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官們是怎樣挑選“優秀的種子”
2008年春,我參與了為期一天的耶魯招生委員會工作,我們–就是三位招生辦職員、院方教務辦一名成員和作為教員代表的我–審核了從賓夕法尼亞東部地區遞上來的申請。到我們手上時,這些申請早已按1-4分的尺度被篩選歸類排序,衡量因素根據SAT、GPA、全班分數名次、推薦信,以及對校友捐贈和多樣化個案的特殊考慮等一系列數據資料。一號申請已被錄取,三號和四號只有在特殊條件下才有可能過,比如,他們可能是國家級運動員,或者屬于最高“開發”潛能之類,即意味著申請人身份符合極富有的捐贈人子女的檔次地位。我們當天的任務是對二號申請進行裁決,為了保持我們這組人馬的能量,房間一側堆滿了大號碗裝的垃圾零食。
我們的組長,一個看上去30來歲的小伙子,負責介紹每個申請案例,他那劈頭蓋臉嘩啦啦扔過來的招生陳詞術語讓我簡直招架不住,只得臨時抓鳥。 “Goodrig”: 成績單顯示良好的治學嚴謹作風;“Ed level1”: 父母學歷高中以下,指真正貧困戶類別; “MUSD”: 出類拔萃的音樂人才;只在課外活動炫耀欄 “brag” 里列了五、六個項目的孩子們已經倒霉啦,因為那遠遠不夠。我們每每聽完后提問,再畫押一兩個字母,繼而表決贊成還是反對。
在人才濟濟眾多申請中選拔,我們的目標是尋找帶有某種特殊性的孩子,即所謂個人特質“PQs”,這往往能從推薦信或作文中體現出來。只提供成績單和履歷的孩子由于“無火花”、“不合群”、“太平常”等原因通常遭到拒絕;有個小家伙列舉了驚人數量的課外活動并遞上9封推薦信,卻又給人“過份激烈”的感覺?墒牵謹岛蛻鹂冇址置鞑豢扇,我被告知錄取標準抑或得“全面優秀”(well-rounded”),不然就得某方面“突出” (pointy),但又不能一般性突出,非得真正醒目:杰出的音樂才能體現在申請人的試聽錄音是否給音樂系教授留下了深刻印象,科學天才要看有沒獲得過全國嘉獎。
那些令人羨慕的“天之驕子"
所謂作家詹姆斯•艾特勒斯稱為“超人”一族,即指今天社會公認的三頭六臂業績非凡的全才大學生形象,這些佼佼者們除了主修雙專科,還都能兼顧體育音樂,精通兩門外語,到世界邊緣角落服務,并恰到好處地玩弄幾門興趣愛好:總之,他們掌握了所有一切,而且帶著一種令長輩和同年人都瞠目結舌的寧靜自信。
筆者有個在名牌高校任教的朋友,要求她教的班背誦30行18世紀詩人亞歷山大•鄱珀的詩句,結果幾乎每一位孩子精確無誤,讓她贊嘆不已,說就像是在看純種馬繞跑馬場。
乍一看,這些令人羨慕的天之驕子似乎是童年角逐賽中的常勝冠軍,但在我目睹了自己的許多學生之后,并通過與上百名年輕人在校交談,或過去幾年內他們寫給我的書信,我認為現實截然不同。是的,咱們的尖端教育體制確實制造出聰明絕頂才華橫溢且具有驅動性的青年,但他們同時也焦慮、靦腆和失落,帶著微乎其微的知識好奇和遲緩的宗旨意識:陷在特權的泡沫中,溫馴的往同一個方向奔跑,所作所為博得掌聲雷動,卻搞不懂自己為什么要那么做。
我說的尖端教育,不僅指名聞遐邇的哈佛、斯坦;蛲匪惯@類院校,還有那些大型二線名校,而且也指引向或離開他們的所有體系機制–私立和富裕的高中;不斷壯大的輔導顧問行業及預考補習課程;蹲在成人入口處象條龍似的漫長錄取程序本身;學士學位之后的名牌研究生院及就業機會;還有硬是把孩子往這部機器肚里推的大部分屬于中上階層的父母和社區。簡而言之,就是我們整個的頂尖教育系統。
在常青藤的華麗外表下內心是空虛
應該說我對這個話題極具親身感受,象如今許許多多孩子們一樣,我當初懵里懵懂報考大學,選擇的是讓你進的最牛氣的地方;面向前方隱約模糊的目標:身份、財富–“成功”。至于受教育為了啥和干嘛你想如此–統統不在考慮之中。直至在常青藤圈內混了24載-本科到博士學位均在哥倫比亞,10年任教耶魯-之后,才開始思考這樣的教育體制究竟對孩子們有什么好處,他們又如何逃離這個深淵,它給我們社會到底帶來了什么,以及我們怎么推翻它。
上另一所大學的一位女生寫信給我,談到她在耶魯的男朋友:上大學前,他花大部分時間閱讀和寫短篇小說。三年下來,他痛苦不安,整天擔心些雞毛蒜皮的瑣碎小事,象是獨自吃午餐好羞恥,或“交際”夠不夠等等,而這些是我在公立學校的朋友想都不會想到的問題。除我之外,沒人知道他假裝博覽群書,實際上他每聽說任何一本書,就拿來匆匆翻看第一章和最后一章,然后抓狂吞咽書評,他這樣做并不是由于膚淺,而是因為夸夸其談的本領要比真正閱讀所取得的社會回報率大更多。
在常青藤的日子里,我教過許多聰穎智慧、深思熟慮、獨道創新的優秀青年,與他們交談既愉快又能學到東西。但他們當中大多數似乎滿足于在為他們劃好的線內著色,很少有人會為思想熱忱發狂,把大學視作知識探索和發展宏略一部分的學生更是寥寥無幾,個個衣冠楚楚,好像隨時整裝待發去接受采訪似的。仔細打量完美無瑕精致調適的外觀下面,你常會發現恐懼、焦慮、憂郁、空虛、盲目及孤立等不同程度的毒性。最近一項大規模的高校新生調查發現,認為自己情緒健康的人數已降到該研究25年以來的最低點。
如今高校錄取標準如此極端,以至于能設法進入所謂精英學院之門的孩子,除了成功就再沒其他經歷了。一旦可能的挫敗前景就會嚇著他們,使之驚慌失措。落后的代價,哪怕是暫時的,不只變的現實而且關乎生存,結果造成孩子們對風險的懼烈憎惡,不給誤差留有絲毫余地,所以你就會避免犯錯的一切可能。曾有位帕莫納的女生告訴我,若是有機會好好想想她在學些什么該有多好,只是她找不出時間。我問她是否考慮過放棄門門拿A的努力,她看我的那幅神態好像我剛剛提了個粗魯的建議。
大學四年,學的是會用大腦,學會自我建立
但也有例外,就是那些排除萬難執著追求真正教育的孩子們?墒撬麄兊慕涷炌顾麄冇X得自己成了異類怪胎,某學生說她的一個女友因為覺得學校“扼殺自己被叫作靈魂的每個部分”而離開了耶魯。
“投資回報率”:乃是當今人們談論大學時掛在嘴上的時髦詞語,但似乎沒人問過“回報”所指的是什么。難道只是為掙更多的錢?教育的唯一目的是讓你能有一份工作?上大學到底為了啥?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務是教你思想,那不單純意味著針對各?频闹悄荛_發,而是讓你花上幾年功夫站在世界之外,置身于你家庭的一本正經和職業迫切需要之間,隔著一段距離審思冥想的珍貴機會。
然而,學習怎樣思考僅是開端,還有特別需要你琢磨的東西:自我建立。這概念也許聽起來怪怪的。大衛•福斯特•華萊士曾說,“我們教他們領會,自我只是你所有的一種東西。”但是,只有通過大腦和心靈,思想和經驗之間建立溝通行為,你才會變成一個人,一個獨特的個體–有頭腦的靈魂。而大學的工作正是為了協助你開始這么做,五花八門的書籍、理論和法則思想著作,包圍著你的盡是爭取以自個方式尋找自己答案的主意的壓力。
大學雖不是學習思考的唯一機會,但卻是最好的。可以肯定的一點是:如果你在完成學士學位后仍未開始學會動大腦,那你以后再做的可能性就微乎其微了。這就是為什么說把本科生精力專門用于職業預備等于大大浪費了四年光陰的道理。
名校精英的理想不外乎是財富、文憑和地位。
名校喜歡吹噓自己教導學生如何思考,但充其量無非是指培訓孩子們日后職場里使用的分析和表達等經商與行業成功技能,所有都是技術官僚–專業知識開發–一切最終都以技術官僚詞匯應證其合理性。
宗教學院–甚至那些東西兩岸沒人聽說過的不起眼的區域院校–通常在這方面做得更好,但排名卻被常青藤及其同僚判在四等級學術圖騰柱上的最底層,錄取學生的SAT分數往往比名校分數線低幾百分,然而,從教育這個詞的最高意義來看,他們卻給予孩子們更好的教育。
至少名校的課程以自己獨特方式在學術上嚴格要求,不是嗎?不見得,一般科學領域可以這么看;其他學科不一定。當然有例外,但名校教授與學生大都加入了某觀察家稱為的“互不侵略條約”:學生被校方視為“客戶”,對他們要迎合而不是挑戰;教授們則以研究贏得獎勵,所以盡可能縮短花在課堂上教書的時間,這樣一來,形成此行業的整個激勵架構對教學嚴重歧視,而且越是久負盛名的學校偏見可能越強,結果導致敷衍了事。
沒錯,現在的年輕人似乎比幾十年前的孩子們社會閱歷更多,而且更容易懷有立新或創業的沖動。不過,也成為事實的是,起碼在精英名校,即使那些理想愿望隨著畢業生走出校園-盡管這是個很大的“假設”-也趨向發揮于同樣狹隘的約定俗成的生活觀念中,要素不外乎財富、文憑和地位。
一切都是功利化
在應付大學申請作文過程中,社會實踐本身被降低成實用功利工具,學生從中學會為了應用目的把經歷商品化,下一步就是刻意找尋能夠轉化為商品的經驗。《紐約時報》報道說,目前專門幫助準備入學作文的暑期行業蓬勃興旺,但讓人震驚的是參加活動內容的膚淺:考察文藝復興的意大利整月游,與叛逆藝術家樂隊度過“一整天”,那可是一整天功夫啊!
涉及到做義工,我也發現類似情形,為啥大家都覺得有必要非得到圭地馬拉這樣的地方,進行他們的營救項目或資料收集,而不是去密爾沃基或阿肯色?當學生真留在國內時,干嘛又有那么多往新奧爾良跑?也許這并不奇怪,因為孩子被教成把做義工當作最終是為自己服務,也就是為了履歷表。有口號云:“行善為益”!那么光是行善呢?
如果頂級名校有灌輸至高無上的社會責任觀念的話,那么這個概念就是“領導”意識。“哈佛出領袖”便是劍橋的一句老話,越是成績優異的學生,越是要不斷把自己當成社會未來的龍頭老大來督促?墒,這些院校所說的領導學無非是指往高處爬,無論是在大律師行里結交合作伙伴,還是晉升為首席執行官,反正都是攀登你決定附加上去的油滑的等級階梯柱。我認為名校的負責人從未想過領導概念應當有更高的涵義,或者,說真的,有任何意義。
可笑的是,學霸們被告知他們可以為所欲為,但大多數到頭來只在類似的幾樣行業中選擇一個。截止2010年,包括哈佛、普林斯頓和康奈爾在內的頂尖名牌高校的畢業生中,大約三分之一進入金融或是顧問行業,以下領域整個從視野消失:神職、軍事、大選政治,甚至大多數情況下,包含基礎科學的學術界本身。[博主:哈佛也注意到這個問題,學校在鼓勵畢業生到更廣泛的職業領域里施展才能。因此,在2011年以后更多的學生到了中學教師等的行列。] 若你想變成下一個馬克•扎克伯格,從精英名校綴學就會被視為了不起,但想留下來今后當一名社工卻被認為是有毛病。正如艾斯拉•克萊恩所說,“事實上華爾街看的很清楚,大學正培養出大批絕頂聰明但又完全糊涂的畢業生。這些孩子有著足夠的腦力和驚人的職業道德,但卻不知道下一步該怎么走。”
不像我們想像的那樣公平
對于最頂尖的名校,該體制確實運轉的非常好,申請人數持續膨脹,捐贈踴躍,學費增長雖帶來儀式性的抱怨,但生意不減,這種情況是不是適合其他就要另當別論了。
一再強調哈佛之類學院,乃是富人送自己孩子學習權貴言行舉止和思維方式的堡壘。感覺近乎荒唐,我們不是早已知道這點了嗎?他們不是隨便被叫作名校的,但顯然我們喜歡假裝并非如此,畢竟,我們活在一個精英體制里。
該體制所謂的公平標志,是標榜“多元化”旗下的一套政策,而這種多樣性確實代表了不亞于社會革命的一場運動。甚至直到1961年才錄取了第一位女研究生的普林斯頓大學,并且當年該校也總共只招收了一位(無疑十分孤獨的)非裔美國學生,如今比例一半是女生,白人也只占一半而已。但是,性別和種族多樣化已成為越來越多的經濟重新隔離的遮蓋。名校仍舊在靠他們上世紀60年代贏得的道德資本維生,當時他們真正采取勇敢行動,來拆除白種-盎格魯-撒克遜-新教徒組成的貴族機制。
事實上精英制從未超越偏頗。當你訪問我們偉大國家任何一家名校時,往往會為眼前熱心景象感到激動:白人富豪和專業人士的孩子與黑人、亞裔、拉丁族富商及專家的子女玩在一塊;在象斯坦福這樣的學校里,孩子們以為若有一個來自密蘇里州,另外一個來自巴基斯坦,或者有個拉大提琴的,還有人打長曲棍球,那他們的所在環境就叫多樣化,不必在意他們的父母都是醫生或銀行家。
那并不意味著沒例外,但僅此而已。事實上,按我們目前的招生政策,最貧困群體是工薪階層和農村白人,在名校很難見到的,把這些地方當作豐富多彩的唯一方法是假設那是你所見過的一切。
讓咱們別自欺欺人了:考大學根本不是有關中下階級力爭上游,甚至也不是中上階層試圖保持其地位的角逐競賽,而是關乎中上階級對于自身特權的鑒定確認。在認真較勁的城郊富人區和市內大戶立足的別墅豪宅圈里,這場比賽已不在于你是否上名校,而是你上哪所名校的問題,賓大還是塔夫茨?不是賓大和賓州州立大學之間相比,他們哪瞧得上哪位老兄年輕有為,從俄亥俄州立大學畢業后,成了醫生,定居代頓,日子過的非常圓滿,如此結局簡直想起來都恐怖。
美國低收入家庭的孩子越來越難進名校
這種體制正加劇不平等,延緩社會的流動性,使特權持久化,并產生了與本應領導的社會隔絕開來的精英。數據面前無可否認:1985年,250所精英名校的新生中,46%來自頂尖收入階層;2000年這個高收入率是55%;到2006年,名牌高校大約只有15%的學生出生底層。而且,越有名望的學校,學生體就更容易不平等。公立學院這方面并不比私校好多少。拿2004年來說,一線州立大學新生中,40%來自收入10萬美元以上的家庭,從僅5年前32%的富生率,一路直線上升。
這個趨勢的主要原因很清楚,學費暴漲雖是個因素但不是關鍵,根源是日益增長的預備孩子適合參加高考全能競賽的費用。障礙越多,幫你孩子攻克難關的成本就越貴。富裕家庭幾乎從孩子出世那刻起,就開始為他們日后進入名校鋪路投資:音樂課程、體育器材、國外旅游(用太好聽的話說就叫“補充”)–當然,最重要的,還是私校學費或頂級公學的生活費。SAT 本應測試學習程度,但卻嚴密跟蹤調查學生家長的收入水平。 今天,考高分的低收入家庭子女上四年制大學的簡直不到一半。
問題不在于低收入孩子合格選擇人數不夠,而是精英私校絕不會讓他們學生的經濟狀況反映整個社會現實,他們承擔不起,因為實在需要一個全額支付的支持群體以及力挺他們的捐助堅實基礎,甚至他們自己是否愿意那樣做也并不明朗。
所以很難說,收入差距超過大蕭條之前的水平,或者美國社會流動性低于幾乎每個其他發達國家的現象純屬偶然。名校不僅無力扭轉這股向更不均等社會運動的潮流,其政策反而是積極推動性的。
很多年輕人曾寫信問我,到底要怎樣做才能避免成為不靠譜的富豪小混蛋?我沒有滿意的回答,差點沒叫他們轉到公立學校去。你根本無法刻意逼自己去同情背景不同的人,更不可能理解他們。要真想如此,你需要直接與他們進行互動,而且得站在平等基礎上:不是社會體驗性質的那種“義工”精神,也不是“別出心裁”或別有用心地撲向大批學校后勤員工,請他們“喝咖啡”,以“了解他們的身世”,如某個耶魯小子曾經建議的方式。
試試看用服務性工作取代形式化服務?那將真正帶給你對別人的見識;去做做跑堂侍應生,體驗一下身心多么辛苦如何?你其實并不象大家恭維的那么聰明,你只是在某些方面比較出色而已。也有不上名;虿簧先魏未髮W的能人,往往正是階級因素所致,更有不“聰明”的智者。
我對上哪所大學無關緊要不抱幻想,但認為有其他選擇。全國各地依然有很不錯的公立大學,教學雖然不很親近個人化,但學生體就社會經濟背景而言通常是名副其實的多元化,并帶有寶貴的經驗知識。
真正大學意義的教育是文理教育,可以不必去常青藤就能獲得頭等教育
《美國新聞和世界報道》按時向我們提供每所大學錄取的新生高中名次在全班頭百分之十以內的比例,對于排名前20的高校,這個數字往往在90%以上。要是我的話會為上那樣的學校惴惴不安,學生們決定課堂討論水準;并塑造你的價值觀和期望,無論是好是壞,部分原因歸咎于那些我一再提醒孩子們遠離常青藤之流的學生。名氣較小大學的孩子往往顯得更加有趣、好奇、開放,少很多養尊處優和霸氣。
如果哪里還有原則上真是大學意義上的大學,就是那種仍以人文學科為榮的地方,那就是文理學院。這些廟都相當小,并不合適每個人,而且往往相當孤立,這點也不合適所有人。最佳選擇也許是二線– 不是二流高校,像是Reed, Kenyon, Wesleyan, Sewanee, Mount Holyoke等,此類院校不是努力試圖與哈佛和耶魯拼,而是保留了他們對教育真正價值的效忠。
不想成為紈绔子弟乃是令人欽佩的目標,但最終,更深問題在于你遇到的艱辛,讓你很難變成他人。現在時候已到,不光要簡單從上到下改革體制,而要策劃更換另一種社會的藍圖。教育機制必須采取行動減輕等級體系,而不是加以復制。平權方針應基于階級而非種族,許多人已為該項變革提倡了好些年。
對校友捐款和運動員的喜好也該丟棄,SAT分數的衡量應用來考查社會經濟因素。大學應當通過限制孩子們可在申請上羅列的課外活動數量,來杜絕擴充簡歷的吹大牛做法。他們應把更多價值放到低收入學生經常在高中做的服務工作上,那都是些優異學生幾乎從來不屑一顧的事。他們應拒絕被任何因父母財富所促成的機會打動,當然,他們也得停止與《美國新聞》刊物合作。更廣泛地講,他們需要重新考慮自己的價值觀念。如果學校打算培養出比我們今天擁有的更加出色的領袖,他們就得問問自己究竟需要促進什么樣的素質,用GPA或大量課外活動揀選學生,經常只會有利于忠實的苦工而不是獨創的頭腦。
不過,必須還要有比改良招生程序更深入的變革,因為招生改良也許可對付平庸,但卻解決不了更大的不平等難題。問題是常青藤學校本身,我們已把領導班子的培訓任務承包給了一組私營機構,不管他們多么聲稱行動是為公益,將總會把自己的利益放在第一位。這種安排對學校來說棒極了,但難道哈佛對校友捐贈的愿望不是延續以往階級制度的一個充分理由嗎?
以前我常想,我們需要創建這樣一個世界,讓所有孩子都享有去常青藤學校的平等機會,但我現在逐漸認識到,我們真正需要建設的,是一個你不必去常青藤或任何私校就能獲得頭等教育的社會。
公共資金輔助,為大眾利益服務的高品質公共教育,正是戰后驅使公共高教事業發展的承諾。只要盡可能勤奮努力和發揮天份,每個人都有平等機會實現–你知道的–美國夢。無論誰想,誰就能得到文理教育所提供的那種拓展思維滋補心靈的認知體驗。我們認識到,免費的K至12年優質教育是一項公民權利,我們還必須認識到–正如我們曾經做過的,也是許多國家依然保持的–高等教育也要同樣。我們試過了貴族制,我們試過了精英制,現在是嘗試民主制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