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眾多準備考研的學子來說應該怎樣規劃自己的考研之路呢?是繼續本校本專業還是跨?鐚I披荊斬棘?如果跨專業考研,又該如何選擇呢?大多數考生都會有這樣的困惑,由于本科院校不夠理想,專業不是自己感興趣的,所以想借考研之際為名;蚝脤I博一下,這種想法沒有錯,但是我們要靜下來客觀理性地分析一下,我們欲選擇的專業和學校是不是適合自己,要付出的精力和過程是否能達成預期的目標?定專業和定學校是考研最關鍵的一步,要從自己的實際情況和實力考慮,不要盲目的追求熱門專業或知名院校……那么,該如何規劃和選擇呢?
考生在報考專業及院校的時候應該從自身的實際情況出發,以興趣點為導向,準確為自己定位,要遵從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找到自己的興趣點所在,挖掘自身的潛力,這樣讀研才會快樂,找對專業方向考研才有意義!跨考教育擇校擇專業輔導專家提醒2014年考生,現在考研人數逐年增加,考研市場的競爭也愈來愈激烈,雖然不是所有的院校都這樣,但考生還是要以大局為重,全面的分析,不能存有僥幸心理或只偏重于熱門學科,忽略冷門專業,其實熱門與冷門是相對的,是一個比較功利的概念,不是絕對性的;也不能隨波逐流,人云亦云,盲目跟風。同時在選擇院校的時候,還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考慮問題:比如考研成功的概率是多少、考取的難易程度、需要經歷哪些階段、付出多少精力;再者了解學校的專業信息,如欲報考院系的名氣、專業背景、學術氛圍、歷年分數線、報錄比、就業方向、導師情況、綜合實力等,這些信息希望大家在報考前能夠想清楚,另外還需要注意一個問題,就是這個學校公費和自費的比例,這關系到你現實的經濟利益,因為有的學校可能公費的比例比較小,如果說你的經濟實力有限,你恰好考上自費了,對于你來說生活壓力就比較大了。你就不能夠安心地去做學術和研究,這樣就得不償失了。就個人興趣,還是學校的名氣,可以參考以上的問題,在實際操作中找到一個平衡點就可以了。因此在選擇專業和院校的時候要尊重內心的選擇,多從自己的興趣出發,結合自己的綜合實力,從理性的角度分析然后再決定報考,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嘛!
當然,在決定考研之后,還有一點也很重要,那就是要重視導師的選擇,找對導師求學才更省力。因為有的時候我們或許會因為某個知名導師跟自己所想研究的方向或興趣是一致的,所以我要報考他所在的院校和專業,這也是可能的。導師喜歡什么樣的學生我們不一定清楚,但我們喜歡什么樣的導師,要研究什么專業方向,我們是知道的,而且這一點很重要,因為這樣我們才能踏實地做學問,才能把專業學精,導師的重要性不在于學術本身,而在于他能為我們的學術之路提供大量的幫助。
繼續留守本專業還是跨專業呢?這也是一個值得考慮的問題。因為有的學生在本科所學的專業并不一定是自己喜歡的,甚至是沒有前途的,所以想在考研的時候能夠換一個自己有興趣而且更有競爭力的專業,所以才會有這樣的困惑。毫無疑問,如果繼續選擇本專業,則考研的把握性要大得多,也容易很多;而對于跨專業的考生來說則是一個很大的挑戰,考研的成功的比例相對小一些。在這個問題上,除非你是特別想換專業,并且對你所感興趣的專業有一定的了解和功底,否則放棄跨專業報考并非一種非常明智的選擇。畢竟放棄就意味著一切重新開始,新的學科知識、新的學習方法,不是你在短短一年的時間里就能掌握并運用自如的。而因為面臨種種這樣的情況,跨專業考生會處于劣勢,因此,如果非要跨考,那么建議你所選擇的新專業最好是曾經修過的第二學位,或是你平時關注較多,與本專業關聯性很大且有非常感興趣的專業,這樣復習起來會比較輕松容易,跨考的難度也不會很大。對于專業和院校的選擇一定要理性。近幾年實際情況出現考生“扎堆”的現象仍然讓業內人士憂心忡忡。報考“人大、北大、清華、師大”這四所傳統名校的約占了全部人數的1/3,這種現象越來越激化,學生目前是有增無減,所以跨考專家建議考生們要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來迎接考研大軍的人數上的競爭壓力,考生報考的專業和院校層次須與考研實力相符,最好選擇既具有挑戰性又力所能及的專業和學校,根據自己的復習情況,報考分數要求高一點、質量好一點的學校,這樣才會使你更加有效地開始階段性的復習。
總而言之,對于考研時的擇校擇專業是一項復雜而且總要的內容,需要有個合理的規劃。所以我們在選擇之前要了解自己的基礎和優勢,挖掘自身的潛力;多了解院校和專業的信息,在選擇是既不要好高騖遠,眼高手低,也不要太過保守,低估自己。因此,知己知彼,不求最好,但求適合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