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白石勵志故事(精選21篇)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對典故都不陌生吧,典故在傳達表現事物事理中畢竟是隔了一層,是一種由彼而產生的聯想,你知道都有哪些經典典故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齊白石勵志故事,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齊白石勵志故事 1
小木匠變成了聞名世界的大畫家的故事,他就是以畫蝦出名的齊白石,齊白石出生在湖南湘潭,的一個叫白石鋪的鄉下地方,不過她小時候不叫白不叫齊白石,叫做齊純芝,27歲正式學畫學詩的時候才改叫白石,為了方便,我們統一叫他齊白石了。齊白石的家里是很窮,一家五口人,只有一畝田,他只上了半年的學,就回家幫忙干活了,小時候他經常去放牛,他非常愛大自然,對,路邊的路邊草叢的小昆蟲像螞蟻,蜜蜂,蛐蛐這些特別感興趣,也喜歡看水里面的小魚小蝦小螃蟹什么的,齊白石從小力氣就不行,干不了田里的重活,15歲的時候,家里就讓他去學木匠,好以后養家糊口。齊白石就跟著師傅學做各種木工,他們每天去不同的人家,做桌子椅子和種田的工具。有一天,齊白石和師傅做完工,在回家的時候路上,遇見了另外三位木匠。師傅對那三位畢恭畢敬,可是那三個人卻理也不理,齊白石就非常奇怪問道,我們是木匠,他們也是木匠師傅,你為什么這么恭敬呢?師傅說,木匠分為粗木匠和細木匠,我們做的`是粗活,他們做的是細活,他能夠做各種精致小巧的東西,還會雕花,這種手藝不是聰明人一輩子也學不成的。
齊白石第二年就找了一位細木工師傅,開始學雕花,他細心觀察,學得非常好。他的雕花在方圓百里都有了名氣,大家都愿意請他。在他20歲那年,他在一位主人家里發現了一本畫譜,他就借回家,每天晚上用薄紙蓋在畫上,把所有的畫都描下來。他畫的在當地也出了名。這樣一直到27歲,他就是一直是一位生活在鄉村的木匠,每天幫人畫點畫,做點木工。
直到有一天,當地的一個有名的畫家胡沁園看到了齊白石的畫,他找到了齊白石,發現他很有天賦,但他畫畫的技巧不夠,讀書也太少,這樣是很難成為大畫家的。胡沁園非常熱心,他問齊白石愿不愿意跟他學習畫畫和讀書。齊白石非常感動,就去到胡沁園家,每天跟著胡沁園每天認真學習,每天天不亮就起來認真地讀書,練字,畫畫。胡沁園不僅不收學費,還經常給齊白石的家里送米送糧,好讓齊白石能專心學習。
齊白石不僅畫畫越來越好,讀書也非常用功,能熟練地背誦唐詩三百首和許多唐宋八大家的文章。他因為會雕花,很快也學會了刻印章。
他跟著胡沁園一直學了十年,終于成了當地知名的畫家了。
每天,每天悠閑自得地讀讀詩啊,做做畫,過得非常的舒服,直到四十歲的時候,有一位朋友想請他去西安去教畫畫,并且把路費也給寄來了,再此在這之前,齊白石連湖南省都沒有出去過,但因為是朋友的邀請,齊白石還是去了西安,那個時候的交通不便,所以路上走得很慢很慢,齊白石一路慢慢走,一路欣賞著大好河山,一個人只有經過很多的事,走過很多的路,看過很多的風景,才能開闊自己的眼界,西安之行是齊白石第一次遠行,他覺得收獲非常大,后來又有四次她去了,不同的地方,教畫畫,在旅途中他看到了洞庭湖的煙波浩渺,看到了黃河的巨浪滔天,華山的險峻,桂林山水的秀美。這些美麗的景色,像畫卷一樣,珍藏在他的心中。
齊白石后來去回到湖南,那時他已經50多歲了,如果正常的話,他就這樣平靜走完這一生,但是,那時的湖南局勢很亂,發生了很多戰爭,當地還有很多土匪,土匪們知道齊白石畫畫教畫很有錢,就想著要綁架他,再問他家要錢。為了安全齊白石離開了家鄉,來到了北京。北京有很多的畫家,齊白石在北京,沒人在意他,在扇子上面畫一幅畫,一般的畫家,可以收四個銀元,齊白石只收兩個銀元,也很難賣掉。不過齊白石還會做印章,他做的印章還是有人買,所以他勉強可以生活下去。直到有一天,北京城,一個有名的畫家,叫做陳師曾發現了他的印章做得很好,就,跑來找到齊白石,發現齊白石的畫也非常不錯,他們兩人成了很好的朋友,陳師曾和齊白石互相討論,互相學習,齊白石的畫畫得更好了,陳師曾后來把齊白石的畫帶到日本去賣。結果都賣很高的價錢,以后,還有很多外國人還專門跑到,北京來買齊白石的畫。
齊白石的畫越畫越好,還被北京最好的藝術學校請去進去當了教授。1937年的時候北京被日本占領了。藝術學校也被日本人管理,齊白石是很愛國的,他就離開了學校,回到家里,閉門不出,日本人想請齊白石來管理學校,還給送去聘請書,齊白石就在信封上面寫上齊白石死了,然后,把原信退回去。在日本占領北京的時候,齊白石家缺吃少穿,日本人給他送來了冬天燒的煤和糧食,但齊白石都每次都說我不是這個學校的人,所以不要。齊白石告訴家里人,凡是日本人來拜訪來拜訪,一律回答主人不見,日本人的來信,齊白石一律不發不回復,齊白石還畫了一幅畫畫的橫行的螃蟹,然后在旁邊寫上,看你橫行到幾時,表示自己對日本鬼子的痛恨。
齊白石活到了96歲,只要他能還能起床,他每天早上都會起來畫畫,他曾經回憶說,自從他學畫開始,一輩子只有兩次連續幾天沒畫畫,有一次,那是因為他生了一聲大病起不了床,還有一次是他母親是母親去世,非常傷心,所以沒畫,齊白石畫得最好的是蝦 ,他從三十歲就開始畫蝦,但是,一開始是畫得不滿意,覺得畫得就是一團肉蟲子,看不出什么活力,于是他就買了,幾只蝦放在碗里,每天觀察蝦的動作,每天不停的改進,終于在七十歲的時候終于才畫好了蝦。他還在鄉下的時候,經;◣讉小時仔仔細細地觀察昆蟲,看他們的每一個小動作,所以畫得非常的活靈活現。
齊白石像一個老頑童,一直有一顆純樸的童心,他畫的畫幾乎都是他認真觀察過的,他的畫全部都是表達他的陽光快樂,幸福有越。他從不會畫出悲傷的畫。只是把最真最美最樂觀留給了我們。
齊白石勵志故事 2
齊先生接受徐悲鴻邀請授課,可以不登講臺,不拿粉筆。徐對齊先生說:“你不上講臺,我替你講,你在下面演示就行了。”學生自然歡迎兩位名師同時授課。
但齊先生還是很少來授課,一般多是礙于交情,面子拉不下來,才去上課,所以寫齊先生的文章便很少有寫他授課的一些事情?箲鹌陂g,白石老人授課四塊錢一小時,授一次課三小時,十二塊錢。他有輛黃包車,外面包著藍色布幔子,簾子上繡著兩個醒目的白字:“齊宅”。先生頭戴氈帽,帽頂縫一個大紅球,手持藤杖,鞋上縫了個銅鈴,走路時發出丁零、丁零的聲響。
齊先生每次上課,一般都有幾個女學生特別殷勤賣力,研墨鋪紙,整理課桌,再用宜興壺泡好上等茶,等齊先生一到,好多學生跑下樓梯圍著他鼓掌。老人邁步下車,滿臉堆笑。當走到蕭瓊面前,老人伸手掐一下她的小臉蛋,問:“你爸爸在家嗎?”——該學生的父親是蕭龍友,北京城內四大名醫之一。蕭瓊回答:“去天津了!薄案嬖V你爸,過兩天我去看他。”隨后齊先生又和別的女孩子問東問西,閑聊個沒完,當他走進教室時,已經過去了半個多小時。
我們男學生因為受到冷遇,心里不平衡,低聲向女學生喊話“半袋面粉沒有了”,因那時一袋面粉四元錢。齊先生邁步走進教室張望一下,見課桌上紙已鋪好,墨也研好,就拿了一支大斗筆醮墨,但不畫,又開始閑聊。女生圍著桌子兩三圈,把我們男生擠在外層。齊先生問問這個女孩子,又問問那個女孩子,一個鐘頭過去了,才畫了一個像大蘿卜一樣的東西。同學們都不知道畫的是什么,只見他又取了小筆,信手勾幾筆,原來是一只雄鷹,同學們又拍掌叫好。
隔壁是西畫科的教室,我們的聲音引得隔壁的`老師學生跑來圍觀。他們感到很奇怪,上課怎么還拍巴掌。齊先生讓女孩子把畫掛在墻上,半天不吭聲,然后才添松枝。同學爭著說:“齊老師給我題款呀!彼f:“題款就不夠本了!崩先思倚睦锩靼,薪資一共才十二元,抵不上一張畫。半天勉強畫了兩張畫,都不題款。
得了畫的女孩子高興極了。她們想出了一個點子,過兩三天拿著畫去齊家,說:“齊老師,我們來看您了!庇谑浅鍪井嫾骸褒R老師給我們題上款呀!”齊先生搖搖頭,這時上去兩三個女孩子,逮住他的左右手,另一個拿筆舐墨說:“你題不題?”齊先生無可奈何,笑著說:“好,好,我題,我題!狈砰_他的右手,左手還逮著,題了款,還得蓋章。齊不肯蓋。女孩子們就到處找圖章,齊的圖章很多,有兩百多方,找到幾方,齊見了搖搖頭,忙說:“那些圖章不能用!彼米炫慌,指指抽屜里。同學們打開抽屜,取出圖章,在一張畫上蓋了六七個!褒R老師,我們走了,過幾天再來看您!崩先思肄壑樱克蛶讉女孩子的身影,兩眼瞇成一條線,甜甜地笑著。我的女同學收藏著齊先生的一些畫,那都是精品。
齊白石勵志故事 3
我國國畫大師齊白石老先生,有一次去北京城南辦事。這一去不要緊,卻引出一段故事來。
也巧,在街旁地攤上,有人賣齊白石的畫,一看,全是假畫。如此損傷齊老聲譽,使他十分氣憤,便厲聲喝問:“你為什么冒充我的名字在這兒賣假畫騙人?”
賣畫人眉頭一皺,計上心來,笑了一下,鄭重地答辯出一套話來,齊老聽了如何呢?出人意料,他怒氣盡消,竟閉口無言。那么,一副伶牙俐齒的嘴巴到底吐出的是什么呢?
他說:“齊先生,你好不懂道理!不錯,這都是些假畫。你要明白,凡是大畫家沒有不被別人造假的。造假的人越多,說明他的名氣越大;無名之輩,誰也不造他的假畫,再說,我這些畫賣的.便宜。有錢的人,還是買您的真畫,您又何必生氣呢?這番話竟使齊老先生怒氣全消,閉口無言。”
齊白石勵志故事 4
很多人不理解齊白石在門口和客廳里都貼著賣畫刻印的潤格,詬病于老人的吝嗇。他們哪里知道齊白石的藝術道路是怎么走過來的,若知道,也許就不會怪罪了。
齊白石的小兒子齊良末回憶父親時說:“經濟上他很拮據。他也是考慮到今后,他有兩家子人要養。家鄉那些人都沒辦法了,也沒有田地,什么都沒有,常常有親戚會到北京來看他,臨走時再帶走點錢,沒辦法。這兩家的困難都壓在他一個人的肩膀上,他的壓力是相當沉重的。”
《白石老人自述》里有這樣的話:“我不希望發什么財,得到一點潤筆的錢,就拿回家去,奉養老親,撫育妻子。只圖糊住了一家老小的嘴,于愿已足!
從齊白石賣畫的潤格中,不僅可以見其吝嗇,見其性情、心境,也可見得白石老人的耿直,見其冷澀的幽默。
1920年,他寫道:“賣畫不論交情,君子有恥,請照潤格出錢。庚申秋直白!
后來,此潤格增補如下文字:“花卉加蟲鳥,每一只加十圓。藤蘿加蜜蜂,每只二十圓。減價者,虧人利己,余不樂見。庚申正月初十日。”
1922年增補:“有為外人譯言買畫者,吾不酬謝!
1940年的一則,則有弦外之音:“絕止減畫價。絕止吃飯館。絕止照相。自注:吾年八十矣。尺紙六圓,每圓加二角。賣畫不論交情,君子自重,請照潤格出錢,切莫代人介紹。心病復作,斷難報答也。與外人翻譯者,恕不酬謝,求諸君莫介紹,吾亦苦難報答也!
1941年的一則亦頗有意思:“凡藏白石之畫多者,再來不畫,或加價。送禮者,不答。介紹者,不酬謝。已出門之畫,回頭補蟲,不應。已山門之畫,回頭加題,不應。不改畫,不照相。凡照相者,多有假白石名在外國展賣假畫。廠肆只顧主顧,為我減價定畫,不應。九九翁堅白。”
這里竟然要用到“堅白”二字!其實,這樣的潤格告白,內里也應該是辛酸以至于無奈的。齊白石身上曾發生過這樣一個故事。1921年,他從北京到長沙,遇到老友索畫,多年故交,老人欣然畫了給他。第二年,齊白石再到長沙,這位朋友照樣又拿著畫紙來索畫。齊白石無奈又畫了,不過把畫畫好后,在上面題寫了一首詩:“去年相見因求畫,今日相求又畫魚,致意故人李居士,題詩便是絕交書!
絕交書似過于嚴肅了?墒前啄萌思矣脕眇B家糊口的畫,也不合適吧。
還有一件事,也能說明齊白石老人的`性格。
1932年,家里來了客人。是熟客。也就不是諱,可是客人走后,老人一幅心愛的《蝦》卻不是了。老人氣不過,后來寫了一幅《告白》貼在墻上:“去年將畢,失去五尺紙草蝦一幅,得者我已明白了。壬申。白石老人!幢闶乔宄l拿去了,老人也不會去追索。不過是用這種方式泄一點兒埋怨;再見面時候,那人自然羞愧,不過是兩個人心照不宣罷了。
白石老人靠賣畫為生,難免有應酬,也難免有無奈之作。齊良末說:“應酬之作是有,有些他不喜歡但人家非強買強賣這一類的,他不得己也畫。比如說畫一只蝦10塊錢,兩只蝦就是20塊錢。人家說了,我沒有那么多錢,只有15塊錢,怎么辦?他就這樣了,那邊畫—只整蝦,那上頭再畫一個蝦腦袋,15塊。這樣的事常常有。所以有時候那一張紙四尺長,右下角底下就畫倆小雞。四尺長條一尺寬,左上角寫著‘白石老人’四個字,中間全是空白。因為人,家不給錢,或給得少。這類畫現在成了了不起的絕版畫。我父親跟人家說,您哪有這樣做的明?你弄那么一張紙來逼著我這么弄,我給你畫倆小雞就完了,別的沒有。我父親是很執著的一個人!
白石老人一輩子不畫沒見過的東西,可址偶爾也有例外,畢竟南北兩大家子人要生活。
一次一個買主非要齊白石畫一條龍。齊白石沒畫過,可是一轉念,有了辦法。只見齊白石在紙上畫了一只大花瓶,又在花瓶上畫了一條龍。畫完,齊白石笑了,買家也笑了,倆人痛快成交。
毋庸置疑,生活的壓力很深地影響了齊白石對于金錢的意識和行為。齊良末回憶道:
“他有錢了不存銀行,東西都放在身邊,就在院子里頭。就這么大的一木頭疙瘩,平常誰也不注意,就扔在院子里,風吹雨淋日曬都沒事兒。后來有收破爛的過來,我媽一看這東西沒用,就想換點火柴。破木頭有什么用?那么大,劈又劈不開,我媽就把它賣了。我爸正巧回來——就說我爸不破財——我爸看見了,說,哎!這不是我們家的嘛。人家說賣給我了,我爸說那不行,你回來,這個我不賣,我還有用處呢。我爸把這木頭弄回來后,狠狠地罵了我媽一頓。他說這個你怎么能賣?那里頭藏著金條!他托人給弄的金條,他就怕別人拿,扔在那不起眼的墻犄角里。
“還有一個,我們家那院子、那房子該整修了。年久失修,政府說幫忙給弄弄吧。那會兒我爸還活著呢。政府說修,就讓拆吧,從上頭拆,拆到墻半腰往下頭一點兒了,突然上頭的工人就在那兒打起來了。大家伙/L說怎么回事?哎喲,那里有金條出來了。我爸在磚頭里頭藏了金條。我爸說別挖了,他突然又想起可能底下還有什么東西,他說你們都走吧,這房不修了。從此我們家那房就拆到這兒,底下沒再拆,就重新給恢復了。”
在拍攝的齊白石的紀錄片里,能看到他身上掛著一大串鑰匙。他管這個家,早晨起來他會去把大門打開,晚上親自關門。屋子里的哪個抽屜里放了什么東西他都是有數的,他閉著眼睛都可以找到自己的東西。
但是,我們同樣不能忘記的是,齊白石在京城的生活條件稍好一些之后,對來自湘潭的故人,甚至是平生未曾謀面、只要是來自家鄉的生活無著的人,都會慷慨解囊。這與他日常的吝嗇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齊良末回憶:“除了自己至親的這些人,只要是湖南鄉下來的人,湖南老家來的人,能夠說湖南話,能夠通報說自己是湖南什么地方來的,可能沒錢回家了,不夠路費了,現在很艱難,我父親有個不成文的規矩,就是先請人家吃頓飯,然后拿出50塊錢來,給他做路費。那時候的50塊錢,除去北京到湖南的往返車費,還能剩余好多。我親眼見過一個人,拿著錢,我父親給的錢,那人的手直在那兒抖!
齊白石勵志故事 5
日子過得真快,轉眼之間齊白石遷居北京已經快10年了。這10來年,是他含辛茹苦、艱難奮進的10年,也是他繪畫藝術不斷超越、大放異彩的10年。特別是在日本東京舉辦的中日畫展,獲得了空前的成功。說是中日畫展,實際上簡直成了中國畫展,甚至可以說是齊白石畫展。帶去了那么多他的畫,僅3天時間就被搶購一空。他的名字不僅震動了日本畫壇,還傳到了歐洲、美洲、大洋洲。許多不同膚色、操著不同語言的國際友人遠涉重洋,千里萬里,奔赴北京,千方百計地尋求他的畫。
京城古玩字畫店的老板突然發現,平時不太為人們注目的齊白石的畫,突然被一批又一批黃發、碧眼、白皮膚的外國人搶購一空。他們來到畫店,拿著一張寫著“齊白石”三字的紙,嘴里嘰哩哇啦,指名非要買他的畫不可。于是,老板們就把齊白石的畫價提高了幾倍甚至幾十倍,可是仍然滿足不了這些操著不同語言遠方來客的需求。京城古玩字畫店,都出現了這種在世俗眼光看來簡直是神奇的現象。
齊白石的家,那個曾經冷落了相當一段時間的院落,突然熱鬧起來了。古玩字畫店老板的態度,一夜之間來了個一百八十度的轉變。他們親自上門請齊白石畫畫,一個個笑容滿面、彬彬有禮、態度謙和,而且潤筆費也不斷上漲。
所有這一切的轉變,齊白石當然知道是為什么。作畫,是他畢生為之嘔心瀝血的事業。這不止是他個人的榮譽,也是養育了自己的祖國的榮譽。對東京畫展的成功,他自然是欣喜的。他揮筆寫下了一首詩:“著點胭脂作杏花,百金寸紙眾爭夸;平生羞殺傳名姓,海國都知老畫家!
但是,面對東京畫展的成功,面對許多人對自己的態度驟然間由冷落變得非常熱情,面對自己在海內外的聲名越來越大,齊白石的`頭腦更是清醒的。
1930年,齊白石度過了67歲生日。這年夏季的一天,艷陽高照,天氣炎熱,人們揮汗如雨。他到照相館,不顧盛夏酷暑,翻穿皮馬褂,手里拿著白折扇,照了一張相。他在白折扇上題詞曰:“揮扇可以消暑,著裘可以御寒;二者均須日日防,任世人笑我癲狂!
當時這張照片陳列于海王村照相館,很快傳遍了京城。不少人都不理解,甚至議論紛紛:“哪有既穿皮襖,又搖折扇的道理呢?”
然而,許多有識之士從齊白石的“癲狂”里,看到了他對當時社會世態炎涼的譏諷與抨擊,也看到了他知人與自知的大智慧:“熱”時,要防人趨炎附勢;“涼”時,要防人落井下石。他把親身經歷和體驗的酸、辣、苦、澀,絕妙地凝聚在這一幀穿著皮襖搖著折扇的小照上。
齊白石勵志故事 6
齊白石原是一個雕花木工,學畫只是他的業余愛好。36歲那年,他遇到了書畫家湖沁園。
那時,齊白石已小有名氣,按胡沁園出題“飛來佳禽對語”,畫了一個人打開窗戶,窗外一對燕子正展翅歸來。胡沁園很滿意,就鼓勵他研讀古典名著。胡沁園還讓齊白石觀摩自己珍藏的古今名畫,使他眼界大開。由于齊白石刻苦學習,并博采百家之長,他的繪畫技藝突飛猛進。與此同時,他還刻苦練書法和篆刻。
從那之后,齊白石每天都堅持作畫,一年只允許自己休息兩天,一天是自己的生日,一天是國慶節。
85歲時,齊白石一天連畫了4張條幅,吃午飯時還在揮筆,想要再畫一幅。畫完最后一幅時,他在上面題字:“昨日風雨,心緒不寧,不曾作畫,今朝特補之,不教一日閑過也!边@種惜時的.精神令后輩敬佩。
名人取得成就,除了天分之外,還要用時間來打磨。
齊白石不僅喜歡畫畫,而且十分勤奮,一年中除去兩天,每天都與畫為伴。
他充分利用每一天,潛心創作,最終成為世人仰慕的藝術家。
堅持是一種態度,它能讓零散的時間連貫起來,成就一番事業。
生活中有人慨嘆:時間都去哪兒了?與其感傷,不如珍惜。
齊白石勵志故事 7
齊白石出身貧寒,作過農活,當過木匠,后以民間畫工為生。57歲時,齊白石到達北京,住在法源寺,以賣畫度日。他一個扇面,定價銀幣兩元,比平時一般畫家價碼還便宜一半,尚且很少有人問津?梢婟R白石當時生意落寞得很,生活何等慘淡!
一天,在一個無人理睬場合,梅蘭芳跟他寒暄了幾句,使他稍微挽回了一點面子。為此他心存感激,回去用心畫了一張《雪中送炭圖》送給梅蘭芳,并題句云:“而今淪落長安市,幸有梅郎識姓名!笨梢娒诽m芳也并不能改變齊白石在畫壇地位。
齊白石認識了陳師曾后,齊白石藝術生涯才得以轉變。陳師曾雖然比齊白石小13歲,但其時已名滿天下,是吳昌碩之后革新文人畫重要代表。他鼓勵齊白石盡快自成一體,走藝術創新之路。于是齊白石開始了“衰年變法”。用他自己話說:“掃除凡格實難能,十載關門始變更!
從1920年到1929年,他“十載關門”大膽突破,艱難探索,終于“掃除凡格”,“變更”了面貌。他在美術史上可以自立門戶了。然而,他在北京依然是知音寥寥。正像他自己說:“懂得我畫,除陳師曾外,絕無僅有!
陳師曾于1923年便英年早逝了。失去唯一知己齊白石遭到了同行們口誅筆伐。北京畫壇保守派們罵齊白石畫是“野狐之禪”、“俗氣熏人”,“不能登大雅之堂”等,極盡攻擊之能事。
但絕望中亦孕育著希望。齊白石在 “十載關門”最后一年————1929年,被到北京不久徐悲鴻慧眼識珠,一眼就發現了“衰年變法”之后齊白石。此時齊白石年已66歲。在徐悲鴻看來,齊白石絕對是大師級畫家。在反對派鼓噪聲中,徐悲鴻大聲疾呼:齊白石“妙造自然”;齊白石畫“致廣大,盡精微”……徐悲鴻在不僅在展覽會上貼條預定齊白石畫以提升其地位,而且為齊白石編畫集,親自寫序,送到上海出版。除此以外,徐悲鴻還請齊白石到自己任院長北京藝術學院做教授,并親自駕馬車接齊白石到校上課。徐悲鴻對學生說:“齊白石可以和歷史上任何丹青妙手媲美,他不僅可以做你們老師,也可以做我老師。”
齊白石曾在一封寫給比自己小32歲徐悲鴻信里說道:“生我者父母,知我者君也!”
這到底是為什么呢?道理很簡單,齊白石成名,主要得益于徐悲鴻慧識與提攜。
齊白石勵志故事 8
書畫家太多出于清高,恥于言錢。而齊白石則認準憑手藝掙錢無可非議,賣畫賣印從不恥于要錢,甚至在客廳貼滿價碼表:“四尺12元,五尺18元,六尺24元,八尺30元,冊頁折扇每件6元”;“題上款者加10元”;“花卉加蟲鳥,每只加10元,藤蘿加蜜蜂,每只加20元”;“常用名印,每字三金,石廣以漢尺為度,石大照加。石小二分,字若黍粒,每字十金”……且不論是誰,都得一手交錢,一手交貨,不能賒賬,不能還價,不能以物代錢。墻上甚至專門告白:“送禮物不畫,請客不畫,為外國人翻譯者無報酬”;“君子有恥,請照潤格出錢”;“減價者,虧人利己,余不樂見!
齊白石還常到榮寶齋“靈市面”,別的畫家價格一有上浮,他緊跟著往上調價,生怕吃虧。
為賣個好價,齊白石屢屢和夫人對來客演“雙簧”。
聽到來客敲門,齊白石便輕手輕腳地走到門前,從小洞里往外張望,問:“外面貴客是哪位呀?”
來客:“請問齊老先生在家嗎?”
若拿不準來客是否誠心買畫,齊白石就說:“齊先生不在家哩。”
客再問:“真的不在嗎?我可是專程前來,想買他老人家的大作!
聽說人家誠心買畫,齊白石便改口道:“那我就是齊先生呀,請貴客進來吧!
客人進門后,齊白石先領著看墻上諸如“潤筆先惠,點景加倍,”“無暇閑談,貴客自重”之類的標語。如果客人說:“齊老先生的草蟲,最為出名,可否割愛一冊?”
齊白石答:“年紀老了,眼神不好,工筆草蟲不畫了,真是對不起。”
客人再請。齊白石故作為難地說:“有倒是有一部,不過太太藏起來了,不知她肯不肯出讓!
客人求之更切,說是愿意出大價錢。齊白石于是拉直了嗓門:“太太,有位貴客要看看你那部蟲草冊頁哩!
齊夫人在房中回答:“哎,這部冊頁不賣的!”
齊白石又大聲說:“貴客看得中意,能出大價哩!
于是在一問一答中,一部冊頁以大價成交了,來客興沖沖地辭別。齊白石夫婦則再等“貴客”前來割愛。
為讓賣畫賣印所得生點利息,齊白石通常將拾元鈔十張為一疊,積滿一竹籃后,就與太太存到冷僻的小銀行里。后來通貨膨脹厲害,為了不讓錢貶值,齊白石將一生的'積蓄兌換成60根金條,裝在一只長長的口袋中,終年放在身邊,直到去世前幾個月。
為節約開支,別說是值錢的東西,就是一壇油、一桶米,齊白石都會鎖起來,每餐做飯,必親自開鎖,以香煙筒計量取米。有時他伏案作畫,家人在一旁擇菜葉,齊白石會放下畫筆,走上前撿起幾片菜葉,滿臉不悅地說:“這些還能吃,怎么就扔了?”
齊白石勵志故事 9
齊白石是我國最著名的畫家之一,他最善長畫小蝦小蟲等小動物,另外,在篆刻方面他也頗有建樹。
齊白石年輕的時候,他就很喜歡篆刻。有一天,他去拜訪一位老篆刻家,老篆刻家說:“你去挑一擔礎石回家,等這一擔石頭都變成了泥漿,你的印就刻好了!眲e的'人都以為老篆刻家戲弄齊白石,勸他不要理那老家伙,齊白右卻真的挑了一擔礎石來,夜以繼日地刻著,一邊刻,一邊拿古代篆刻藝術品來對照琢磨?塘四テ,磨平了又刻,手上起了血泡,他不在意,他就那么專心致志地刻呀刻呀,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礎石越來越少,而地上的淤泥卻越來越厚。最后,一擔礎石統統都化為泥了,齊白石也練得了一手好篆刻藝術,他刻的印雄健、洗煉,獨樹一幟,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境地。
有一次,他過生日。由于齊老是一代宗師,學生朋友來了很多。從早到晚,客人絡繹不絕,老人笑吟吟地迎來送往,等到夜晚送去最后一批客人,老人再也支持不住了,他躺下很快睡著了。
第二天,齊白石老人一早就起床了,他顧不上吃飯,先到畫室去做畫,家里人都勸他吃飯,他卻不肯歇一歇。總算五張畫畫完了,家人都長長的松了一口氣,等著他吃飯。誰知他攤紙揮毫又繼續作起畫來。家里人怕他累壞了,都說:“您不是已畫夠五張了嗎?怎么還畫呀?”
老人輕輕抬起頭說道:“昨天生日,客人多,沒作畫,今天追畫幾張,以補昨天的‘閑過’”。說完,他低下頭繼續作起畫來。
正是憑著這種勤奮精神,齊白石老人的畫越作越精,受到了世界人民的喜愛。
齊白石勵志故事 10
尚未成名時,身份卑微的藝術家難免會遭到外界的熱諷和冷遇。清末文豪王闿運是齊白石的恩師,素有冰鑒之稱,他看人沒看走眼,看詩卻看走眼了,齊白石的舊體詩被他哂笑為“薛蟠體”。譚延闿是民國時期的高官和有名有數的書法家,顏體字寫得出神入化,他同樣看走了眼,居然聽信一位丁拔貢的胡說(“齊氏刀法太懶”),干出焚琴煮鶴的蠢事,將齊白石鐫刻的十余方藏書印磨平。齊白石的心理承受能力令人佩服,面對外界的貶損,他能做到八方吹不動。他說:“畫好不好,詩通不通,誰比誰高明,百年后世,自有公評,何必爭此一日短長,顯得氣度不廣!彼栉镅灾,《題棕樹》一詩妙句傳神:“任君無厭千回剝,轉覺臨風遍體輕!饼R白石心胸豁達,性情灑脫,唯其不爭,則天下莫能與之爭。
齊白石一生儉樸,于銀錢事不肯輕信旁人,他總疑心這世間牛頭馬面無所不在。王森然在《齊璜先生評傳》中揭秘:“因為人少鬼多,所以處世對人,(齊白石)總不放心。即家中一切瑣務,亦由其自己處理,甚至對油鹽醬醋茶葉米面,自己經營,菜蔬劈柴筆墨紙張,自己購買,門窗箱柜鑰匙,自己管理。此種生活之煩苦,在他人以為可厭惡,在先生以為有趣味。”然而齊白石的'精明確實有限,騙子的額頭又沒黥字,自然防不勝防,他受騙上當不止一次兩次。曾有人找上門來,主動提出幫他在香港賣畫,三言兩語就輕而易舉地哄走了他親筆訂下的潤格,他很開心,殊不知那人更開心,回去正好借此公開地賣假畫。李苦祥先生曾撰文《憶恩師白石翁二三事》,狠揭過一回“短”:“齊老師對于藝術之外的事都很‘傻’,常愛人騙。那時因國家動蕩,鈔票驟然變成廢紙乃是常事,齊老師不知丟了多少血汗錢,才想到要買黃金。他不瞞我,讓我看買來的黃金,我很吃驚:‘金子還有綠色的嗎?’老師明知又吃了虧,還不敢聲張,生怕惹禍。真是啞巴吃黃連,苦在肚里!
藝術家本就異常天真,心如赤子,不諳世事,倒也不足為奇。有一回,外賓參觀白石老人現場作畫,一個個歡笑著嘰里咕嚕地贊美了一通,他卻不高興,不為別的,就為洋人沒翹大拇指!
齊白石勵志故事 11
齊白石老家有個星斗塘,塘中多蝦草,幼年的白石常在塘邊玩耍,從此與蝦結緣。兒時歡樂的情景也成了他每每題畫的素材。為了畫好蝦,齊白石在案頭的水盂里養了長臂青蝦,這樣就可以經常觀察蝦的形態并寫生,能更好的了解蝦的結構和動態。這時他的蝦畫得很像,但墨色缺少變化,眼睛雖然畫的逼真但就是卻缺少半透明的質感。
再以后,齊白石在觀蝦的過程中,將蝦的進退,游的急緩,甚至斗毆,跳躍等情態統統收于筆下。更于筆墨變化上增加變化,使蝦體有了透明感。再以后,白石老人的用水功夫更就是臻妙,他畫的蝦身似乎永遠就是濕淋淋的,好像真的生活在水中,一張白紙變成了一溪清水。這就就是白石老人畫蝦的創造性。
齊白石的相關介紹
齊白石畫蝦堪稱畫壇一絕。齊白石畫蝦通過畢生的觀察,力求深入表現蝦的形神特征。
齊白石從小生活在水塘邊,常釣蝦玩;青年時開始畫蝦;40歲后臨摹過徐渭、李復堂等明清畫家畫的蝦;63歲時齊白石畫蝦已很相似,但還不夠“活”,便在碗里養了幾只長臂蝦,置于畫案,每日觀察,畫蝦之法也因此而變,蝦成為齊白石代表性的藝術符號之一。
齊白石畫蝦已入化境,在簡括的`筆墨中表現了游弋水中的群蝦。粗壯、濃厚的茨菇,與群蝦的透明、輕靈纖細形成對比,體現出晚年的齊白石畫藝的成熟。
齊白石畫蝦表現出了蝦的形態,活潑、靈敏、機警,有生命力。就是因為齊白石掌握了蝦的特征,所以畫起來得心應手。寥寥幾筆,用墨色的深淺濃淡,表現出一種動感。一對濃墨眼睛,腦袋中間用一點焦墨,左右二筆淡墨,于就是使蝦的頭部變化多端。硬殼透明,由深到淺。而蝦的腰部,一筆一節,連續數筆,形成了蝦腰節奏的由粗漸細。
齊白石用筆的變化,使蝦的腰部呈現各種異態,有躬腰向前的,有直腰游蕩的。也有彎腰爬行的。蝦的尾部也就是寥寥幾筆,既有彈力,又有透明感。蝦的一對前爪,由細而粗,數節之間直到兩螯,形似鉗子,有開有合。蝦的觸須用數條淡墨線畫出。
取舍:對水中的蝦,為表現出那種透視感,齊白石的線條有虛有實,簡略得宜,似柔實剛,似斷實連,直中有曲,亂小有序,紙上之蝦似在水中嬉戲游動,觸須也像似動非動。
齊白石勵志故事 12
靈動而呈半透明質感的蝦在水中嬉戲,或急或緩,時聚時散,疏密有致,濃淡相宜,情態各異,著實惹人喜愛。然而白石老人取得這樣前無古人的成就卻是來之不易,據說齊白石畫蝦先后竟歷經八十六年,真是千錘百煉才打造了“白石蝦”。
齊白石老家有個星斗塘,塘中多草蝦,幼年的白石常在塘邊玩耍,從此與蝦結緣。兒時歡樂的情景也成了齊白石每每題畫的素材,如“兒時樂事老堪夸,何若阿芝絮釣蝦”。
白石畫蝦開始學八大,板橋等人,因時代關系那些古人畫蝦并不成熟,所以白石的蝦只是略似的階段。
為了畫好蝦,齊白石在案頭的水盂里養了長臂青蝦,這樣就可以經常觀察蝦的形態并寫生,能更好的了解蝦的結構和動態。這時齊白石的蝦畫得很象,依樣畫葫蘆,但墨色缺少變化,眼睛也象真蝦一樣畫成小黑點只是像歸像,卻沒有蝦的動感和半透明的質感,刻劃不出蝦的神,僅僅逼真罷了。
再以后,齊白石在觀察蝦的過程中,將蝦的進退,游的急緩,甚至斗毆,跳躍等等情態統統收于筆端。更于筆墨變化上增加變化,使蝦體有了透明感。齊白石在畫蝦的頭胸部時先用小勺舀清水滴在蘸了淡墨的筆腹上,使之有了硬殼般的感覺。通過觀察,強調腹部第三節的拱起,很好地表現了蝦體的曲直,彈跳的姿勢,因蝦的跳躍全靠腹部,這樣蝦就畫得更生動了。齊白石又將蝦鉗的.前端一節畫粗,筆力得以體現。最令人叫絕的是齊白石在蝦的頭胸部的淡墨未干之際加上一筆濃墨,立刻增加了透明感,也使中國畫的筆墨味道更濃了。蝦的眼睛也由原來的小黑點兒變成橫點兒,這是為了更好的表現蝦的神情而加以夸張的。但是運用的恰如其分,大家見了并不以為怪。
深諳藝術規律的白石老人將軀體透明的白蝦和長臂青蝦結合起來,創造了“白石蝦”,其實這種水墨蝦在自然界并不存在,但是在符合蝦的共性的前提下白石鬼斧神工地將齊白石的“妙在似與不似之間”的理念演繹的巧妙致極。
七十歲以后白石老人畫蝦已基本定型,但仍在不停的改進,使其趨于完美,八十歲以后齊白石的蝦畫的已是爐火純青;铎`活現的蝦配上蘆葦,水草,慈姑,奇石,翠鳥等等,更以剛勁古拙的書法題上自作的詩句,加上充滿力感的印章,成就了千百幅給我們高雅藝術享受的珍貴作品,極大的激發了我們對于生活的熱愛。
齊白石勵志故事 13
誰都知道齊白石,就是那位著名的畫蝦畫家嘛!
誰都知道齊白石畫的蝦,那可是千金難求一只的!但你知道他一生娶了相當多的年輕的女人嗎?他到九十三歲他還高調吵著要迎娶二十二歲的新娘!
齊白石在湖南,與第一任夫人生了五個孩子。他五十三歲背井離鄉、拿著畫筆開始了自己的北漂歲月。移居北京四年以后,在他五十七歲時,娶了十八歲、佳人驚鴻的胡寶珠為妻。在接下來的日子里,貌若天仙的寶珠又為他接連生了七個孩子。第七個孩子名喚齊良末,是在齊白石七十八歲時所生的,齊白石自以為這是他這一世最后的一個孩子了,所以取名“良末”。沒想到,五年以后,八十三歲的他又讓四十四歲的寶珠懷孕了。在分娩他第八個孩子時,寶珠卻因高齡難產,香消玉殞了。
就在齊白石第二任妻子胡寶珠因難產去世后的第二年,八十四歲的他鬧著要續弦,然后娶他娶了協和醫院的護士長、二十七歲的夏文珠為妻。
在齊白石九十一歲時,夏文珠撒手人寰,他又找了一位芳名叫伍德萱的三十歲女士為繼任妻子;齊白石九十三歲時,伍德萱故去了,家人又給他介紹了一個當年四十四歲的漂亮女人,齊白石搖著頭說:“四十四?也太老了。
后來,有人給他找來了一位二十二歲的姑娘,這女孩唇紅齒白、膚如凝脂,齊白石很是喜歡,天天耳鬢廝磨的`,每日都急著、吵著要把結婚的喜事兒給辦了。不過,那一年,白石老人仙逝了,最終沒能同這位女孩結成神仙眷侶。
縱觀齊白石這一生,他十四歲作木匠,二十五歲兼職賣畫,三十二歲開始學刻印旋即一舉成名,三十五歲就在當地功成名就、富甲一方了。四十歲時,他開始周游全國,五十三歲便拋家舍業獨自一人闖北京,人生地不熟,操著一口湖南口音的他遍訪京城名師、大家。在北京的四十年,木匠成了書畫巨匠、一代宗師!八十三歲他還跟夫人生了孩子,八十五歲他鬧著要續弦,到了九十三歲,他仍喜歡看年輕漂亮美眉!在自己臨終的那一刻,他仍吵著要與二十二歲小美女喜結連理。
男人們,這,是不是一個相當勵志的故事?回答絕對應該是肯定的!
朋友們,你們已經五十三了嗎?亦或你們都還相當的年輕,又都是有理想、有抱負、有文化的人,那就為夢想加油努力吧,把二0XX年做為自己實現夢想的元年!
只要有夢想,年齡,從來就不是問題。加油吧,朋友!
齊白石勵志故事 14
只是,大家可能不是很清楚,除此之外,齊白石先生還擅長畫白菜。根據細致入微的觀察,齊白石抓住白菜肥大、脆綠、嫩白的特點,將白菜畫的新鮮活潑,處處洋溢著生機勃勃的氣息,非常的討人喜歡。
關于齊白石畫白菜,民間還流傳著一個特別經典的故事,說出來倒是讓人忍俊不禁!
那天,北平寒風凜冽,大雪紛飛,齊白石正坐在畫室內認真作畫,忽然聽到外面有賣白菜的吆喝聲。大師作畫的筆倏然停住,因為齊老先生突然想吃白菜了。
老先生本想去抽屜里去取錢袋,但他突然想到山陰羲之愛寫《黃庭》換白鵝,李太白醉寫蠻書的傳奇故事,他靈機一動想:既然那些古人可以以物換物,那我何不效仿呢?倘若我畫一張假白菜,去換那菜農的真白菜,豈不是也會淪為一段文人佳話呢?
心動不如行動,齊白石立即打開了房門,打算征詢那菜農的意見。門剛打開,他便看到一個高大魁梧的北方糙漢子脖子抻得老長,正守著一車水靈靈的白菜,在大聲賣力的吆喝著。
當他看到一個鬢須發白,戴著小圓眼鏡的老頭,正笑瞇瞇的盯著他的白菜,一副看起來特別想吃的樣子。漢子嘿嘿一笑,知道生意來了,連忙招呼道:“老先生,我這白菜可好吃了,你要幾斤?我馬上給你稱!”
齊白石向賣菜的漢子搖了搖手中的卷畫道:“小伙子,老朽跟你商量個事兒,我拿我手中這幅畫的`假白菜,來換你這一車真白菜怎么樣?”
那蠢漢子一聽,立即勃然大怒,指著齊白石怒罵道:“我看你這老頭是不是神經不正常,都這么一大把歲數了還想占人便宜,你不覺得臉紅?這大冬天的北風呼呼刮著凍死人了,就算你不買我的菜,也不用這么消遣我吧!想用一幅破畫來換我一車白菜,做夢去吧你!”
漢子一頓怒火咆哮,讓齊老先生莫名其妙,見他不愿意以物換物,老先生挾著畫的白菜搖頭嘆息的走了。當他從鐵櫻屋的大門側身鉆進去的時候,他無奈的說了一句話:“嗨,小伙子脾氣那么大,真是有辱斯文也!”
這件事被圈中好友們知道后,他們哈哈大笑,紛紛以此A事來調侃齊白石,同時也暗忖那菜農的愚蠢不識貨。
現實生活中的齊白石,常被友人們扣以“摳門”、“雞賊”、“會來事兒”等標簽,他的故事,處處透著可樂和趣味,的確是個很可愛的老先生。
曾經有很多孺慕齊白石的人,慕名請他作畫。齊老先生一般都是明碼標價,但有一些死皮賴臉的人,非要他在畫上多添條魚,或者多畫只蝦。眾目睽睽下,先生也不好拂了他們的面子,他并不多言,只是斜眼看那些人一眼,默不作聲的將筆濡墨。
沉吟半晌,先生寥寥幾筆就將魚、蝦、蟹勾勒而出,但相比他認真時候作的魚蝦,這些隨便畫的魚蝦看起來都不大精神,蝦蔫蔫的了無生氣,魚也是翻著白肚子沒精神的樣子。
齊白石勵志故事 15
在冷遇中奮起
我們都知道齊白石是國畫大師,其實齊白石也是一位篆刻大家,齊白石決意學篆刻,緣于齊白石受到的一次冷遇。
一次,齊白石在白石鋪一大戶人家描容,偶遇從長沙來的篆刻名家。人們送來不少名貴石料請齊白石刻印,齊白石懷揣一塊壽山石,也希望這位刻印人為齊白石雕琢一番。
他按規定日期找到那位篆刻名家,深施一禮,恭敬地問:“先生,前幾天我送的石料刻好了嗎?”
“你是誰呀?”刻印人答非所問。
未等齊白石開口,一個管家模樣的人說:“他是我家老爺請來的描容匠。”
“描容匠?”篆刻名家漫不經心地從箱里翻出一塊石科,“是這塊嗎?”
“你曉得此為何石料?”
“壽山石”,齊白石從容地回答道。
篆刻名家想不到眼前這個平庸的小字輩答得如此爽快,便不敢再問了。為了顯示自己的學問,他舉起壽山石,面對眾人,口若懸河:“這種以葉蠟石為主組成的石料,品類繁多,我手中的.壽山石是治印的上品。因該石產于福建省的壽山……”
齊白石見篆刻名家滔滔不絕,好像忘記了自己的存在,急忙問道:“先生,我的印到底刻好沒有?”
篆刻名家不耐煩地把石料往桌上一扔:“不平,拿回去磨平再來!”
受到如此冷遇,齊白石不免怒火中燒。齊白石沖上前,一把抓起那塊心愛的石料,回到住處,卷起行李,撕掉未畫完的人像,不辭而別了。
他不知自己是如何跌跌撞撞地趕了幾十里山路回到家的。盡管父母、妻子的勸導是那樣言之諄諄,而他卻“聽之藐藐”。因為他胸中燃著一堆火,憋著一股氣。他托起那塊壽山石,久久凝視著,任胸間的怒火燃向眼中,又任感情的淚水將怒火澆滅。
驀地,他瞥見窗臺上那把錚亮的修腳刀。他想:別人用刀能刻印,難道我就不能上“刀山”,下“石海”?難道我就不能開始卓有成效的鐵筆生涯?他左手握石,右手持刀,把全身的憤懣和滿懷的情志凝聚于刀尖,平生第一方印章“金石癖”終于刻好了。這“憤怒之作”布局合理,刀法蒼勁,隱隱有一股剛毅之氣。他看著自己的勞動成果,凝滯心頭的悶氣也驅散了不少。
當他把那方“金石癖”拿去請教黎松安時,后者甚感驚喜:“了不起,了不起,妙趣天成,頗有韻味,與長沙名家所刻,大有雅俗之分嘛!”“這是被逼出來的,”于是他講了自己遭受冷遇的經過后,又拿出幾方印章求教于黎松安。
黎松安打趣道:“這有何難。南泉沖有的是‘楚石’,你挑上幾擔回家,隨刻隨磨,隨磨隨刻,等刻的石粉能裝滿三、四點心盒,功夫就到家了。”
說者無意,聽者有心。從此,齊白石白天描容作畫,晚間操刀刻石。功夫不負苦心人,他的刻印技巧在同輩中后來居上,很快獨步一時了。在師友們的熱情鼓勵和大力支持下,他從所刻眾多的印章中精選出一部分,刊出了自己的第一次印稿,共四本,題名為《寄園印存》,每印均附拓邊款。而收在印稿中的第一方印章,便是當年奮發圖強時用修腳刀刻的“金石癖”。
齊白石勵志故事 16
齊白石一輩子都是靠手藝吃飯,所以每次賣畫奉行的原則都是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絕不含糊。在他的客廳里,長期掛著一張告白:“花卉加蟲鳥,每一只加10元,藤蘿加蜜蜂,每只加20元!焙髞,名氣變了,報酬標準變了,但買畫要照價付酬,不能賒,不能減,這一條卻始終沒變。
齊白石畫蝦,雖寥寥數筆,卻生動傳神,躍然紙上,令人嘆服。齊白石自己也不無滿足:“余之畫蝦已經數變,初只略似,一變逼真,再變色分深淡。”自然,慕名而來者甚多。有一日,一個光頭猴腮的乖巧顧主,帶了35兩銀子來購“蝦”,心想:“老頭必畫四只,豈不賺了半只?”第二天,這人滿心歡喜來取畫,不料,畫面上只有三只小蝦,頓時沮喪:“那5兩銀子豈不白給?”正欲發作時,齊白石微笑著指指畫,光頭眨了眨眼,定睛一瞧,原來在兩株水草間露出一只蝦尾巴!光頭無話可說,只好苦笑著抱著畫走了。可見,齊老賣畫,言不二價。
有人不信,偏要以身試“法”。這天,一位顧主在齊白石畫完后,便以菜市場買菜的常例,要求多添一只蝦。齊白石不悅,沒有答應。那人死活不依,胡攪蠻纏,齊白石只好拿了筆,在畫上添了一只蝦。那人雖不通藝術,卻也好生奇怪:“原有的幾只,只只活蹦亂跳,神氣十足,唯獨新添的這只,怎么靈氣全無,奄奄一息呢?”正納悶著,齊白石開口了:“我早說了,照只計算。你要添的這只蝦,是不在價錢以內的,所以替你畫了只死蝦,算是免費贈送!蹦侨藲獾妙^發都豎起來,算是領教了齊老頭的厲害。
的確,想占齊白石的便宜,兩個字——沒門。就連齊白石的弟子也不例外。據包立民先生著的《張大千藝術圈》一書介紹,齊門弟子中有一人叫高希舜,要去日本留學,想向齊白石索畫,作為自己東渡日本的離別紀念。臨行前,高希舜到齊白石那里辭行,并說明了意圖。齊白石點頭說好。過了幾日,高希舜來取畫,齊白石卻一副全無約定的模樣。高希舜心領神會,從口袋里掏出一個裝著一疊銀元的紅紙包,送到齊家孩子的手中,說是給小孩買東西吃的。齊白石這才取出一幅人物畫,對高希舜說:“我先已畫了六張,這張是第七張,今天上午畫出來的!钍帧桓耶敚媸恰嫉谩!”高希舜見畫作筆墨精練而又酣暢,人物眼神最為微妙,頓時大喜,老師的“小氣”一時拋到了九霄云外。齊白石笑笑說:“希舜啊,這下你的心也安了,我的心也安了!”
類似的例子還可以繼續羅列,終歸要說明的是,齊白石賣畫不論交情,“虧人利己,余不樂見”。齊白石的`言行,確實得罪了不少人,但這樣做的好處在于明碼標價、童叟無欺,太公釣魚,愿者上鉤,也為一向避塵勞、避應酬的齊白石省卻很多精力。
其實,齊白石決不為錢而隨波逐流、粗制濫造,他的另一告示也是終生恪守的:“作畫不為者:像不畫,工細不畫,著色不畫,非其人不畫,促迫不畫……”這一個個“不”里,足見他人格的高尚、骨氣的剛正。換言之,正是靠了這種對藝術自由、個人志趣和獨立人格的追求與尊崇,才成就了齊白石的杰出藝術。
齊白石勵志故事 17
一天,齊白石在路上遇見一個賣蝦的小販, 問他:“這一框蝦賣多少錢? ”菜販回答說50元, 齊白石又問:“我用我這幅畫的蝦, 換你一框蝦,干不干?” 菜販急了, 氣憤地說:“你這老頭腦子有病吧, 要拿你的假蝦換我的真蝦!”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不了解價值的客戶,任何報價都是高的!
齊白石畫蝦的故事
一代藝術大師齊白石所畫的蝦是非常有名的。他筆下的蝦,活潑生動,就像正在水中游動著一樣,一節節的蝦身透明而富有彈性,長長的蝦須和兩只蝦螯也好像在不停地擺動著。而且,有的人可能還不知道,這一只只活靈活現的水墨蝦,在齊白石的筆下不到一分鐘便能畫一只。后來有不少人學齊白石畫蝦,但這份功力都是望塵莫及。與齊白石有過交往的呂宜園所撰寫的《看齊白石作畫》一文就詳細地寫到了齊白石畫蝦的情景。
呂宜園自幼喜愛書畫。上大學時,他對齊白石就非常仰慕。上世紀40年代中期,呂宜園住在北京石駙馬大街,距離齊白石所住的跨車胡同很近。有一天,呂宜園隨齊白石的同鄉應邀到齊宅小酌,受到了主人的熱情接待。他們到達之后不久,院子北面的屋子里就準備好了酒席。屋中的地上還擺滿了畫,墨色淋漓,并沒有干透,正在那里晾著。這是呂宜園第一次欣賞齊白石的作品,而且一下子就能看見這么多,真是大飽眼福。
吃完飯,呂宜園開口向齊白石討要一張畫,老人很爽快地答應了。隨后,齊白石凝神定氣,濡染大筆,飽蘸西洋紅,先畫了兩個大桃子,再換筆蘸墨,很快畫好了桃枝。呂宜園仔細觀瞧,只見桃大如斗,鮮艷圓潤,非常飽滿地懸掛于枝頭,頓時大喜過望,連連感謝齊白石慷慨贈畫,還略帶遺憾地說道:“久聞齊先生畫蝦精妙,可惜我沒見過,殊為遺憾,只是今天先生太累了,我不敢再麻煩了!甭爡我藞@說完,齊白石也不答話,又拿出一張紙,抄起大筆,先在調色盤中把墨調勻,再從小水盂中舀出一勺清水滴入筆頭和根部――他要演示蝦的畫法。齊白石讓筆尖向左,筆頭與桌面大概呈40度角,用力一按,因根部被那一滴水給沖淡,所以紙上便現出了一個極淡的圓點,他又隨手在圓點的右下角補了一筆,一半壓住前一筆,一半露在外面,斜入蝦的`頭部,并在兩側各點了一下;畫完這些,他握著筆,一節套一節,以向上隆起的形狀畫了六節作為蝦的身子,再趁勢向前一拉,又側著筆上下兩抹,就畫好了蝦尾,接著添上足和螯,然后用更濃的墨畫上蝦眼,又在背部點了一下。至此,蝦的主體就畫完了。齊白石換成小筆,開始畫蝦須。眼見他只是簡簡單單地從蝦頭的前部向后撇了幾條長須,一個大蝦就畫好了,前后所耗費的時間真的還不到一分鐘。
后來有一次,呂宜園又去跨車胡同拜訪齊白石,把自己從那個弟-子那里聽到的話告訴了老人,正在畫蝦的齊白石當即把紙一翻,在紙的另一面畫了一只頭朝左的蝦,再翻過來,蝦頭就朝右了。兩人相視而笑,而齊白石的敏捷思維和幽默也給呂宜園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齊白石勵志故事 18
著名國畫藝術大師齊白石57歲時有一次題畫寫道:“余作畫數十年,未稱己意。從此決定大變,不欲人知;即餓死京華,公等勿憐,乃余或可自問快心時也。”(己未老萍詩草)這幾句斬釘截鐵的話,可以說是齊白石不怕否定自己、敢于創新的藝術宣言。
齊白石的最膾炙人口的畫蝦,就是他的創新精神的突出例證。
齊白石少年時代就對蝦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經常到溪流里觀察這種逗人喜愛的小生物,用棉花為誘餌釣蝦。他晚年曾畫《兒時釣蝦圖》,在畫幅上題詩道:“五十年前作小娃,棉花為餌釣蘆蝦。今朝畫此頭全白,記得菖蒲是此花!辈⒂行∽ⅲ河嗌贂r嘗以棉花為餌釣大蝦,蝦足鉗其餌,釣絲起,蝦隨釣絲起出水,鉗尤不解。只顧一食,忘其登岸矣!
少年時代的這種興趣,使齊白石早就萌發了畫蝦的藝術種子。但他60歲以前畫蝦主要是摹古,學習八大山人、李復堂、鄭板橋等畫蝦的技法。
62歲時,齊白石自認為對蝦的體會還不夠深刻,需要長期細心觀察和進行寫生,就在畫案的水碗里,長期養著數只活蝦。齊白石每天都要細心觀察它們很多次,看它們的形狀,看它們在水中游動時的姿態,還常常用筆桿觸動它們,看蝦跳躍時的各種姿勢。
這個時期的工夫,依然還是側重在追求外形。因此,他筆下的蝦雖已越過了古人,但和他80歲以后畫的蝦還差一段距離?偟目磥恚r的外形很像,但精神不足,還不能表現蝦的透明的質感。
66歲時,齊白石畫蝦產生了一個飛躍。蝦的身軀已有質感,頭、胸部前端有堅硬感。腹部節與節若連若斷,中部拱起,似乎能蠕動。蝦的長臂鉗也分出3節,最前端一節較粗,更顯有力。蝦的后腿由10只減少成8只。
68歲時,畫蝦又進了一步。這時的特點是:腹部小腿繼續刪減,由8只減到6只;以前畫蝦眼是畫兩個濃墨點,后來在寫生中觀察到蝦在水中游動時兩眼外橫,于是蝦眼由兩個濃墨點改畫成兩橫筆;最關鍵的突破是在蝦的頭胸部分的淡墨上加了一筆濃墨。齊白石認為對蝦寫生了七八年,這一筆是創造最成功的,他說:“這一筆不但加重了蝦的重量,并且也表現了白蝦的軀干透明!边@時畫蝦已達到神形兼備,可以說算成功了。
但齊白石仍不滿足,繼續追求筆墨的簡煉。70歲后又有意刪除不損害蝦的真實性的腿,78歲時畫的蝦后腿就只有5只。
80歲以后畫的蝦,才真正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那精確的體態,富有彈力的透明體,在水中浮游的動勢……可以說,藝術造型的“形”、“質”、“動”三個要素都臻于完美的境界。作家老舍在齊白石93歲壽辰的'慶祝會上,說:“白石老先生畫的蝦,可以看出蝦在水里游的運動,像活的一樣,但他作畫的時候決不是對自然事物單純的模擬。有一次他說:‘蝦爪上的東西還很多,可是我不用畫這些玩意!怯刑釤挼摹!崩仙嶂赋龅奶釤,就是把蝦的次要部分刪除,對蝦的重要特征進行藝術夸張,使蝦的神情更為突出,所以人們比較池塘里的蝦而更喜愛齊白石畫的蝦。
齊白石勵志故事 19
梅蘭芳在京劇藝術上的成就和造詣大家都已經知道,但可能很多人并不知道梅蘭芳還畫得一手好書畫。他的畫清麗秀雅、神形兼備,有深厚的藝術修養。而他和齊白石兩人曾經的交往和情意也是一段有趣的逸事和佳話。
說起梅蘭芳畫畫的緣由,就要提到第一個把他帶入繪畫圈的人羅癭公,此人是是康有為的弟子,他為梅蘭芳介紹了第一位繪畫老師王夢白。后來經過王夢白引薦,他結識了北京繪畫圈的各色人物,其中就包括齊白石。
齊白石最初認識梅蘭芳是在1920年秋天,那時,齊白石在北京的名聲還沒有后來那么大,那天,齊白石經好友齊如山引薦去拜訪梅蘭芳,梅蘭芳在自己家的.“綴玉軒”里接待了齊白石等人,梅蘭芳為齊白石鋪紙研墨請齊白石畫草蟲,隨后梅蘭芳又即興為眾人唱了一段《貴妃醉酒》。
齊白石的回憶錄曾經描寫過他和梅蘭芳初次見面的情景:“民國九年,我五十八歲。我跟梅蘭芳認識,就在那一年的下半年。記得是在九月初的一天,齊如山來約我同去的。蘭芳性情溫和,禮貌周到,可以說是恂恂儒雅。那時他住在前門外北蘆草園,他書齋名‘綴玉軒’,布置得很講究。他家里種了不少花木,光是牽牛花就有百來種樣式,有的開著碗般大的花朵,真是見所未見,從此我也畫上了此花。當天蘭芳叫我畫草蟲給他看,親自給我磨墨理紙,畫完了,他唱了一段貴妃醉酒,非常動聽。同時在座的,還有兩人:一是教他畫梅花的汪靄士,跟我也是熟人;一是福建人李釋堪(宣倜),是教他作詩詞的,釋堪從此也成了我的朋友!
齊白石回憶錄中還有這樣一段:“有一次,我到一個大官家去應酬,滿座都是闊人,他們看我衣服穿得平常,又無熟友周旋,誰都不來理睬。我窘了半天,自悔不該貿然而來,討此沒趣。想不到蘭芳來了,對我很恭敬地寒暄了一陣,座客大為驚訝,才有人來和我敷衍,我的面子,總算圓了回來。事后,我很經意地畫了一幅《雪中送炭圖》送給蘭芳,題了一詩,有句說:‘而今淪落長安市,幸有梅郎識姓名。’勢利場中的炎涼世態,是既可笑又可恨的!
他們認識后經過幾年的交往,梅蘭芳在1924年拜齊白石為師學畫,這時的梅蘭芳在京劇界如日中天,齊白石說::“你這樣有名,叫我一聲師傅就是抬舉老夫了,就別提什么拜師不拜師的啦……”但梅蘭芳堅持行了拜師之禮。之后,他學畫也非常認真,那段日子,只要是沒有排練和演出,他就會按時到齊白石那里學畫。進門就先鞠躬問好,梅蘭芳拜師學畫工蟲不久后,其工蟲畫已經畫得非常生動了。
齊白石與梅蘭芳結識以后,每逢花開時節齊白石就會到梅蘭芳家去賞花,在看到梅家開得那么好的牽牛花之后,也開始畫牽牛花,幾經摸索變化,牽牛花成為齊白石花鳥畫中具有代表性題材,后來他還并精心的畫了一幅牽;ㄙ浻杳诽m芳,題曰:“畹華仁弟嘗種牽牛花數百本,余畫此贈之,其趣味較所種者何如!”梅蘭芳非常喜歡這件作品,并一直將它懸掛在在起居室里。
齊白石勵志故事 20
著名的齊白石早已是家喻戶曉了,但一提起他,我們總會不約而同地想到他畫的活靈活現的蝦。靈動而呈半透明質感的蝦在水中嬉戲,或急或緩,時聚時散,疏密有致,濃淡相宜,情態各異,著實惹人喜愛。然而白石老人取得這樣前無古人的成就卻是來之不易,據說他畫蝦先后竟歷經八十六年,真是千錘百煉才打造了“白石蝦”。
齊白石老家有個星斗塘,塘中多草蝦,幼年的白石常在塘邊玩耍,從此與蝦結緣。兒時歡樂的情景也成了他每每題畫的素材,如“兒時樂事老堪夸,何若阿芝絮釣蝦”。
白石畫蝦開始學八大,板橋等人,因時代關系那些古人畫蝦并不成熟,所以白石的蝦只是略似的階段。
為了畫好蝦,他在案頭的水盂里養了長臂青蝦,這樣就可以經常觀察蝦的形態并寫生,能更好的了解蝦的結構和動態。這時他的蝦畫得很象,依樣畫葫蘆,但墨色缺少變化,眼睛也象真蝦一樣畫成小黑點只是像歸像,卻沒有蝦的動感和半透明的質感,刻劃不出蝦的神,僅僅逼真罷了。
再以后,他在觀察蝦的過程中,將蝦的進退,游的急緩,甚至斗毆,跳躍等等情態統統收于筆端。更于筆墨變化上增加變化,使蝦體有了透明感。他在畫蝦的頭胸部時先用小勺舀清水滴在蘸了淡墨的筆腹上,使之有了硬殼般的.感覺。通過觀察,強調腹部第三節的拱起,很好地表現了蝦體的曲直,彈跳的姿勢,因蝦的跳躍全靠腹部,這樣蝦就畫得更生動了。他又將蝦鉗的前端一節畫粗,筆力得以體現。最令人叫絕的是他在蝦的頭胸部的淡墨未干之際加上一筆濃墨,立刻增加了透明感,也使中國畫的筆墨味道更濃了。蝦的眼睛也由原來的小黑點兒變成橫點兒,這是為了更好的表現蝦的神情而加以夸張的。但是運用的恰如其分,大家見了并不以為怪。
深諳藝術規律的白石老人將軀體透明的白蝦和長臂青蝦結合起來,創造了“白石蝦”,其實這種水墨蝦在自然界并不存在,但是在符合蝦的共性的前提下白石鬼斧神工地將他的“妙在似與不似之間”的理念演繹的巧妙致極。
七十歲以后白石老人畫蝦已基本定型,但仍在不停的改進,使其趨于完美,八十歲以后他的蝦畫的已是爐火純青。活靈活現的蝦配上蘆葦,水草,慈姑,奇石,翠鳥等等,更以剛勁古拙的書法題上自作的詩句,加上充滿力感的印章,成就了千百幅給我們高雅藝術享受的珍貴作品,極大的激發了我們對于生活的熱愛。
齊白石畫蝦的故事啟示
1、實踐決定認識;理性認識依賴于感性認識!62歲時齊白石開始對蝦寫生,他在畫案上放一盆活蝦,在院子小池里養了蝦,以觀察蝦的形狀、水中游動的姿態,按照本來面貌畫蝦”就體現了這一哲理。
2、感性認識有待于上升到理性認識,理性認識是對事物本質和規律的認識,是認識的高級階段。“齊白石68歲時對蝦的形象進行了重大改造,淡墨畫出的蝦頭、蝦身加上了重重的一點濃墨,表現了蝦的重量和蝦頭前端的堅硬。蝦眼改小圓點為兩橫筆,蝦腿8條減為6條等。1934年,齊白石71歲時完成了畫蝦的最后改造:后腿由6對減為5對,簡約、概括、唯美,達到了“似與不似之間”的境界!背浞值淖C明了這一哲理。
齊白石勵志故事 21
據記載,白石老人一生,從不因個人得失憂心煩惱,是一個十分風趣幽默的人。下面傳說的兩個小故事更能看出白石老人的幽默與風趣,豁達與平和。
齊白石畫雞。說是有一天,一位美術專科學校的小姑娘帶了16元錢,想請老人畫幾只小雞。白石老人指著墻上的價目表說,畫雞每只2元,16元錢只能畫8只。小姑娘同意后,齊白石便畫了八只形態各異、栩栩如生的小雞在一棵大白菜旁爭食吃。這群小雞,只只活潑可愛,充滿情趣。白石老人自己也覺得滿意,便問小姑娘畫得好不好,小姑娘面露喜色,連聲稱贊說:“好!好!”但她想利用這千載難逢的機會,多看看白石老人是怎樣用筆墨的,便請白石老人再繼續畫。白石老人看看小姑娘胸前的;,欣然應允,說:“好,我再給你半只雞!”說完,在那棵大白菜上方輕輕地點了幾筆,只見白菜上伸出一只雛雞的.頭和一只翅膀,似乎正竭力想要躍出大白菜,加入群雛覓食的行列。這幾筆畫得惟妙惟肖,成了點睛之筆。
齊白石畫蝦。白石老人畫蝦是出了名的,因此慕名求畫蝦者,不計其數。這雖是好事,但也不勝其煩,為此,老人特出告示,曰:“白石畫蝦,十兩一只。”求畫者大多不討價還價,交錢取畫,各樂所得。誰知偏有一人弄巧,一日拿35兩銀子來請齊白石畫蝦,心想老頭必畫4只,豈不賺了半只?第二天,這人來取畫,打開畫卷一看,畫面上卻只有3只小蝦。“我那5兩銀子豈不是白給了?”這人抬頭望著齊白石正要發問,老人微笑著指指畫,讓他再仔細看看。這個人定睛細看,終于在兩株水草間找到了只露出尾巴的半只蝦!這人無話可說,只好苦笑著抱著畫走了。白石老人望著他的背影,也詼諧地嘿嘿笑了起來。
白石是我國著名的書畫大師。1952年的一天,詩人艾青前來拜訪已是88歲高齡的齊白石,艾青還帶來了一幅畫,請他鑒別真偽,齊白石拿出放大鏡,仔細看了看,對艾青說:“我用剛創作好的兩幅畫跟你換這幅,行嗎?”
艾青聽后,趕緊收起這幅畫,笑笑應道:“您就是拿20幅,我也不跟你換。”齊白石見換畫無望,不禁嘆了一口氣:“我年輕時畫畫多認真呀,現在退步了。”原來,艾青所帶來的這幅畫正是齊白石數十年前的作品。
艾青走后,齊白石一直愁眉不展,一天夜里,兒子起來上廁所,發現父親沒再房間,正要四處尋找時,卻發現書房里的燈是亮著的,走進一看,原來父親正坐在書桌前,一筆一畫地描紅。
兒子不解,便問道:“您都這么大年紀了,早就盛名于世了,怎么會突然想起來要描紅,而且還描這般初級的東西?”
齊白石搖了搖頭,不緊不慢地回答道:“現在我的聲望高,很多人說我畫得好,覺得我隨便抹一筆都是好的,我也被這些贊譽弄得有些飄飄然了,無形之中放松了對自己的要求。直到前幾天,我看見年輕時畫的一幅畫,才猛然驚醒——我不能再被外界的那些不實之詞蒙蔽了,所以還要重新認真練習,要自己管住自己。”
此后,即便是年齡越來越大,但齊白石卻依然堅持每天必畫畫,從不敢慢怠,甚至有時為了畫一幅畫,往往要花上好幾個月的時間。
不被贊譽沖昏頭腦,不放松對自己的要求,也許正是這位書畫大師成功的原因。
【齊白石勵志故事】相關文章:
齊白石勵志故事06-24
齊白石的勵志故事07-06
齊白石勵志故事03-04
齊白石的勵志故事推薦05-28
(精選)齊白石的勵志故事14篇07-06
齊白石勵志故事[合集14篇]06-29
齊白石的勵志故事14篇(薦)07-06
齊白石名人故事05-27
齊白石名人故事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