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大學是我國較早開辦高等法學教育的院校之一。1926年6月,廈門大學設立了法科,下設法律學、政治學、經濟學三系。1930年2月學校改科為院,法科改為法學院。爾后經歷數次院系調整,目前的法學院是在原法律系的基礎上組建而成。
自1979年廈門大學復辦法學專業以來,經過三十余年的發展,廈門大學法學院已匯集了一批優秀的中青年骨干教師,并形成了一支結構合理、實力雄厚、富有創新意識的學術梯隊。全院現有法學專任教師87人,其中教授33人,副教授27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71人,約占教師總數的84.5%。在師資隊伍中,我院共有1人入選國家級百千萬人才工程, 中組部首批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計劃1人,教育部跨世紀優秀人才培養計劃1人,7位教師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2位教師入選國家知識產權局首批“百千萬知識產權人才工程”百名高層次人才培養計劃,10位教師入選“福建省高等學校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2人入選2013年度福建省高校領軍人才,2位教師被評為“福建省優秀青年法學人才”。
秉承“自強不息、止于至善”的校訓,堅持以人才培養為本,走學術建院之路,發揚“嚴謹治學,求是創新”的傳統學風,廈門大學法學院已形成較為鮮明的學科建設和辦學特色。學院現擁有法學博士后科研流動站、法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和碩士學位授予權、以及1個法律專業碩士(JM)學位點。國際法學為國家重點學科,自1993年開始一直是中國國際經濟法學會掛靠單位和會長所在機構。國際經濟法學科的綜合實力位居全國前列,國際投資法研究方向已具有相當的國際影響,聯合國貿發會議于2010年遴選國際投資法“全球15所法學院領航項目”(G-15 Law School Pilot Project)成員,廈門大學法學院成為中國大陸唯一入選的院校。民商法學、憲法學與行政法學、經濟法學為福建省重點學科!皣H經濟法與臺港澳法研究”、“國際經濟法與海洋法研究”和“國際法律制度、兩岸法律問題及和平發展研究”先后獲準列入國家“211工程”第一期、第二期和第三期重點建設項目,法學學科獲準列入“985工程”建設項目。近年來,廈門大學法學院立足于國際法及民商法等特色和優勢學科,不斷充實和提升其他后發學科的教學科研力量,整個學科建設呈現出了有梯次的均衡發展態勢。在2012年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組織的法學學科評估中,廈門大學法學院的辦學實力在全國法學院校中均排名第十。
廈門大學法學院的學生辯論隊享譽海內外,在Willem C.Vis國際商事模擬辯論賽(英文)、Jessup國際法模擬法庭辯論賽(英文)、WTO模擬法庭辯論賽和國際人道法模擬法庭辯論賽(英文)等多項全國性和國際性專業大賽中屢創佳績。參賽隊員曾于2006、2011年兩度獲得Jessup國際法模擬法庭辯論賽(華盛頓)訴狀世界冠軍,2014年獲得中國第十二屆Jessup國際法模擬法庭比賽冠軍,2012年獲得Willem C.Vis國際商事模擬辯論賽(維也納)反方訴狀世界季軍,2013年獲得(ELSA)WTO模擬法庭辯論賽反方最佳書狀冠軍。我院學生在課外學術和專業競賽中也取得了驕人的成績,先后榮獲“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特等獎和三等獎各1次。
廈門大學法學院現設有法理學、憲法與行政法學、民商法學、刑法學、經濟法學、訴訟法學、國際法學、法律史學、財稅法等9個教研室,此外還建立了國際經濟法研究所、羅馬法研究所、海洋政策與法律研究中心、經濟法研究中心、國際稅法與比較稅制研究中心、知識產權教育與研究中心、廈門大學經濟犯罪研究中心、廈門大學公證法律與信息化研究中心等研究機構,并成立了法律碩士教育中心和教學實驗中心。廈門大學法學院定期連續出版的學術刊物有《廈門大學法律評論》(CSSCI學術數據來源集刊)、《國際經濟法學刊》(CSSCI學術數據來源集刊)、《中國海洋法學評論》、《東南司法評論》、《羅馬法與現代民法》及《國際關系與國際法學刊》等。
對外交流方面,學院與美國哈佛大學、西北大學、康奈爾大學、華盛頓大學(西雅圖)、英國紐卡斯爾大學、加拿大麥吉爾大學等高校建立了密切的聯系。我院先后與美國、荷蘭、英國、德國、日本、韓國等國家以及臺灣地區的高校的法學院新簽、續簽了院際合作交流協議或合作備。 國際法暑期高級研修班、馬可波羅—鄭和海洋法律與政策高等研究班經過連續舉辦,國際知名度有了進一步提高。知識產權研究院積極承辦的各類高水平國際學術研討會,拓展了知識產權法學科的對外學術交往空間。
廈門大學法學院具有良好的辦學條件,法學院大樓占地10000多平方米,基建面積8235平方米。不僅擁有獨立的辦公樓和教學樓,而且建設有標準化的案例教學討論室和多媒體教室以及教師工作室。廈門大學圖書館擁有豐富的法學圖書資料,并引進開發了若干種重要的中西文電子期刊數據庫。1998年,學校還專門設立了廈門大學圖書館法學分館,該分館目前已被批準為聯合國資料托存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