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2017考研的到來,考研大綱快要公布了。不知道身為考研黨的你知不知道?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收集的2017中醫綜合考研大綱變化點之中醫基礎理論,僅供大家參考。
2017中醫綜合考研大綱變化點之中醫理論基礎
學科 | 章節 | 2016大綱 | 2017變化點 |
一、中醫基礎理論 |
(一)緒論 |
1.中醫學和中醫基礎理論的基本概念。 2.中醫學理論體系的形成和發展 《黃帝內經》《難經》《傷寒雜病論》對中醫學理論體系形成的奠基作用和意義。 歷代著名醫家對中醫學理論的充實和發展。金元四大家,溫病學派的主要貢獻。 3.中醫學的基本特點 (1)整體觀念:即對機體自身整體性和內外環境統一性的認識,體現于中醫的生理、病理、診法、辨證和治療等各方面。 (2)辨證論治:是中醫認識疾病和治療疾病的基本原則。證的概念,辨證與論治的含義及其相互關系,同病異治與異病同治的含義及運用。 |
1.中醫學的基本概念。 2.中醫學理論體系的形成和發展 《黃帝內經》《難經》《傷寒雜病論》《神農本草經》對中醫學理論體系形成的奠基作用和意義。 歷代著名醫家對中醫學理論的充實和發展。金元四大家、溫病學派的主要貢獻。 3.中醫學的基本特點 (1)整體觀念:機體自身的整體性,內外環境的統一性,以及在中醫學生理、病理、診法、辨證和治療等方面的體現。 (2)辨證論治:證的概念,辨證與論治的含義及其相互關系,同病異治與異病同治的含義及運用。 |
(二)精氣、陰陽五行 |
1.精氣學說 (1)精氣學說的基本概念。 (2)精氣學說的基本內容:精氣是構成宇宙的本原,精氣的運動與變化,精氣是天地萬物相互聯系的中介,天地精氣化生為人。 (3)精氣學說在中醫學中的應用:對精氣生命理論構建的影響、對整體觀念構建的影響。 2.陰陽學說 (1)陰陽的基本概念及事物陰陽屬性的相對性。 (2)陰陽學說的基本內容:陰陽的對立制約、互根互用、交感互藏、消長平衡、相互轉化的含義及其在自然界、人體生理、病理上的體現。 (3)陰陽學說在中醫學中的應用:說明人體的組織結構,說明人體的生理功能,說明人體的病理變化,并用于疾病的診斷與治療。 3.五行學說 (1)五行的基本概念。 (2)五行學說的基本內容:五行的特性及事物五行屬性的推演與歸類,五行的生克、制化和乘侮。 (3)五行學說在中醫學中的應用:說明五臟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關系,以及五臟與形體、官竅的關系,并將自然界的變化與臟腑形體官竅聯系起來,說明五臟病變的相互影響與傳變,用于疾病的診斷與治療。 4.陰陽學說和五行學說的特點及綜合運用。 |
1.精氣學說 (1)精氣的基本概念。 (2)、(3)同左 2.同左 3.(1)、(2)同左 (3)五行學說在中醫學中的應用:說明自然界的變化與臟腑形體官竅的聯系,五臟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關系,五臟病變的相互影響與傳變,疾病的診斷與治療。 |
|
(三)藏象 |
1.藏象與藏象學說的含義,藏象學說形成的基礎及主要特點。 2.五臟、六腑、奇恒之腑各自的共同生理特點及區別。 3.五臟的主要生理功能及其在志、在液、在體和在竅。 4.六腑的生理功能。 5.腦、女子胞的生理功能。 6.臟腑之間的關系:臟與臟之關系,包括心與肺、心與脾、心與肝、心與腎、肺與脾、肺與肝、肺與腎、肝與脾、肝與腎、脾與腎的關系;臟與腑之間的關系,包括心與小腸、肺與大腸、脾與胃、肝與膽、腎與膀胱的關系;六腑之間的關系。 |
1.藏象的概念。 2.藏象學說形成的基礎及主要特點。 3.五臟的共同生理特點,心、肝、脾、肺、腎的生理功能和生理特性。 4.六腑的共同生理特點,膽、胃、小腸、大腸、膀胱、三焦的生理功能。 5.奇恒之腑的共同生理特點,腦、女子胞的生理功能。 6.五臟、六腑、奇恒之腑的區別。 7.五臟與志、液、體、竅、時的關系。 8.臟腑之間關系:臟與臟之間的關系,臟與腑之間的關系,六腑之間的關系。 |
|
(四)氣、血、津液 |
1.氣 (1)氣的基本概念。 (2)氣的生成。 (3)氣的生理功能。 (4)氣的運動和運動形式:“氣機”的概念及氣的升降出入在人體生理活動中的體現。 (5)氣的分布與分類:元氣、宗氣、營氣、衛氣的概念、組成、分布與主要功能。 2.血 (1)血的概念及生成。 (2)血的功能及運行。 3.津液 (1)津液的概念及功能 (2)津液的生成、輸布和排泄;脾、肺、腎及三焦在津液代謝中的作用及調節機制。 4.氣血津液之間的相互關系 (1)氣和血的關系:氣能生血,氣能行血,氣能攝血,血為氣母。 (2)氣和津液的關系:氣能生津,氣能行(化)津,氣能攝津,津能載氣。 (3)血和津液的關系:津血同源。 |
(四)精氣血津液 1.精 (1)人體之精的概念。 (2)人體之精的生成。 (3)人體之精的功能。 2.氣 (1)氣的概念。 (2)氣的生成。 (3)氣的生理功能。 (4)氣機、氣化的概念。 (5)氣的升降出入及其在人體生理活動中的體現。 (6)元氣、宗氣、營氣、衛氣的概念、組成、分布與主要功能。 3.血 (1)血的概念 (2)血的生成。 (3)血的功能。 (4)血的運行。 4.津液 (1)津液的概念。 (2)津液的生成津液、輸布和排泄。 (3)津液的功能。 5.精氣血津液之間釣關系 (1)精和氣的關系:精氣互生互化。 (2)精和血的關系:精血互生互化。 (3)、(4)、(5)同左4.(1)、(2)、(3) |
|
(五)經絡 |
1.經絡的概念及經絡系統的組成。 2.十二經脈的名稱、走向與交接規律、分布規律、表里關系及流注次序。 3.十二經脈的循行部位。 4.奇經八脈的含義、循行部位及生理功能。 5.經別、別絡、經筋、皮部的含義及生理功能。 6.經絡的生理功能及經絡學說的應用。 |
1.同左 2.十二經脈的名稱、循行走向與交接規律、分布規律、屬絡表里關系、流注次序。 3.~6.同左 |
|
(六)病因與發病 |
1.病因 (1)中醫學病因分類的沿革及中醫認識病因的方法。 (2)六淫的含義,六淫致病的一般特點,六淫外感與內生“五邪”之區別。 (3)風、寒、暑、濕、燥、火六淫病邪各自的性質及致病特點。 (4)癘氣病邪的含義及致病特點。 (5)七情內傷的基本概念及致病特點。 (6)飲食不節的致病特點及病理表現。 (7)勞逸損傷的致病特點及病理表現。 (8)痰飲、淤血、結石的概念、形成原因及其致病特點。 2.發病機制 (1)邪正與發。盒皻夂驼龤獾母拍罴捌湓诩膊“l生、發展和變化中的關系。 (2)內外環境與發病的關系。 |
新增內容 (六)體質 1.體質的概念。 2.體質學說的應用。 |
|
(七)病機 |
1.病機的概念及其層次。 2.邪正盛衰病機 (1)邪正盛衰與疾病的虛實變化:邪氣盛則實,精氣奪則虛;真虛假實,真實假虛;由實轉虛,因虛致實;虛實夾雜等。 (2)邪正盛衰與疾病的轉歸:正勝邪退,邪勝正衰,邪正相持,正虛邪戀,邪去正不復。 3.陰陽失調病機 (1)陰陽失調病機的概念。 (2)陰陽失調病機的內容:陰陽偏勝、陰陽偏衰、陰陽互損、陰陽格拒、陰陽亡失等病機的概念、特點、形成原因及病理表現。 4.氣血失常病機 (1)氣血失常病機的概念。 (2)氣血失常病機的內容 氣的失常:氣虛、氣機失調(氣滯、氣逆、氣陷、氣閉和氣脫);血的失常:血虛、血瘀、血熱;氣和血互根互用的功能失調:氣滯血瘀、氣不攝血、氣隨血脫、氣血兩虛、氣血不榮經脈等病機的概念、形成原因及病理表現。 5.津液代謝失常病機 (1)津液代謝失常病機的概念。 (2)津液代謝失常病機的內容:津液不足,津液的輸布、排泄障礙,津液與氣血的功能失調,津停氣阻、氣隨液脫、津枯血燥、津虧血瘀等病機的概念、形成原因及病理表現。 6.內生“五邪”病機 (1)內生“五邪”病機的含義。 (2)內生“五邪”病機的內容:風氣內動(肝陽化風、熱極生風、陰虛風動、血虛生風、血燥生風)、寒從中生、濕濁內生、津傷化燥、火熱內生等的概念、形成原因及病理表現。 7.經絡病機 (1)經絡病機的概念。 (2)經絡病機的內容:經絡氣血偏盛偏衰、經絡氣血逆亂、經絡氣血運行不暢、經絡氣血衰竭等的概念及病理表現。 8.臟腑病機 (1)臟腑病機的概念、臟腑病機學說的形成及沿革。 (2)五臟的陰陽氣血失調:心陽心氣的失調、心陰心血的失調,肺氣的失調、肺陰的失調,脾陽脾氣的失調、脾陰的失調,肝氣肝陽的失調、肝血肝陰的失調,腎的精氣不足、腎的陰陽失調等病機的形成原因及病理表現。 (3)六腑功能失調病機的形成原因及病理表現。 (4)奇恒之腑腦、髓、骨、脈、女子胞等功能失調的形成原因及病理表現。 |
新大綱版(七)同(六) (七)病因與發病 1.病因 (1)中醫學病因分類 (2)六淫的概念及致病的共同特點。 (3)六淫各自的性質及其致病特征。 (4)癘氣的概念及致病特點。 (5)七情內傷的概念及致病特點。 (6)飲食失宜的致病特點及病理表現。 (7)勞逸損傷的致病特點及病理表現。 (8)痰飲、瘀血、結石的概念、形成原因及其致病特點。 2.發病 (1)邪正與發病。 (2)內外環境與發病的關系。 (3)發病的類型。 |
|
(八)防治原則 |
1.預防 (1)未病先防:調養身體,提高正氣抗邪能力;防止病邪侵害。 (2)既病防變:早期診治,根據疾病傳變規律,先安未受邪之地。 2.治則 (1)治則的概念、治則與治法的關系。 (2)治病求本:標和本的含義,治病必求于本的重要意義,正治與反治的含義及其適應范圍;治標與治本的運用方法及其適應范圍: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標本兼治。 (3)扶正與祛邪的基本概念、適應范圍及其應用原則和方法。 (4)調整陰陽:調整陰陽的概念和原則,損其偏盛的基本方法及其適應范圍,補其偏衰的基本方法及其適應范圍。“壯水之主,以制陽光,益火之源,以消陰翳”,“陽中求陰”,“陰中求陽”等法則的含義及應用。 (5)調整臟腑生理功能的基本原則和方法。 (6)調理氣血的基本原則和方法。 (7)因時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的含義及其運用。 |
新大綱版(八)同(七) (八)病機 1.病機的概念。 2.邪正盛衰病機 (1)邪正盛衰與疾病的虛實變化:邪氣盛則實,精氣奪則虛;真虛假實,真實假虛;由實轉虛,因虛致實;虛實夾雜等病機的概念、特點、形成原因及病理表現。 (2)邪正盛衰與疾病的轉歸:正勝邪退,邪勝正衰,邪正相持,正虛邪戀,邪去正不復。 3.同(七)3. 4.(1)同(七)4.(1) (2)氣血失常病機的內容 氣的失常:氣虛、氣機失調(氣滯、氣逆、氣陷、氣閉和氣脫)。 血的失常:血虛、血瘀、血熱、出血。 氣和血互根互用的功能失調:氣滯血瘀、氣不攝血、氣隨血脫、氣血兩虛、氣血不榮經脈等病機的概念、形成原因及病理表現。 5~7.同(七)5~7 8.臟腑病機 (1)臟腑病機的概念。 (2)五臟的陰陽氣血失調:心陽心氣的失調、心陰心血的失調,肺氣的失調、肺陰的失調,脾陽脾氣的失調、脾陰的失調,肝氣肝陽的失調、肝陰肝血的失調,腎的精氣不足、腎的陰陽失調等病機的形成原因及病理表現。 (3)六腑功能失調的形成原因及病理表現。 (4)奇恒之腑功能失調的形成原因及病理表現。 |