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ub id="h4knl"><ol id="h4knl"></ol></sub>
    <sup id="h4knl"></sup>
      <sub id="h4knl"></sub>

      <sub id="h4knl"><ol id="h4knl"><em id="h4knl"></em></ol></sub><s id="h4knl"></s>
      1. <strong id="h4knl"></strong>

      2. 長征的故事有哪些

        時間:2022-11-15 14:41:55 勵志故事 我要投稿

        長征的故事有哪些

          紅軍長征相信大家都很熟悉,那么你知道長征究竟有什么故事嗎?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關于長征的故事有哪些,歡迎閱讀!

        長征的故事有哪些

          長征的故事有哪些 1

          1934年11月16日,紅6軍團在湖南永順縣附近的龍家寨附近打了一次漂亮的伏擊戰,消滅了湘軍陳渠珍部3個旅的大部。

          被俘虜的敵人或蹲或坐,忐忑不安地等待著對自己命運的判決。正在俘虜中做教育工作的電臺報務員龍振彪,發現有個俘虜手里拿著一塊電臺專用電池后非常興奮:電臺肯定在附近。

          經指點,龍振彪在俘虜堆里找到了陳渠珍的電臺隊隊長楊繼昌。他走上前去,輕輕地沖著蹲在地上的楊繼昌說:“楊先生!”

          一句“楊先生”,讓這位曾到德國深造的國民黨無線電技術軍官感動得兩眼發紅。接受短暫的教育后,他便主動帶著紅軍來到后山,挖出了被埋藏起來的電臺。

          “抗戰時,手下的一個連長曾悄悄告訴我,他曾經被紅軍俘虜過7次,每次都被釋放了。”老紅軍劉月生始終認為優待俘虜是使很多敵人在關鍵時刻放棄抵抗的重要原因。

          在策應中央紅軍北上的過程中,劉月生隨紅6軍團在南潯鐵路附近活動。“我們攻占了一個敵軍醫院,繳獲了很多奇缺的醫藥。”他回憶說,“但傷病員一個都沒有傷害,還發了遣散費讓他們回家。”

          1935年5月8日,為策應中央紅軍渡過金沙江,紅6軍團主動進攻,包圍了湖南宣恩縣城,準備消滅前來救援的敵軍張振漢師。張振漢受過軍校教育,在與紅軍作戰中,多次叫嚷“活捉賀龍”,氣焰非常囂張。

          88歲的老紅軍肖榮昌當年是紅6軍團的一名報務員,目睹了整個戰斗場面。他回憶說:“敵人的師部設在一個大石頭后邊,用電臺發著SOS的求救信號。”

          請示了軍團長后,肖榮昌用電臺向敵人發了一份明碼電報,大意是:“諸位仁兄,你們已經沒有希望突圍了,希望你們不要破壞電臺,完好地送給紅軍,才是你們的好出路,紅軍歡迎你們。”

          張振漢師曾多次和紅軍交手,他們對紅軍的俘虜政策早有耳聞。當紅軍沖進敵師部后,他們果然把電臺完整地保存了下來,全體報務員都加入了紅軍。

          長征的故事有哪些 2

          1935年5月,北上抗日的紅軍向天險大渡河挺進。大渡河水流湍急,兩岸都是高山峻嶺,只有一座鐵索橋可以通過。這座鐵索橋,就是紅軍北上必須奪取的瀘定橋。

          國民黨反動派早就派了兩個團防守瀘定橋,阻攔紅軍北上;后來又調了兩個旅趕去增援,妄想把我紅軍消滅在橋頭上。我軍早就看穿了敵人的詭計。28日早上,紅四團接到上級命令:“29日早晨奪下瀘定橋!”

          時間只剩下20多個小時了,紅四團離瀘定橋還有240里。敵人的兩個旅援兵正在對岸向瀘定橋行進。搶在敵人前頭,是我軍戰勝敵人的關鍵。

          紅四團翻山越嶺,沿路擊潰了好幾股阻擊的敵人,到晚上7點鐘,離瀘定橋還有110里。戰士們一整天沒顧得上吃飯。天又下起雨來,把他們都淋透了。戰勝敵人的決心使他們忘記了饑餓和疲勞。在漆黑的夜里,他們冒著雨,踩著泥水繼續前進。

          忽然對岸出現了無數火把,像一條長蛇向瀘定橋的方向奔去,分明是敵人的增援部隊。紅四團的戰士索性也點起火把,照亮了道路,跟對岸的敵人賽跑。敵人看到了這邊的火把,扯著嗓子喊:“你們是哪個部分的?”我們的戰士高聲答話:“是碰上紅軍撤下來的。”對岸的敵人并不疑心。兩支軍隊像兩條火龍,隔著大渡河走了二三十里。雨越下越猛,像瓢潑一樣,把兩岸的火把都澆滅了。對岸的敵人不能再走,只好停下來宿營。紅四團仍舊摸黑冒雨前進,終于在29日清晨趕到了瀘定橋,把增援的兩個旅的敵人拋在后面了。

          瀘定橋離水面有好幾丈高,是由13根鐵鏈組成的,兩邊各有兩根,算是橋欄;底下并排9根,鋪上木板,就是橋面。人走在橋上搖搖晃晃,就像蕩秋千似的。現在連木板也被敵人抽掉了,只剩下鐵鏈。向橋下一看,真叫人心驚膽寒,紅褐色的河水像瀑布一樣,從上游的山峽里直瀉下來,撞擊在巖石上,濺起一丈多高的浪花,濤聲震耳欲聾。橋對岸的瀘定橋背靠著山,西門正對著橋頭。守城的兩個團的敵人早已在城墻和山坡上筑好工事,憑著天險,瘋狂地向紅軍喊叫:“來吧,看你們飛過來吧!”

          紅四團馬上發起總攻。團長和政委親自站在橋頭上指揮戰斗。號手們吹起沖鋒號,所有武器一齊開火,槍炮聲,喊殺聲,霎時間震動山谷。二連擔任突擊隊,22位英雄拿著短槍,背著馬刀,帶著手榴彈,冒著敵人密集的槍彈,攀著鐵鏈向對岸沖去。跟在他們后面的是三連,戰士們除了武器,每人帶一塊木板,一邊前進一邊鋪橋。

          突擊隊剛剛沖到對岸,敵人就放起火來,橋頭立刻被大火包圍了。在這千鈞一發的時刻,傳來了團長和政委的喊聲:“同志們!為了黨的事業,為了最后的勝利,沖呀!”英雄們聽到黨的號召,更加奮不顧身,都箭一般地穿過熊熊大火,沖進城去,和城里的敵人展開了激烈的搏斗。激戰了兩個小時,守城的敵人被消滅了大半,其余的都狼狽地逃跑了。

          紅四團英勇地奪下了瀘定橋,取得了長征中的又一次決定性的勝利。

          長征的故事有哪些 3

          [人物檔案李布德,四川營山人。1918年6月出生,1933年9月參加中國工農紅軍。曾任紅四方面軍第九軍戰士、文書等職。參加過平津、太原戰役、抗美援朝等。1988年獲一級紅星功勛榮譽獎章。]

          1936年2月,我在紅九軍當文書,雖然只有16歲,但已參加紅軍三年多了,經歷過很多生死考驗,但第三次過草地前翻越“萬年雪山”黨嶺山,使我至今難以忘懷。

          黨嶺山位于現在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境內,主峰海拔5400多米,積雪終年不化,氣候變化無常,時而狂風漫卷,時而暴雨傾注。當地群眾中說:爬上黨嶺山,如進鬼門關;若無大圣膽,難以再生還。先頭部隊白天翻越黨嶺山時,因狂風暴雪襲擊,損失比較大,所以我們決定夜間行軍。這天,我們來到黨嶺山腳下,只見山勢懸崖疊峭,冰封雪鎖,給人一種神秘詭異的感覺。黃昏時分,部隊出發了。我們連行進在大部隊中間,連長在前頭帶隊,我跟著指導員斷后。隊伍借著殘月微光,踩著前面趟出的冰雪路,一個緊跟一個,踏著蜿蜒崎嶇的雪路向上摸索行進。開始行軍時,大家情緒還十分活躍,又說又笑,行軍速度較快,掉隊的也少。越往上爬,積雪越厚,天氣越冷,空氣也越稀薄,人的體力消耗越大。有個和我年齡相仿的小戰士,一瘸一拐,一步一喘,慢慢掉下隊來,停在路旁。指導員趕忙上前去對他說,來,我攙著你走,停下來就會凍死的!隨即,從這位小戰士身上摘下長槍,背在自己肩上,扶著他繼續前進。

          夜越來越深,風越刮越緊,雪越下越大,戰士們個個都變成了雪人,整個隊形好似一條銀蛇,在雪山上緩緩移動。又有一個戰士掉隊了,指導員上前拍拍他的肩膀說,咬咬牙,再努把力,堅持就是勝利。說著,又要幫這位戰士背槍。指導員身上已經扛著兩支長槍了,不能把他累垮啊。我搶上前去,把槍拿過來,背在了自己身上。槍雖不重,但當時我年小體弱,而且又累又餓,多背一桿槍,頓時感到眼冒金星,每邁一步都像要用出全身的力氣。這時,突然聽到指導員說:小李,抓住馬尾巴。話音未落,馬尾巴就遞到我手里,我緊緊抓住馬尾巴,踩著馬蹄印,蹌蹌踉踉走了一段,人借馬力,才緩過勁來。

          越往上爬,山勢越陡,道路越滑,好多戰士的雙腳都凍得失去了知覺,甚至走一步跌一跤。有的戰士摔進了深谷,有的戰士滑入了雪坑,還有的戰士硬挺挺凍死在路旁。接近山頂時,戰士小張突然摔倒在雪地里,不省人事,指導員急忙把他抱在懷中,伸手一摸,渾身冰涼,趕快拿了床棉被蓋在他身上。

          一會兒小張蘇醒過來,看著指導員和戰友們焦急的臉龐,氣息微弱地說:指導員,你們走吧,別讓我連累了隊伍。指導員緊緊抱著小張的臉,哽咽地說:別說傻話,我們就是抬也要把你抬下山。大家互相攙扶著艱難地站立起來,又邁開了前進的腳步。就這樣,我們戰勝了嚴寒、饑餓和死亡威脅,翻過了風雪彌漫的黨嶺山。

          長征的故事有哪些 4

          1935年5月上旬,中央紅軍長征從云南省皎平渡巧渡金沙江后,沿會理至西昌大道繼續北上,準備渡過大渡河進入川西北。蔣介石急令第2路軍前線總指揮薛岳率主力北渡金沙江向四川省西昌進擊;令川軍第24軍主力在瀘定至富林(今漢源)沿大渡河左岸筑堡阻擊;以第20軍主力及第21軍一部向雅安、富林地區推進,加強大渡河以北的防御力量。企圖憑借大渡河天險南攻北堵,圍殲中央紅軍于大渡河以南地區。

          大渡河是岷江的一大支流,河寬300米,水深流急,兩岸是險峻的群山,地勢險要,大部隊通過極其困難。

          5月24日晚,中央紅軍先頭部隊第1師第1團,經80多公里的急行軍趕到大渡河右岸的安順場。此地由川軍2個連駐守,渡口有川軍第24軍第5旅第7團1個營筑堡防守。

          當晚,紅1團由團政治委員黎林率第2營到渡口下游佯攻,團長楊得志率第1營冒雨分三路隱蔽接近安順場,突然發起攻擊,經20多分鐘戰斗,擊潰川軍2個連,占領了安順場,并在渡口附近找到1只木船。

          25日晨,劉伯承、聶榮臻親臨前沿陣地指揮。紅1團第1營營長孫繼先從第2連挑選17名勇士組成渡河突擊隊,連長熊尚林任隊長,由帥士高等4名當地船工擺渡。7時強渡開始,岸上輕重武器同時開火,掩護突擊隊渡河,炮手趙章成兩發迫擊炮彈命中對岸碉堡。突擊隊冒著川軍的密集槍彈和炮火,在激流中前進。快接近對岸時,川軍向渡口反沖擊,楊得志命令再打兩炮,正中川軍。

          突擊隊迅速登岸,并在右岸火力的支援下奮勇沖殺,擊退川軍的反撲,控制了渡口,后續部隊及時渡河增援,一舉擊潰川軍1個營,鞏固了渡河點。

          隨后,紅1軍團第1師和干部團由此渡過了被國民黨軍視為不可逾越的天險大渡河。

          長征的故事有哪些 5

          紅軍隊伍在冰天雪地里艱難地前進。嚴寒把云中山凍成了一個大冰坨。狂風呼嘯,大雪紛飛,似乎要吞掉這支裝備很差的隊伍。

          將軍早把他的馬讓給了重傷員。他率領戰士們向前挺進,在冰雪中為后續部隊開辟一條通路。這支隊伍能不能經受住這樣嚴峻的考驗呢?將軍思索著。

          隊伍忽然放慢了速度,前面有許多人圍在一起。將軍邊走邊喊:“不要停下來,快速前進!”

          “前面有人凍死了。”警衛員跑回來告訴他。將軍愣了一下,什么話也沒說,快步朝前走去。

          一個凍僵的老戰士,倚靠光禿禿的樹干坐著。他一動不動,好似一尊塑像,身上落滿了雪。

          將軍的臉色頓時嚴峻起來,嘴角邊的肌肉抽動著。忽然他轉過臉向身邊的人吼道:“把軍需處長叫來!為什么不給他發棉衣?”呼嘯的狂風淹沒了將軍的話音。沒有人回答他,也沒有人走開。他紅著眼睛,像一頭發怒的豹子,樣子十分可怕。

          “聽見沒有,警衛員?叫軍需處長跑步過來!”將軍兩腮的肌肉抖動著。

          這時,有人小聲告訴將軍:“他就是軍需處長……”將軍愣住了,久久地站在雪地里。他的眼睛濕潤了。他深深吸了一口氣,緩緩地舉起右手,舉到齊眉處,向那位跟云中山化為一體的軍需處長敬了一個軍禮。風更狂了,雪更大了。大雪很快覆蓋了軍需處長的身體。他成了一座豐碑。

          將軍什么話也沒說,大步走進漫天的風雪中。他聽見無數沉重而堅定的腳步聲。那聲音似乎在告訴人們:如果勝利不屬于這樣的隊伍,還會屬于誰呢?

          長征的故事有哪些 6

          風兒在怒吼,雨兒在哭泣。連風雨都被紅軍長征的故事感動。長征,二萬五千里,紅軍戰士靠自己的雙腿完成多么巨大的艱難行程。這是人類史上的奇跡。讓我們再來重溫那段艱苦的歲月吧!

          看,瀘定橋下水流湍急,洶涌無情!敵人的槍彈更是瘋狂而殘忍,但戰士們并沒有因此害怕、退縮,鮮血染紅了一根根烏黑、冰冷的鐵鏈,他們仍是前進、前進……終于他們登上了對岸橋頭陣地,消滅了全部敵人。

          聽,在無邊的草地上,老班長用和藹的聲音叫小同志把魚湯喝下。他們的糧食已經斷了好幾天了,菜地里的野菜也已被挖盡!饑餓,像一只只無形的怪獸,隨時吞噬著戰士們的生命!老班長用一根生了銹的魚鉤,好不容易釣到了一兩條小魚,用它煮成魚湯給小戰士喝,自己卻沒舍得喝一口。在其他戰士走出茫茫草地的同時,他卻永遠倒下了!

          ……

          紅軍長征已經過去很多年了,那些英烈的背影也已日漸模糊。每當想起這一個個感人的故事,我依舊會熱血沸騰,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紅軍長征是中國革命史中的光輝章,紅軍長征被譽為地球上的紅飄帶。他們的英雄氣概,他們艱苦奮斗,不怕犧牲的精神,為世人譜寫了一曲氣貫長虹的英雄贊歌。

          在現實生活中,也有許多類似長征的事情。有時學習就像長征,它以“活到老,學到老”的精神激勵我們,使我們進步。為奧運備戰的運動員們就像在長征,面對著 “敵人”,他們總是很冷靜的,用自己的毅力和實力,獲得輝煌的成就。生活也像長征,需要我們勇敢地面對一次次的挫折,不屈不撓,勇往直前……

          讓我們永遠銘記紅軍長征的歷史,繼往開來,在社會主義新“長征”中建功立業!讓長征永遠在我們心中。

          長征的故事有哪些 7

          紅軍長征經過二萬五千里征途。

          紅軍當中有一名叫小蘭的戰士,她在過雪山的時候不小心將背包里的干糧弄丟了,她不敢告訴大家,因為她怕給別人添麻煩,于是,她拔了許多野菜塞到自己的背包里。有一天,一個小同志發現了小蘭的這個秘密,他看見小蘭吃飯時只吃背包里的“干糧”——野菜和挎包里僅有的一些干糧。小同志把這件事公開于眾,大家并沒有責怪她,而是都紛紛從背包里拿出干糧分給小蘭,小蘭眼里閃著淚花,不停地向大家致謝。

          說了紅軍長征中的普通人也該說說紅軍長征中的知名人物了,比如說:周恩來同志。

          周恩來同志聽說有些同志沒有吃的,只能吃草根樹皮和野菜,他便把自己的糧食分給他們吃。有一次冬天,大家很冷,寒風呼呼的刮,大家冷極了,于是周恩來同志便請大家來到他那兒,大家怕打擾他工作,都不進去,就在這時,他說了一句令人暖心的話:“請大家過來吧,否則我會不安心的。”大家進去了,沒有一個人覺得冷了,因為大家的心是暖暖的。晚上,有許多同志喊餓,周恩來同志便又把自己的糧食分給大家吃。

          啊!多么感人的長征故事啊!類似于此的事件很多,如:老班長舍己為人,紅軍長征的路途中歷經了許多困難,但他們互相幫助,他們最終贏得了勝利。

          長征的故事有哪些 8

          今天,我讀了《一袋干糧》,這個動人的長征故事。

          這個故事中,講述了一個13歲的.小紅軍小蘭在長征時,為了救傷員,把好不容易得到的一袋干糧被水漂走了。為了不讓大家發現而分一點給小蘭吃,她一直堅持著,為了不讓大家少吃一口飯,顧全大局的小蘭用野草把挎包裝置住了,這樣,就像真正的干糧一樣。可是虛弱的小蘭過了幾天就被看護員識破了,之后,大家都知道了這件事情,每個人都分給了小蘭一點,這樣,小蘭也不愁吃野草了。

          雖然,這個故事很短,但是,這個故事的內涵,卻不小。小蘭緊緊是一個十三歲的女孩,卻擁有著三十一歲男人的精神!從中,我體會到了紅軍戰士的不怕吃苦、堅強和無私,他們的長征精神,是永垂不朽的,是值得我們去揣摩,去學習的。在以后的道路上,我們不要怕吃苦,要為祖國爭一口氣,要為祖國出氣!

          長征的故事有哪些 9

          我讀過很多書,其中一本書至今還讓我記憶猶新,它就是《長征的故事》,讀了這本書后我感觸很深。中國紅軍為了革命不怕犧牲和堅忍不拔個精神深深的打動了我。“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這是毛澤東的《七律長征》,講的是那發生在上個世紀30年代的長征故事,長征二萬五千里,像一條蜿蜒了二萬五千里的絲帶,以他那無與倫比的絢麗飄過滿目瘡痍的中國大地,舞出了中華民族的希望。

          長征是一段風水輪回的歲月,30萬紅軍經過長征的磨練,一路拼荊斬棘,克服了常人無法想象的困難,完成了這一壯舉,從1934年十月開始,中國工農紅軍的三大主力先后進行了艱苦卓絕的戰略轉移,戰士們從長征啟程開始,他們的傳奇人生途中,經過福建,廣東,湖南,廣西等11個省,直通陜西,他們爬過了18座山脈,其中還有五座長年積雪,稱為雪山,度過了24條河,其中便有我們熟知的金沙江大渡河,占領過大小城市62做在這遙遠的路程中,他們穿的是布衣草,吃的是野草樹皮,凝聚的卻是無盡的英勇頑強!二萬五千里長征的長征途中,有一些可歌可泣的故事:草地上,小紅軍不騎將軍的馬,不吃將軍的糧食,最后英勇的犧牲了;雪山上,軍需部長為了把棉衣發給每一位士兵,自己卻凍僵了;沼澤地上,一個士兵快被沼澤吞沒時,旁邊的士兵為了救他,自己卻永遠的埋在了沼澤地里……一個個動人的故事里,才知道生命有多么的寶貴啊。當我讀完這本書的那一刻,那一幅幅驚心動魄的畫面,那一場場驚心動魄的戰斗仍縈繞在我的眼前。

          長征的故事很多,我印象最深刻的便是彭德懷率領紅軍過草地的情形,當時因為彭德懷的部隊負責殿后,而前面的部隊因為饑餓已經將大部分也在挖了,吃了前面挖過的,后面隊伍就找不到食物了,所以彭德懷部隊的戰士們基本都是因饑餓昏倒在地了,這時彭德懷舍棄一直陪伴著他的大黑騾子,這大黑騾子一路上又馱傷員又馱糧食,雖然彭德懷不舍得,但也只能忍痛割愛,那晚戰士們吃飽了,恢復了精力,彭德懷一口沒吃。

          面對困難,戰士們團結一致,齊心協力,用無法想象的毅力被部隊探索出了一條前進的道路,因為長征的故事,這本書我知道了什么字,堅強什么是勇敢,什么是團結,現在是2019年,我們早已遠離了戰火紛飛的年代,過上了衣食無憂,幸福安定的生活,我們能做得到的便是將這些高尚的品德發揚下去,好好學習,沿著先烈們走過的路繼續走下去,立愛國之志,陳報國之才,讓我們好好努力吧,讓祖國越來越繁榮昌盛!(劉慧清)

          長征的故事有哪些 10

          紅軍長征的時候,有一位軍人,他得知貧農方少周家六十九歲老母臥病在床,由于家境貧困,缺乏營養,加之老病在身,沒有東西吃,家里只有青菜蘿卜。老人已奄奄一息、朝不保夕,一家人束手無策。要醫無錢、欲救無藥,只有死路一條。可正在此時,住在方家的那位軍人不由想起了藏了許久的要給自己臥病在床的老母吃的人參,便拿了出來,給方母吃,果不其然,方母服用后不久病就有了起色。

          我非常喜歡這個故事。這個故事不正是表達了老師給我們講的一句古話“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嗎!意思是做人不僅要關心、尊敬與自己有血緣關系的老人,也要關心與自己沒有血緣關系的老人。

          這就是長征精神。在我看來,紅軍是樂于助人的人;紅軍是尊老愛幼的人;紅軍也是遇到困難永不放棄的人。這值得我們學習,其實我做了很多尊老愛幼的事情呢!比如說:我在乘坐公交車的時候經常給老弱病殘孕的人讓座:看到正在過馬路的盲人或老人時,也會伸出援手來;遇見孕婦有東西掉在地上的時候會幫助她們撿起來;看見路上有垃圾更是會毫不猶豫地撿起來丟進垃圾桶里。

        【長征的故事有哪些】相關文章:

        長征的故事有哪些11-24

        關于長征故事有哪些(通用12篇)04-13

        名人故事有哪些11-15

        愛迪生的故事有哪些11-12

        諺語故事有哪些10-17

        有哪些名人故事04-27

        孔子的故事有哪些11-19

        名人的故事有哪些04-22

        達爾文的故事有哪些11-19

        国产高潮无套免费视频_久久九九兔免费精品6_99精品热6080YY久久_国产91久久久久久无码
      3. <sub id="h4knl"><ol id="h4knl"></ol></sub>
        <sup id="h4knl"></sup>
          <sub id="h4knl"></sub>

          <sub id="h4knl"><ol id="h4knl"><em id="h4knl"></em></ol></sub><s id="h4knl"></s>
          1. <strong id="h4knl"></strong>

          2. 亚洲喷潮在线观看 |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日本 亚洲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 | 亚洲人成在线观看天堂网 | 日本有码中文字幕第二页 | 久久久国产不卡一区二区 | 亚洲中文字幕一级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