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孩子出國留學是不少家長的夢想,有些家長望子成龍心切,甚至在孩子只有十多歲時就將孩子送出國。獨自在一個完全陌生的地方生活,對一個孩子來說不是一件簡單的事,需要具備一定的留洋心理條件,否則極其引發形形色色的“留學病”。因而,送孩子留洋,家長需慎重。
據《南方日報》報道,南京一企業老板最近帶著19歲的兒子小強四處尋求心理醫生。前年,還在讀高三的小強因不能適應日益逼近的高考壓力,向父母提出了想出國留學的愿望。愛子心切的父母把小強送到了美國加州的一所私立學院。母親陪同前往。
出國后,母親為了鍛煉小強的生存和適應能力,不斷要求他參加各類活動。短時間內,小強的表現的確令人滿意。但兩個月后,就在母親放心地回國后不久,小強的性情就發生了變化。在目睹了一起槍擊事件后,小強變得常常自言自語、煩躁不安,而且害怕出門,總感覺有人在監視他。
無奈之下,父母只好把他接回國內,四處尋求心理治療。經心理醫生診斷,小強患了“被害妄想癥”,為避免再受刺激加重病情,醫生認為他已不再適合出國學習,否則會造成心理崩潰和精神分裂。
形形色色“留學病”
隨著改革開放和經濟的發展,中國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留學生輸出國。據悉,中國每年出國留學的中小學生已達2.5萬人之多。心理專家指出,像小強這類情況并非個別,究其原因,主要是中小學生心理不成熟所致。通過大量的調查,我們發現,留學生心理問題主要有以下幾種——
1、留學經濟嗜貪癥
癥狀:17歲的林曉軍在紐約一家高等中學留學,成績不俗。可是,與他合住的同學發現,一向“心比天高”的他,近來常常長時間地呆在房間里,一遍又一遍地數著他那幾張銀行存單或美元,臉上還掛著某種怪誕的笑容。他還在宿舍的床頭掛起了“學年消費總數調控圖”、“個人收入規劃”之類莫名其妙的圖表。有時甚至還又哭又笑。
診斷:林曉軍是典型的“留學經濟嗜貪癥”。從心理醫學上說,這是強迫癥的一種,屬于與社會因素相關的精神障礙。
2、留學節奏綜合癥
癥狀:16歲的朱毅是北京一位高干的兒子,因此他總覺得自己和別人不一樣,認為自己應該進入劍橋大學,過上不同尋常的學子生活。因此到英國留學后,就習慣性地強迫自己長期處于“快節奏”環境里,整天忙于學習,即使節假日與同學逛街或郊游,也不時地看手表,催促別人。時間長了,他還時常出現頭痛、嘔吐與夢游等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