、守歲、吃團圓飯以及眾多的“社火”等娛樂歡慶活動。晉代詩人辛蘭曾有《元正》詩:“元正啟令節,嘉慶肇自茲。咸奏萬年觴,小大同悅熙。”記述元旦慶賀情景。
在民國以后雖然定1月1日為新年,當時只有機關、學校以及外國經營的洋行大商號等才放假1天,老百姓并不承認,仍延承古時舊習以農歷初一為新年,因此老北京的街市上與民間均沒有什么歡慶活動。解放后將1月1日歲首改稱為“元旦”節后,政府仍按照幾千年來使用的農歷歷法按農時節令,在立春前后冬閑時期的“春節”放假三天,民間辦“廟會”等歡慶,傳承百姓的心愿和千百年的民俗。
據傳說起于三皇五帝之一的'顓頊,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元旦”一詞最早出現于《晉書》:“顓帝以孟夏正月為元,其實正朔元旦之春”的詩中。南北朝時,南朝文史學家蕭子云的《介雅》詩中也有“四季新元旦,萬壽初春朝”的記載。宋代吳自牧《夢粱錄》卷一“正月”條目:“正月朔日,謂之元旦,俗呼為新年。一歲節序,此為之首。”;漢代崔瑗《三子釵銘》中叫“元正”;晉代庾闡的《揚都賦》中稱作“元辰”;北齊時的一篇《元會大享歌皇夏辭》中呼為“元春”;唐德宗李適《元日退朝觀軍仗歸營》詩中謂之“元朔”。
我國在發掘大汶口文化遺物中,發現一幅太陽從山顛升起,中間云煙繚繞的圖畫。經考證,這是我國最古老的“旦”字寫法。后來,在殷商的青銅器鑄銘上,又出現了被簡化的“旦”的象形字。“旦”字是以圓圓的太陽來表示的。“日”下面的“一”字表示地平線,意為太陽從地平線上冉冉升起。
相傳中國古時候有一種叫年的怪獸,頭長觸角兇猛異常。年長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傷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這天,村村寨寨的人們扶老攜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獸的傷害。這年除夕,桃花村的人們正扶老攜幼上山避難,從村外來了個乞討的老人,只見他手拄拐杖目若朗星。鄉親們有的封窗鎖門,有的收拾行裝,有的牽牛趕羊,到處人喊馬嘶,沒有人關照這位乞討的老人。只有村東頭的老婆婆給了老人些食物,并勸他快上山躲避年獸,老人笑道:婆婆若讓我在家呆一夜,我定把年獸攆走。老婆婆驚目細看見他鶴發童顏、精神矍鑠氣宇不凡。乞討老人笑而不語。婆婆無奈只好撇下家上山避難去了。半夜時分,年獸闖進村,它發現村里氣氛與往年不同:村東頭老婆婆家,門貼大紅紙,屋內燭火通明。年獸渾身顫抖怪叫。年朝婆婆家怒視片刻,隨即狂叫著撲過去。將近門口時,院內突然傳來砰啪的炸響聲,年渾身戰栗再不敢往前湊了,原來年最怕紅色火光和炸響。
這時婆婆的家門大開,只見院內有位身披紅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驚失色的狼狽逃躥了。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難回來的人們見村里安然無恙十分驚奇。這時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趕忙向鄉親們述說了乞討老人的許諾。鄉親們一齊擁向老婆婆家,只見婆婆家門上貼著紅紙,院里一堆未燃盡的竹子仍在啪啪炸響,屋內幾根紅臘燭還發著余光,欣喜若狂的鄉親們為慶賀吉祥的來臨,紛紛換新衣戴新帽,到親友家道喜問好。這件事很快在周圍村里傳開了,人們都知道了驅趕年獸的辦法。從此每年除夕家家貼紅對聯燃放爆竹;戶戶燭火通明守更待歲。初一大早,還要走親串友道喜問好。這風俗越傳越廣,成了中國民間最隆重的傳統節日。據稱,中國民間在除夕有守歲的習慣。守歲從吃年夜飯開始,這頓年夜飯要慢慢地吃,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根據《荊楚歲時記》的記載,至少在南北朝時已有吃年夜飯的習俗。
守歲的習俗,既有對如水逝去的歲月惜別留戀之情,又有對來臨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另外民間傳說的大年三十要守歲,也有稱其俗名熬年。為什么要熬年呢?原來民間流傳兇猛的怪獸年的活動規律,它每隔365天就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嘗次口鮮,而且出沒的時間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雞鳴破曉它們便返回山林中去了。男男女女便把這可怕的夜晚視為關煞稱作年關,并且想出了一整套過年關的辦法:每到這天晚上,家家戶戶提前做好晚飯熄火凈灶,再把雞圈牛欄全部拴牢,然后把宅院的大門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飯,由于這頓晚餐具有兇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辦得很豐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圍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團圓外,還須在吃飯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靈保佑他們平平安安地度過這一夜。吃過晚飯后誰都不敢睡覺,擠坐在一起閑聊壯膽。年從深山老林里竄了出來,摸進人群聚居的村落。
只見家家戶戶宅門緊閉,門前還堆著芝麻桿,街上卻瞧不見一個人影兒,只好啃些芝麻桿充饑。再過些時公雞啼曉,這些兇殘而又愚蠢的怪物只得怏怏返回。熬過年關的人們欣喜不已,要感謝天地祖宗的護佑,要互相祝賀沒有被年吃掉,還要打開大門燃放鞭炮,去同鄰里親友見面道喜。可是有的地方,村民不知年獸怕紅,常常被年獸吃掉。這事后來傳到天上的紫微那兒,他為了拯救人們,決心消滅年獸。有一年,他待年獸出來時,就用火球將它擊倒,再用粗鐵鏈將它鎖在石柱上。從此,每到過年,人們總要燒香,請紫微星下界來保平安。這種現象逐漸蔚成了綿綿相傳的過年和拜年的風俗,拜年的風俗內容豐富,通常的順序是:先拜天地,次拜祖宗,再拜高堂,然后出門去拜親朋友好,亦有初一拜本家、初二拜岳家、初三拜親戚等各種講究,直至拜到正月十五即所謂拜個晚年。
中國元旦節的意義
新中國成立之后,便將元旦列為法定節假日之一,加上周末會有連續三天的假期,可以讓剛剛結束一年辛苦工作的人們有幾天休息的假期,與家人朋友們一起歡度新年。元旦從字面看,元為首,旦為晨,元旦即是每歲第一天的早晨。短短兩個字描繪了新年的清晨,太陽緩緩從地平線上升起的美景,人們對新的一年寄托著更大的希望,期待著新年時刻的來臨,故以元旦為名進行慶祝。
元旦節有什么吃的習俗
元旦在即,新年的第一天人們會用各種方式來歡慶這個特殊的日子,例如:吃年糕。那么大家知道元旦吃年糕的來歷嗎?別著急,
年糕又稱粘粘糕,取年年高之意。故元旦吃年糕意在祈盼新年年年高。
在南方用糯米制成,北方則為黏黍。
年糕的歷史悠久,漢朝的米糕已有“稻餅”、“糕”、“餌”、“糍”等名稱。6世紀食譜《食次》就有年糕“白繭糖”的制法,北朝《齊民要術》記載了將米磨成粉制糕的方法。
元旦吃年糕盛行于明清時代,尤以南方流行。明末《帝京景物略》卷二記載,正月元旦,“夙興盥激,吃棗糕,日年年糕”。北方河北嘉靖時《威縣志》說當地吃“蒸羊糕”。
在南方,江浙的蘇州、嘉定等地方志稱“節糕”,明正德廣東《瓊臺志》記載當地吃春糕:“元旦前以糯粉濈(jí)蔗糖或灰汁籠蒸春糕,圍徑尺許,厚五六寸,雜諸果品歲祀,遞割為年茶,以相饋答。”其形制類似今天的生日蛋糕。
清顧祿《清嘉錄》卷十二記載更為詳細,說將黍粉和糖為糕,叫做“年糕”,有黃色和白色之別。大的一尺見方為“方頭糕”,還有像元寶的“糕元寶”,用于除夕供先、親戚朋友間的贈答。此外,還有細長的“條頭糕”、寬大的“條半糕”。過節時富家雇人制糕,一般人可在糕店購買。
元旦的含義是什么?
答:在古代中國人的心目中,“元”,是開始的意思;“旦”,是早晨的意思。“元旦”意即“初始之日”,即公歷的1月1日,是世界多數國家通稱的“新年”。
“元”、“旦”二字加在一起,就是新的一年開始的第一個早晨的意思了。元旦之稱,始于古代計時和農業生產。殷商時期,人們為了把握時間、節令,以利耕作,當時的“天文學家”們,已懂得以月亮的活動來計時,月亮圓缺一次,定為一個月,初一為朔日,十五為望日;月亮圓、缺十二次,也就是十二個月,為一年。
那時還沒有“年”的說法,但已將十二個月的頭一月定為正月;正月朔日子時,是一年的開始。當時叫“元日”,也叫“元旦”。據《爾雅》的注解:“夏曰歲,商曰祀,周曰年。”這樣解釋是否準確,是值得研究的,因為周代之前,在改朝換代之中,這樣的事情不可能分得那么清楚。
不過,當時為了農業生產而研究節令,則是事實。如《尚書·堯典》中就記載說:堯為了指導人們生產,就選了羲仲、羲叔、和仲、和叔等四個有學問的人,專門去研究天象地物,劃定春、夏、秋、冬四個季節,使人們知道什么時節宜耕種或宜收獲。漢代人著的《食貨志》,也有“堯命四子,以敬授民時”的記載。
元旦祝福語
1、我有一個好消息要告訴你:接下來幾天,平安夜、圣誕、元旦節節相連,幸福、快樂、健康、平安緊接而來,親情、友情、愛情、真情情情相牽,牽掛!
2、廣播尋人:那人一身破爛二目無神,三餐未進四肢無力,五音不全六神無主,七孔流血八卦非常,九死一生十分像你。我要祝他元旦快樂!
3、元旦到,手機響,信息報道來請安;好運繞,快樂跑,愿你天天展笑顏;迎新年,慶團圓,祝你事事總如愿,一生幸福永平安!
4、煩惱告訴我,它不愛你,還說永遠不理你,讓我轉告你別自作多情!健康讓我帶封情書給你:它暗戀你好久了,并且一生不變!元旦快樂!
5、如果你在夢中也會高興地笑起來,那是我吩咐過月亮,某年某月的某一夜,給你捎去我的祝福:新年愉快,我的朋友。
6、元旦節了,沒什么好送你的,又不打算給你太多,只有給你五千萬:千萬快樂!千萬要健康!千萬要平安!千萬要知足!千萬不要忘記我!
7、給你個節日就快樂,給你點陽光就燦爛,給你些問候就溫暖,給你頂高帽就發飆嗎?祝新年心怡!步步高升!
8、閱讀這條短信,你欠我一張卡片;刪除,欠我一份禮物;回復,欠我一頓大餐!不回復,欠我一聲元旦快樂!
9、快樂是瘟疫,感染你與我;快樂是糖果,分給你與我;快樂要接力,傳遞你與我;快樂要提醒,通知你與我;元旦已來臨,記得要快樂,整日笑呵呵。
10、距離的遙遠無法阻擋,思念的帆船早已起航,異鄉的你是否安康?元旦的祝福真誠送上:愿你沐浴幸福的朝陽,快樂的歌聲時刻嘹亮,20xx實現所有夢想!
11、元旦雞上來到,提前將你騷擾;短信祝福開道,掃除一切煩惱;新的一年安康,心情綻放美好;工作輕松無惱,工資愈漲愈高。祝你元旦歡笑,福星高照!
12、歲月如歌蝶戀花,新年朝陽艷如畫。元旦喜慶福相隨,天地共舞春又歸。白雪紛飛送福至,紅霞滿天寄心意。真誠話語不多說,敬祝佳節多快樂。
13、元旦來臨,在新的一年里,我愿意照顧你的一生,愿意管你的三餐對你噓寒問暖,愿意保護你不讓人欺負,可是拜托你能不能先回雞圈啊!跑出來可會挨揍的喲!
14、元旦來臨,祝福祝福;發條短信,問候問候;打個電話,關心關心。元旦到,問候到,我的短信也來到,祝看短信的朋友元旦快樂。
15、元旦來臨百花香,一香送你搖錢樹,二香送你貴人扶,三香送你心情好,四香送你沒煩惱、五香送你錢滿箱、六香送你永健康!元旦節快樂!元旦的祝福語
16、元旦來臨喝杯酒,愿你好運天天有;元旦來臨訪訪友,愿你開心無煩憂;元旦來臨探親人,愿你心間勝暖春;元旦來臨信息傳,愿你輕松長悠閑。祝元旦快樂!
17、元旦來臨喝杯酒,愿你好運天天有;元旦有空訪訪友,愿你開心無煩憂;元旦在家歇一歇,精神抖擻有沒有?元旦祝福送到手,吉祥如意全都有!
18、元旦到了,新的一年又開始了,朋友,那就先讓我以問候為圓心,以祝福為半徑,送你個大大的圓,“圓”你永遠幸福安康,“圓”你永遠快樂吉祥!
19、今夜如有一顆星星在眨眼,那是祝你平安;有千萬顆星星在閃,那是祝你快樂;如一顆星星也沒有,那是祝福太多星星黯然失色!元旦快樂!
20、逢元旦之際,祝你位高權重責任輕,錢多事少離家近,每天睡到自然醒,工資數到手抽筋,獎金多到車來運,別人加班您加薪!
【有關元旦的手抄報素材】相關文章:
有關元旦的手抄報內容素材11-08
手抄報素材:元旦10-24
關于元旦手抄報素材:中國元旦的由來10-23
元旦手抄報素材:元旦精彩演講稿10-25
慶祝元旦手抄報圖片素材11-25
數學手抄報有關素材10-24
與春節有關的手抄報素材10-30
元旦喝屠蘇酒習俗的來歷手抄報素材10-24
有關精彩的元旦手抄報08-11
有關元旦的手抄報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