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科依托:
浙江大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共有5 個學一級科群,包括勞動衛生與環境衛生學、流行病與衛生統計學、社會醫學與衛生事業管理學、毒理與食品營養學、行為醫學與醫學心理學;擁有2個省級重點學科、2個省級醫藥衛生重點學科,1個省級重點實驗室,3個校級研究所,另建有公共衛生實驗教學中心(浙江省實驗教學示范中心)、臨床流行病學中心、營養與健康咨詢中心、心理衛生與行為治療中心、公共衛生檢驗檢測中心、衛生政策學研究中心、肥胖與人體組成研究中心、傷害控制研究中心、控煙研究中心。2011 被批準為一級學科博士授權點,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首批批準公共衛生碩士(MPH)專業學位的培養單位。
本一級學科現有專職教師及研究人員38人,其中正高職稱11人,副高職稱12人,中級職稱2 人;有博士生導師12人,碩士生導師27人;擁有求是特聘教授1名,教育部新世紀人才2人,浙江省新世紀151人才10人。近三年共招收博士生40人,全日制碩士生97人,MPH133人;授予博士學位20人,碩士學位163人(其中同力碩士12人、MPH113人)。
近五年共有在研科學研究項目189項,其中973子課題4項,863子課題1項,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子課題2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重點項目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20項,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1項,國家科技支撐計劃3項,境外合作項目4 項;課題總經費5885.9萬元,其中境內國家級科研項目經費2219.4 萬元,境外合作項目經費885萬元;獲發明專利2項;獲國家獎1 項,省部級獎3 項,國際學術獎3項,國家精品課程和省級精品課程各1 項;在國內外核心期刊發表學術論文250余篇,其中SCI收錄論文75篇,MEDLINE收錄論文83篇;出版專著與教材40余本。
環境、職業因素與健康:
重點圍繞電磁輻射與健康領域的關鍵科學問題,開展環境電磁輻射生物學效應及其作用機制,電磁輻射健康風險評估、危害干預和環境管理政策制定等方面的研究,為我國電磁輻射暴露國家標準和環境管理法規制定提供理論和技術支持;在環境化學因素的致病機制研究方面,發現了DNA損傷性化合物的非定標性突變現象,提出環境致突變物、致癌物誘發基因突變的基因外觸發機制假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