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體育名人勵志故事
篇一:鄧亞萍的勵志故事
眾所周知,鄧亞萍從小就酷愛打乒乓球,她夢想著有朝一日能夠在世界賽場上大顯身手。卻因為身材矮小,手腿粗短而被拒于國家隊的大門之外。但她并沒有氣餒,而是把失敗轉化為動力,苦練球技,持之以恒的努力終于催開了夢想的花蕾——她如愿以償站上了世界冠軍的領獎臺。在她的運動生涯中,她總共奪得了18枚世界冠軍獎牌。鄧亞萍的出色成就,不僅為她自己帶來了巨大的榮耀,也改變了世界乒乒壇只在高個子中選拔運動員的傳統觀念。
鄧亞萍是乒乓球歷史上最偉大的女子選手,她5歲起就隨父親學打球,1988年進入國家隊,先后獲得14次世界冠軍頭銜;在乒壇世界排名連續8年保持第一,是排名世界第一時間最長的女運動員,成為唯一蟬聯奧運會乒乓球金牌的運動員,并獲得4枚奧運會金牌,其中包括單打和與喬紅組合的雙打。
童年的鄧亞萍,因為受當時體育教練父親的影響,立志做一名優秀的運動員。但是她個子矮,手腳粗短,根本不符合體校的要求,體校的大門沒能向她敞開。于是,年幼的鄧亞萍跟父親學起了乒乓球,父親規定她每天在練完體能課后,必須還要做100個發球接球的動作。鄧亞萍雖然只有七八歲,但為了能使自己的球技更加熟練,基本功更加扎實,便在自己的腿上綁上了沙袋,而且把木牌換成了鐵牌。
對一個孩子來說,這是多么難能可貴!這不但要使身體備受煎熬,心里方面也要承受巨大的壓力。小小的她,每閃、展、騰、挪一步,都可以用舉步維艱來形容!
腿腫了!手掌磨破了!——這是家常便飯!但他從不叫苦,不喊累!負責訓練的父親,有時心疼得掉眼淚!付出總有回報,由于鄧亞萍的執著,10歲的她便在全國少年乒乓球比賽中獲得團體和單打兩項冠軍。
進入國家隊后,鄧亞萍都是超額完成自己的訓練任務,隊里規定上午練到11時,她就給自己延長到11時45分,下午訓練到6時,她就練到6時45分或7時45分,封閉訓練規定練到晚上9時,她練到11點多。鄧亞萍為了訓練經常誤了時間,她就自己泡面吃。
在隊里練習全臺單面攻時,鄧亞萍依舊往腿上綁沙袋,而且面對兩位男陪練的左突右奔,一打就是2小時!在進行多球訓練時,教練將球連珠炮打來,鄧亞萍每次都是瞪大眼睛,一絲不茍的接球,一接就是1000多個。
每一節訓練課下來,汗水都濕透了鄧亞萍的衣服、鞋襪,有時甚至連地板也會浸濕一片,不得不換衣服、鞋襪,甚至換球臺再練。長時間從事大運動量、高強度的訓練,從頸到腳,鄧亞萍身體很多部位都是傷病。為對付腰肌勞損,她不得不系上寬寬的護腰,膝關節脂肪墊腫、踝關節幾乎長滿了骨刺,平時只好忍著,實在痛的利害了就打一針封閉,腳底磨出了血泡,就挑破它再裹上一層紗布接著練。就算是傷口感染,擠出膿血也要接著練。
鄧亞萍的出色成就,改變了世界乒壇只在高個子中選拔運動員的傳統觀念。國際奧委會主席薩馬蘭奇也為鄧亞萍的球風和球藝所傾倒,親自為她頒獎,并邀請她到洛桑國家奧委會總部做客…
篇二:郭晶晶的勵志故事
寂若無人,4000多人的跳水館靜極了,連觀眾都出現了一種少有的平靜,因為前四輪動作比下來,跳板上的郭晶晶已經成了“無敵”的代名詞,郭晶晶最后一輪走上跳板時很平靜,畢竟,她已經歷了17年的水拍浪打。
錯練跳水
17年前的她只有6歲,還在幼兒園。
當時體校教練來挑小隊員,一眼就看上了她,她以為是去學游泳,便樂呵呵地跟教練去了。到跳水池前一站她就有點后悔,怎么都不肯往下跳,被教練逼著跳了一次吧,嘿,就選上了。
11歲時,郭晶晶一次隨隊趕赴南京集訓,被當時的國家隊教練于芬看上了。于芬問她:“想到國家隊來么?”她天真地回答:“想!”一條輝煌的冠軍之路便逐漸在她面前鋪開。
1994年全國跳水錦標賽,郭晶晶獨攬女子十米臺和三米板的兩枚金牌后,人們都驚呼:中國又出了一個年僅13歲的奇才!
曾經滄海
1994年和1995年兩年的異彩乍放,讓國人對她的期望值迅速攀升,但1996年的亞特蘭大奧運會,給她帶來了人生中第一次重大挫折。
雖然在女子十米跳臺的奧運預賽時,她的積分還領先于所有對手,但到決賽時卻因失誤終落第五。
之后她從板臺兼顧改到了專攻跳板,而“跳水天后”伏明霞的復出,使得郭晶晶往往只能屈居亞軍。來雅典前,郭晶晶參加了兩屆奧運,只撈回兩枚銀牌。
出征雅典
不管外界對郭晶晶是何種看法,中國跳水隊教練非常清楚郭晶晶的實力所在。帶過她的幾個教練都說這個隊員起跳有力,動作協調性好,悟性也高,若非“野心”不足,伏明霞在役時恐怕也會被郭晶晶擊敗。
事實的確如此。多年的積累使郭晶晶在伏明霞退役后迅速鞏固了中國在女子跳板上的霸業。2001年世錦賽、2002年世界杯、2003年世錦賽,每年跳水最高級別賽事的女子三米板單人冠軍都沒逃出她的手心。
出征雅典,心里有底的郭晶晶,求勝心很強。首戰便和隊友吳敏霞合作,奪取了雙人三米跳板的金牌。
心靜奪冠
單人預賽她跳砸了一個動作,但曾經滄海的她已經磨出了一顆平常心。平靜地比過半決賽后,郭晶晶規定動作的積分已經升到了第一位,決賽四輪動作下來,郭晶晶幾近完美,將對手遠遠甩在身后。
最后一跳,郭晶晶平靜地理了理頭發,走板起跳,向外翻騰一周半接轉體兩周半,她在空中干凈地完成了動作,“刷”的一聲入水,現場的五星紅旗立即揮舞不止。出水后的郭晶晶笑容像碧池中的漣漪漾了開來。
篇三:林丹的勵志故事
林丹小時候,媽媽總喜歡把他當成女孩子來打扮。那時候的林丹胖乎乎的,頭發留得長長的,都快蓋住耳朵了,有時候,兩個小臉蛋上還被媽媽抹得紅紅的,再穿上媽媽買的紅色衣服,活脫脫一個小女孩。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全國各地風靡學電子琴。當時,林丹正在上學前班,班里的同學都被家長帶著去學電子琴,林丹也不例外。媽媽給他買了一臺“卡西歐”的電子琴,價值一兩百塊,這個價格在當時已經是很高的了。可是,這么昂貴的電子琴卻沒能吸引住小林丹的注意力,天天坐在電子琴前,只動動手指頭,這可把愛動的小林丹憋壞了,剛彈上一會兒,他就想從椅子上下來東逛逛西走走,結果只練了一個星期,他就再也不肯練了。林丹的爸爸和媽媽都是體育愛好者,爸爸喜歡打乒乓球和排球,媽媽游泳,還打籃球,經常代表上杭縣去龍巖參加比賽。媽媽想,兒子不愿練電子琴,可總得練點別的吧。于是,她打籃球的時候就帶上林丹,讓他自己在場上跑著玩。當時,上杭縣體育館有少兒業余羽毛球的培訓,林丹周圍有很多小朋友都去那兒練球了。有一次,林丹跟著他們一起去體育館玩兒,他第一次看到了羽毛球?匆娦∨笥褌兣軄砼苋ィ瑩]拍、接球,林丹一下子被吸引住了,好像是找到了一種對味的感覺。那一年,林丹5歲。很快,林丹就進了培訓班。但因為是業余班,其實更多時候是在玩兒。小朋友們在一起練習握拍、揮拍、跳繩等基本功,趁教練不注意,林丹就跟小朋友偷偷玩游戲,那段時光是快樂和無憂無慮的。那個時候,小小年紀的林丹就顯示出了不肯服輸、自尊心強的勁頭。當時的訓練項目中,唯一讓林丹害怕的就是壓腿。剛開始的時候,小孩子的韌帶沒拉開,腿壓不下去,教練就幫他壓,小林丹疼得直哭,邊哭邊壓,回家后,媽媽還要幫他繼續壓。可是,不管再怎么疼,媽媽也從來沒有聽他說過不想去練了。周末的時候,訓練隊要長跑,繞著上杭縣城跑兩圈,至少也有幾千米,林丹是隊里年紀最小的,他跑不到前面去,就死死跟著大一點的隊員跑,一定要跑完全程,絕不肯中途停下。另外,在隊里打比賽,如果輸了球,教練還沒說什么,林丹自己就開始掉眼淚了。在業余班,林丹是唯一用左手打球的孩子,教練因此對他特別關注。雖然因為年齡太小,林丹的技術水平在班里并不是最好的,但他的身體素質很突出,當時班里進行技術評定,他的基本動作、步法,前后摸球線等項都名列前茅。
在淚水中成長
1992年,9歲的林丹順利進入福建省體校,來到了距上杭縣600公里遠的福州。在省體校的第一個學期,林丹是伴著淚水度過的。林丹是在那年的冬天進的省體校,一向怕冷的他很不習慣宿舍的生活。自從把他送到福州的爸爸媽媽走后,他就開始哭,幾乎天天都要哭上一場。甚至有時在訓練的時候,練著練著想家了,小林丹就哭起來了,教練一看,就先讓他站在一邊,哭完了再練。訓練完了,回到宿舍,他獨自一人常常發呆,不知不覺中又開始哭起來。后來,林丹開始給家里寫信,一天一封,主題基本都是:爸爸媽媽我想你們,你們快來看我吧。直到今天,林丹媽媽還保留著其中的一些信。好在外婆外公和舅舅在福州,稍微緩解了林丹的思家情緒。每到周末,林丹便去外婆家吃點好吃的,給媽媽打個電話,周日再回到體校。剛到省體校的時候,從小沒有離開過父母的林丹根本沒有照顧自己的能力,衣服不知道換,床鋪不知道怎么整理,更別說換洗床單枕套了,整個人都邋邋遢遢的。到體校的第一個星期,因為總是一個人發呆想家,在宿舍里哭,也想不起來去洗澡,他居然整整一個星期沒有洗澡。直到第一個學期結束從家里再回到體校的時候,林丹想家的情緒才緩解了一些。不會再像以前那樣哭了,家信也減少到一星期寫一封了。在挺過了最初的適應期后,林丹不服輸、自尊心強的特點便顯現出來。很快,他學會了換衣服、洗床單,獨立生活的能力明顯增強,在訓練中更是特別要強。林丹媽媽說,有一次,林丹發燒打點滴,但他卻不愿耽誤訓練,沒有向教練請假,從醫院回來便繼續投入訓練了。林丹
在部隊經受洗禮
1995年,在全國青少年比賽中,林丹獲得了男單冠軍,被解放軍隊看中,讓他到隊里試訓了10天。之后沒多久,林丹便接到了解放軍隊的錄取通知,12歲的他就這樣跨進了軍隊的大門,成為一名軍人。到解放軍隊后,隊里給林丹發了很多新裝備,好像還是凱勝的,有服裝、球拍等,抱著這些裝備,林丹別提多開心了。因為在此之前,他一直用的是木頭拍子,從來沒有用過這么好的裝備。除了新裝備,林丹還擁有了自己的軍裝。當時他的個子特別小,還不到1.4米,帽子戴在頭上像扣了一口鍋,腰帶系到最里面的扣眼還是松,褲子直往下掉,大家見了都哈哈大笑。1997年,林丹隨解放軍隊到南日島體驗部隊生活。在那里,他們這些專業羽毛球選手每天要跟部隊官兵一起出操、站崗,在大太陽底下站幾十分鐘、夜間緊急集合等,林丹都一一體驗過。除了操練,他們還要跟部隊同吃同住,在解放軍隊訓練的時候,大家總覺得伙食不好,挑來挑去的。到了那里,吃飯的時候,大家左看右看,看不到飯里的肉。據林丹說,那里講究的是“看菜吃飯”,也就是說看沒什么菜就多吃飯,即使有菜也要看著吃。有一次,林丹跟連長、班長幾個人一起吃飯,一個盤子里只有幾條小咸魚,林丹上去就夾了兩條放到自己碗里吃,班長后來質問他:“知道什么叫‘看菜吃飯’么?旁邊還坐著連長呢!”剛去部隊的時候,林丹要洗澡,就問澡堂在哪兒,幾點有熱水。班長告訴他這里洗澡不用熱水。結果在部隊的20天,林丹只洗了3次澡,也就是用涼水沖一下便趕快穿上衣服。經過那段時間在部隊的鍛煉,林丹充分感受到了當軍人的不容易,體會到了軍人的可貴可敬,也讓他平添了身為軍人的責任感和自豪感,這種感情后來在林丹得勝后的標志性動作——行軍禮中得到了充分的釋放。林丹說自己在賽場上的那股霸氣是與生俱來的,事實上,這股霸氣是緣于他從小不服輸的性格。這股不服輸的勁頭讓林丹在無論多么苦多么累的情況下都不愿低頭,從地方體校到軍隊,他的這種性格得到了更好的錘煉。
成為“超級丹”
2002年8月22日,不滿19歲的林丹竟登上國際羽聯排名第一的位置,盡管保持的時間僅有一周。自2002年首奪公開賽冠軍起,林丹在世界羽聯超級系列賽和各項國際大賽中獲得大量冠軍。從2004年到2008年幾乎四年時間占據男單世界排名第一的寶座,被世界羽聯和媒體稱為“超級丹”。
篇四:孫楊的勵志故事
孫楊,邦德教育杰出學員,邦德教育公益形象大使,2012倫敦奧運雙冠王
他與邦德教育,同樣有著“夢想,堅持,感恩”,他們攜手一起,為傳遞正能量而來!
父母眼中的孫楊:聰明,懂事,和父母無話不談,性格單純,逐漸成熟
父親孫全洪用兩個詞描述了兒子孫楊:聰明、懂事。在父親眼里,兒子孫楊一直都比較聰明,在決定體育專業之前,他在學校的成績一直不錯。有一次孫楊在武漢比賽,孫全洪提起:“他很小的時候,有一次我出了一個歇后語:大熱天蓋被子,讓他猜一個地方名。結果他馬上說‘捂汗(武漢)’。這孩子還是比較聰明的,這幾天還跟我提起了這件事,呵呵。”
“我也見過身邊很多例子,男孩子到了15、16歲,就到了一個叛逆期。一般這個時候不愿意和父母交流。在這點上我們孫楊感覺很好,他非常愿意和我們溝通。他和我們的關系一直很親密,什么事情都愿意和我們講。”
進入公眾視野以來,孫楊給人的印象是哭了好幾次,孫全洪說:“我印象比較深刻的有兩次,一次是2008年紹興全國游泳冠軍賽,當時他覺得練得不錯,能和張琳拼拼了,但是沒想到張琳發揮得太好,他和張琳差距拉得很大,他掛著銀牌哭得一塌糊涂。另一次是去年的亞運會,400米他是奔著樸泰桓去的,但是沒想到差了一點點,后來1500米奪冠他喜極而泣。他是個單純的孩子,哭可能是他的一種情感上的宣泄,這點我能理解。”
最近兩年孫全洪感覺到兒子越來越成熟了:“有一次張院長(張亞東)跟我說,‘你兒子最大的優點,就是心理健康。’自2009年羅馬世錦賽后,教練布置任務,他不光想著完成任務,還想著要超額完成。我也相信他會逐漸成熟起來。”
“有一次我邀請同事去看我兒子訓練,眾所周知,他的訓練要游2萬米,結果同事看一會就不敢看了,想想我也心疼。”孫全洪說:“2003年兒子被選拔到游泳隊的時候,我們也沒有要求孫楊一定要得什么獎,只是告訴兒子‘做什么事,都一定要做到最好’,卻沒想到兒子會有今天這樣的成績,我們也很欣慰!”
盡管在母親楊明的眼里,兒子永遠是個孩子,不過楊明還是明顯地感覺到,自己的兒子已經慢慢地長大了。
2006年開始,孫楊的成績突飛猛進,得到了前往澳大利亞留學和訓練的機會,楊明也陪同前去,但不住在同一家賓館,不能一起坐車來回,母子倆各自到達訓練場館,楊明坐在一邊看他訓練,晚上再通個電話;貞浧鹉嵌稳兆,楊明泣不成聲:“就是這樣孫楊也非常高興,他覺得媽媽在就好。今年3月他手受傷了,傷口進水腫得厲害,痛得抬不起來,他還堅持一天游2萬米。我怕他練下去手會廢掉,叫他偷懶。他特別生氣,發短信說,你是我媽媽,居然不理解我,還叫我偷懶,我偷懶能有今天的成績嗎?虧你還是大學體育老師!”
“他現在游泳越來越會用腦筋,會分析自己在哪些地方需要改進,特別是從澳大利亞回來后,我們能明顯感覺到,他的為人處事越來越自信,像個男子漢了。”
楊明還透露了孫楊的一個秘密。“他在家里總和我說,媽媽,你看我現在的成績,奧運會前三名也不是沒可能吧?其實我知道,他做夢都想著,有一天能成為中國男子游泳第一個奧運冠軍。”
倫敦時間7月27日晚上,孫楊對楊明說:“媽媽,你明天一定要早點進比賽場館,我越早看到你越好。”于是第二天7時15分,楊明就到了倫敦水上運動中心門口,“人家還沒開門,8點才能進去。別的孩子可能父母在場會緊張,孫楊從小訓練就要我看著,他才踏實。”
倫敦時間8月1日,男子4×200米自由泳接力決賽中,孫楊是最后一棒,全國觀眾都看到了他從接棒時的第五名追趕到終點的第三名、脫力倒在泳池邊的一幕。當晚,孫楊在微博上安慰大家,“請大家放心”。如今回家了,孫楊才吐真言:“媽媽,個人項目還好,集體項目的時候,我的腿真的在抖。因為我是在池邊等著,而且我們又一直落后,我好想快點跳下去。但是一入水就好了,不緊張了。”
8月8日,杭州遭遇強臺風“海葵”的襲擊,孫楊被困在從北京回杭州的高鐵上,22時30分才冒雨抵達杭州。第二天傍晚18時15分,孫楊一頭扎進杭州陳經綸體校的游泳館,要訓練個把小時。“游泳運動員要保持水感,每天都得下水,他昨天困在火車上沒活動,今天我就帶他來練一下。”孫楊的媽媽楊明說。孫楊特別黏兩個人,一個是媽媽楊明,另一個是朱穎;丶也坏24小時,他已經滔滔不絕講了很多奧運會比賽的事。
奪得廣州亞運會1500米金牌的剎那,孫楊的眼睛不由自主地朝看臺上望去,他知道,媽媽正在那里為他歡呼。就像菲爾普斯在取得好成績后,總在第一時間尋找自己的母親,對于孫楊來說,媽媽同樣是他成長道路上最重要的人。孫楊的爸爸媽媽都是排球運動員出身,現在杭州的一所高校里當老師。提起孫楊的媽媽楊明,所有認識的人都豎大拇指:“從來沒見過如此模范的媽媽。”
從孫楊進游泳隊開始,十幾年如一日,楊明每天都會熬上七八小時的湯,晚上給在基地訓練的兒子送去。“每次我都是看著孫楊把湯喝完了才走。”楊明說。2005年,浙江游泳隊的基地搬到了錢塘江對岸的蕭山,楊明還專門買了一輛車,每天過江給兒子送湯。
只要條件允許,孫楊的每一場比賽,楊明都會去到現場給兒子加油助威。2008年北京奧運會前,孫楊在北京集訓。楊明就在游泳隊駐地外車站旁邊的賓館里整整住了一個月時間,只為能在兒子每天乘車去訓練和訓練歸來時,看兒子一眼,說上一句話。
從孫楊小時候開始,爸爸媽媽就經常陪伴他到世界各地比賽,有爸爸媽媽在,孫楊總會覺得有更多的力量。這次奧運孫楊爸爸媽媽早早的來到了體育場,等待著比賽的開始。為了有好運氣,楊明還特地穿了一件紅色的衣服,為的是在看臺上更加顯眼。
婁紅梅教練眼中的孫楊:頑皮卻也懂事
“孫楊小時侯可皮了,頑皮得不得了。”剛從廣州回到杭州的孫楊啟蒙教練婁紅梅說起這個跟著自己練了五六年的孩子,第一句話就提到了“皮”,“你別看他這次比賽哭鼻子,其實他在體校這么多年,拿了這么多第一,我還真沒見他哭過一次。”
“他會趁人不注意,把在隊里幫忙的孫姐突然推到池子里;他會偷偷跑到我面前打小報告,告訴我哪個小朋友又空翻少了,哪個小朋友今天又偷懶了;他還會神神秘秘地跟我說,在家里媽媽就是一只母老虎。”婁紅梅說。
但這個看著讓人頭痛都來不及的皮小子,老師們卻一個個疼到了心坎里,因為“你別看孫楊很皮,但他其實很懂事。”婁紅梅說,“一群小孩子訓練,有的人會偷懶,但孫楊壓根不會想到要去偷懶,他只要有一點力氣都會拼光,所以從十歲開始,他在同年齡組400米比賽中一直都是拿第一的。”
孫楊訓練中很懂事,生活中也很懂事。“那時候訓練,孫楊是兼職的,白天在行知小學讀書,放學了才來訓練,訓練很辛苦,孫媽媽為了給孫楊補充維生素C,經常會榨西芹汁給他喝,”婁紅梅說,“這個東西可不好喝了,但孫楊每次都捏著鼻子喝光光,一點不含糊。”
朱穎教練: “他讓很多孩子懂得了榮譽和責任” “細心陽光的‘孫萌萌’”
杭州陳經綸體校的朱穎教練也有后怕。如果當年她沒有堅持把孫楊叫回來,中國泳壇就沒這個人才了。
1997年,朱穎聽說一家幼兒園有個6歲的小男孩,個子特別高,床都睡不下。她把這個叫孫楊的小男孩帶到體校學游泳。練了一個月,小男孩就不游了。第二年暑假,朱穎給孫楊媽媽打了個電話,勸她帶孫楊測骨齡。結果,測出來孫楊會有196厘米高(現在孫楊身高198厘米)。孫楊媽媽下了決心:“本來不想讓他搞運動,我和他爸爸都是運動員出身,知道很苦。但如果他長這么高,不搞一點體育,那身材就很難看啊。”
她帶著7歲的孫楊回到游泳池。“他每天下午4點半放學,我騎20多分鐘自行車把他送到體校。5點開始練,我就站在露天游泳池的大鐵網外面,趴在網上看他有沒有進步。到了10月,天氣冷了,我穿著羽絨服趴在鐵絲網上,凍得打哆嗦。7點半他游完出來,騎車回到家就快8點了,他爸爸已經做好飯,趕緊吃完再讓他寫作業。一年只有大年初一能休息。說實話,這不僅是練小孩,也是練家長,堅持下來實在太難了。”
那時候孫楊很“皮”,朱穎教練跟他講過好話,也嚇唬過他“找你媽媽”,還讓他在池子里喝過水,收效都不大。朱穎找孫楊談了一次話:“孫楊,你天賦比別人高,只要好好練習,有一天你一定能站上最高的領獎臺,讓國旗為你而升起,國歌為你而響起,到那時候,朱老師多驕傲啊,心里說‘這是我帶的孩子呀!’”說著說著,朱穎動了真情,眼淚涌了出來。孫楊從此懂事多了。
在倫敦奧運會上一戰成名后,網友給孫楊取了個外號“孫萌萌”。“萌”來自日本漫畫用語,意為可愛。“他是挺可愛的,又細心又陽光。”朱穎記得,孫楊小時候會“觀察這個教練愛喝什么飲料,那個教練愛喝什么茶,然后從家里帶給大家喝”。到了澳大利亞,他發現外籍教練有糖尿病,不能喝飲料,于是每次進入訓練場館前,都買一瓶水帶給外籍教練。就連這次回杭州,比他早幾天回國的朱穎和他父母一起接他到家,他家里很久沒人了,只有兩瓶水,朱穎告辭時,他都催著父母快點拿給朱穎帶走。
“孫萌萌”最廣為人知的舉動,是在倫敦接受中央電視臺采訪時,看到演播室里擺著幾個奧運會吉祥物玩偶,便毫不客氣地全都抱進自己懷里。很多觀眾一邊笑一邊想,他一個大男孩要這么多玩偶干嗎?答案在杭州揭曉了。他給親戚、教練、同學、隊友、隊醫和食堂師傅帶了滿滿一皮箱禮物,其中就包括他四處“搜刮”到的吉祥物玩偶。
“孫楊還是一個單純的大男孩,對社會的人情世故不太懂,開心不開心都寫在臉上。他也很好哄,不開心了,我說上幾句好話,表揚他幾句,給他‘順順毛’,他又高興了。”朱穎一邊說一邊樂。
朱穎也思索過,那么多人在倫敦拿金牌,為什么孫楊最受關注?“也許是因為金牌、銀牌、銅牌他全拿了,還加一個破世界紀錄,成績太突出。一個男孩子能取得這樣的成績,特別給中國男人爭臉。人們從他身上看到,在一向被視為西方人天下的泳池里,中國男人一點都不比別人差。這種英雄氣概讓人們振奮,讓很多家長有信心送孩子學游泳,讓很多孩子懂得了榮譽和責任。”
冠軍路上的見證者——澳大利亞游泳教練丹尼斯:孫楊是哈克特的接班人
從2010年開始,孫楊和幾位中國游泳隊男女隊員前往澳大利亞進行特訓。這特訓起始于中國男子泳壇前“一哥”張琳。那年哈克特決定和自己合作了21年的教練丹尼斯分開,而張琳在丹尼斯麾下的訓練成效讓中國游泳運動管理中心確信,值得把孫楊托付給丹尼斯。孫楊能夠看似一夜崛起,這些澳洲教練是繞不開的人物。
2012年5月中旬,晴了不過幾天,澳大利亞黃金海岸又開始下雨。2日下午訓練剛剛進入半程,氣溫直線下降到13度,泳池邊有人已經穿上了羽絨服。孫楊和幾十名各國游泳選手依舊在池水中訓練。他的教練朱自根拿著秒表,池邊還有他的澳大利亞教練丹尼斯?科特萊爾。沒有人打傘,這么多年來,水已經成為他們生活中的—部分。
此時距孫楊第三次來澳洲特訓已兩周。北半球剛入初夏,黃金海岸的氣溫卻在零上10度徘徊。這里沒有國內設施完善的室內泳池,和多數澳大利亞游泳館—樣,著名的邁阿密俱樂部泳池也是露天的。俱樂部健身房墻壁上銘刻著輝煌的歷史,還有偉大冠軍哈克特的照片。這位現任澳大利亞游泳隊隊長,曾經在奧運會中連續兩屆獲得1500米自由泳金牌,近十年內統治了1500米自由泳項目。4塊俱樂部的冠軍榜牌中,3塊已快被占滿,另一塊正等待著未來的天才。在丹尼斯看來,這個人就是孫楊。
雖然該俱樂部的規矩是只銘刻本俱樂部的會員冠軍,但丹尼斯說,孫楊也出自邁阿密俱樂部。他最喜歡對孫楊說的—句話就是,“You are really very good!”
2001年哈克特在日本福岡世錦賽創造的1500米世界紀錄依舊保持,這是快速泳衣時代唯一未被打破的世界紀錄。破掉這個紀錄,改朝換代,多么偉大而奢侈的夢想!這正是孫楊來澳洲的目的。為了突破極限,付出—切代價都是奢侈和值得的,這包括一個年輕人最美好的青春時光,及背后很多人的支持。
每天清晨4點半,孫楊和教練、隊醫就起床了。簡單吃點兒東西,5點駕車前往10分鐘車程左右的邁阿密俱樂部泳池。訓練通常會在5點半正式開始,8點多結束,下午則是4點到7點。
某種程度上,為夢想而受苦受罪是件多酷的事兒啊!“澳洲的風吹在身上,冷得直打哆嗦,而最痛苦的莫過于跳出水池上洗手間這一段”,孫楊說。如果生活的苦已經落實到這樣的細節,那很多問題其實已經有了答案?纯催@個過著與同齡人完全不同生活的年輕人,正如菲爾普斯說的那樣,他的生活只有游泳,吃飯,睡覺。
孫楊開始被媒體關注是從“隔壁”的泳道開始的。兩年前,央視準備拍攝一部奧運冠軍劉子歌的片子,她的教練對央視編導張朝陽說,你們應該關注隔壁泳道的那小伙子,那是未來的希望之星和世界冠軍。
這樣的預言在澳洲的特訓中一點點變得清晰起來。每天清晨4點半,孫楊和教練、隊醫就起床了。簡單吃點兒東西,5點駕車前往邁阿密俱樂部泳池。訓練通常會在5點半正式開始,8點多結束,下午則是4點到7點。對于孫楊來說,這種凌晨的訓練比國內多了很多新鮮和心理上的刺激。
相對于上午的寒冷,下午可能是暴曬。孫楊不喜歡抹防曬油,到澳洲一個月不到,皮膚已經被曬脫了皮,膚色從過去的白色變成了黝黑。每天約4組,每組10個400米,如此的訓練量還不能讓丹尼斯完全滿意。對于孫楊他總是贊不絕口。“比哈克特更聰明”,“(對水)更有感覺”。
其實,未來的冠軍真的非?炭。在澳洲右肩積水時,他還在練習用左臂劃水。這個年輕人總能不折不扣地完成教練的任務,為此還在電話中批評擔憂的母親。澳洲特訓期間不能夠像國內—樣天天訓練,因為俱樂部工作人員有休息時間,必須嚴格遵守。于是每到周三、周六的下午和周日泳池關閉的前一天很自然成為高強度訓練日。至于休息日,那是海邊時間,但絕非休息和曬太陽,而是教練朱自根帶著弟子去海邊繼續訓練,體驗水感的放松課。
從2003年孫楊正式跟隨朱自根訓練,師徒已經合作九年了。朱自根自己就是長距離游泳選手出身,而孫楊的體質也更適合長距離游泳。“我們運動員最大的優勢是能吃苦。”朱自根說。從孫楊身上,丹尼斯同樣看到中國游泳運動員顯而易見的斗志、敬業和勝利的意志。“我遇到的(中國游泳運動員),不是全部,但大部分訓練都非常刻苦。”孫楊覺得,“天才和勤奮相比,天才只占百分之三十,最主要還是勤奮。”
2010年2月19日到2012年3月3日,孫楊前往澳大利亞的三次特訓效果顯著。2011年的上海世錦賽上,孫楊一舉打破了哈克特保持了10年之久的1500米自由泳世界紀錄。2012年1月下旬,在昆士蘭州挑戰賽上,孫楊共參加三項比賽。在400米和100米兩項上都輕松奪冠。萬事俱備,只等待倫敦之夏的到來。“我當時相信,只要發揮正常水平,我完全具備奪冠的實力。”孫楊說。
菲爾普斯,池水中的王者,15枚奧運金牌得主。泳池是他的奧林匹亞,食物則是他和人間的紐帶。NBC甚至專門討論他在奧運期間的食譜。煎蛋三明治,雞蛋,薯條,通心粉,火腿奶酪。不過這些能每天提供12000卡熱量的食物顯然很難被一個中國胃全盤接受。體育局和某些營養學家過去一直認為中國式的飲食難以提供足夠的營養,那么在奪冠后,中國第—位男子游泳奧運冠軍的菜單的確值得探討。
冠軍媽媽的湯曾被廣泛宣傳,不過孫楊家第—號廚子是父親。在澳洲特訓期間,新加入的“廚師”還包括教練朱自根和隊醫巴震,這兩位也都是浙江人。毫無疑問,杭州菜對金牌亦有貢獻。孫楊的母親說,兒子多年的食物一直是魚和牛肉。
除了—顆試圖證明自己的心,這肉身也是戰勝過去偶像樸泰桓的最有力武器。孫楊身高不但超過樸泰桓的1.81米,臂長超過樸泰桓近10厘米,臂展甚至超過26厘米。樸泰桓雖然精悍強壯,但從目前的水上和陸地直線速度競技成績來看,身高還是一寸高,一寸強。孫楊在池中每一劃似乎都比多數選手慢,卻更有效率。
對這一點,丹尼斯看得很清楚。“當格蘭特(哈克特)離開時,我還沒有這種感覺。然后,張琳來了,給了我一張空白的畫布。”而孫楊,則是丹尼斯眼里可以創作出杰作的天才對象。在澳洲時,他認為孫楊還比哈克特,“多了一些更加自然的技巧”,“更加平衡一些”。丹尼斯認識到這個年輕人一項關鍵的潛力所在:平衡感。孫楊沒有哈克特那么強壯,但“他的平衡感更好一點兒”,丹尼斯說,“孫楊的劃水更有效率。”
如果說孫楊的教練朱自根多年來為孫楊打足了各方面堅實的基礎,那么丹尼斯在競技的前夜,則用熱情和豐富的冠軍經驗來鼓舞年輕人去實現夢想。他會熱情地給予掌聲和鼓勵,跟著孫楊在池邊奔走。每次達到訓練標準,他會與孫楊在池中熱烈握手。“有一天孫楊很高興地對我說,爸爸,今天教練跟我握了兩次手。”這些都刻在父親孫全洪的記憶中。正如孫楊自己說的,他正處在一個“被小朋友叫叔叔卻很不服氣的尷尬年齡”。這時—個男孩需要一個男人的鼓勵,激勵他變成自己希望成為的那個男人。
“2012年5月21日,兩屆奧運會男子1500米自由泳金牌得主、統治男子1500米自由泳長達十年之久、我的榜樣—哈克特今天下午特地來泳池看我,超級開心!備受鼓舞”。孫楊說,“我記得他當時說,非?春梦以趭W運會的成績,說我能夠(再次)打破世界紀錄。”孫楊很平淡,也很自信:“如果狀態好,打破記錄也許是一年后,也許是兩年,我想應該不用等到里約奧運那個時間。”
在教練丹尼斯的心目中,孫楊就是另一個哈克特。他甚至明確地對中國記者甘慧說,“孫楊將是哈克特的接班人。”除了朱志根,澳大利亞教練丹尼斯是另一個知道孫楊吃了多少苦的人,所以在獲得冠軍后,他也沖向了正在一旁的擔任澳大利亞隊教練的丹尼斯,來了一個大大的擁抱。
冠軍成長的淚
師兄吳鵬助推孫楊
自從2003年進入國家隊朱志根教練組那天起,大師兄吳鵬就成為孫楊仰慕的對象。2007年墨爾本游泳世錦賽是孫楊參加的第一次世界大賽。最讓孫楊震撼的,是吳鵬竟然敢于向菲爾普斯叫板,并且收獲銀牌,從此孫楊萌生了要當世界冠軍的雄心壯志。
輸給張琳哭得一塌糊涂
如果說吳鵬是孫楊啟蒙時期的標桿,那么北京奧運會亞軍張琳則是孫楊發展時期的追趕目標。對于張琳,孫楊曾經一度有過“既生瑜何生亮”的感慨。2008年北京奧運會前的紹興全國冠軍賽,他覺得可以與張琳拼一把,結果被張琳甩下很遠。站在領獎臺上,掛著銀牌的孫楊哭得一塌糊涂。
樸泰桓讓孫楊成熟
孫楊小時候很愛哭,訓練時經常會累得哭起來。2010年廣州亞運會,孫楊比了三個單項,哭了三次。400米自由泳,他不敵韓國奧運冠軍樸泰桓,出水后泣不成聲;男子4×200米自由泳接力奪金后,他再次灑下熱淚;等到1500米自由泳以明顯優勢捧得桂冠,他又一次涕淚橫流。
2011年上海游泳世錦賽,孫楊在400米自由泳由于輕敵和戰術失誤再次輸給樸泰桓,這一次,他沒有哭,很多人從此說,孫楊“成熟了”。
篇五:劉璇的勵志故事
與很多從小就顯露出體育天賦的運動員不同,體操冠軍劉璇是一個大器晚成者。
小時候,她并不是教練眼中最優秀的學生,但卻有一股同齡孩子所沒有的韌勁兒,從5歲開始練體操,一直到21歲,經過漫長的16年時間,終于拿到三枚奧運會獎牌,成為中國女子體操第一人。
那么,這個當初不被教練看好的學生,是怎樣成為冠軍的呢?下面,讓我給你講講劉璇的成長故事吧。
A.手練出繭子的小女孩
1979年3月12日,劉璇出生在湖南長沙。
小時候,劉璇是一名乖巧的女孩子。她的身體素質不太好,為了讓她長得更健康,爸爸媽媽就送她去少年宮健美班學習。那一年,劉璇剛好5歲。
由于個子最矮,來到健美班后,劉璇排在隊伍的最后,跟著小姐姐們學動作。她學得非常用心,每一個動作都認真地去做。教練看了非常高興,心想:“這個小劉璇,練得太好了!”此后,教練開始對劉璇進行特別訓練。
上小學時,劉璇的功課特別好,語文和數學都是100分。每天,在學校做完功課后,劉璇還要堅持去少年宮健美班訓練。
8歲那年,劉璇被選進湖南省體育局,參加訓練。她練得非?炭,甚至手上被磨出了血泡。可是,她一點兒也不怕苦,等血泡好一些,繼續再練,這樣,手上就慢慢長出了繭子。由于在練習高低杠時,還需要握杠,每當手上的繭變厚時,劉璇都不得不讓爸爸將它用刀片削平。練習的時間越久,需要的刀片就越多。爸爸知道劉璇的手一定非常疼。可是,劉璇卻忍著疼,什么也不說。
一次,爸爸又去商店買刀片。售貨員是一名不滿16歲的孩子,他見劉璇的爸爸買那么多雙面刀片,就不解地問:“叔叔,現在沒人用這樣的刀片刮胡子了,你買這么多干什么?” 劉璇的爸爸說:“我不用,是給我女兒用的!”售貨員又問:“用來削鉛筆?這也不安全呀!”“不是用來削鉛筆,是削我女兒手掌上的繭!她是一名體操運動員……”聽到這里,售貨員感動了,他說:“叔叔,這些刀片算我送您女兒的,她那么小,就要受那么多苦,我也該獻出一點愛心!”
有一次,奶奶拉著劉璇的手,心疼地沖劉璇的爸爸媽媽嚷:“你們干什么讓孩子受這種罪?讓她別練了!”
B.為了一次重要的比賽
其實,爸爸媽媽也心疼劉璇呀。媽媽小時候練過體操,知道要想練好體操,就得吃多苦?墒,如果女兒將來不能在這方面有所成就,還需要那么刻苦地訓練嗎?
于是,爸爸跑去問教練:“劉璇在體操隊的成績屬于優秀、中上、中等還是偏下呢?如果她能練好,就讓她練;如果不行,我就讓她回去念書,不然,就兩邊都耽誤了!”教練如實地告訴爸爸,目前劉璇的成績只是屬于中等或者中上的水平,還看不出以后能不能出成績。爸爸考慮再三,還是同意劉璇練下去,他想女兒只要有一點兒希望就不該輕易放棄。
劉璇沒有辜負爸爸的期望。13歲時,劉璇被選入國家集訓隊。經過更嚴格的訓練,劉璇的成績已經很突出了?墒,在準備參加在日本廣島舉行的第12屆亞運會比賽時,訓練中的一次意外使劉璇膝蓋的內側韌帶撕裂,雖然以后能夠長好,可比賽的時間就要到了!劉璇急得都快哭了,她多么珍惜這次機會啊!為了讓訓練成績更好,劉璇咬牙堅持練習,卻不幸把韌帶練斷,沒有機會參加亞運會了!
接到父母的電話,劉璇首先提的不是韌帶斷了有多疼,而是說:“我從亞運會名單上刷下來了,我很傷心!”
聽到女兒在哭,父母非常心痛,馬上趕到北京探望,請醫生為劉璇治療。爸爸早就因為劉璇練體操而學過一段時間的按摩。于是,爸爸天天為劉璇按摩,與醫生的治療相配合;同時,劉璇按照教練的指導,經常做恢復運動。很快,劉璇的傷好了。
劉璇笑了,因為她可以參加亞運會了。那一次,她與隊友合作,獲得了女子團體冠軍,還獲得了個人高低杠的第2名。
C.“必須首先戰勝自我”
“要想戰勝別人,必須首先戰勝自我”,這句話是劉璇的座右銘。16年來,她都是這樣做的,雖然偶爾也有過退卻的念頭,但最后總能堅強地挺住。
1996年,劉璇的訓練強度開始加大。堅持了一段時間后,她感覺自己已經練到了極限,甚至有些支撐不住了。每天晚上,一躺進被窩,劉璇就偷偷地哭,對第二天將要繼續的訓練,感到無比恐懼。她翻來覆去地想,真的要放棄嗎?不,越是這樣,就越是不能退縮!第二天,劉璇振作精神又開始了新的訓練。
1998年的世錦賽上,因為劉璇一心想拿冠軍,所以顯得格外激動,心情也越來越緊張。教練看出了她的心思,告訴她不要緊張,要卸下包袱參賽,實在不行,可以改變動作,降低難度。 聽了教練的話,劉璇顯得平靜了。她自信地說:“沒事,相信我!”果真賽場上的劉璇表現得很鎮靜,成功地完成了所有動作,取得了冠軍。當她站在領獎臺上,看到手中的鮮花,胸前的金牌,望著升到最高位置的五星紅旗時,劉璇的淚水再也忍不住了,十幾年的辛苦拼搏,如今終于得到了回報!那一刻,劉璇突然發現自己長大了!
1999年初,亞運會后的一段時間里,劉璇的訓練又跌入了低谷。當時,因為已經休息了很長一段時間,思想和身體都比較松懈,精神狀態也有些低迷。在這種狀況下練習,劉璇感覺有些吃不消。后來,她幾乎喪失了所有信心,甚至打了退役報告。父母知道這件事后,一起來勸劉璇:“再試試吧,如果實在不行,再放棄也不遲!” 劉璇覺得父母的話很有道理。對,我決不能放棄!她又一次堅持下來。并于當年8月,在云南昆明舉行的全國體操冠軍賽上,獲得女子全能第一名。
2000年,劉璇又取得了一系列的好成績:3月,瑞士世界杯系列賽第一站比賽,獲女子平衡木第二名;接著,在德國舉行的第二十四屆科特布斯國際體操大獎賽上,獲女子高低杠第三名;5月,在武漢舉行的全國體操錦標賽上,獲女子平衡木第一名。
可是,21歲的劉璇仍不滿足,因為,她最大的心愿是站在悉尼奧運會的領獎臺上,為了那一刻,她已經奮斗了16年。
D.最美的笑留給悉尼
2000年的悉尼奧運會上,劉璇的努力終于結出了碩果。
在平衡木項目的決賽中:
第一個出場的是羅馬尼亞的奧拉魯,她曾在全能比賽中獲得銅牌,這一次,她發揮得不錯,得到了9.70分。
緊接著出場的美國選手威埃里斯,她落地很穩,得到了9.387分。
第三個出場的是俄羅斯運動員洛巴斯尼克,發揮非常出色,很穩地站住了,得了9.787分,超過她在預賽中的得分。
俄羅斯運動員普羅迪洛娃第四個出場,在木上有小小的晃動,但很穩地站住了,得到了9.775分。
接著,中國選手凌潔出場了。她是1998年世界杯和天津世錦賽的雙料冠軍,動作舒展,穩穩地站住了,除了有一點小晃外,整套動作做的非常漂亮,但只得了9.675分。
第六個出場的烏克蘭選手亞洛什,最后落地有一小移動,得到了9.712分。
第七個出場的羅馬尼亞運動員普里薩卡,落地時也有一小跳,動作完成的不錯,得到了9.750分。
最后一個出場的,才是21歲的劉璇。在前面七名運動員都發揮得都不錯的情況下,她頂住壓力,非常好地完成了自己的動作,得到了9.825分,終于以完美的動作,精湛的表演為中國體操奪得了第一枚單項金牌,獲得了女子平衡木的冠軍!
拿到這塊無比珍貴的金牌時,劉璇最先想到的就是爸爸媽媽。要沒有他們的一再鼓勵,自己哪能拿到這么珍貴的奧運會金牌呢?
劉璇站在領獎臺上,露出了自信令人傾倒的笑容。這笑容感染了在場的每一位觀眾?墒悄阒绬,她的笑容為什么這樣感人?
其實,在剛練體操時,劉璇并不喜歡笑。后來,隨著劉璇的不斷進步,參加的比賽次數越來越多。這時,媽媽對劉璇說:“你在出國比賽時,就是中國人的代表,連個人表情都不只代表你自己,而是代表一個國家!所以,你一定要學會微笑。”
劉璇覺得媽媽說得很有道理,于是,一有時間就對著鏡子練習微笑。笑著笑著,劉璇發現,只有從內心里發出來的笑容才最美。
回頭再說這次比賽。在地球的另一端,她的父母一直在北京的地下室里看電視的現場直播。爸爸拿著相機,準備拍劉璇在屏幕上的照片;媽媽拿著本子,在一旁記分。當他們看到女兒笑盈盈地在領獎臺上向大家揮手時,爸爸把相機扔了,媽媽也扔掉了本子,兩人抱頭痛哭起來。他們多么激動,因為他們的女兒創造了中國體操史上的奇跡——21歲時獲得了奧運冠軍!
在地球的這一端,悉尼領獎臺上的劉璇笑得是最美的。當國歌響起的時候,劉璇深深地知道,她終于征服了每一位觀眾,戰勝了自己,從一個不愛笑的孩子,成長為有著一臉燦爛笑容的世界冠軍。
篇六:體育明星的勵志故事
通常,體育明星們小時候就表現出對某一項目的癡迷:馬拉多納會跑后,就一直在布宜諾斯艾利斯的街頭踢碎布包的石頭;舒馬赫第一次開小卡丁車時,只有4歲;老虎伍茲3歲時就玩起了高爾夫。然而,一些體育明星并非“從一而終”,他們有后來的成就,完全是因為當初的“半途而廢”。樹挪死,人挪活,今天的放眼體壇讓我們去看看他們的故事。
姚明打過水球,據姚之隊負責人章明基透露,身高2.26米的姚明,小時候練過水球,是“守門員”。水球運動員的確需要身材高大,守門員當然也是越高越好——人高,手長,封堵的面積大。不過那段經歷很短,以至于可以忽略不計,甚至許多熟悉姚明的人,也不知道。姚明當然還是天生打籃球的料。他父母打籃球的背景以及現在的表現,可資證明。一句話,姚明的身高可以使他在水中比別人獲得更多生存的機會,但說到競技,他的控制力還是在陸地上。
再來看看我們的飛人劉翔,如果劉翔的腿再長5厘米,也許顧寶剛就舍不得讓愛徒去練跨欄了。退休前,顧寶剛是上海市普陀區少體校的跳高高級教練。當年,劉翔一直在他的手下練跳高。因為不夠高,顧寶剛看出劉翔在“一根桿”上沒多大發展前景,所以,后來把他推薦給了“十根桿”教練。于是,往上的劉翔,開始往前,并終于獲得了成功,F在想想,大家都有點后怕了:劉翔幸好沒長這么高。否則,劉翔撐死也就一個亞洲跳高冠軍。
伊辛芭耶娃告別體操伊辛芭耶娃小時候練的是體操,還夢想拿世界冠軍。現在,不但世界冠軍夢早實現了,就連破世界紀錄夢、屢破世界紀錄夢也都一一實現了。當然,體操是沒有破世界紀錄的,撐竿跳高才有。在體操隊里,人長高,意味著土豆發芽,是要被“扔掉”的。想想也是呀,本來你可以在空中翻四個跟頭的,人一高,只剩兩個半了,怎么和人家去競爭?現在,我們隔三岔五地就要欣賞一次“撐竿跳高女皇”是怎么打破世界紀錄的。和我們一起欣賞的,還有她的母親——當年,就是她把伊辛芭耶娃送去練體操的。
詹姆士因傷轉行。兩年前的NBA狀元秀勒布朗·詹姆士,是當今NBA一位紅得發紫的年輕球員。盡管3歲時,家人給他買了一個籃球,他愛不釋手。但事實是,他在學校里最先開始的體育運動,是美式橄欖球,而且表現非常出色。那時他9歲,對籃球與橄欖球都很喜歡,但他最終還是選擇了后者。在學校里打了3年橄欖球后,因為一次受傷,詹姆士不得不面臨要么換位置、要么放棄的抉擇。結果,他選擇了放棄橄欖球,然后改投籃球。這個腦瓜異常聰明、身體素質極好的孩子,很快在籃球方面也表現出了過人的能力。直到現在,他當年的橄欖球隊教練仍認為,如果他不受傷的話,他現在橄欖球方面得到的成績,不會亞于籃球。
卡尼吉亞 風的兒子 。上世紀九十年代阿根廷著名球星卡尼吉亞,有“風之子”的美譽。這位著名前鋒的百米速度達到了10秒7。在他這一水平的國際球星中,能跑到10秒7的,還沒有聽說過。所以,在形容其他前鋒速度快時,充其量是“快馬”?峒獊喸谥袑W里,短跑總是第一,還參加過地區的田徑比賽。不過,生在這個足球王國,耳濡目染著足球氛圍,卡尼吉亞最終還是選擇了足球。卡尼吉亞利用他的速度,總能在關鍵時刻打進關鍵入球。最經典的就是1990年世界杯,八分之一決賽阿根廷隊1比0淘汰巴西隊那場。馬拉多納傳球,卡尼吉亞從后插上,輕松擺脫后衛與門將,將球打入空門。意大利報紙曾在一篇評價卡尼吉亞的文章中曾這樣總結到:“卡尼吉亞總是像天兵天將一般,在全場觀眾與球員等著皮球將要滾出底線的那一剎那,將球救回來,然后便是面對手足無措的門將。”
篇七:貝克漢姆:從“賭局”中領悟父親的良苦用心
有誰統計過,貝克漢姆在球場上到底吸引過多少人的目光?每當這位世界頂級球星的身影出現在球場,無數的尖叫聲立刻響遍全場,相機快門也閃個不停。小貝從3歲就開始踢球,盡管那時還是“玩”球多于“練”球,但父親一直苦心培訓他,頑皮的他漸漸奠定了對足球事業的熱愛。
上小學時,小貝跟父親之間甚至還約定了一個常規“賭局”:如果小貝能站在禁區邊不助跑射門,每次把球踢中門柱,就能從父親那兒賺到50個便士?偸勤A到零花錢的小貝很開心,直到長大成人后他才明白了父親的良苦用心。
篇八:梅西的勵志故事
5歲時梅西開始為當地的格蘭多里俱樂部踢球,教練就是他的父親。7歲的時候這個小家伙就在紐維爾老男孩隊倍受稱贊。但梅西在11歲時被診斷出發育荷爾蒙缺乏,而這會阻礙他的骨骼生長。家里的經濟條件難以承受小梅西的治療費用,由于他的天賦被巴薩的雷克薩奇看中,在2000年將他帶到諾坎普,梅西舉家搬遷到歐洲。在2000年9月,年僅13歲身高只有140cm的梅西去了巴塞羅那試訓。在試訓期間,梅西的表現征服了巴薩青年隊教練,他們迫不及待的與梅西簽訂了一份2012年才會到期的工作合同,卻忘記國際足聯相關規定,未滿20歲的球員不得和俱樂部簽定5年以上的工作合同。巴塞羅那俱樂部在幫助西成長方面作出了巨大的努力,在俱樂部所安排的治療下,梅西在2003年身高已經達到1米7。加泰羅尼亞人毫不猶豫的就給他在俱樂部注冊并安排他去醫療部接受治療。2008年這名來自羅薩里奧的21歲小伙子已經長到了170cm。“梅西是吃著土豆和胡蘿卜長大的,是喝著那些沒有油沫的湯后去踢球的,但他比誰都懂事!” “我記得,而且永遠都不會忘記拿到診斷結果的那一天。當時天特別冷,當時我們在街上,梅西沒有任何表情,非同一般的冷靜,我知道他比任何人都清楚,家里沒有任何能力讓他治療。”站在梅西的身邊,父親豪爾赫眼眸中總是透著快樂抑或得意,但他內心的酸楚又有多少人能讀懂? “作為父親,我最清楚梅西的病源于營養不良。阿根廷盛產世界上最好的牛肉,擁有世界上最好的奶酪,但那不屬于我們。梅西是吃著土豆和胡蘿卜長大的,是喝著那些沒有油沫的湯后去踢球的。”梅西的父親豪爾赫回憶當年只有11歲的梅西患上生長激素缺乏性侏儒癥時,不禁仍有些傷感,甚至當梅西已經成為這個星球上最好的足球運動員之后,“他從不抱怨,他年紀輕輕就比誰都懂事,這一點沒有人比我更清楚。”
【體育名人勵志故事】相關文章:
體育名人勵志故事06-06
體育名人鄧亞萍的勵志故事(精選5篇)04-28
體育名人的故事07-05
體育名人故事05-19
勵志名人故事|名人勵志小故事04-12
名人勵志故事_勵志故事02-25
中外名人的勵志故事:名人勵志故事大全04-13
名人勵志故事07-29
勵志名人故事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