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GRE改革已經將近3年了,但是仍然有很多GRE的考生,以及GRE考試的培訓師在沿用舊GRE的備考或培訓策略。不少人花了大量寶貴的時間,卻抓不住考試重點。本文旨在分享筆者這些年來的教學和考試所積攢起的經驗,我將首先探討詞匯與長難句兩項GRE基本技能的學習,然后對閱讀、填空和寫作三科的學習分別進行討論,希望能夠對于廣大考試有所幫助。
第一節:GRE詞匯
舊GRE與新GRE一大區別就是對于詞匯的考察。舊GRE的類比反義考試幾乎就是純粹對詞匯量的考察,而在類比反義被取消之后,新GRE的詞匯難度顯然下降了一大截。十年前當筆者還在讀大學時,當時流傳的言論是,考GRE幾乎就等同于背單詞。所有復習GRE的學生,幾乎會把自己一半以上的復習時間都用在背《紅寶書》上,而且傳說這本書得翻來覆去背50遍才能達到考試要求。這種言論的影響力是如此之大,以至于現在GRE班上的學生仍然以為自己考不好新G主要是自己詞匯量的缺陷,或者只要詞匯搞定了,之后的復習就是一馬平川。那么,就讓我們來考慮一下詞匯對于最終的GRE成績有多大影響,以及我們到底應該采取什么策略來學習。
毫無疑問,最需要詞匯量的部分就是填空了。以下面題目為例:
Thestudents’______naturewereinsharpcontrasttotheimperturbabledispositionoftheirteacher。
A.volatile
A.volatile
B.duplicitous
C.apathetic
D.cunning
E.blithe
諸如此類的題目在GRE填空中屢見不鮮,它的特點是,句內邏輯關系清晰,幾乎所有人都知道空中要填的是和imperturbable相反的詞。因此,這道題最后能不能做對,完全取決于考生是否認識imperturbable以及各個選項的單詞。
原則上,填空可能會考到的單詞量是無法精確測量的,畢竟ETS并沒有一個所謂的單詞范圍。但這絕不意味著學生們需要無限量的背單詞,或是選擇單詞量最大的GRE詞匯書。為什么呢?首先,據統計,新GRE改革以來一共在填空考試中出現過的單詞,除去六級考試考綱以內的單詞,一共只有1700個不到,這個量顯然不算夸張。這個數據告訴我們,如果我們要在填空中取得好的成績,單詞方面,我們在保證4、6級的單詞熟練掌握的基礎上,并不需要去背三四千個海量的單詞。
其次,也是更重要的是,即便1700這個數字其實都是沒有必要達到的,因為這其中包含了一些只出現過一次,甚至都不是正確答案的單詞。比如,今年有一次考試出現了caterwaul這個單詞,過去所有GRE詞匯書都沒有收錄,但我們完全沒有必要因為這個疏漏而自責。《紅寶書》中的海量單詞確實都是過去GRE考試曾經出過的,但其中大量的單詞都是只出現過一兩次,再也沒有考過的不重要單詞。然而,假如考生以這么大的詞匯庫作為目標,以為著需要花N倍于常人的努力,卻只換回了極少數題目的額外正確率,前提還是那些單詞背過了!都t寶書》這樣的單詞庫沒有能夠體現一個對同學們重要的變量,那就是詞頻。Avalanche(山崩)和Disparate(不同的)都是其中收錄的詞,哪個重要,你需要先背哪個?它并沒有告訴你。事實是,像Avalanche這樣的專有名詞,出現的本來就不多,況且,在考場上不認識,幾乎沒有一點影響。于是,我見到了很多GRE考生中的“詞霸”,考場上卻沒有取得和詞匯量成比例的成績,就是因為他們把有限的經歷花在了投入產出比相當低的地方。因此,我的個人建議是,一定要首先學習GRE核心單詞庫。什么是GRE的核心單詞?比如表示“難懂的”這個意思的詞匯:(impenetrable,arcane,inscrutable,unfathomable,esoteric,recondite,abstruse),比如跟“矛盾、不同”意思相關的詞匯(irony,paradox,contradiction,dilemma,dichotomy,incongruity,inconsistency,incoherence,heterogeneity),),是每一次考試都會出現的。對這些詞,我們不僅要做到認識,更要做到熟練聯系同反義詞,因為這部分單詞在考試中是投入產出比最高的。
有些考生可能會根據考場經驗反駁說,考試中填空有好幾道題的單詞沒有見過,所以最后考砸了。顯然,只背核心單詞,一定會遇到某些題不認識。這是考砸的主要原因么?絕不可能。同學們必須知道GRE考試是一個容錯率很高的考試。以我個人為例,當我考verbal168分時,我的準確率是36/40,當我考verbal163分時,我的準確率是30/40。顯然,163分的語文成績對于絕大部分學生來說都是非常理想的分數了,而得163分的人其實錯了四分之一。絕大部分同學只需要一個verbal155,不少人甚至可以對verbal150滿意,而verbal150是兩個section總共錯了過半的?荚业氖悄男┤四?是那些考了140多分的學生。140多分是錯了多少題?超過一半,接近錯三分之二。這個錯誤率的同學,不應該抱怨自己速度慢,不應該抱怨核心單詞范圍小,只應該抱怨自己其實連最簡單的,諸如我前面舉過的例子那樣基本的題目都沒有做對。
另外一個背單詞的注意事項是,不要一味的抱著單詞書刷單詞。在背完一兩遍,對單詞有一定印象之后,一定要結合題目。事實是,正常的同學,面對有好幾個意思的單詞時,基本只會選擇第一個意思,或者是最容易記的意思。但是,這個意思不見得是實際會考到的意思。即便是真的記住了多個意思,最重要的能力其實是知道多義詞具體什么時候是哪個意思。比如promise這個詞,有保證、預示、前途等意思。同學們需要的能力不僅僅是記住三個意思,最關鍵的是在實際的語句中,能夠快速的判斷到底是哪個意思。這種能力是做題來的,通過看到在實際考試中,promise的各個意思分別在什么場合下使用,我們能夠真正懂得這個單詞:做“前途”講的promise是名詞;做“預示”講的promise是動詞,動作發出者應該是事物;做“保證”講的promise是動詞,動作發出者應該是人。這些能力是單純的詞匯書不會探討的,并且在過遍數的時候我們不會去想的,只有在結合具體語境時才能意識到。再者,很多單詞在詞匯書中的中文翻譯不合適,會對于做題產生負面影響,此時,一定要選擇通過做題挑出這種單詞,轉而記其英文同義詞釋義。比如,arbitrary這個詞經常被翻譯成“獨斷的”,但其實在考試中,它就等同于random。然而,我們怎么知道哪個單詞的中文翻譯不準確呢?
我的建議是,先背一兩遍核心單詞,記中文意思(這個中文意思可能是不準的,但是在第一階段我們可以接受),然后就可以開始做填空題了。此時,如果遇到任何一道題目,明明題目完全理解,但是卻不知道填哪個詞,這很可能就是單詞意義理解不準確,此時一定要看英文同義詞釋義,以后再記這個單詞時,就要拋掉過去的中文解釋。有的GRE教師建議大家記單詞都記英文釋義,這顯然是絕大部分同學做不到的;但是,中文釋義經常不準怎么辦。以上的流程就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的。很多同學純粹拿單詞書記單詞,不盡快結合考題,導致的結果就是中文意思記得滾瓜爛熟,但對于考試卻沒什么幫助。
第二節:句子閱讀
毫無疑問,作為GRE考試的基礎能力,長難句的閱讀相較于單詞記憶的重要性有過之而無不及。長難句的教程市面上屢見不鮮,我在這里不會去贅述別的文本中已經涉及的內容,只會提幾點長難句練習中的誤區。
誤區一——順序閱讀:
確實,一般的英文語句閱讀的順序是從第一個詞讀到最后一個詞。然而,一旦出現了所謂的長難句(這個概念并不是絕對的,它是相對于閱讀人的能力來說的),意味著順序讀我們不能通過快速讀一遍就提取出其重要信息,我們必須另尋它法。讀長難句的目的是提煉信息,我們首先不應該假設一個句子當中的所有信息都是同等重要的。在英文寫作中,一個句子最核心的信息應該通過最核心的邏輯框架體現出來,它表現的是一個句子的基本目的,剩下的細節都是服務這個目的的。順序讀可能造成的結果是,在還不了解一個句子的主要目的時,我們讀了大量的細節,而等到主要目的出現時,剛才的細節基本上已經忘掉,白讀了。舉一個例子:Buttheplay’scomplexviewofBlackself-esteemandhumansolidarityascompatibleisnomore“contradictory”thanDuBois’famous,well-consideredidealofethnicself-awarenesscoexistingwithhumanunity,orFanon’semphasisonanidealinternationalismthatalsoaccommodatesnationalidentitiesandroles.一般同學的閱讀思路是,先讀Buttheplay’scomplexviewofBlackself-esteemandhumansolidarityascompatible這個主語部分。廢了半天勁,發現是一個view,是關于黑人的自我尊重和人類的聯合這兩方面的統一。但這些細節的目的是什么呢?繼續讀,發現剛才這個觀點不比DuBois的某個很難懂的觀點更矛盾,接著又出現了Fanon的一個強調,這個強調也很難讀。于是,同學們就陷入了對三個觀點細節的糾纏。然而,糾纏這些有意義么?正確的讀法,一定是先尋找句子的最核心結構。句子不是逐字細讀的,我們首先要看到這個句子的最大框架是theplay’sviewof…isnomorecontradictorythanDuBois’idealof…orFanon’semphasison…;于是這個句子的目的就非常明確了,作者就是在說這個play的觀點并不比另兩個人的觀點更矛盾,是在為theplay進行辯護。在實際閱讀中,具體這個play和后兩者的細節甚至都不需要再讀下去。如果出細節題進行這幾個觀點的對比,我們通過這個句子的主要目的就可以定位回來,到時再對比細節。如果不出細節題,我們根本就不用浪費時間。
剛才這個句子其實是個單句,我再舉個復合句的例子來展示一下我的處理信息順序。AcritiqueoftheHandlins’interpretationofwhylegalslaverydidnotappearuntilthe1660ssuggeststhatassumptionsabouttherelationbetweenslaveryandracialprejudiceshouldbereexamined,andthatexplanationsfordifferenttreatmentofBlackslavesinNorthandSouthAmericashouldbeexpanded.首先讀出最大的結構,acritiqueofwhyAsuggeststhatBandthatC即對A的評判顯示了B和C。我們接著來看評判了什么A,A是H的觀點,關于slavery的時間,處理到這個層次就夠了。接著看,這個評判顯示了什么?“thatassumptionsabouttherelationbetweenslaveryandracialprejudiceshouldbereexamined,andthatexplanationsfordifferenttreatmentofBlackslavesinNorthandSouthAmericashouldbeexpanded。”主結構是thatXXXandXXX,說明顯示了兩個東西?吹谝粋東西,assumptionsabouttherelationbetweenslaveryandracialprejudiceshouldbereexamined,主結構是assumptionsaboutXXXshouldbereexamined,懂了,就是某個想法要被重新考慮(負態度已經出現)。哪個想法,slavery和prejudice的關系。接著,第二個東西,explanationsfordifferenttreatmentofBlackslavesinNorthandSouthAmericashouldbeexpanded,,原來是某種解釋要被擴大范圍。什么解釋?南北slave為什么有不同的待遇。我把這個句子的不同層次按照邏輯層次高低全部讀出來。這么做的好處是,最后的那些細節,我可以選擇性的不仔細處理,但無論是否處理細節,我首先處理的都是這個句子的最核心目的。我至少看出來了,這個句子是說,對H某觀點(具體是什么觀點,甚至可能不用看,因為如果本文都在說H,這個觀點應該之前出現過,所以在這里這個細節本來就不該順序讀)的考察,顯示出應該做兩種修正(reexamineandexpand)。處理到這個程度,我們已經足以看出非常重要的信息,即對過去的做法(assumptionandexplanation)的負態度了。
誤區二——直譯中文:
不需贅述,這個毛病和剛才順序讀的毛病是如影隨形的。經常在上課時,有同學強迫自己必須把每個句子的嚴格中文意思都翻譯出來。從閱讀考試的目的講,這是完全沒有意義的。為什么?英文語句的語序和中文語句的語序根本就不同,所以翻譯出中文,如果是直譯,則聽起來不像人話,如果是意譯,則不能反映原句的主結構。這和上文所講的閱讀信息處理順序是矛盾的,所以我自然完全不推薦。
誤區三——濫用長難句閱讀方法:
準確解釋一下。剛才所講的長難句閱讀法,在用單獨句子練習時顯然是要嚴格執行的。但到了實際考試中,需要每個句子都這么讀么?絕不!原因很簡單,太慢。如果每個句子都這么讀,考試時間對我也是不充裕的。有些句子要這么讀,有些句子是順序掃著讀的。那如何區別?道理很簡單,當我們無法預測會出現什么信息時,通常在文章的一開始,任何句子,只要有難度,就要使用長難句的讀法,而且連細節都要讀出來。但是,隨著文章的發展,如果進行主動的思考,我們經常能夠知道后文會出現什么信息,因此,我們只需要掃符合自己預測的信息就可以了。
比如,這樣又一篇文章,第一句話是OnereasonresearchershavelongbelievedthatMarsneverenjoyedanextensiveperiodofwarmandwetclimateisthatmuchofthesurfacenotcoveredbywind-bornedustappeartobecomposedofunweatheredmaterial;主結構是OnereasonresearchershavebelievedAisthatB.句子目的很明確,研究者有A觀點的原因是B。A是火星沒有過warm和wet,原因是表面沒有weatheredmaterial。注意,我是不是已經在分層讀主信息了?這句話是認真讀的。接下來,第二句話出現,Ifwaterflowedforanextendedperiod,researchersreasoned,…我沒有把這句話引完,請讀者們現在思考,后面我們要挑什么詞來讀?第一句話說,研究者認為火星不wet/warm的原因是沒有weatheredmaterial。第二句一上來說researchersreasoned,顯然兩句話沒有發生轉折,信息大方向應該一致。它說,假如火星有過waterflow,理應怎樣?熟悉GRE閱讀的同學應該已經敏銳的發現了,waterflow就是前面的wet。我們再概括一下,研究者認為火星沒wet過,因為沒發現weatheredmaterial。他們認為,假如火星wet過,理應怎樣?我相信,絕大部分同學們已經能夠補充出來了,那就是一定會出現weatheredmaterial。因此,在讀后半句時,無論怎樣,我的眼中都是尋找它的核心信息,有兩種情況,一種是直接出現weatheredmaterial,則驗證了我的預測,等于說了廢話,第二種情況是作者換詞了,則新句子的核心詞之后就等同于weathered。我們來看一下他實際說了什么,Ifwaterflowedforanextendedperiod,researchersreasoned,itshouldhavealteredandweatheredthevolcanicminerals,creatingclaysorotheroxidized,hydratedphases(mineralsthatincorporatewatermoleculesintheircrystalstructure)果然,他用了alteredandweathered,此部分沒用,接著他說了creatingclay,oxidized,hydrated,意味著這些就是weatheredmaterial。
其實,這里我要說的基本已經是ETS官方在閱讀方法論中所強調的activereading主動閱讀了。過去的培訓教師經常告訴學生,句子可以不讀,很多句子都可以跳讀。這純粹就是在扯淡,每個句子都有可能出考題,完全沒有印象,意味著根本無法定位。但是,不能不讀,不意味著每個句子都是認真讀的。區別就來源于主動閱讀。
第三節:閱讀
那么,順理成章,我們就來談一下新GRE閱讀同學們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顯然,這里要提出的最核心概念就是主動閱讀。
“Readingandunderstandingapieceoftextrequiresfarmorethanapassiveunderstandingofthewordsandsentencesitcontains—itrequiresactiveengagementwiththetext,askingquestions,formulatingandevaluatinghypotheses,andreflectingontherelationshipoftheparticulartexttoothertextsandinformation。”
——《新GRE官方指南》
官方指南認為,閱讀需要我們主動的提出問題,思考信息之間的關系。我們的問題是,在閱讀中,我們需要提哪些問題?由于篇幅所限,我在這里不可能解決全部的問題,只希望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在讀文章時,以下四個問題是我經常思考的:(1)這個句子當中是否包含了觀點和態度,如果有,是作者的還是作者引用的?(2)這個句子內部以及這個句子和前文之間是什么關系,是否有新信息,作者為什么要說這個句子?(3)截至目前都說了些什么,它實現了什么?(4)下文可能會說些什么?
(1)是一個非常重要且簡單的能力,但卻經常被忽略。我在上課時,經常用一篇藝術和科學的文章開篇,文章第一句話是Extraordinarycreativeactivityhasbeencharacterizedasrevolutionary.接下去,我會問同學,請問作者認為creativity有什么特點?全班人通常會異口同聲的回答,revolutionary。于是,我會再問,請問作者認為人們認為creativity有什么特點?大家愣了一下,再次回答,revolutionary。于是,我再問,請問作者認為creativity有什么特點?大家猶豫半天,說不知道。三個很簡單的問題,幾乎所有人都明白了,我在閱讀時做了一個很簡單,且重要的事情,就是分清作者的視角和引用的視角。為什么(1)能力重要?舉一個最常見的題型,accordingtothepassage,whichofthefollowingaboutXXXistrue?而文章的結構是,前半段單純介紹某人的理論T,后半段指出這個理論的缺陷。你會在哪里定位?顯然,后半段。一切accordingtothepassage題問的都是作者的觀點,因此,引用的部分,如果沒有特別的注明(比如前半段作者已經表態了),都不是作者的觀點。這說明,分清視角對于定位有著重要的幫助。再來,主旨題,mainpurposeofthepassage。第一篇文章說A的理論認為XXX,而B反駁,認為XXX是不對的。第二篇文章說A的理論認為XXX,但其實XXX是不對的。兩篇文章主旨一樣么?表面看來,兩篇文章似乎沒有區別,用流行的理論說,這兩篇都是“觀點轉折型”文章。其實,兩篇有質的區別,第一篇從來沒有出現作者觀點,因此主旨只能是describeB’srefutationorchallenge,而第二篇顯然是對A的理論持負態度,因此主旨應該是refute/challenge/qualify之類的動詞引導的。這是一個非常簡單的意識,我們都能夠做到。
(2)是讀懂一篇文章的關鍵。很多人以為的讀懂,是讀出中文意思。但我閱讀時,很多句子和單詞中文的準確意思其實根本無所謂,腦子中都是一些大概的印象,但是信息與信息的關系才是最重要的。比如,繼續引用先前提到的文章,Extraordinarycreativeactivityhasbeencharacterizedasrevolutionary,flyinginthefaceofwhatisestablishedandproducingnotwhatisacceptablebutwhatwillbecomeaccepted.Accordingtothisformulation,highlycreativeactivitytranscendsthelimitsofanexistingformandestablishesanewprincipleoforganization.第一句話第一個分句說明創造力被認為是revolutionary,之后第二個分句,和第二個句子整個都沒有給出任何新信息。只不過作者使用了一些新的詞組,比如transcendlimit,establishnewprinciple,這些詞組在語義上,如果直譯成中文,也許并不嚴格等同于revolutionary,但是,在這篇文章背景下,它們就是同義詞。這么讀有什么好處呢?GRE的出題和TOEFL有質的區別,在TOEFL考試當中,能夠定位到正確答案所在的句子,基本就能做對題。但是GRE題目稍微有難度一點就會考察推斷,文章一開始可能說A概念具有X特點,之后N句話之后將A概念和B概念等同起來。題目不會問A是否有X特點,題目會嘗試建立B概念和X特點的關系。原則上,這個題的答案在原文中是找不到的。為了應對這種出題法,我們需要在文章中意識到很多所謂的“新概念”其實就是老概念的改寫,一旦出現,自然將這些概念等同。
由于邏輯關系種類很多,篇幅所限就不在這里繼續展開了。大家只需要記住,在閱讀時,不要過分在意詞意,更多的要在意詞間的關系,信息之間的關系,到底是同還是反。
(3)ETS還會考察我們一個能力,即總結主旨,甚至推測文章目的和結論。我們過去在相對容易一些的考試中,總會默認文章的結論是明顯的,一般的文章都會有一句所謂的中心句。但在GRE當中未必。現在越來越多的文章需要我們主動的思考作者想實現什么結果。我的習慣是,每讀完一部分,都會在頭腦當中重頭過一下思路,當然,這個回憶過程一定要丟掉細節,否則對于思考主旨是沒有幫助的。今年有一篇文章,它的結構是這樣的:第一句,YD(氣溫下降)這個現象一直以來被認為是某湖水泄造成;第二句,展開這個理論是怎么回事;第三句,轉折,最新證據發現YD發生的時間其實比湖水泄還早;第四句,而且湖水泄所產生的溫度變化太小,不足以解釋YD。這是一篇短文章,后來問了一道主旨題,是一道難度系數5(最難)的題目,但其實答案很簡單,非常明顯,是一個A選項,我在看到之后甚至沒有看后面的選項,內容是,提供證據削弱一個主流理論。有不少同學不敢選,覺得是否削弱,作者沒有明說。這就是問題的關鍵,如果A事件發生的比B事件晚,A事件是不可能解釋B事件的。所以第三句話的出現,顯然說明了作者本文的目的就是想說明過去的理論是錯的。然而,我們卻等不到作者說出這樣的話,“因此,這個理論是錯的”,我們必須自己把這層意圖讀出來。因此,這再一次說明,我們在閱讀GRE文章時,絕對不能流于把每個句子都翻譯成中文,孤立的看待他們。
讀完一個意群之后進行概括,這個習慣還能夠幫助到預測;貞泟偛盼宜玫幕鹦巧险宜哪瞧恼,單獨看第二句話,我們很難意識到會說什么,但如果我們刻意概括第一句話,結合第二句的前半段的主線,就很容易進行預測。
(4)就是前文在長難句的部分告訴大家的預測能力。預測的能力在于有目的的閱讀,尋找核心概念,驗證自己的預期,加快閱讀速度。關鍵問題是,如何提高自己的預測能力。一方面是多做題,上課,了解閱讀文章的常見思路。更重要的,大家可能沒有想到,就是做填空題的能力。舉一個例子,AcriticalconsensushasemergedthatMaryMcCarthywillberememberedprimarilyasanessayistratherthanasanovelist.第一句話很簡單,主流認為MM這個人是E,而不是N。注意,我甚至都沒有去翻譯essayist和novelist這兩個詞。接下來,Butdespite…你能否預期后面的核心信息?很顯然,前文的重點是E而不是N,But之后的主句核心很可能是N,注意,despite引導的不是But后面的核心,despite是個介詞,不引導主句,只引導讓步修飾。在“A.ButdespiteB,C。”這個結構中,A和C形成轉折,B和C形成轉折,因此A和B甚至有可能是同方向的。那么我們現在就可以判斷了,主流認為MM是E而不是N,但是,盡管E,可是還是N。我們看一下實際情況,Butdespiteherformidablegiftsasapolemicalanddiscursivewriter,whatpowersMcCarthy’sbestessaysareherfictionalratherthanstrictlyintellectualgifts.我們發現,作者根本沒有再使用essay和novel這兩個詞,相反,他使用了一堆我們可能根本不認識的詞,比如polemical,比如discursive。不要怕,我們之前提到過了,如果最終作者寫的就是essay,novel這些詞,我們開心。如果作者換詞了,這里就是出題的花樣,在這篇文章中,以及在之后的題目中,換后的詞一定就當作之前我們預測的詞,意味著discursive,polemical一定都是essay的特點。不知讀者您是否明白了?仔細想想,這不就是填空訓練的能力么?事實上,為了提高閱讀能力,包括提高填空能力,我都十分強烈的建議大家,在做填空題的時候,不要急于看選項,一定要蓋住選項看看自己能否預期空內需要填的詞。如果預測對了,最后選錯了,是單詞問題;如果根本就預測不了,其實是你閱讀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