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熱專業
并非一成不變
在許多人看來,選專業嘛,挑熱門的總不會錯。但令人苦惱的是,“熱”和“冷”并非一成不變,而是會隨著時代不斷交替,一些當年看來毫無爭議、毫無懸念的好專業,說不定到了畢業時就淪落為學生口中“坑爹”的代名詞。
據《2014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顯示,生物科學與工程、法學、生物技術、生物工程、動畫、美術學、藝術設計和體育教育為今年“紅牌”專業。其中,法學、生物等均是前幾年報考熱門,現在卻成了就業滿意度較低的“紅牌”專業。就業情況最好的“綠牌”專業,則包括建筑學、地質工程、船舶與海洋工程等。
研究生畢業的史同學最近就陷入了這樣的專業熱、就業難的“窘境”:“幾年前,我選了當時熱門的財政專業,結果到現在還沒找到工作。”另一方面,一些曾經的冷門專業,比如農(農業)、林(林業)、水(水利)、地(地質)、礦(礦山)、油(石油)等專業,成為升溫的“新貴”,還有因為與工廠、車間關系密切而被冷落的機械專業,也行情看漲。國學、文物保護技術、中國畫等專業,正隨著傳統文化的復興順流而上……
一所高校的就業辦主任張老師分析道,專業的冷熱并非一成不變,它會隨著時間和產業結構的調整而相互轉化。
選擇專業
興趣“錢景”都要考慮
選專業究竟要考慮哪些因素呢?張老師建議,考生應觀察國家發展形勢,結合當下社會對專業人才的需求度慎重選擇專業,“不要頭腦發熱盲目報考熱門專業,一定要冷靜分析5到10年后社會更需要哪方面的人才。”
一直以來,很多父母掌握了志愿填報的主導權,很多學生自己沒有主見,不會選專業,所以只好聽老師的或家長的,結果選的專業并非自己所喜歡,學起來也不帶勁。張老師分析說,事實上,學生本身可能對專業并沒有強的喜惡,更多的是來自家長的灌輸。家長參與太多,反而把自己的焦慮轉嫁到了孩子身上。”
他舉例說,比如我們學校曾經有位同學想選歷史系,但家長不贊成,所以這幾個同學為了不引起家長的反對,故意去選報一些特別熱門的專業,又故意讓自己被刷下來,最后才得以進入自己心儀的歷史系,“選專業到了這個程度,家長應該反思,是不是一定要這樣去干涉孩子們的選擇。”
選擇熱門
不如強化綜合能力
面對近期發布的一些就業紅、黃、綠榜單等信息,考生在報考時是否一定要趨“綠”避“紅”?對此,一家企業的HR王女士認為,不需要對“紅牌”專業退避三舍。“我們企業在招聘時,更看中學生的專業技能、素質和潛力。”
張老師分析說,現在所謂紅、黃、綠牌專業的就業情況,反映的是三四年前的報考狀態和全國概況,無法代表4年后的就業形勢,考生和家長應根據本省及目標院校的情況做出具體分析,同時,無論選擇什么專業,都要扎實學習,練好本領,才能在畢業時有備無患。
法學專業的狀況正與此吻合。雖然已經連續登上“紅牌”專業榜單,就目前的社會大環境來看,由于招生人數的迅速增加,確實存在部分法學專業學生(包括本科生、研究生)就業比較困難的現象,但不能由此而認為整個法學專業就業前景就是這樣,應該說,優質的法律人才還是“不愁出路”的。
采訪中,多數企業表示,在招聘中,除了專業性特別高的崗位,一般不會嚴格限制專業方向。“我們會更多考量應聘者的思維能力、學習能力、協作能力等,這才是大學里最需要強化的綜合能力。”
“事實上,專業沒有好壞,專業門類之間是可以跨越的。”張老師說,比如去年年底,有家銀行來學校招人,指明要工科專業的畢業生,而不要看似更對口的金融生?梢,專業和就業、職業、創業的關聯,其實并沒有這么大。
志愿填報這些誤區需避免
高考志愿成為考生和家長的頭等大事,上大學讀哪一個專業,這是高考考生及其家長非常關心的一個話題。熱門專業年年都吸引大批考生填報,但是熱門專業一定能找到好工作嗎?藏在專業名稱背后的奧妙是什么?記者采訪了我市一所大學的招辦尚主任。
根據專業名稱選專業
在填報高考志愿選擇專業的時候,首先看到的就是專業名稱。一般來說,專業名稱是對一個專業所學習和研究的內容高度概括,因此專業名稱當然是考生必須了解的最重要的信息。但是由于目前專業種類太多,專業名稱文字有限,很難完全表達學科內容。
專家提醒:考生在選擇專業的時候,一定要詳細了解專業的內涵,一般應該了解以下幾方面內容:該專業的主干課程是什么,是否屬于特色專業,專業的實力如何,有無碩士、博士點,是否是國家重點學科,在國內同類專業當中居于什么位置,專業發展前景和學生就業去向如何,專業對學生的相關科目成績和身體狀況有無特殊要求。
盲目追逐學校名氣
當考生大致選定了專業之后,常常還為一件事情糾結,那就是不同學校的相同或者相似專業如何選擇?最常出現的誤區就是簡單比較兩所高校誰的名氣大些,但是這不科學。我們應當更加深入地了解高校專業發展的歷史淵源,才能確定該如何選擇。
專家提醒:在同檔次的院校中選擇專業時,可以從高校專業發展的歷史淵源上來進行比較,以及專業的實力如何,是否屬于特色專業,是否是國家重點學科等方面進行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