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很快就將進入2015年秋季的申請高峰期,選校作為申請的第一步,也是一項重要的功課。選擇排名靠前的就一定是萬全之策嗎?怎樣正確看待院校排名?
地理位置也會影響未來職業選擇
首先,選擇大學確實需要考慮到地點,而地點往往決定了校友圈的形態,校友圈的形態又會決定學生大學生活,乃至未來的工作選擇。
比如,美國斯坦福大學是創業者的搖籃,而其四年畢業率只有四分之三(同類學校,哈佛就有85%以上)。原因并不是斯坦福的學業不可理喻,而是很多學生都中斷學業,去周邊的孵化器小試一番,創業去了。文化使然,斯坦福的校友圈在美國資本圈和創業圈都頗有影響力,互相扶持,為后來開始創業的新秀開辟了康莊大道。
而斯坦福在硅谷腹地的位置也為年輕創業者接觸資本,接觸創業團隊和新鮮信息提供了巨大幫助。如果說從一個中西部小城市里走出的學生在大學四年畢業后第一次創業,那么他可能對于和投資人溝通、路演是個徹徹底底的菜鳥;但是,斯坦福的學生從大一開始便常年和各色投資人打照面,在畢業時已經變成了“老油條”。
排名并不一定能說明實質問題
毋庸置疑,排名也是人寫的,免不了成為利益鏈的一部分。比如同一所大學在不同的排名中所占位置均不相同,甚至在同一排名體系中都會有巨大的變化。
美國名校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在二十年前的U.S. News排名中名列前茅,穩居前十;而在如今,伯克利沒有再進過前二十。如果了解大學系統的人,就會知道伯克利在二十年中聲望并無明顯下降,科研成果和校友成就和二十年前相比有增無減,那么為何會下降十余名?
是U.S.News的排名標準變化了——在二十年前,排名機構并沒有計入學校的金庫大小;而如今,排名計入了校友捐款的踴躍性。這對于所有公立大學來說,是毀滅性的打擊。因為美國公立大學往往靠政府來養活,故沒有培養校友捐款回饋學校的習慣,導致排名在標準變化后下降。
但是,對于一位普通申請者來說,伯克利獲取資金的模式對于校園生活和社會聲望并無直接的影響,所以其排名的變化其實對于申請者來說是無意義的。
簡言之,大學排名有用嗎?既有用也沒用。大學排名往往可以給出一個區間,即申請人可以根據自己的硬件條件和排名選擇相應的一批大學。但是,大學排名是非常單薄的。如果唯排名馬首是瞻,就成為了排名機構的掌中物,難免一葉障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