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科學與探測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以下簡稱實驗室)依托于中國海洋大學海洋地球科學學院。我院建制于1946年,是我國從事海洋地質、海洋地球物理本科教育最早、持續時間最長、培養學生最多的人才培養基地,也是我國較早從事海底科學與探測技術綜合研究的重要機構之一。2001年12月,我院提請國家教育部對海底科學與探測技術重點實驗室立項建設;2002年1月開始,實驗室建設正式列入學校“211工程”和“985工程”的重點建設項目。
實驗室主要從事海底科學與探測技術的基礎與開發研究,F有科研人員48人,流動人員10人,其中,院士2人,“973”首席科學家1人,教授24人(其中博士生導師15人),副教授11人,講師6人,實驗室技術管理人員7人。擁有基礎設施優良的研究實驗場所,總面積約3000m2;初步建成由系列大型儀器設備構成的海底科學與探測技術研究與創新平臺,設備總值達3200余萬元。
實驗室現有海洋地質博士后流動站點,3個博士點,1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涵蓋5個碩士點)和4個碩士點,和3個本科專業,構成了完善的以海底科學與探測技術為特色研究方向的人才培養體系。實驗室擁有1個山東省“泰山學者建設工程”設崗學科(海洋地質學)。目前,已累計培養本科生3000余人,碩士539名,博士172名,出站博士后6名;現在讀碩士生122名,博士生78名,在站博士后2名。
長期以來,實驗室一直圍繞著國內外海底科學與探測技術研究的熱點和前沿領域,根據國家的發展需求,開展了一系列基礎、應用基礎和技術開發研究,主要研究領域涉及海洋沉積與工程環境、海底資源與成礦作用、海底能源探測與信息技術和大陸邊緣構造與盆地分析等。“十五”期間,實驗室主持承擔國家重大基礎研究"973"項目(1項) 、"973"課題(4項)、國家西北太平洋環境調查專項(1項)、國家海洋"863"項目(6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1項)、國家“908”重大專項(5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18項)等國家級科技項目30余項,國際合作項目7項,省部級基金和攻關項目6項;立項經費達6170余萬元,實際到位經費達4560萬元,實驗室已成為國家海底科學與探測技術領域重大科技計劃項目的主要承擔者之一,并獲得一批有較大影響的科技成果。作為第一完成單位獲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二等獎2項,海洋局海洋創新成果二等獎1項,獲得國家發明授權專利10項,自主開發了一套應用于海洋油氣勘探的大型軟件處理系統(MBP1.0)。出版專(編、譯)著9部,發表SCI收錄的高水平論文72篇。
近年來,實驗室先后與國內同領域知名的研究機構建立了密切的多層面合作關系,如國家海洋局一、二、三所、北海分局、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上海第一海洋地質調查大隊、西北大學、華東師范大學、同濟大學、南京大學、中海油、中石油、中石化等高校院所和大型企業部門;與美國(德州A&M大學、圣路易斯大學、北卡州立大學等)、德國(不來梅大學、基爾大學、漢堡大學)、日本(地調所)、韓國海洋研究所等在資源共享、人員互派、科學研究等方面也建立了廣泛的合作關系。
中國海洋大學海底科學與探測技術教育部實驗室介紹
發布時間:2017-11-25
編輯:
上一篇:中國海洋大學海水養殖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介紹
下一篇:中國海洋大學物理海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