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患有先天性軟骨發育不全癥,24歲的天津大學碩士生杜君身高只有130厘米,形如一個小學生。然而,杜君證明了自己,他參與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并多次獲得榮譽,加盟天津大學超算中心實驗室并參與市科技支撐重點項目。近日,在由中國殘聯、教育部和團中央舉辦的全國“殘疾大學生獎”評選活動中,杜君成為年度十名獲獎者之一。
杜君是天津人,現在是天津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一名研二學生。因為身體矮小,杜君從小常常受到別人的冷眼和嘲笑,爸爸對他說:“別人怎么看你無所謂,關鍵是你要如何看待自己。”“像常人一樣生活,像男兒一樣擔當”成為杜君的信念。
中學時,市面上并沒有適合杜君使用的自行車,而要強的他不愿意讓父母每天接送。于是,杜君選擇每天早起一個小時,走著、跑著去上學。高考,杜君以617分的成績考入天津大學軟件學院,攻讀軟件工程專業。
大學生活中,杜君為自己“約紀三點”:早起一點,晚睡一點,多學一點。在保持優異學習成績的同時,杜君參加了ACM-ICPC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這項競賽是由美國計算機協會主辦的一項旨在展示大學生創新能力、團隊精神和在壓力下編寫程序、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的年度競賽,目前已經成為最具影響力的大學生計算機競賽。為了參賽,杜君每天都要在集訓機房待上10個小時以上,編寫數以萬計的程序代碼。2010年,杜君和天大校隊隊友斬獲了該項賽事亞洲區的一系列榮譽。
憑借所取得的各類市級、校級獎學金,以及獲得的各項國際、國內程序大賽獎牌及榮譽證書,2011年,杜君被保送至天津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讀研。之后,他加入了天津大學超算中心,還同實驗室的師兄一起參與完成了天津市科技支撐重點項目,申請發明專利等。
杜君說:“我雖然是一個殘疾人,但是我可以像其他男孩子一樣獨立,甚至做得更好。我會更加刻苦地鉆研,以優異的科研成果回報社會和所有幫助過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