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屆畢業生考研訊】
(一)、當前本科生的就業形勢
近年來大學生就業問題已經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從我國目前的社會發展狀況看,大學生就業問題將是一個長期存在的問題。據教育部統計,2001年全國共有普通高校畢業生115萬人,當年6月的初次就業率為70%;2002年有145萬人,較2001年增加了27.1萬人,增幅達23.1%,當年6月的初次就業率為64.7%,比2001年下降約5個百分點;2003年有212萬人,比2002年又增長了67萬人,增幅達46.2%,截至6月20日,當年大學生畢業生簽約率只有50%;2004年有280萬人 ,05年更是達到338萬。2008年全國高校畢業生532萬人,全國平均就業率為70%。而社會對高校畢業生的需求量增加幅度有限,因此,大學生就業形勢十分嚴峻,大學生特別是本科生的就業問題越來越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
從現在到2010年,我國普通高校年均畢業生數量一直會保持在350萬人的規模,而且現在還遠未越過畢業人數的峰頂。2009年全國高校畢業生人數再創歷史新高--達到610萬人。
新華網“2009年大學生就業形勢調查問卷”顯示,89.43%的網友認為現在就業“形勢嚴峻,就業難”。“您認為您能接受的工資是多少?”的選項中,選擇“1500-2000元”的比例最大,占26.83%。
相信很多去過招聘會的同學也都會發現,現在面對社會上越來越豐富的人才資源,用人單位都不約而同的提高了員工聘用的標準,稍微好一點的工作,都要求碩士以上學歷。招聘會上有一些小單位甚至也明確打出招聘“碩士研究生”、“博士”的招牌。這時,即便是中國最優秀學校的本科生也只能搖搖頭,無奈的走開。嘆息是沒有用的,現實就是這樣殘酷,面對這如此嚴峻的就業形勢,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嚴峻的就業形勢讓眾多大中專生畢業生不得不另尋就業“捷徑”。
(二)國家和社會對研究生的需求
目前,我國年招收碩士研究生已達40多萬人,從碩士研究生就業趨勢來看,更大量的是走向社會實際領域。同時,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對高層次、應用型專門人才的需求,無論是規模,還是質量都有更大的需求,有更迫切的愿望。
1、近年碩士研究生報考人數和錄取人數
近年來,招生人數和錄取人數均以較大幅度遞增,招生和報名人數均創歷史新高,這與我國自1999年開始的研究生擴招政策有密切的關系。在擴招政策背景下,各招生單位都逐年加大了研究生招生規模,加之本科生就業壓力越來越大,考研已經成為目前一大社會熱點。
招生地區差異顯著,地域集中程度較高
近年來我國研究生招生的地區差異比較顯著,地域集中程度非常高。比如北京,由于它是全國的政治文化中心,加上經濟發展快,就業前景比較好,一直是考研的熱點地區,其招生單位數量占全國總數的20%左右,招生人數占全國總數的近15%。而作為中國經濟龍頭的上海市,憑借其較強的辦學條件、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及良好的經濟發展勢頭,每年也能吸引大量考生的報考。此外,江蘇、湖北、山東、遼寧等教育大省,在各項指標中也占據了相當的份額,也都是考生選擇的熱點地區。但同時,在相對落后的邊遠省份,由于辦學條件的限制和地理位置的相對偏僻,招生人數和報考人數都非常有限,如新疆、內蒙古、廣西、貴州、海南、寧夏、青海、西藏八個地區,招生單位總數僅占全國總數的6.0%,招生總數僅占全國總數的4.7%。
2、未來發展趨勢
(1)考研人數還會進一步增長,人群構成更加多樣
在考研人數上,由于考研人群的構成越來越多樣化,以后考研人數還會進一步增加,F今大學畢業生里面選擇考研的人越來越多,從前選擇考研或就業的人群是分開的,現在很多人都是雙管齊下,在準備就業的同時也準備考研,考上了繼續深造,考不上就找工作。除應屆本科生之外,比如高自考和在職的考生也逐漸增加,F在國家政策規定高自考的考生如果在研究生考試之前拿到文憑就可以參加考研,所以又增加了一些新的考研人群。2004年國家明確規定在職考生報考研究生的時候不需要單位簽字、蓋章表示同意,考完了之后再確定也可以,廣大在職考生現在報名也很踴躍。
從長遠看,考研的人數肯定會逐年增加,但是增長的速度,兩到三年之后肯定有所改變,F在很多人考研是因為就業的惡性競爭,隨著未來政府出臺相關政策進行調控,每年20%~30%的增長速度肯定會放緩,雖然總體人數肯定會增長,但是增長速度會慢慢下降。
。2)考試題目更加靈活
考研政治考試近兩年出題非常靈活,不只是考基本知識的記憶和理解能力,更多的比重放在分析問題、掌握問題的能力上。這方面的變化非常明顯,其中2012年考研政治試卷理論與現實的結合更強,很多題目即是熱點問題又是理論上的重點問題,綜合性更強,重在考查能力的目標也相當明確。
2010年考研政治又新增近現代史綱要、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兩門課程,另外依據專業學位研究生選撥特點和培養要求,初試外國語設置“英語(二)”供19個專業學位類別中的部分專業類別使用。
。3)研究生收費形式趨于多樣化
研究生階段與大學階段一樣,不是義務教育,不能完全用國家的錢,自己負擔一部分理所當然。特別在中國這樣一個教育經費還嚴重不足的國家,義務教育的經費急需增加,農村和貧困地區的中小學生還不能充分就學,用于研究生培養的經費只能保持在一定的比例。讀研究生后能具有更高的教學、研究和工作能力,一般說來能獲得更理想的工作和更高的報酬,有限的投入能夠有可觀的回報。而且,再發達的社會對研究生的需求量也是有限的,適當收費也是對入學資格的合理限制。
據統計,目前國家培養一名碩士研究生的費用約為3萬元,培養一名博士研究生需4.5萬元。高校擴招以來,我國研究生教育發展很快。據統計,30年來,在學研究生人數從1982年的25847人發展到2007年的1195047人,年均增幅為16.57%。其中,博士在學學生數從1982年的536人發展到2007年的222508人,年均增幅27.27%,碩士生在學學生數從1982年的25311人發展到2006年的972539人,年均增幅15.71%。研究生學位授予人數從1982年的5786人發展到2007年的307746人,年均增幅17.23%。
目前,一些新設的研究生教育如MBA早已實行收費,研究生教育不是義務教育,收費是大勢所趨。雖然近期內公費的名額越來越少,但是也不會全面收費。各高校根據自己的不同情況,收費形式也日益多樣化,即使是同一學校不同院系之間的收費形式也有很大不同。比如中國人民大學現在有“半自費”的形式,基本是在15000元左右,而且是分兩年交。這種形式深受廣大學生歡迎,基本上可以承受。
。4)專業學位碩士將逐漸成為“社會新寵”
專業學位碩士,對于我們來說既熟悉又陌生。說熟悉,我國自1991年開始實行專業學位教育制度以來,經過十幾年的努力和建設,專業學位教育發展迅速,目前耳熟能詳的MBA、MPA都是屬于專業學位范疇;說陌生,因為教育部決定從2009年起,大部分專業學位碩士開始全日制培養,并發放“雙證”,2013年大力推行將碩士研究生教育從以培養學術型人才為主向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主轉變政策,實現研究生教育結構的歷史性轉型和戰略性調整。
目前我國設置了39種專業學位,截止2008年上半年,我國專業學位教育已累計招生86.5萬人,其中學歷教育招生24.6萬,占專業學位總體招生數的28.4%;在職攻讀招生61.9萬,占專業學位總體招生數的71.6%。
目前,我國專業學位教育正處于發展的大好時機,由于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經濟結構正處于調整和轉型時期,職業分化愈來愈細,職業種類愈來愈多,技術含量愈來愈高,社會在管理、工程、建筑、法律、財經、教育、農業等專業領域對高級專門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強烈,專業學位教育所具有的職業性、復合性、應用性的特征也在逐漸地為社會各界所認識,其吸引力定會不斷增加。因此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的規模必須相應有較大的發展。
國務院學位辦主任、中科院院士楊玉良曾表示,擴招一定數量的專業學位研究生,不僅是為了應對當前就業問題,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提高學生的就業競爭力,而且是要通過一定的增量,促進完成研究生培養結構的調整,激活碩士研究生結構調整的閥門,進而發出結構調整的明確信號,進而進一步促進研究生存量的調整,使得碩士研究生培養更加密切地滿足社會的需求,從世界研究生教育發展趨勢和我國研究生教育發展的現實出發,逐漸將碩士研究生教育從以培養學術型人才為主向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主轉變,實現研究生教育結構的歷史性轉型和戰略性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