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已經過去了一段時間,這個時候,大部分同學應該早已決定報考哪個院校和專業。但是,也有不少同學還在猶豫糾結。考研可以說是第二次高考,關系到后面的人生道路。所以,絕對不能馬虎草率,但也不能久拖不決。作為一件大事,報考必須慎重要考慮很多因素。如果考慮太多,反而無法決策。那么,到底有考慮哪些因素呢?今天小編和大家聊一聊關鍵的幾點。
首先,當然是自己的興趣。這是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很多人可能不會多想。
但是,我要問一個問題:你現在的興趣是你內心真正喜歡的嗎?很多人所謂的興趣只是以往一些淺層次的看法、經驗或者感覺有意思的事。如果嚴肅考慮,你會發現其實自己對這個事情并不是真正的了解和喜愛,所為興趣只是一時的心血來潮。很多人感覺對某件事很有興趣,但是當自己真正做的時候,發現自己其實并不喜歡。所以,你要對你自己的興趣需要做深層次考察和全面的了解。高考時還年輕,可以憑自己的當時的興趣選擇一些事情,但是到了讀研就不能憑一時熱情作出決策。
第二,考研必須與自己的職業規劃緊密聯系。
無論考學碩還是專碩,讀研出來總要考慮工作問題。在這里要強調一點,一些專業天然的適合于做研究,例如理科的數學、物理,文科的歷史、考古等。如果想做科研自己確實喜歡,那就完全可以報考這些專業。更多專業其實偏重于實際運用,特別是工科類專業。如果讀研想深造找一個更好的工作,那就建議選擇偏應用類的專業。
同時,最好根據自己的興趣、特長等提前考慮將來想從事什么行業的工作。這方面的信息大家最好通過各方面關系,向已經畢業的學長打聽。不要看報考院校的專業設置計劃,基本沒啥價值,過來人的親身經歷才是最有價值的信息。大方向確定再來考慮一些具體細節。
第三,才是很多同學考慮的報考院校的招生人數、報錄比、分數線、保研人數和學校所在地重要因素。
在這一步,你要仔細考慮這些因素的權重,得出個分數進行綜合考慮。這是一種比較理性地思考,適合大部分研友,特別是那種自己也不知道自己要去哪里的同學。也有同學從一開始就有優先考慮因素。比如,鐘情某個高校,很喜歡哪個城市,為了愛情,相回老家,某個地區有自己最喜歡的工作和公司等。其實,這樣是最簡單的。只要一個理由,不要考慮那么多條條框框。
第四,關于專業選擇的一些不得不說的事。
高考看專業,考研看學校。這句話一定程度上有合理性,但是有些專業必須考慮專業的連續性,否則將來就業沒任何優勢。如果不是有120%的決心,跨專業還是要謹慎。特別是跨門類跨學科的同學更要考慮清楚。如果能把本科專業與研究生專業的優勢結合起來,那是上上之選。例如,如果本科學的數學,研究生如果報考計算機、軟件、數據統計分析之類的專業,那就能把兩者的優勢結合起來,起到1+1>2的效果。只要認真學習積極參與實踐,將來的就業情況會非常好。
另外,選專業最好能做到知己知彼。一些有前途和錢途的專業往往是報考熱點。很多同學就是沖這些熱門專業去的。想法很靠譜。但是,建議大家最好能進一步深入了解這些專業。如前文所述最好找這個行業內的人人打聽一下。還有就是上招聘網站看看你喜歡的行業對工作人員都有哪些要求,再看看自己有哪些不足。有些專業雖然前景不錯,但是并不一定適合自己。例如,你性格偏內向,非得報考管理、人力資源、市場營銷等方面的工作,顯然不合適。選專業,最好能結合自己的性格和職業規劃結合起來,這樣才是最佳組合。
還有人不知道自己為啥考研。別人考他(她)也考或者家人讓他(她)考,自己沒有主見。問他(她)考哪個學校可能知道,但是不知道自己有什么興趣,也不知道要考哪個專業。更讓人揪心的是,他(她)們選擇哪個專業好考就考哪個。這完全是一種稀里糊涂的,對自己未來毫不關心在意的懶人思維。這種人實在是既可憐又可恨。如果不知道為什么做這件事情,建議他們不要考研趕緊找工作。只有工作才能真正了解社會需求和認識自己。當有了經歷、目標和計劃再決定是否考研,這才是最有價值的。
總結
看到這里,可能有同學會問:現在很多成功人士做的事情,有多少與所學專業有關?話雖如此但是大家別忘了,這些人有一些共同點,那就是非常善于學習、執行力超強、對工作事業有有超人的熱情,可以每周工作91個小時以上,連著幾個月不休息。請問你們能做到嗎?如果具備這些品質中的一條,考研上清華北大根本就不是難事,而且不論做哪種工作都能成功。
考研從復習到報考等,不僅僅是學知識提高應試能力,更是在鍛煉提高自己綜合思維和理性決策等方面的能力。思維水平的提高,遠比學知識重要得多。所以,同學們要好好利用者這次機會,深入了解研究報考的院校專業。經過這么一個過程,你絕對會收獲匪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