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黨們,2017考研招生信息已經相繼出臺了,上海大學增材制造與組織修復2017年研究生招生專業目錄也公布了。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收集的上海大學增材制造與組織修復2017年研究生招生專業目錄,僅供大家參考。
上海大學增材制造與組織修復2017年碩士研究生招生專業及考試科目
增材制造與組織修復學科以生物制造技術和增材制造(即目前全球關注的“3D打印”)技術為核心,以實現人類缺損組織/器官的人工修復為主要目標,是一門與機械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科密切相關的,同時涉及生命科學、再生醫學、組織工程學、計算機科學等學科,以提高人類生活質量和水平為目標的迅速發展的新型交叉學科前沿。
增材制造與組織修復學科是依托增材制造、組織工程,再生醫學、計算機、控制等技術,涵蓋制造、自動化、計算機、生物和醫療等多個領域,研究組織修復建模、材料/細胞成形等遇到的材料、建模、工藝與設備等方面的關鍵技術和理論方法,確定了本學科進行組織/器官缺損修復的途徑。
增材制造與組織修復交叉學科主要掛靠在2001年成立的機電工程與自動化學院上海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快速制造工程中心。經過較長時期的學科建設,已經形成了以社會需求為導向、以科學前沿研究為基礎、以工程應用為目標的學科發展思路。與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第九人民醫院、新華醫院和瑞金醫院、復旦大學醫學院中山醫院、同濟大學醫學院第十人民醫院等建立了科研的合作關系,并與美國GE公司、比利時Materialise公司、法國達索系統公司等一些著名企業保持長期的合作關系,為學科與社會的快速融合提供了很好的平臺。該交叉學科是在機械工程一級學科下,主要依托機械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等具有成熟的博士培養經驗的一級學科,其中,機械工程學科是我校最早的一級學科之一,先進制造及自動化學科連續三期被列入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學科,擁有上海市機械自動化及機器人重點實驗室、上海市教委自動化制造裝備及驅動技術工程研究中心等。此外,該交叉學科團隊主要學術骨干來自機電工程與自動化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計算機工程與科學學院、生命科學學院等部門,已經形成一支知識結構和年齡結構合理,整體素質優良的交叉學科團隊。
本學科以培養綜合性研究型和應用型人才為目標,注重培養學生具有本學科的基礎理論知識和方法、掌握機械工程、自動化、材料和計算機等多學科的專業知識同時,深入掌握增材制造和生物制造等領域的專門知識。
學 制:2.5年
研究方向:
本學科主要以人類缺損組織/器官的修復與再生為主要研究目標和研究對象,研究以增材制造技術為核心的數字化建模理論與方法,生物材料設計,制備及評價的理論及方法,材料/細胞的增材制造制備工藝及裝備的基礎理論,方法和技術,增材制造的人工組織/器官修復體生物學性能分析與評價,以及與增材制造技術緊密相關的前/后端關鍵處理系統及裝備等。
其主要研究方向為:
方向一:增材制造工藝與裝備及制品評價。
研究增材制造工藝及裝備,以及快速模具工藝及裝備等的基礎理論、方法和技術,重點研究生物修復體的增材制造工藝與制造機理及控制的理論和方法,研究增材制造制品性能的評價體系的構建理論與方法,研究生物增材制造工藝以及制造過程的建模、分析以及控制的理論和方法等,進一步開展面向器官修復體的生物增材制造綜合成形技術研究,研究生物修復體的增材制造裝備中的關鍵設計與制造理論、方法和技術等,研發有關增材制造裝備、生物增材制造裝備和快速模具裝備,以及不同組織/器官的生物修復體的生物學性能評價體系的構建理論,方法和技術等。
方向二:增材制造材料設計、制備及評價。
面向增材制造的新型材料合成與性能設計理論及方法,重點根據組織/器官修復體要求,開展面向增材制造的具有生物相容性的生物醫用材料合成與設計的方法及關鍵技術研究,建立適合增材制造的器官修復體的生物材料性能設計理論與方法,藥物、蛋白、多肽等的封裝與輸送方法和技術,以及適合增材制造的組織/器官修復體的生物材料性能評價方法等。
方向三:增材制造建模與軟件技術。
面向增材制造的復雜三維結構的數字化構建的基礎理論,方法及數字化三維處理軟件技術,重點開展生物CAD/CAM技術研究,面向生物增材制造的組織/器官修復體的設計理論及關鍵技術研究,以及組織/器官修復體等復雜對象的3D掃描與重建技術,數字化三維處理軟件平臺的關鍵方法和技術等,解決組織/器官修復體等形貌的重建及加工路徑規劃技術等。
指導教師:
胡慶夕研究員、劉媛媛副研究員、林柳蘭副研究員、姚遠副研究員、張海光講師等。
招生人數:2
考試科目:
1. 101思想政治理論
2. 201英語一
3. 301數學一
4. 837電子技術與控制工程 或 838計算機科學專業基礎綜合
5.復試科目:微機原理及接口技術 或 C++程序設計
備 注:
聯系人:何嵐嵐, helanlanlinda@163.com, 021-66133157-8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