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國哲學專業介紹
本專業是博士、碩士學位授予點。培養從事中國哲學教學、研究和管理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研究方向包括:中國古代哲學;中國近現代哲學;中國哲學文獻;儒家哲學;道家哲學;《周易》研究;儒家哲學與儒釋道關系;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化;中國與東亞哲學比較;中外文化比較等。
本專業自20世紀50年代中期開始創立,是建國后全國最早設立的中國哲學學科之一,為全國第一批博士學位、碩士學授予單位,第一批設立哲學博士后流動站單位。本專業師資力量雄厚,現職教師:張立文教授、向世陵教授、羅安憲教授、干春松教授、彭永捷教授、溫海明教授、林美茂副教授。各位指導教師經驗豐富,60歲以下教師全部具有博士學位,學術梯隊結構合理、實力雄厚,已形成完備的課程教學體系。
主要課程包括:中國哲學主文獻研究、中國哲學專題研究、近現代哲學研究、中國哲學史史料學、儒釋道典籍與思想研究、諸子學研究、傳統經學研究、宋明理學專題、和合思想研究、中國哲學與東亞社會等一系列斷代和專題研究性課程。
本專業目前承擔國家“985”工程項目、“211”工程項目、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項目等多項國家級研究課題,為博士、碩士研究生提供了廣泛的學術活動領域和研究資源。
本專業有著良好而廣泛的國際學術聯系,與亞洲、北美、歐洲等知名大學和研究機構的專家學者進行了卓有成效的學術交流,與國外學術機構合作舉辦過多次國際學術會議。
本專業每年均面向國內外招收博士、碩士研究生和博士后學者,并接受國內外訪問學者。本專業畢業生適合于從事高等院校、科研機構以及文化教育、新聞傳播和相關管理部門等方面的工作。
近年來獲獎的科研項目主要有:
張立文等:《中國學術通史》,著作,2006年,中國高校人文社科優秀成果獎三等獎
向世陵:《理氣性心之間——宋明理學的分系與四系》,著作,2010年,北京市第十一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
張立文:《和合學——21世紀文化戰略的構想》,著作,2011年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優秀成果三等獎。
二、考試科目及參考書目
初試科目:101-思想政治理論 201英語一或203日語或240德語或241法語 622-中西哲學史 801-哲學專業綜合
參考書目:
中國哲學專業:
1.《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上、下冊) 肖前主編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中國哲學概論》 張立文主編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3.《中國哲學智慧》(第二版) 向世陵主編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特別說明:
(一)中西哲學史:
1、此科目考試分兩個單元:中國哲學史、西方哲學史(不含現代部分)。
2、每個單元共四道或五道題目,考生需選擇三道題目回答。每題滿分25分,每單元滿分為75分,試卷總分滿分150分。
(二)哲學專業綜合:
1、此科目考試共分九個單元(包括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哲學、現代西方哲學、倫理學、宗教學、科學技術哲學、美學、邏輯學、管理哲學),考生需選擇一個單元的題目回答,不得跨單元選題。
2、每個單元共六道題目,考生需選擇五道題目回答。每題滿分30分,每單元滿分150分,試卷總分滿分150分。
三、專業課復習新祥旭內部指導
(1)零基礎復習階段(3月-6月)
第一遍看書。先把指定參考書買回來開始一本一本閱讀。此時看書應注意不分重點難點,甚至是緒論也要看。書中肯定會有看不懂的地方,但是不要灰心,不要著急,多看幾遍就可以了。在看書的同時要注意條理性,根據目錄看書,會更清晰。把自己認為是重點難點的內容劃下來,可以稍稍做簡單的筆記,不建議大篇幅做讀書筆記。
(2)基礎復習階段(7月-9月)
在第一遍看書的基礎上開始看的更加深刻,進入理解階段。這三個月爭取做到掌握每本參考書的框架結構?磿鴷r注意結合目錄看,把目錄和內容緊緊結合在一起。此時看書還是堅持全面完整的方式,把書中內容盡可能多的掌握。可以在書中稍做筆記以輔助閱讀。此時也屬于打基礎的階段,基礎很重要,所以要踏踏實實看書,不浮躁,不著急。
(3)強化提高階段(10月-11月)
在之前看書的基礎上,進入記憶背誦階段?磿俣燃涌,并結合真題看。爭取這一階段看書在2遍以上。尤其是到了11月,進入全方位背誦階段。背誦有兩個方向,一是根據真題來找到書中重點,二是自己要相信自己的感覺,有些內容自己認為是重點的就記憶。如果報考學校有認識的學姐學長,可以多多向他們咨詢相關信息。這一階段比較辛苦,但是卻是最關鍵的階段,所以一定要相信自己,堅持住?赡鼙痴b后會忘,這是很正常的,但要堅持背下去。
(4)沖刺階段(12月-考前)
這一階段分為兩個時間段:第一是12月份,進行專業書的最后一輪復習,全方面背誦,背誦速度加快,然后再把書中的重點難點背一遍。第二是12月底到考試前,自己將之前找到的重點羅列出來,自己出題目,然后背誦。也可以找到別的學校的真題,看看其他學校的出題思路,切忌多找,一兩份即可。最后的階段也是查缺補漏的階段,堅持背書,爭取合上書背誦和打開書閱讀是一樣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