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聯合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公布了2016年考研調劑的相關信息,請考生們及時做好考研調劑工作,下面是小編搜集整理的詳細內容,歡迎閱讀了解。
要求:化工、環境和材料等相關專業,統考科目含數學二和英語一,專業課含有化工原理、食品工程原理或生物化學中的一門,達到國家統一分數線。
有意向者請聯系魏微教授,wlweiwei@buu.edu.cn
魏微教授簡介請參照其主頁https://www.cas.buu.edu.cn/art/2013/4/9/art_20685_329775.html
2000年11月畢業于大連理工大學,博士學位。現任北京聯合大學應用文理學院食品科學系教授。長期從事膜制備理論及技術研究和膜在食品加工及天然產物提取中的應用研究。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與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合作,參加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
北京聯合大學簡介:
北京聯合大學以培養基本素質好、實踐能力強,具有創新創業精神和社會責任感,具有一定的國際視野、較強的適應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的高素質應用性人才為目標,以質量工程項目為依托,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近年來,學校先后獲批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5個、國家級精品課程4門、國家精品教材9種,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1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個、國家級校外實踐教育基地1個、國家級教學團隊1個,并取得一大批具有標志性的北京市級質量工程項目。此外,2000年以來,學校還獲得北京市級和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獎40余項,承擔國家教育科學規劃和北京市教委教育教學改革立項項目近40項。[1]
多年來學校堅持以突出應用研究、推動學科發展、堅持科技創新、服務首都建設為宗旨開展科學研究,擁有國家級食品檢測中心1個,市級科研機構5個——北京市生物活性物質與功能食品重點實驗室、北京市信息服務工程重點實驗室、北京學研究基地、北京市政治文明建設研究中心和京臺文化交流中心,設有食品科學研究院、臺灣研究院、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研究所等校級科研機構36個。2010年以來,學校承擔各級各類科研項目及課題1400多項,每年獲得科研經費名列北京市屬市管高校前茅。學校主辦的學術刊物《北京聯合大學學報》和《旅游學刊》在國內外具有重要影響,《北京聯合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進入CSSCI來源期刊(擴展版),《旅游學刊》入選國家社科基金首批資助的百家學術期刊,在“2012中國最具國際影響力學術期刊”中排名第7,在全國高校主辦的期刊中名列第一。
辦學方向
北京聯合大學校園風光學校主動適應首都經濟建設與社會發展需要,充分發揮學校多學科、多專業、綜合性的整體優勢,形成了優勢互補、結構合理、特色突出的人才培養體系。學校專業設置覆蓋了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管理學等8大學科門類,其中經濟法學、計算機應用技術和食品科學等6個學科為北京市重點建設學科,通信與信息系統等18個學科為校級重點建設學科。
學,F擁有專門史、計算機應用技術和食品科學3個碩士學位授權學科點;56個本科專業,其中有2個專業(機械工程及自動化、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被評為國家級特色專業,5個專業(建筑環境與設備工程、生物技術、通信工程、電氣工程與自動化、藝術設計)被評為北京市特色專業,有27個本科專業承擔了面向北京市獨立設置的高職學院優秀高職畢業生“專升本”的培養任務;71個高職專業,其中計算機應用技術、通信技術、機電一體化技術、現代傳播等4個專業為教育部高職高專教育教學改革重點專業,另有11個北京市級高職高專教育教學改革試點專業。北京聯合大學為各類考生填報專業提供了廣闊的選擇空間。
合作辦學
北京聯合大學校園風光學校實行開放式辦學,積極開拓國際/境外合作辦學,在建立了校際合作的基礎上,先后與美國、英國、法國等二十幾個國家和地區的50多所高校建立了校際合作 關系,互派教師和留學生,以“3+1”、“3+2”等多種形式開展與國外合作辦學,培養開拓型、國際化高素質人才。
與英國威斯敏斯特大學、溫徹斯特大學、格魯斯特郡大學、安格利亞魯斯金大學、西蘇格蘭大學的“3+1”項目和“4+1”項目已有400多名學生成功獲得中國和/或英國的學位。在此基礎上的3+1+1碩士合作項目,也已經成功培養了近100名學生。有30多名學生獲得“特等優秀”畢業成績,200多名學生獲得“優秀”畢業成績。
與美國恩波利亞州立大學“2+2”合作項目和“4+2”合作培養碩士項目,該校參加項目學生只需支付美國本州學生學費,即正常國際學生學費的三分之一。已經有20名學生順利獲得美國本科學位,2名學生研究生在讀。與美國威斯康星-拉克洛斯大學的1+1合作碩士項目,已經正式開始,2名學生已經開始學習。
與日本新瀉大學、愛知文教大學、韓國建國大學、首爾市立大學以及臺灣地區的建國科技大學、朝陽科技大學的學生交換項目自2006年起已經派出60多名學生。
同時,學校積極引進國外先進教育資源,實施教育國際化和教育本土化的融合,學校有關專業的本科學生通過接受雙語授課,不出國即可獲得國際化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