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務必在頭腦中形成宏觀經濟學的整體框架。College Board給出的考試大綱中涵蓋七個章節的考試內容,分別是:1基本經濟學概念、2經濟整體性測量、3金融板塊性分析、4國民收入與價格、5經濟穩定性政策、6長期經濟的增長、7國際貿易與金融。從數量上看確實模塊較多,但洞悉其內部的關系可以清晰地找到內容安排的潛在邏輯。簡單來說,宏觀經濟基礎囊括經濟的短期波動分析Business Cycle Analysis與長期增長分析Long-term Economic Growth,且每部分都有經濟學發展進程中最為經典、實踐性極強的經濟理論或模型作為支撐,例如John Maynard Keynes與Adam Smith各自代表的兩個偉大時代。宏觀經濟的分析之所以需要分時期、分模塊,在于宏觀經濟的整體性,即“牽一發而動全身”的特征。解題的第一步決定著解題方向是否正確,因此對于經濟的長短期不同運行規律的掌握一定是出題人的側重點之一。
備考建議一:準確掌握長期與短期經濟分析的根本差異——彈性與黏性。
對第一、二章節內容的掌握旨在作為學員踏入宏觀經濟學世界的Warm up。章節內部按照經濟學范疇由大到小的邏輯講解基本概念,概括起來:“理性人”的基本前提、各部門的決策依據、宏觀經濟三大指標。具體來說,“理性人”在經濟活動中始終關注Opportunity Cost與Advantages,無論個人/家庭、企業、政府、國際參與者都在遵循市場供需調節的基礎上進行最優決策,其中企業最優決策核心內容是資源約束與企業產出;宏觀經濟同樣關注上述指標,最能直接表示整體資源使用情況與運行效率的指標是國民收入、價格水平與失業率。由于時間的不可復制性和經濟現實的復雜性,經濟學研究不可避免的需要面對研究對象的時間與空間限制,因此考生務必關注基本概念內涵的基礎上,力求全面識別概念的外延,明確解釋性語言背后的意義。例如“失業”的概念中,并未列入明顯影響失業率指標計算結果的Discouraged Workers群體,引申義在于其造成的計算結果偏差將成為出題人的另一關注點。
備考建議二:客觀看待經濟學基本概念與模型的優與劣——內涵與外延。
識別考試重點是考生應考的必備能力,因此AP宏觀經濟學的考試中,總供給總需求模型的理解與分析及經濟政策調整占據了這一重要位置。在掌握前兩個備考點的基礎上,考生可以清晰理解題干指向的經濟變動類型。該部分的備考建議集中在考生對總供給與總需求影響因素的全面掌握。必要的知識準備一定包括兩種經濟波動的來源:市場性波動與政策性波動,前者集中體現為個別市場上供給需求的驟變造成整體產品服務市場的震蕩(如原油市場、股票市場、房地產市場等),后者則強調了國家政府在經濟參與過程中發揮作用的途徑(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此外,在相互關聯性極強的宏觀經濟市場中,產品服務市場、貨幣市場、可貸資金市場、外匯市場如何相互影響、結果如何,也需要考生在教師給出的框架下做出適合自己的整理與總結。容易被學員忽略的另一個重點,在于各個模型在構建過程中必定對現實經濟狀況做出了一定的假設與設定,經濟學學科的合理性與科學性體現于此,對此考生務必加強理解。
備考建議三:開放經濟下產品市場與金融市場分析模型——前提與假設。
從考試側重點轉移的角度看,每年的宏觀經濟學考題都會有某項知識點的深化考察,這也提醒學員們在學習過程中,關注課程中老師給出的重點規劃,并主動探究學習中未能鞏固的知識點。根據多年教學經驗以及考試試題分析,近兩年重點考察考生對于Fractional-Reserve Monetary System與開放經濟中Market for Foreign Currency Exchange的掌握,并且要求考生在熟悉課本知識的同時,需要在適量的課外知識基礎上深入理解課本概念。例如:在央行對于貨幣體系的政策影響過程中,基礎會計學知識的掌握將極大地輔助學員對資產負債表與T-Account的理解。針對這一部分考點分值在考試中的增加,考生有必要在認真復習的基礎上,參加權威機構的考試內容分析與考點預測等講座,洞悉出題人的心思,才能在考試中大獲全勝、事半功倍!
備考建議四:多方面了解宏觀經濟學考試變動趨勢分析——知己與知彼。
最后,絕大部分考生反映在備考過程中“題海戰術”依舊很有用。個人而言,題海戰術的核心是通過做題來多次反復熟悉經濟學表達方式與表達內涵,因此推薦廣大考生專心修習、掌握如下書籍或資料。課程學習階段掌握較好的同學自動減少后面兩本即可:
1、 《經濟學原理》曼昆英文原版(版本不限);
2、 《AP宏觀經濟學講義》吳振媛;
3、 《Barron’s AP 經濟學》(版本越新越好)世界圖書出版社;
4、 College Board公布的歷年真題;
5、 新東方AP考試指定輔導教材《AP宏觀經濟學》 于寧 群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