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所”即在招收碩士研究生的過程中可以自主劃定復試分數線的高校,一共有34所高校,因此簡稱“34所”。這個名詞是從2002年開始的,到現在有12年的歷史了。國家出臺這個政策的目的是給予這些大學在招生的時候有更多的優勢,能夠讓學校在選擇人才的時候有更大的自主權。學校根據報考自己學校考生的情況和計劃招生的人數來確定分數線,學校確定后上報教育部備案就可以了。參看這些年的情況,“34所”的分數線都在國家分數線公布之前公布,時間最長的可以相差兩周。
一般而言,“34所”由于分數線公布得早,其復試要比其他院校要早。對于考生來說,這個時間差是很重要的,尤其是那些需要調劑的同學。舉例說明,A報考“34所”之一的北京大學,在3月10日知道自己未能達到北大的自劃分數線后,就可著手進行調劑,而不是如非“34所”高校的學生要在3月25日前后,知道自己是否能過國家線,方能著手進行調劑。
一般而言,非“34所”高校的學生是不能調劑到34所高校的,不考慮學校實力原因,僅僅是時間上也是來不及的。
“34 所”自主劃線的學校的分數線基本上都會高于國家線,也不排除有個別學校個別專業會低于國家線。這就是考生可以鉆的“空子”,事實上這樣的空子并不少,尤其理工科院校的人文社科類專業,文科類大學的理工科專業,即使是其優勢專業,這樣的空子也不少。如,北京師范大學近幾年的文學復試分數線都是50分,要遠低于國家線的55分或54分。2013年北京大學文學的復試分數線總分是340,而文學國家線的總分是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