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僑大學機電及自動化學院的前身為機械工程系,創辦于1978年,1979年開始招生,后改名精密機械工程系,1997年改名為機電工程系。2001年6月1日成立學院,設5個系:制造工程系、設計工程系、機電工程系、測試與控制工程系、工業設計系;1個基礎部:工程圖學。目前學院擁有1個博士點: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1個一級學科碩士點:機械工程(涵蓋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機械電子工程、機械設計及理論、車輛工程4個二級學科碩士點)和測試計量技術及儀器、檢測技術及自動化裝置2個碩士點,1個機械工程領域碩士點,5個本科專業: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測控技術與儀器、工業設計、材料成型與控制工程、車輛工程。現有教職員工104人。其中專任教師77人,專任教師中,教授16人,副教授17人,具有博士學位的中青年教師36名。目前共有本、碩、博各類學生2200余名。
學院具備了一支年齡和知識結構比較合理、研究方向穩定明確的學術梯隊,多年來,圍繞“硬脆材料加工”,“數字化制造技術”、“快速成型技術”、“CAD/CAM技術”,“電磁流變技術”,“機械系統動力特性分析”和“精密加工技術”等領域開展廣泛而深入的科學研究,承擔了國家杰出青年基金項目1項和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計委重大科技計劃項目、973引導性項目、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和“優秀青年資助教師計劃”項目、教育部科學研究重點項目、福建省自然科學基金重點和面上項目、福建省科技計劃重大和重點項目等科研項目。若干科研項目已處于國際前沿水平。目前承擔的在研國家級項目5項,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26項,省級教改項目2項。同時,緊緊依托產業背景和區域經濟優勢,廣泛開展橫向技術開發與技術服務,形成了明顯的研究特色,為地方經濟建設與社會發展做出了應有的貢獻。20多年來,先后出版專著和統編教材近30部,獲全國或大區優秀科技圖書一、二等獎5次。近5年發表學術論文600余篇,其中被SCI、EI、ISTP收錄論文70多篇,10余項科研成果獲國家和省部級獎。
學院擁有脆性材料加工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石材加工研究福建省高校重點(開放)實驗室、高效精密加工及快速制造與裝備福建省高校重點實驗室,以及模具技術研究中心、數控技術研究所、機電產品創新設計研究所等研究機構。2003年9月和2005年3月,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學科先后被確定為福建省重點學科和國務院僑辦重點學科。2007年9月,國家人事部和國務院學位辦公室批準華僑大學設立機械工程學科博士后科研流動站。
學院非常重視對外學術交流活動,近年來先后派出多名教師赴美國、英國、德國、日本開展合作研究,目前與美國麻省大學機械與工業工程系、美國堪薩斯州立大學制造與系統工程系、香港科技大學機械工程系的幾位教授建立了聯合培養研究生或合作研究的關系,與美國北伊利諾大學簽訂了4+1碩士研究生聯合培養協議。
長期以來,學院始終堅持以學科建設為龍頭,不斷深化教學改革,全面提升人才培養質量。近5年來,承擔了世行貸款高等教育改革項目“21世紀初一般院校工科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研究和實踐”、福建省新世紀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工程資助項目“面向海外和沿海機械工程專業改革與實踐”等多項教改課題,獲得福建省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2項、福建省研究生精品課程1項和多門福建省優秀課程。
學院歷來十分重視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和素質教育,著力抓好學生黨建與思想政治工作、學風建設、科技創新、社會實踐等活動,努力為學生搭建鍛煉和實踐平臺,培養學生具有誠實守信的道德品質、扎實穩固的專業基礎和銳意進取的創新精神,不斷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就業競爭力。近年來,學院先后有多項學術科技作品在各類競賽中獲獎:獲得了全國“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一等獎3人次、二等獎6人次、三等獎6人次;全國“挑戰杯”大學生創業計劃大賽三等獎4人次;獲得福建省“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一等獎3人次、二等獎4人次、三等獎3人次,充分體現了機電學院學生具有良好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學生良好的修養、扎實的知識功底和較強的社會適應能力也受到了社會用人單位的歡迎,學院學生的就業率多年來一直位居全校前列。
機電及自動化學院將秉承“并育德才”的辦學理念,為海內外培養更多高素質人才;以海納百川的胸懷,招賢納才,不斷充實和提高師資隊伍,共同創造機電及自動化學院更加輝煌的明天。
2014考研專業解析:華僑大學機械專業考研
發布時間:2017-09-06
編輯:8029
上一篇:英語專業熱門方向之翻譯學考研報考
下一篇:2014年考研專業解析:湖南大學電氣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