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屬于群體性人群,無論從學習、日常生活到選擇參與各種活動過程中,每個個體都要和群體中的其他人共同生活、學習,因此他們會自覺或不自覺地關注其他人的看法和意見,尤其是對他人給自己的評價相當在意。這時候就會自覺或不自覺地接受其他人的意見以及群體的選擇。考研(微博)也同樣如此,盡管現在很多同學都是迫于就業壓力而選擇考研的,但在整個考研過程中卻多數很明顯的隨大流心理:看別人考研,自己也考研;考研報名中別人報什么專業自己也報;別人上輔導班自己也上;別人買資料自己也買。很多事情都不認真思考,在這里,小編為大家總結一下,在整個考研過程中,究竟都是哪些因素左右了你的未來呢?
一、個性差異
1.個人心理特性
個人的智力、自信心、自尊心、社會贊譽需要等個性心理特征,與隨大流行為密切相關。智力高的人,由于掌握的信息比較多,思維靈活,自信心較強,不容易發生隨大流行為,相反智力低的人則容易隨大流。有較高社會贊譽需要的人,特別重視別人的評價,希望得到他人的贊譽,較易隨大流。性格軟弱,暗示性強的人也更為容易表現出隨大流傾向。另外在整個考研過程中,如果沒有足夠的自信,對自己的復習水平把握不夠,對自己的自制力沒有信心的更容易隨大流。
2.男女差異
長期以來,人們認為女性比男性更容易隨大流,許多實驗也證明了這一點。不過在考研隨大流方面,是否也是女性比男性更容易隨大流,仍需進一步實驗才能下定論。
3.經驗決定
如果同學們對刺激對象越了解,掌握的信息越多,就越不容易隨大流,反之則越容易隨大流。例如有一名醫生和一群教師討論教育問題,他往往不會反對教師們的意見,因為他對此問題不甚了解;而如果是討論營養問題,他往往會反對教師們的一致意見,因為他在這方面有豐富的知識經驗。知識經驗多的個體擁有更強的自信心,他傾向于把自己看成是群體中的專家而不愿隨大流。
二、群眾影響
1.少數服從多數
如果群體中只有一個人持不同意見,他需要承受的壓力之大可想而知。但若群體中另外還有一個人持反對意見,則使前者所面臨的隨大流壓力大大緩解,從而明顯降低前一個人隨大流的程度。就是說如果班里有三兩個與你作伴,堅持不考研的人,你也可能有勇氣堅持自己的想法。
2.群體凝聚力
當一個群體的凝聚力越強,群體中成員之間的依戀性及對群體規范和標準的隨大流傾向也越強,這時候個體就會為了群體的利益而與群體意見保持一致。
3.團體壓力
在一個團體中,如果只有兩個人反對你,你很可能會堅持自己的意見;但若是有100人一起對你持反對意見,你多半會驚慌失措,內心不安,最終隨大流了事。假如說班里有少部分人考研,你可能會堅持自己不考研的選擇,但如果只剩下你一個人不考研,你就會感覺到團體的壓力,開始下意識的問自己:是不是我也該像大家一樣,考考試試?即便心知肚明自己考研成功的幾率并不大,也會屈服于團體的壓力而選擇考研。一般來說,群體規模越大,持有一致意見或采取一致行為的人數越多,則個體所感到的心理壓力就越大,也就越容易隨大流。
人一直都是群體性的,因此受各方面因素的影響不在少數,但考研在很大意義上能夠左右同學們的未來發展,因此同學們在決定是否考研的問題上,千萬不能有“大家都考,我也考”的隨大流想法,考研還是不考研,都要經過深思熟慮,結合自己的志向、興趣、基礎、能力,以及專業前景、地域、行業等情況綜合考慮,制訂適合自己的未來發展規劃,將利弊分析清楚后再做決定,千萬不要讓各種影響因素成為左右自己未來的決定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