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被稱為法版“9·11”的恐襲事件,必然將對法國,乃至整個歐盟的政治、經濟、社會等方面造成深刻影響。恐襲陰影下的歐洲的移民和留學政策將緊縮嗎?
排外情緒可能致簽證收緊
2015年3月,一張敘利亞小男孩照片在歐洲的網絡平臺上廣為流傳,引起民眾廣泛同情,歐盟各國簽訂難民分配方案,接納難民。然而源源不斷涌入的難民,給整個歐洲社會造成了巨大壓力。這次襲擊事件的嫌疑人中,至少有一名登記為敘利亞難民身份,又無疑是對現時歐洲難民政策的致命一擊。
首先發難的是東歐國家的代表波蘭,表示波蘭不準備執行本已接受的歐盟難民分配方案,并公開反對接收穆斯林難民。與此同時,其他各國反對收容難民的右翼政黨也相繼崛起,進一步迫使政府收緊移民政策。
考慮到近年歐元形勢嚴峻,若反難民呼聲持續高漲,極有可能演化成一種排外情緒。這種排外主義絕不只是針對穆斯林,而會牽涉到很多國家。到時,高漲的民族主義情緒將會影響歐洲各國的選舉,歐盟各國的留學簽證和移民政策有可能收緊,申請難度勢必加大,實習、工作等方面優惠也會減少。
在“9·11”恐怖襲擊后,雖然美國政府一直聲稱簽證政策不變,但實際當時簽證拒簽率大大提升,尤其某些敏感專業如生物、化學等,即便拿到常春藤名校Offer也依然被拒。這使得中國學生,尤其是自費去美國留學變得異常困難。原來“9·11事件”中的兩名劫機者,在事件發生一個月前,竟然拿到了學生簽證,因此布什政府立刻出臺政策,全面收緊簽證。
而在巴黎恐怖襲擊中,一來發動襲擊者并非留學生身份,二來法國本土都可能醞釀出恐怖分子,緊鎖外來人口未必有效解決問題。因此,歐盟國留學政策會在多大程度受到法國恐怖襲擊事件的波及,仍需看當地人對外來移民的態度。
矛盾:勞動力缺口與反新移民示威
歐洲接納敘利亞難民,固然是歐洲人道精神的展現,但其實也有其務實考慮。從積極推動難民分配方案的德國來看,自1972年起,德國人口自然增長率持續出現的負數,且此趨勢持續達四十多年,至今仍未能扭轉。雖然近幾年,在德國總理默克爾的大力推動下,生育率已經開始有改善,但到了今天,人口的自然增長率仍然是負數。目前,德國仍然欠缺150-200萬勞工。面對這一個人口形勢,不開放門戶只會眼睜睜地讓社會及經濟發展的動力不斷下降。其他主要歐洲國家也同樣面臨勞動力人口問題。
敘利亞難民中的中高等教育水平的人較多,多數會說英語和法語。這些人口,較符合歐洲現時的人力需要。德國總理默克爾兵行險著,大幅度擴大收容敘利亞難民,受到國際社會贊揚的同時,也期望此舉能緩解人口長期負增長所造成的問題。但巴黎恐襲事件后,歐洲在難民潮上的共識已搖搖欲墜,像德國一樣有能力大規模收容難民的國家可能也會知難而退。
美國也曾受制于“9·11事件”后的簽證緊縮政策,但最終導致經濟持續轉弱。于是在2006年,美國政府開始放開學生簽證,吸納留學生和移民來刺激經濟的發展。但眼下處在恐怖襲擊下的歐洲各國是否會出現這種“先緊縮,后放開”的情況還有待觀察。
不久前德國剛剛實施新法案,增加了非歐盟留學生兼職工作時間、居留時限等,為外國學生和科學家在德就業開辟了新前景。但也是在巴黎恐怖襲擊前幾個月,德國爆發了遍及多個大城市的反新移民示威活動。數十萬示威者中,除了少數是極端分子外,絕大部分是普通平民?梢姡绾文軌蚓徑獗緡用衽c外來者的矛盾才是歐洲未來能夠吸引人才的關鍵。
經濟走勢將最終影響歐洲留學和移民政策
其實,早在2006年美國強勢爭搶中國留學生生源時,英國為了對抗美國,曾推出PSW(Post Study Work)簽證,鼓勵高學歷學生留英發展。然而由于英國國內經濟持續疲軟,市場壓力大增,國內就業競爭激烈,導致2014年英國不得不放棄PSW簽證,把工作機會留給本國人。但如今英國經濟并無好轉跡象,民眾不滿,加上巴黎恐襲事件的影響,反移民情緒難以平復,政策短期內向好可能性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