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農業信貸(FarmCreditCanada)這份報告稱,加拿大統計局預計,從2013年至2020年的7年內,移民將使加拿大增加220萬人口,占加拿大人口增長的三分之二,隨之帶來270億次食物購買的商機。
“隨著移民模式的變化,給加拿大農業滿足本地消費者需求提供相當多的機會。”農業信貸首席農業經濟師哲維斯(J.P.Gervais)表示,“本地人口增加將主要由移民推動,食物品種及購買量將受到影響。能迅速適應這些變化,并迅速提供新食物產品的公司將獲得最大利益。”
亞洲移民迅增改變食物結構
據應屆畢業生留學網介紹,加拿大農業信貸報告稱,移民來源地已經發生很大變化,在2001年,42%的加拿大移民來自歐洲,37%來自亞洲;到2011年,來自亞洲的移民增加到45%,歐洲移民下降到32%。加拿大統計局估計,到2031年,來自亞洲和歐洲的移民比例將分別變成55%和21%。
加拿大農業部2010年一份報告稱,2007年加拿大每人消耗38.2公斤水果,部分原因是異國風味的水果數量增加,比如番石榴及芒果比10年前增加88%;在20年里,加拿大人多吃了10.9%的蔬菜,尤其是大蒜、蘆筍、黃瓜、木薯、茄子、苤藍菜和秋葵,反映出人口族群的多元化;每人平均消耗紅肉24.5公斤,比前1年增加0.7公斤;谷物方面,麥片消耗減少到每人56.9公斤,而大米則上升到5.2公斤。
哲維斯表示,因為市場主要增加的消費者是移民,所以也帶來了食物品種需求的變化。比如白肉消費在增加,因為移民一般更喜歡白肉,而不是紅肉,這對肉類消費結構變化起了重要作用。
他說,傳統上,加拿大人或西方人更喜歡紅肉,但他們為了健康的原因也在減少吃紅肉。亞洲人多喜歡吃家禽(白肉),家禽消費增加主要由新加拿大人推動。
位于大多倫多地區的鴻升館業主Simon趙(趙先生)20多年前從香港來加拿大。他說,那時候華人移民不多,對華人食物需求小,西人不知道豬腳、雞腳及內臟等東西對華人來說是值錢的食物。
他說,當時的農業,不管是農場還是種植場,大部分是西人經營。后來一些華裔移民成了他們的雇員,有些成了大型西人食物公司的高級雇員,他們能看到移民的需求,以前他們認為不值錢的,以很低價錢出售的東西,現在有了相當的市場需求。“比如中國人喜歡吃鳳爪,吃內臟,或者喜歡吃某些蔬菜。這些就會影響公司的決策。”
商家迎合移民需求
哲維斯說,移民對于食物行業來說,“是一個巨大的市場”。加拿大食品行業在因應移民的需求作出改變。比如奶酪,有很多品種加拿大以前是從來不生產的,因為移民的需求增加,奶酪品種形狀都增加了很多。
“當發現某種食物有利可圖時,加拿大的公司自然想辦法生產,包括蔬菜和谷物。”他說,在卑詩省,有很多移民加入了農業,這是一個很大市場;還會有更多移民加入,移民還在不斷在改變加拿大食物結構。“我以前不怎么吃少數族裔的食物,現在這些食物已經成為家常食物了。”
趙先生說,多倫多有一家挺出名的鴨子供貨商,以前只是在西人媒體做廣告,最近幾年開始大量在華人媒體做廣告。“因為他們認為華人市場有消費能力。”
“有些西人雞場,逐漸被華人接管,因為華人市場有這樣的需求。”他說,更多華人開始在食品行業投資,直接向華人市場供貨。比如10多年前沒有“陳太菜”,現在很多超市有陳太專柜,陳太蔬菜成了一個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