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英國《英中時報》報道,隨著東歐移民不斷涌入英國,英國社會的種族多樣性日益明顯。幾十年來,在英獲得居留的華人數量也一直上升。盡管如此,與其他外來移民相比,中國人對英國主流社會的影響遠遠微小,在英國的中國人也一直被認為是“最沉默的族群”。針對這一現象,諾丁漢大學當代中國學學院武斌博士曾發起一項研究,其中一項重要內容,是研究如何更好地發揮大學的中國研究中心,華人學者、專家和留學生的優勢,使海外華人中相對弱勢的群體克服種種壁壘,融入當地社會。盡管與英國各種華人弱勢群體相比,留學生憑借語言、文化等優勢被認為可以更好地與英國主流社會溝通。但種種跡象表明,許多留學生在英國一直呈現“融而不入”的狀態。出來留學 (微博) 卻自我封閉,原因何在?
“中國式圈子”
所謂“融而不入”,是指中國留學生雖然和英國當地人之間基本可以相安無事地和平共處,但真正能融入和參與到英國人生活的卻為數不多。與其他海外學生相比,中國留學生更愛扎堆,他們選擇結識其他中國留學生,這樣使他們更快地擁有歸屬感,也能有更多共同話題。“中式圈子”也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雖然“中式圈子”給許多留學生帶來了心靈慰藉,但也有可能成為他們學業和社交的“絆腳石”。許多留學生語言多年來毫無長進,從而耽誤學業,并束縛了他們融入當地人圈子。
其實,懷有積極主動的意愿是融入英國社會的前提。大多數留學生選擇來英留學是因為喜歡英國的文化和制度,也真心想在英國愉快地生活。既然真心喜歡這里的文化,就要有積極的意愿參與到當地社會。從北京來英讀書的小張對此深有感觸。在英讀書的一年多時間里,他利用課余時間參加了當地一關注英國少數族裔的慈善組織York One World Link Association的活動,積極與當地人交流,現在不僅英語水平有了質的提高,還結交了許多當地的朋友,留學生活有聲有色。小張對《英中時報》表示,身邊有些同學抱怨學習和生活壓力大,課余時間少,沒時間與英國人社交。對此,他的建議是:“我覺得融入多數時候不是時間的問題。時間總是充裕的,平時少看點電視,少上網,多參加學;蛏鐣拇壬平M織,或參加社團?傊e極。”研究方向為中英文化比較的博士生小邵則建議說,留學生在國外不僅僅是學習,怎樣融入外國文化也是需要積極思考和付出努力的。理由很簡單,不管你將來是準備定居國外,還是只是完成學業,對異國文化的了解與融入都會使人受益非淺。
語言·文化:是你自己在設障?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很多留學生擔心自己的英語,所以不敢或不好意思和外國人說話,見面也只限于在打招呼的層面。這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學生們的活動能力與社交意愿。在約克大學攻讀博士學位的小李認為,讓自己融入英國的社交圈是留學生活中很重要的一環。語言只是用來交流的工具。認識到這一點,就會比較容易拋開自己英語不夠好的自卑心理。小李融入的秘訣就是自信。“很多中國學生認為自己的英語口語不好,羞于啟齒。有中國同學對我說羨慕我能夠流利地跟外國人交流,問我是如何做到的。我回答她其實我的口語也不好,就是不怕丟臉,能說到什么程度就盡力說到什么程度。”
許多受訪者認為,拋掉中國人的面子對克服日常交流障礙非常重要。在讀碩士小陳說,“其實有時歐洲國家的人說英語的口音很重。我有個希臘朋友,每次在Facebook發狀態我都看不懂,我一直以為是她太高深、用了我無法理解的詞句,卻怕丟面子而不愿意問她。直到某天一個英語是母語的同學也抱怨說看不懂她的英語,我才知道恐怕不是我的問題。”
留學生和外國人交朋友,還有重要的一點是接受英國的文化,這其中也包括英國人的社交方式。記者采訪時就遇到很多這樣的情況。有幾個受訪的中國女生反問記者,在英國人的派對上為什么大家都要喝酒,記者一時語塞。針對此問題記者特意向身邊的中英友人了解情況,發現這恐怕是中西方文化的一個差別,中國有自己獨特的酒文化,社交場合中喝酒大多是工作的延續,迫不得已要喝到酩酊,所謂“酒場就是戰場,酒瓶就是水平”。可是在英國,喝酒就是他們文化的一部分。朋友生日,慶祝球賽,或者只是一個平常的日子,大家都會約上去喝一杯。這并不意味著就一定得喝烈酒把誰灌醉。一名英國朋友告訴記者,在他們眼中,跟朋友一起在酒吧喝酒是件很開心的事,是除了學習之外放松自己、和朋友交流的好方式。沒人強迫,完全是享受?墒呛芏嘀袊硕疾涣晳T這樣的社交方式,也感覺很難參與其中。
另外很重要的一點是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中國學生的勤奮是有目共睹的,但在受訪的一些中國學生看來,學習似乎只有一種方法,那就是看各種書。很多中國學生在圖書館一泡就是一整天。相比之下,英國學生更愿意該學習的時間學習,該放松的時間放松。他們的興趣顯得更廣泛,普通的比如電影文藝、娛樂聚會、體育運動等,還有許多中國學生想象不到的領域。他們愿意和舍得花時間讓自己沉迷于與學業和工作“無關”的“興趣”,這樣交到朋友、增加談資的機會大大增加。留學生小張就經常積極參加同學聚會。他說,其實這和中國一樣,在一起經常吃飯喝酒能增進聯絡,互通友情,時間長了,也就形成了固定的朋友圈。中國留學生也有必要在學習和娛樂兩者之間找到一個好的平衡點。
融入的態度
記者在采訪時經常聽到留學生提到一句話,“這要是在國內,那……”。小陳就對英國商店每周日提前打烊不解;交換學生小周則認為英國人凡事預約很麻煩,行事刻板,把兩國不同的國情放在一起比較。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某些留學生的封閉和不開放的心態。文化的融入是相互的。中國學生期待被另外一種文化接受時,也要仔細研讀并接受新的文化。對此,跨文化研究博士生小邵建議說,既然來到英國,何妨拋開中國式觀念,換一個新的角度看問題?不固步自封,敞開心扉,才能夠從心底認同并接受新的文化和生活方式。
當然,留學生和英國人交往,不是一味地迎合和附和英國社會,而是首先要對于本民族文化有深入的自信與了解,學會做一個合格的中國人。留學生小汪告訴記者,自己就曾在課堂上被老師突然點名要求解釋中國的十八大是什么,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又是什么,而他也一知半解,十分窘迫。相信很多中國留學生都有被英國人問起中國武術及飲食文化的經歷。中國目前的經濟發展迅速,是全世界矚目的焦點。國外的主流社會很想知道中國的經濟、政治發展和未來走向。留學生可以此為一個很好的切入點,在向國外介紹中國的同時,積極展示自己作為中國人的不同素質和修養,讓外國人刮目相看。作為來自中國的留學生,如果對于自己國家最吸引人的部分都不了解,也就沒有辦法讓別人主動接近你,崇尚你,在英國主流社會就會很難打造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就像諾丁漢大學的武斌博士在關于華人學生融入項目的研究中積極倡導的那樣,海外華人的互幫互助對融入當地主流社會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相對于留學生群體,打破留學生在英國融而不入的狀態,讓留學生更快更好的適應在英國的學習和生活,需要的不僅是留學生積極的心態,其他華人,社團和組織伸出的熱情之手也會使留學生的英國生活變得平坦。而遺憾的是,目前留學生群體從英國本地華人社團得到的幫助遠遠不夠。盡管留學生在語言、文化及社交能力方面會有明顯優勢,可是積極的外部力量會使留學生群體更容易敲開通向英國主流社會的大門。如何召集華人各部力量攜手打造平臺為留學生所用,是個值得華人社會關注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