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研究所簡介
高等教育研究所的前身是 1980 年成立的高等教育研究室, 1987年正式更名,由李靜波校長兼任所長。1995 年4月,高等教育研究所與社會科學系聯合組成文法學院。
一、科研與咨詢工作
高等教育研究所設有教育管理、教育和教學理論、教育發展戰略和教育經濟4個研究方向,承擔學校規定的教學、培訓、研究、咨詢服務、出版學術刊物、提供信息、開展群眾性研究活動等10項任務,實行教學、研究、咨詢三結合。
按照教育科學研究為教育改革發展和社會主義建設服務的思想,全所已承擔和完成了多項國家教委、冶金部和北京市 " 六·五 " 、 " 七·五 " 、 " 八·五 " 教育科研規劃重點課題(包括 " 高等學校管理 " 、 " 大學生成長道路 " 、 " 大學生社會實踐 " 、 " 高等學校管理科學化 " 、 " 冶金專門人才預測及數據庫系統 " 、 " 冶金高等教育發展戰略 " 、 " 首都高等教育發展戰略 " 、 " 冶金研究生教育發展戰略 " 、 " 高等教育思想 " 、 " 應用型高層次人才培養途徑多樣化 " 、 "21 世紀高級工程技術人才培養目標和規劃 " 、 " 冶金高教體制改革效益分析 " 、 " 跨世紀冶金行業人力資源開發戰略研究 " 、 " 企業教育發展戰略研究 " 等 14 項),其中獲得全國教育科研優秀成果獎一等獎一項、冶金部科技進步獎一項、中國高教學會優秀成果二等獎 3 項、冶金高教學會優秀成果獎一等獎 2 項,以及北京市和學院一批獎勵成果。共編著出版《高等學校管理》、《加拿大高等學校管理》、《高等學校管理的改革及科學化》、《人才規劃方法與實例》等專著 9 本,編輯《高等教育研究》刊物 60 多期,撰寫發表論文 600 多篇。繼續承擔著 " 九·五 " 教育科研規劃國家級、北京市重點課題 " 中國工程技術教育結構體系 " 、 " 北京市教育發展戰略 " 、 " 市場經濟與高等教育關系理論研究 " 等 10 項科研課題。
高教所還積極承擔了為學校、原冶金部和教委的咨詢服務、政策研究等多項工作,研究制定了學校及冶金部的多次教育規劃、 "211 工程 " 方案和教委 " 重點學科評估指標體系 " 的研究等。教學、研究、咨詢三結合,互相促進,形成了一個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和研究水平,多出成果的良性循環。為了密切與社會聯系,高教所還已與上海寶鋼及江蘇沿山集團公司等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
二、專業建設與發展
1985 年,高教所與北京師范大學合辦了我國第一個高等教育管理方向的研究生班。在此基礎上, 1986 年,高教所開始招收教育管理方向的碩士研究生,從而開始了在我校創建高等教育管理專業的探索。
1990 年 6 月,經國務院學位辦批準,北京科技大學獲教育管理碩士學位授予權,是全國首批該專業碩士點之一。同年,高教所開始招收高等教育管理專業的碩士研究生。 2001 年,專業名稱改為教育經濟與管理。
為適應我國社會主義教育事業迅速發展的需要, 1987 年社科系與高等教育研究所向國家教委、冶金部提出設置高等教育管理專業(第二學士學位)的請示報告并得到了批準,并于 1988 年 9 月正式開學。當時的北京鋼鐵學院成為全國最早設置高等教育管理專業第二學士學位班的學校。
三、外事交流活動
高教所積極開展國際合作交流。目前,已接待英、美、加、德、蘇、日、比等 9 國的專家、教授 20 多次的來訪,與英國蘭卡斯特大學簽定完成了 2 個 3 年合作協議。舉辦了 " 教育研究方法 " 、 " 大學教師培養與大學生動機理論 " 等 5 期研討班,參加人員超過 200 人。派出 10 位教師出國進修訪問,促進了研究隊伍的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