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專業學位和通常講的“學位”有何不同?
答:我國于1981年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當初以培養教學和科研人才為主,授予學位的類型主要是學術性學位,就是大家通常所說的“碩士、博士學位”。上世紀90年代初,為了加速培養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所需的高層應用型專門人才,設置了專業學位。專業學位與學術性學位處于同一層次,培養規格各有側重,在培養目標上有明顯差異。學術性學位按學科設立,其以學術研究為導向,偏重理論和研究,培養大學教師和科研機構的研究人員;而專業學位以專業實踐為導向,重視實踐和應用,培養在專業和專門技術上受到正規的、高水平訓練的高層次人才,授予學位的標準要反映該專業領域的特點和對高層次人才在專門技術工作能力和學術能力上的要求。
問:專業學位教育有哪些學習方式?
答:專業學位教育的學習方式按照非全日制和全日制攻讀種類的不同而不同:非全日制攻讀專業學位以業余時間學習為主,利用周末、節假日上課或集中授課的方式,進行不脫產或半脫產學習,學習時間一般為2-4年;全日制攻讀專業學位的人員全脫產學習,學習時間一般為2年,同時必須保證不少于半年的實踐教學,應屆本科畢業生的實踐教學時間原則上不少于1年。
問:為什么要發展全日制專業學位?
答:我國自1991年開展專業學位教育以來,主要以非全日制在職教育為主,僅有少數專業實施全日制培養。根據《教育部關于做好全日制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工作的若干意見》(教研[2009]1號)精神,專業學位教育既要培養具有一定工作經歷的在職人員,滿足他們在職提高、在崗學習的需要,也要培養應屆本科畢業生,滿足他們適應社會發展、提高專業水平、增強就業競爭力的需要。開展以應屆本科畢業生為主的全日制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對于完善專業學位教育制度、增強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培養能力、滿足社會多樣化需求、加快培養高層次應用型專門人才,具有重要意義。
問:專業學位的招生考試如何進行?
答:專業學位的招生考試有10月份的“在職人員攻讀碩士學位全國聯考”(簡稱“全國聯考”)和1月份舉行的“全國碩士研究生統一入學考試”(簡稱“全國統考”)兩種,前者主要面向具有一定工作年限和經驗的在職人員,對考生的本科畢業時間和工作年限有一定限制;后者招生對象主要為國家承認學歷的應屆本科畢業生、本科畢業人員,以及具有與本科畢業生同等學力的人員等。兩大國家級別的考試都有規定的考試科目,各專業學位的考試科目有所不同。對此,教育部和國務院學位辦每年都會在發布報名信息時公布相關方案。統考以外的科目,由各招生單位自行命題、閱卷。
問:專業學位的錄取分數線如何劃定?
答:10月份“在職人員攻讀碩士學位全國聯考”的錄取工作由各招生單位自行組織,錄取分數線由各招生單位自行劃定,統一公布。各招生單位根據考生入學考試成績(含面試),擇優錄取。1月份 “全國碩士研究生統一入學考試”的錄取工作,先由國家教育部劃定統一的復試分數線(按地區和專業),達到復試分數線,參加招生單位組織的復試,擇優錄取。
問:全日制專業學位和學術性學位有何區別?
答:二者都是采取全日制攻讀的方式,其區別主要有兩點:
培養目標不同。專業學位是培養在某一專業(或職業)領域具有堅實的基礎理論和寬廣的專業知識,具有較強的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能夠承擔專業技術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職業素養的高層次應用型專門人才。學術性學位碩士研究生則主要是培養學術研究人才。
培養方式不同。專業學位課程設置以實際應用為導向,以職業需求為目標,以綜合素養和應用知識與能力的提高為核心。教學內容強調理論性與應用性課程的有機結合,突出案例分析和實踐研究;教學過程重視運用團隊學習、案例分析、現場研究、模擬訓練等方法;注重培養學生研究實踐問題的意識和能力。在具體的學習過程中,要求有為期至少半年(應屆本科畢業生實踐教學時間原則上不少于1年)的實踐環節。而學術學位研究生的課程設置側重于加強基礎理論的學習,重點培養學生從事科學研究創新工作的能力和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