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青少年自我發展的一般特征
(1)初中生自我意識高漲
青春期是自我意識發展的第二個飛躍期(第一個在1-3歲),他們的內心世界越發豐富,常常用很多心智用于內省。這也導致了個性上的主觀偏執,一方面總認為自己正確;另一方面總感到別人在挑剔自己。初中者這種突然高漲的自我意識,使個性出現了暫時的不平衡性,即并普遍存在反抗心理和情緒上的矛盾。
(2)高中生自我意識高度發展
高中生自我意識的發展對于其形成穩定的人格特征以及價值觀等方面均具有決定性的作用,基本特點歸結如下:
、僮晕乙庾R中獨立意向的發展
②自我意識成分分化(形成自我和超我)
、蹚娏业仃P心著自己的個性成長
、茏晕以u價的成熟
、葺^強的自尊心
、薜赖乱庾R高度發展
自我形象:個人對自己的態度,包括三個互相聯系的成分,即認知成分、情感成分、品行成分
自我形象在高中階段已趨于穩定。
自我評價:個體對自身思想、能力、水平等方面所作的評價,是自我調節機制的主要成份
自我評價能力只有在高中階段才開始成熟
2.自我同一性的發展
(參考P6 艾里克森的心理發展觀,關于自我同一性的結構、內容、過程、功能目前處于極大的爭議中。——MJ注)
個體在青少年期必須對自己和他人有較充分的了解。當然,這里的他人是指與自己有重要關系的人。同一性的概念具有雙重含義,一是指堅持自我整合感,二是指堅持與他人分享一些基本經驗(Erikson,1959)
處于青少年晚期的個體,會對自己的核心本質產生強烈的好奇和疑問。在努力為自己心中的問題尋找答案的過程中,他們必須把自己過去已經與他人建立的關系和未來的志向結合起來進行考慮,通過重新檢驗獲得有選擇的反饋。在這一過程中,同一性就好比一個基點,使個體在社會關系中獲得必要的、連續性的經驗。許多女性不符合同一性發展標準,他們趨向于被動地社會化,通過留心別人的行為來界定自己的同一性。
同一性獲得:個體成功將自我許多成分統合,形成明確的世界觀和前景目標。
將內部的信仰和價值觀與新的外部的社會需求整合在一起,促進個體從事積極有意義的行為。
同一性危機:個體所依賴的賦予日常生活意義和目的的價值和目標體系的突然解題或退化
通常包含強烈的情感焦慮和抑郁(六年來我第一次知道自己為什么如此痛苦——MJ注)。
同一性早閉:個體沒有經過內心抉擇的危機時期就已經投入到了自己的制藥和思想意識形態領域之中
這種選擇幾乎完全依賴父母,因此具有一定欺騙性。
同一性混亂:個體在心理社會性危機中表現出適應不了的一種更加明顯的狀態。
個體不能確定自己的想法,也不會將想法付諸行動,無法把自己扮演的各種角色進行整合,對自己能力毫無信心。
根據艾里克森的理論,青春期的發展任務是同一性的建立和防止同一性混亂,但這種自我同一性的形成是一生發展的課題。許多青年處于一種心理社會型停滯的狀態,即一直處于自由試驗階段,以延緩承擔義務和責任,避免同一性提前完成。在確立自我同一性之前需要的一段時間叫“合法延緩期”(見P7),雖然同一性尋求的拖延可能是痛苦的,但這將最后導致個人整合的更高級形式和真正的社會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