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趣是重要的,感興趣的專業自己才會積極主動地去獲取相關知識,然而,不能因為喜歡就一頭扎進去,不考慮自己是否具有這方面能力來完成這項研究。人貴在有自知之明,就好像我們喜歡天上的星星、月亮卻永遠也摘不到一樣,研究生階段的一些研究除了興趣,除了積極主動的學習激情外,研究能力也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因素。這里所談的實力其實就是研究能力,是一種學習的能力。很多人可能會說,我有興趣,能力是可以培養出來的。這種說法可能適用于一些較容易理解的學科,但對大多數學科而言,研究能力是自身的一種素質,這種素質是十幾年讀書、學習培養出來的,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形成,這種素質是原有的知識積累,是諸多知識的匯總,并非一兩天就可以補上的。當然,這里的實力不光指學習實力,在報考階段還代表著一種競爭能力,是涉及到公共課、專業課等各方面的一個綜合實力,比如面對一個熱門專業,你很喜歡,也比較了解,但報考的人數很多,自己在公共課方面處于劣勢,那么你就該思考一下,自己是否有這個競爭能力。因此,關于自己實力的思考需要引起每一個考研人的注意。
有時很多學科,我們可以很喜歡,但是并不一定要把它當作專業來學,可以作為興趣好好培養。就像上面提到的學習管理學的那個同學,完全可以從自身的實際情況考慮,選擇一個更適合自己的專業,在空余的時間看看管理學的相關書籍,充實自己又滿足興趣,兩全其美。
另外,對于那些特別感興趣的專業,如果考慮到自身實力無法勝任,可以巧妙地選擇與之相關的學科進行研究,這可以說是滿足自己研究興趣的考研捷徑。比如,在我所學習的新聞傳播學大類中,新聞業務,廣告等都是熱門專業,如果覺得自己沒有較好的表達能力,覺得自己沒有較強的藝術內涵,而且最重要的一點,報考這個方向的人很多,如果自己的公共課實力在這些人中處于劣勢,那么就要好好的衡量一下是否還要堅持。如果很感興趣,也對該學科有一個系統、全面的了解,那么可以嘗試著轉變一下思維,選擇一個相近的、研究內容相似的、相對競爭不是很激烈的方向來報考,比如編輯出版。
任何學科都是一樣,如果考慮到自身實力不是很強,但又實在不想放棄,那么可以選擇一條中和的道路,你會發現,很多學校的兩個專業在課程設置、導師安排等方面都存在相當程度的交叉。而且不鉆牛角尖,適時的轉變方向,有時還會有意外的收獲,競爭的人少了,獲得公費讀研的機會自然就大了。還是拿歷史學來舉例,明清史和歐美史是其中比較熱門的兩個方向,如果你喜歡歷史,還想做熱門方向的研究,那就要掂量一下自己考研的實力有多強,尤其是報考一些北大(微博)、南開等歷史專業相當出名且實力雄厚的名校時,更要注意分析下自己的實力,如果覺得自身的競爭能力不是很強,就應該考慮一下“曲線救國”的策略。在歷史
興趣和實力的關系,可以很生動地來解釋,長久的興趣就是許多人所強調的夢想,有興趣、有夢想是好的,但是這個夢想一定要切合自己的實際,否則就是空想。有的研友說我就是喜歡北大,我就是想考北大的管理學院,我也很了解北大這個專業,那好,我們可以把自己的目標定位為北大光華管理學院,但實際呢?沒有任何的數學基礎,英語連最基本的四級都沒有通過,這樣的目標定與不定有什么區別呢?這樣的付出只怕是赴之東流了。所以不能盲目自主地去選擇不切實際的專業,要根據自身的實力去選擇可能的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